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好奇、好问是一种天性。好奇是人探索世界的开始,是人类一切发现、发明和创造活动的精神动力。
美国大发明家爱迪生在小时候就是一个特别好奇的孩子。一天,他看到老母鸡蹲在窝里孵蛋,他很好奇,就去问妈妈为什么老母鸡一直蹲在窝里不出来呢?后来妈妈告诉他:“那是母鸡在孵小鸡。”到了吃饭的时候,妈妈见不到爱迪生来吃饭,就让全家人去找,最后在邻居家的鸡窝里发现了他。妈妈问他在干什么,他一本正经地说:“我在孵小鸡。”正是由于爱迪生从小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刻苦学习钻研的精神,才成长为大发明家。
可见,孩子的天性就是对周围环境中的事物,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迫切要求弄个明白,对身边事物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因此就产生了要观察身边事物的动力,当他仔仔细细地观察后,就产生了无限的想象力,从中就能学到丰富多彩的知识。所以,父母要注意保护和培养孩子的好奇心、观察力及想象力。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呢?家长们可以参考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要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家长往往不注意保护孩子的好奇心,有时一句话或者一个动作,就扼杀了孩子的好奇心。如有的家长带孩子出去玩的时候,孩子高兴得又蹦又跳,边走边看,遇到新鲜好看的事儿,就要停下来看看,这时家长就会说:“快走啊,你真烦人。”“再不走,我就不要你了。”有的干脆开口骂孩子,如此等等,日久天长,孩子的好奇心就彻底消失了。孩子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想象力表现得非常活跃,有强烈的求知欲,孩子对什么事都喜欢问个为什么。所以,家长对孩子的好奇心要给予尊重,千万不能敷衍了事,横加指责。
第二,培养孩子的好奇心,鼓励孩子观察世界。
观察是孩子认识外部世界、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
我国唐朝诗人骆宾王,七岁时经过认真观察后写出《咏鹅》着名诗句:“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至今传诵不衰。鲁班是木工的鼻祖,一生中发明了许多东西,铁锯就是其中之一。据传他由于工期短,任务重,每天要起早摸黑地干活。有一次,在紧急赶路时,被一种草的叶子划破了皮肤,出于好奇,他不顾疼痛,马上低头观察那种草的叶子,为什么能那么快把皮肤划破。他发现这种草的叶子两边长满了小齿。因此,他萌发把铁片做成有齿的一种工具,即后来的锯。果然非常好用,大大地提高工作效率,按时完成了任务。
有人统计,世界上的大发明家,他们除了认真刻苦学习以外,还都有很强的观察力,都善于奇思妙想,敢于创新,一件件发明创造,就出现在世人面前,造福于人类,推动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可见,培养孩子的好奇心、鼓励孩子观察世界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重视孩子的好奇心,认真对待孩子的提问。
好奇心、好问,是每个孩子都有的天性,也是孩子认识世界的重要动力,所以无论孩子的提问属于哪种情况,家长都要认真对待,因为这是向孩子进行教育的极好机会。如果家长敷衍应付,不但容易造成孩子错误的印象和概念,而且不利于孩子求知欲的培养。如果家长对孩子的好问表示出厌烦,则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压抑孩子的求知。
因此,重视孩子的好奇心,就要认真回答孩子的提问,回答孩子的提问时,要有启发性。对于定向性的问题(如那是什么?这叫什么?)要给孩子以直接明了的回答,但对于有逻辑关系的以及其他较复杂的问题,家长在回答的时候,还要注意引导孩子去思考,让孩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总结找出答案。
有这样一件事例:
一个孩子看到夜空中挂着圆圆的月亮,然后就问妈妈:“妈妈,为什么月亮是圆的,月亮会一直这么圆、这么亮吗?”
妈妈并没有告诉孩子月亮会怎么样,而是说:“你觉得呢?过几天我们再来看看月亮好吗?过几天再来看,也许月亮就会告诉你他的秘密了。”
过了几天,妈妈找了一个月光朦胧的夜晚带孩子出来看月亮,孩子看到后,就问妈妈:“妈妈,月亮怎么变小了,没以前好看了,它还会再变大、变漂亮吗?”
这时妈妈仍旧没有直接回答孩子的问题,而是过了一段时间,又带孩子来看月亮,当孩子又看到了圆圆的月亮后,他高兴地嚷道:“真有趣,月亮会从圆的变成弯的,又从弯的变成圆的。”
这位妈妈的作答方式是值得肯定和提倡的。它既使孩子的好奇心得到满足,又让孩子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明白了“月有阴晴圆缺”的现象。
第四,正确对待孩子因好奇而导致的破坏性行为。
孩子也许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去做一些很古怪的行为,这些行为或许在无形中带来一定的破坏性,对此,家长要正确处理,不能看到孩子造成破坏,就对孩子非打即骂,而要耐心地引导、教育孩子,让孩子明白有些事可以更好地去解决。例如,孩子把玩具拆得满地都是,作为家长,不要斥责孩子,而要给孩子说明玩具的制造原理,并鼓励孩子按照玩具的构造原理和安装方法把玩具修好,并向孩子介绍玩具的正确使用方法,让孩子学会使用玩具、爱惜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