为什么我能够真心觉得“给孩子安排工作太好了”
工作带来的效果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够沉淀下来,转化成孩子真正的能力。所以,我们无法通过工作立即看到孩子的成长。
看不到效果——这会给我们造成很大的心理障碍。如果可以打分评判,当出现高分时,我们就可以说服自己“这个方法没错”。而且,如果孩子有明显的成长,也能够激励我们“再加把劲儿”。但是如果看不到效果,就会给我们的内心带来极大的不安。
一旦进展得不顺利,我们就会怀疑自己做的是不是无用功。
“都试过了但没有效果!”
“弄得脏兮兮的,还很费事,反而压力更大了!”
“不管怎么做,最后孩子总是闹脾气,我不想再试了!”
像上面这样,如果父母自己都已经无法愉快地享受“工作”了,就放弃吧。
即使有科学依据或者实验结果、经验来佐证这种工作对孩子有帮助,但对孩子来说,更重要的是父母的笑容和放松的心态。世界上有那么多教育方法,但哪一种都比不上这个。
父母的笑容对于孩子来说,就是如此重要。
我的女儿们上了小学之后,我才慢慢感受到了小时候那些“工作”带来的成效:在过去那些日子里,女儿们都找到了各自喜欢的事,并能够集中注意力去完成。
包括我自己在内,大家都从工作中收获到了很多。
我之所以现在回想起来,仍然会觉得“给孩子安排工作太好了”,其实并不是因为她们“做到了什么”,而是因为我和孩子们分享了一段共同的体验,有了情感上的共鸣。
在孩子2岁前,我一直都很忙。所以,对于我来说,陪孩子“工作”的过程,也是我有意识地将注意力转移到孩子身上的时间。因此,我也与自己约定好“不管时间有多短,都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身上”。在陪孩子的时候,我会关上电脑,放下手机,关闭电视并清理掉脑海中其他思绪,仅仅专注于眼前和孩子一起干的这件事上。
这样的体验使我明白了,孩子其实都希望父母能够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一个人身上,哪怕只有一小会儿也好。如果孩子感受到父母愿意注视着自己,理解自己,与自己产生共鸣并耐心听自己说话,那么这些体验都会积极地促进孩子成长。
抓住“和孩子在一起的宝贵的当下”
当我和孩子一起做饭,围坐在餐桌边说着“真好吃啊”时,当我惊讶于孩子能够熟练地用菜刀时,当我感叹于孩子的针线活做得比我还精细时,当我发现孩子在大扫除中成了必不可缺的“队友”时,我都会一边注视着他们,一边思考:“像这样和孩子一起做事的时间,还剩几年呢?”
“真棒啊!”“成功啦!”“好高兴啊!”
这样开心的日子自然数不胜数,但是——
“能不能别闹了!”“究竟为什么要这样啊!”
像这样充满烦躁的时刻也确实不在少数。
不过,我之所以会感到生气,也正是因为自己“本来以为孩子会高兴”,而且是“好不容易抽出时间来陪孩子”,结果事与愿违,所以才会失望。这也恰恰证明,对我来说,和孩子一起“工作”的时间变得越来越珍贵和特别。
如果我们始终执着于孩子学会了什么,纠结于他们能成长多少,就会产生许多焦虑和不安。但是,如果我们把这段日子视为孩子成长过程中极为宝贵且短暂的时光,那么,不管是泪水还是笑容,都会成为亲子之间的珍贵回忆而永久珍藏在我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