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知识面的增加,人们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关注。近些年独生子女越来越多,所以家长对孩子寄托的希望也越来越重,因为这个孩子就是父母的希望和未来,所以家长们对这个唯一的孩子看得是非常重要。从小就对孩子进行教育已经得到很多家长的接受和认可,早期的教育主要体现在家庭方面。

家庭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个环境,在这个场所中,孩子不仅要长身体,而且更重要的是要长知识,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个传授知识者,家庭教育就成了孩子最早接受的教育了。现在,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物质水平的提升,社会生活和家庭结构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孩子所直接接触到的社会信息也越来越多,个性也越来越强,使家庭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矛盾和新问题。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关于孝心的故事:

很久以前,有一户人家,家里有五口人,三代同堂,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一个儿子。爷爷、奶奶七八十岁了,老了,走不动了,爸爸、妈妈很讨厌,觉得是一个包袱。两人一商量,决定把爷爷、奶奶丢进大山里去。一天晚上,他们把爷爷、奶奶装进一个大筐里,两人准备把他们抬进大山。当他们正准备把爷爷、奶奶抬走时,他们刚刚3岁的孩子走过来,拉着妈妈的衣角说:“爸爸、妈妈,你们把爷爷、奶奶丢在大山里,这个大筐就不要丢了。”爸爸、妈妈感到很奇怪,问儿子,为什么要把筐子带回家?儿子回答:“等你们老的时候,我也要用这个大筐子抬你们进山,把你们丢进大山里。”爸爸妈妈听了,心里慌了,赶紧把爷爷、奶奶抬回家,好心侍候,再也不敢不孝敬父母了!

这个故事就是要说明,“言传身教”是中国家庭的优秀传统。其实,在家庭,孩子是父母的镜子,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极大地影响孩子的各种观念!

所以家长们教育孩子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建立新的发展观,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实施合适的教育。家庭教育跟学校教育不一样,它不像学校一样知识要从书本上学,而是知识要在生活中学习,因为3岁孩子的生活环境是家庭,还没有到上学的年龄,所以教育是以家庭教育为主。

通过生活中的学习,让孩子丰富感性知识,掌握生活常识。同时,进行道德品质教育,提高孩子独立生活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孩子以后入学奠定坚实的基础,家长都想将孩子培养成“人才”,所谓“人才”,首先是要做“人”,然后才谈得上成“才”。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千教万教教做真人,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就要家长们理解,教育孩子不能是空口理论,更应该注重生活,让孩子从生活中学习做一个真正的人,要给孩子一个真正的自我生长环境,并不是给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满意”,而是给孩子拥有自然成长的欢乐。

第一,会教育孩子,也要会受教育。

3岁的孩子,是个很淘气的年龄,如何让这个时期的孩子学到他应该知道的知识,家长不仅要选好方法,更应该时刻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自己也要学会受教育,要通过各种方式学习新知识,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使家庭教育从知识上适应时代的要求。现在是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作为家长不但要教育孩子,也要认识到终身学习的必要性,随着时代的不同,同龄孩子也有很大变化,所以家长们也要不断学习教育孩子的方法,要跟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同样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为孩子做一个好的榜样,这样才能更好地来教育孩子。

第二,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是让孩子接受教育的前提,如果孩子整天处于家长们的争吵中,或者是家长们在家经常做一些影响孩子的事,比如经常在家打牌、玩麻将等,不良嗜好和恶劣习惯,都会严重影响孩子。一个有教养的且会教育孩子的家长总是会给孩子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孩子进行科学有效的教育。一个孩子在3岁的时候,具有很强的模仿力,孩子会在无意中学到家长们的良好习惯,所以家长们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在言行举止上都给孩子做一个良好的榜样,给孩子创造一个文明的成长环境。反之,家长的一些坏习惯,也会让孩子无意间学会,无论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都是我们做父母的有意无意培养出来的。所以说重视孩子的教育就要重视家庭的环境。

第三,要跟孩子多沟通。

3岁的孩子,内心已经是一个丰富的世界,教育孩子也要根据孩子的内心世界,选择最好的方法进行教育、了解孩子,多和孩子沟通是走进他们内心世界的办法,当我们了解了孩子,教育起来也就非常容易了。我们要用沟通、用关爱的语言代替嘲讽和威胁,我们若想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必须多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在家庭中,家长和孩子由于共同生活而接触密切,家长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对孩子进行不间断的观察,发现孩子的特长、弱点,帮助孩子发挥优势,弥补不足,并及时发现孩子的变化,给予表扬和鼓励,批评和纠正,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保证孩子健康成长。

在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上,很多家长都存在着水平与方法的不足,所以家长们要多学习、多了解,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让孩子健康地成长,让孩子的人生道路更加宽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