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三十

在生活中,做好你的本然的存在就是。人生如场戏,生活全靠演技。演就要认真演。在父亲面前,就是好儿子。在同事面前,做好好同事。身份太多,疲于应付?所以忠于你的初心,用心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即可。

第19件事洒脱处事,痛苦远离你

古今中外,能成就一番伟业的,往往是那些做人大气,做事洒脱的人。古时候张良未雨绸缪、高瞻远瞩、视野宽广,故能赢得汉高祖刘邦的赏识,方得以运筹帷幄之巾,决胜千里之外;唐太宗李世民志向远大、胸襟开阔、宽厚仁慈,故能开创大唐盛世,令四夷宾服,成为旷占少有的真正英雄;外国人,林肯宽容豁达、品格高尚、幽默风趣,兢兢业业地为美国人民的自由、公正、幸福而工作,所以在美国人民的心里,他是分量很重的一位总统。

人们在为人处世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不如意的小事,所谓“世间不如意者十之八九”。30岁上下的你要知道,失意并不可怕,受挫也无须忧伤。只要心中的信念没有萎缩,只要自己的季节没有严冬,即使风凄霜冷,即使大雪纷飞,又有何惧?艰难险阻是人生另一种形式的馈赠,坑坑洼洼也是对意志的磨砺和考验。落英在晚春凋零,来年又灿烂一片;黄叶在秋风中飘落,春天又焕发出勃勃生机。这何尝不是一种达观,一种洒脱,一份人生的成熟,一份人情的练达?

这种洒脱人生不是玩世不恭,更不是自暴自弃。洒脱是一种思想上的轻装,是一种目光的超前。

你懂得了这一点,才不至于对生活斤斤计较,才不会在受挫之后彷徨失意。懂得了这一点,才能挺起刚劲的脊梁,披着温柔的阳光,找到充满希望的起点。

一个人的性格,往往是大胆中蕴涵着鲁莽,谨慎中伴随着犹豫,聪明中表露了狡猾,固执中折射出坚强。羞怯会成为一种美好的温柔,暴躁会表现一种力量与**,但无论如何,豁达对于任何人,都会赋予他们一种完美的色彩。

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无需我们过多忧虑,世界万物都是自然而然,事物的发展运动也是自然而然的,不计较的人心灵更加洒脱。一年四季里,有风和日丽也有雷电交加,一切都很平常。

意外总在不经意间出现,生活中更没有绝对的稳妥和公平。许多意外发生时,注定了你会失去某些东西,但不计较的人总能以一颗洒脱之心去髓待。凡事都随以坦然相待,对人生的诸多事情,要保持一份洒脱。

著名棒球手康尼·马克曾说:“过去的我常常为输球而计较不已,现在我已经不干这种傻事。既然已经成为过去,何必沉浸在痛苦的深渊里呢?”在生活中,为昨天的失去,我们常常念念不忘,喋喋不休;为明天的美丽,我们又能常常意气风发,热血沸腾;于是就经常在昨天和明天之间埋怨和幻想,从而失去了最宝贵的今天。

明天的快乐是未来的,很难把握,更是不能用来享受的生活;昨天的日子就是再辉煌,也早已成了不能追溯的记忆。“昨天是神话与传说,明天是文学和艺术,唯独今天是金子。”是的,昨天失去固然可惜,而明天毕竟还距离我们遥远,只有投入今天,才能抚平昨天所有的遗憾和宣言,今天才是生命的航道。

一位刚参加工作的女孩早上去上班,却被老板毫无道理地给炒了鱿鱼。中午,她坐在公园的一条长椅上黯然神伤,感到自己的生活失去了颜色,变得暗淡无光。这时,她发现不远处一个小男孩站在她的身后咯咯地笑,她好奇地问小男孩:“你笑什么呢?”

小男孩一脸得意地说:“这条长椅的椅背是早晨刚刚漆过的,我想看看你站起来时后背是什么样子。”女孩一怔,猛地想到:昔日那些刻薄的同事不正和这小家伙一样躲在我的身后想窥探我的失败和落魄吗?我绝不能让他们的用心得逞,我绝不能丢掉我的志气和尊严!女孩想了想,指着前面对那个小男孩说,你看那里,那里有很多人在放风筝呢。等小男孩发觉到自己受骗而恼怒地转过脸时,女孩已经把外套脱了拿在手里,身上穿的鹅黄的毛线衣让她看起来青春漂亮。小男孩甩甩手,嘟着嘴,失望地走了。

西方有句谚语说:“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是的,被打翻的牛奶已成事实,不可能被重新装回瓶中,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找出教训,然后忘掉这些不愉快。

在人生中,有很多事情并不是我们都能预料到的,也并不是我们都能够承担得起的,但只要我们努力去做,求得一份付出后的洒脱,最终得到的也是一种快乐!

假如生活给我们的只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落,这也没什么,因为那只是命运剥夺了我们高贵活着的权力,但并没有夺走我们活得快乐和自由的权力。

没有草原的芬芳,我们可以有小草的青翠;没有蓝天的蔚蓝,我们可以有白云的飘逸;没有大海的壮阔,我们可以有小溪的悠然。

生活里是没有旁观者的,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位置,每个人也都能找到一种属于自己的精彩。

影响你成功的,有时并不是困境及磨难,而是你的心态。如果把自己浸泡在积极、不斤斤计较的心态中,成功必然会降临在你身上。

你要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需要有一种不计较的生活态度。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碰到非常令人兴奋的事情,也同样会碰到令人消极的、悲观的坏事,这本来应属正常。如果我们总是计较那些不如意的话,也就相当于往下看,终究会摔下去的。

因此,如果要恢复信心,我们就应尽量做到脑海想的、眼睛看的以及口中说的都是光明的、乐观的话题,发扬不计较的精神,才能在我们的事业中实现成功。

成功人的首要标志在于他们懂得以不计较的态度处世。一个人如果不去计较一些小事,坦然地面对人生,乐观地接受挑战和应付麻烦事,那他就成功了一半。

要有积极的想法。对自己的内心有完全支配能力的人,对他自己有权获得的任何的其他东西也会有支配的能力。

用美好的感觉、信心与目标去影响别人。任何人都喜欢跟积极乐观的人在一起,使你遇到的每个人都感到自己重要、被需要。每个人都有一种愿望,即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以及别人对他的需要与感激的愿望。

从人生的角度说,与其局上相争,不如退而观之。

豁达是一种宽容,宽宏大度,胸无芥蒂。飞短流长怎样?黑云压城又怎样?心中自有一束不灭的阳光。以风清月明的态度,从从容容地对待一切,待到廓清云雾,必定是柳暗花明。豁达是一种开朗。豁达的人,心大、心宽。风和日丽,你要欣赏;光怪陆离,你也要品尝。这才自然,你也不会有太多的牢骚。

只有长期保持高度的乐观和自信,才能使你不断地获得成功。但在生活、工作、学习以及与他人的交往中,总免不了被人批评,受人指责。因此,请记住,发生这种情况,通常也就意味着你已经有所成就,而且值得别人注意。很多人在指责那些受教育程度比自己高,或者在各方面比自己优秀的人的时候,都会有一种满足的快感。

一个人只有豁达、开朗、宽容才能接受别人,善于与他人相处,能承认他人存在的意义和作用,他也就能被他人所理解和接受,为集体所接纳,就能与别人互相沟通和交往,人际关系才会协调,才能与集体成员融为一体。合群的人,常常能够与朋友共享快乐,表现出积极的态度总是多于消极的情感;即使在单独一人时也能安然处之,无孤独之感。因为这种具有积极情感的人会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能够对自己的能力、个性、情感、长处和不足作出恰当和客观的评价,不会对自己提出苛刻的、不切实际的要求,能恰如其分地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和做人的原则,努力发展自身的潜能,并不回避和否认自己的缺陷,尽量用自己的乐观情绪去感染别人。正是由于这些特点,才赢得了大家的喜爱和认同。

男人三十

有舍才有得,有付出才有回报,有耕耘才可能有收获是因果法则。看似简单,可人们做事似乎只重结果,忽视了方法与过程。播的种子与方法错了,怎会收获理想的果实?成功一定有方法,失败一定有原因!懂得并运用因果法则,物质富裕、身心健康就会变得容易。

第20件事凡事往好处想,缺也会圆

三十岁上下的男人,凡事让自己往好处想,才不会计较,日子过得随遇而安,怡然自在,反之,如果你总是计较,它会抑制你的进取心,让你被忧虑侵蚀,因此,不计较的人会战胜这种不良情绪。

处在30岁左右的我们,要学会凡事都向好处想,它是人的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在如今瞬息万变的社会形势下,每个人都面临着更多的挑战、更多的机遇。遇事往好处想,才能弱化挑战、放大机遇;以饱满的热情把握机遇,才能增加成功的机会。

遇事不要总是拼命往坏的一面想,自找烦恼,死钻牛角尖,不问自己得到了什么,只看自己失去了多少,结果情况越来越糟糕,心情越来越低落。其实任何事情都有坏的一面和好的一面,如果能从积极的方面看问题,那就会有一个截然不同的结果,做起事来也就会更加得心应手。

有这样一则民间故事:

有位秀才第二次进京赶考,住在一个以前住过的店里。考试前一天他接连做了两个梦:第一个梦是梦到自己在墙上种高粱;第二个梦是下雨天,他戴了斗笠还打伞。这两个梦似乎有些深意,秀才第二天就赶紧去找算命的解梦。算命的一听,连拍大腿说:“你还是回家吧,你想想,高墙上种高粱不是白费劲吗?戴斗笠还打雨伞不是多此一举吗?”秀才一听心灰意冷,回店收拾包袱准备回家。店老板非常奇怪,问:“不是明天才考试吗,你怎么今天就回乡了?”秀才如此这般解说了一番,店老板乐了:“我也会解梦的。我倒觉得,你这次一定要留下来。你想想,墙上种高粱不是高种(中)吗?戴斗笠打伞不是说明你这次是有备无患吗?”秀才一听,觉得店老板的话比算命的更有道理,于是精神振奋地参加考试,居然中了个榜眼。

角度不同,对问题的看法各有所异,有人积极,有人消极。消极思维者只看坏的一面,对事物总能找到消极的解释,最终他们也将得到消极的结果。而积极思维者却更愿意从好的方面考虑问题,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一个积极的结果。所有这一切正如叔本华所言:“事物的本身并不影响人,人们是受到对事物看法的影响!”

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当你获得成功时,失去的是青春;事业有成时,失去的是健康;一些所谓的成功人士有许多女伴追随,失去的或许是忠贞不渝的爱情与夫妻问的相濡以沫;儿孙满堂时,即将失去的,是一生。

出来做事,假如凡事都计较,什么也舍不得的话,很有可能什么也得不到;你捡起一块石头之后,总也放不下的话,双手就不能用来干其他的事情了。

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假如你什么都想得到,分心太散,则很可能什么也得不到,什么事也做不成。有的人总幻想做遍世上的一切工作,那是很不现实的,人还是一辈子仅做几件事好,但是要把那几件事做得像个样子。

希尔·西尔弗斯坦在(佚去的部件》中记述了这样一件故事:

一个圆环失去了一个部件,它旋转着去寻找。因为缺少了那个部件,它滚动得十分缓慢,这使得它有机会去欣赏沿途的鲜花,可以与阳光对话,与地上的小虫聊天,同蝴蝶吟唱……而这是它在完整无缺、快速滚动时无法注意、不能享受到的。但当它找到那部件后,因为滚得太快,它不能从容欣赏花,也没有机会聊天,因而失去了所有的朋友,一切都变得稍纵即逝……

在梦中的天姥山的石阶上,脚著谢公履,看海日,闻天鸣,醒来便仰天长啸出门去,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李白选择了骑鹿游名山,失去了权势,却得到了开心颜。

在南山蜿蜒的小路上,东篱下,一个采菊的身影,挥罢衣袖,吟道:“少无适俗韵,性本爱深山。”在误落尘网十年后,陶渊明选择了守拙归田园,失去了五斗米,却挺直了他的脊梁。

在惶恐滩头,在《过零丁渤里,文天祥一身浩然正气,不被利禄所惑,不为强暴所服,失去了生命,却得到了千古赞颂。

不是一切失去都只意味着缺憾。

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关头,为了个人的恩怨,为了一己之私,秦桧谗言献媚,一纸“奠须有”,断送了祖国大好河山。是的,他得到了满足,却留下了千古骂名。

在列强任意践踏我们民族的危难中,为了荣登大宝,圆皇帝梦,袁世凯泯灭良知,断然签下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他虽然得到了帝国主义的支持,但最终却在绝望中死去。胡长清在国家蓬勃发展的时候,在人民需要体恤的时候,为了金钱,为了虚荣,他忘记了信仰,背叛了人民,伸出了贪污之手。是的,他得到了一时的荣华,却最终难逃法网。不是一切得到都意味着圆满。

在人生道路上,在花花世界里,你是否看清:不是一切失去都意味着缺憾,不是一切得到都意味着圆满。

不要因失去而后悔、伤心,或许失去意味着更好的得到,只要你选择的是纯洁而又美好的理想;不要为得到而沾沾白喜,或许得到代表着你失去了更多,假如你选择的是虚荣而又自私的目标。

天台国清寺的两位诗僧,在幽静的林子里,在月光下对话。一问:世人谤我、欺我、辱我、恶我,如何?一答:你只需由他、任他、忍他,你且看他。

是啊,无论失去或得到,只需用一颗不计较之心心去面对,缺也会是圆。

得与舍的关系是很微妙的,一个人一生中可能只能得到有限的几样东西,甚至某件东西。而这些东西可能要用一生的时间来换取,因此在这个意义上人生是个悲剧。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东西,又有那么多美好的东西,可是那一切好像与你无关,它对于你只是作为一种**出现,你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将它拿走。

如果你因为一点事情就一直计较下去,这样会活得很累。可是你本来就一无所有,甚至这世界上本来就无你,从这点看,你已经获得了几样东西,最起码获得了生命和来世界走一遭的体验。上帝对你还是不错的,起码在这个美好纷繁的世界上旅游了这些年,所以你看,你是不是又得到了许多?

佛教讲“无常”,凡事可以变好,也可以变坏。悲观的人永远都是想到自己只剩下百万元而担忧,乐观的人却永远为自己还剩下一万元而庆幸。面对金黄的晚霞映红半边天的情景,有人叹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也有人想到的却是:“莫道桑榆晚,晚霞尚满天。”面对半杯饮料,有人遗憾地说:“可惜只有半杯了。”有人庆幸地说:“尚好,还有半杯可饮。”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有不同的心情,不同的心情必然有不同的结果。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都有选择精彩人生的机会,关键在于你的态度。态度决定人生,这是唯一一件真正属于你的权利,没有人能够控制或夺去的东西就是你的态度。如果你能时时注意这件事实,你生命中的其他事情都会变得容易许多。

计较的人多抱怨,不计较的人多希望。计较的人等待着生活的安排,不计较的人主动安排、改变生活。不计较的心态是快乐的起点,它能激发你的潜能,愉快地接受意想不到的任务,悦纳意想不到的变化,宽容意想不到的冒犯,做好想做又不敢做的事,获得他人所企望的发展机遇,你自然也就会超越他人。而如果让计较的思想压着你,你就会像一个要长途跋涉的人背着沉重而无用的大包袱一样,使你看不到希望,也失掉许多唾手可得的机遇。

男人三十

凡事往好处想,就会觉得人生快乐无比。人生没有绝对的苦乐,只要凡事肯向好处想,自然能够转苦为乐、转难为易、转危为安。海伦·凯勒说:“面对阳光,你就会看不到阴影。”积极的人生观就是心里的阳光!

第21件事真正的机会以问题出现

我们身边也许有这样的人:他们在一个岗位上工作了几年,再也找不到工作的乐趣,时刻想着跳槽。他们习惯于用放大镜看自己公司的缺点,用望远镜看其他公司的优点。他们总是在计较自己的公司有着各种问题。

公司的问题就是你的机会,不要计较自己的公司有什么不足,有什么观点,老板、上司对你有多么苛刻,周围的同事对你多么不友好。别人身上有缺点、有问题固然不好,但那也是你的机会。你的任务就是把问题解决掉,让所有的问题到你这里全部都消失。

在公司中往往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我们不要计较,而要把它当成提升自己、发展自己的机会,迅速转化心态,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在为公司创造利润的时候,我们自己也获得了机会。

一位年轻人通过应聘策划岗位进入某台湾知名经济学家的传媒公司,但不久他就发现,公司进入大陆市场三年多,却没有看到一本关于该经济学家的书。这么好的理论与经验不能付梓发行,被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这不能不说是公司的一个问题。

发现这个问题之后,年轻人没有停留,而是马上意识到:这样丰富的产品资源没有开发,而他之前对图书、音像制品比较了解,何不趁此而成立一个产品部门,为公司创造更大的利润呢?

不久,在他的努力下,公司成立了产品事业部,专门负责把公司的课程等制作成图书、音像制品,方便大家学习和复习。在他的领导下,产品事业部成立刚刚一年就出版了5本书,营业额从50万元增至500万元,创造了一年营业额增长l000%的培训业界奇迹!而他自己也因为在这方面的出色表现,升任为北京分公司的副总经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那些积极行动的人更容易成功。计较是无济于事的,更重要的是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解决问题。机会不会青睐没有准备好的人,而且真正的机会总是以问题的形式出现。

一个人如果想要实现自己的目标,就必须怀有一颗不计较之心,具备承担压力的勇气,才能够将问题转化为机会,进而把自己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最终成为具有解决问题能力的人,这就是个人的核心竞争力。

不要计较没有机会,更不要计较得不到领导的重用,而是应当先问一下自己:是不是想得到机会?为什么得不到重用?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找到公司存在的问题,积极地去解决。每个公司都会有可以改进的地方,而这就是表达感激之隋,并帮助自己成功的机会。

不要计较自己比别人多走了一英寸

不要去计较你比别人“多走了一英寸”,工作中,有许多地方都要我们多走“一英寸”,大到自己的工作态度,小到接听一个电话、送一封信件,只要能“总比别人多走一英寸”,将会有意想不到的回报。

你每天尝试着多付出一些,长年累月,产生的效果一定是惊人的。因为,你每天的想法是全新的,你每天面对的工作也是全新的,只要你坚持每天多做一点,你就会捕捉到更多的机遇,并且也会因此增强你的生存能力,提高你的成功概率。虽然老板没有强迫你必须去做自己分外的工作,但是你不妨自愿去尝试,去选择。不久,你便会养成一种良好的职业品质,让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良好的声誉。

有人曾做过一些调查研究,发现事业成功的人与平庸的人付出的努力其实相差很小,就多出了那么“一英寸”的距离。但其结果,却不只一英寸那么小。

只要多那么一点点的努力就会得到更好的结果。谁能使自己“总比别人多走一英寸”,谁就能得到许多倍的回报。

卡洛·道尼斯先生最初为杜兰特工作时,职务很低,现在已成为杜兰特先生的左膀右臂,担任其下属一家公司的总裁。之所以能如此快速地获得升迁,秘密就是卡洛·道尼斯先生每天多做一点工作。

道尼斯先生在为杜兰特先生工作之初,就注意到,每天下班后,所有的人都回家了,杜兰特先生仍然会留在办公室里面继续工作到很晚。因此,他就决定下班后也留在办公室里。没有人要求道尼斯先生这样做,但是他认为自己应该留下来,在需要时为杜兰特先生提供一些帮助。

杜兰特先生经常找文件、打印材料,最初这些工作都是他亲自来做。很快,他就发现道尼斯先生随时都在等待他的召唤,并且逐渐养成了招呼道尼斯先生的习惯·…··

杜兰特先生为什么会养成召唤道尼斯先生的习惯呢?因为道尼斯先生自动留在办公室,使杜兰特先生随时可以看到他,并且诚心诚意为他服务。这样做获得了报酬吗?没有,但是他获得了更多发展的机会,使自己赢得了老板的关注和信赖,最终获得了提拔。

道尼斯先生深有感触地说:“当你将每天多做一点工作养成习惯后,你会发现,你一刻钟也闲不下来,你总试图从那些平凡的工作中寻找些什么,不只是老板的认同,我觉得最主要的,是你对自己的认同。当然,这是你被老板提升的一种必然,即使你原本并不想得到更高的职位。因为,老板需要你去做更高效、更胜任的工作。”

一英寸的长度也许是微不足道的,它只比你的手指宽了一点点。但

是,就是这些微不足道的一英寸,就会让你的工作发生很大的变化。尽职尽责地完成自己工作的人,只能是一名合格的员工,如果多这么一英寸,你就完全可以变成一名优秀的员工,让你的老板对你刮目相看。

如果你是一名发货员,也许会在发货单上发现一个与自己毫无干系的错误;如果你是一名送信员,你也许会在公司的信函上发现一个印刷错误;如果你是一名打字员,你也许可以做一些自己职责以外的事情…”这些也许不是你职责范围内的事情,但是如果你多走了一英寸,就会离成功更近一些。

也许你多走的这一英寸无法立刻得到回报,但要记住,付出必有回报,这是一个历经检验的法则,不要对此有所怀疑,应该坚定不移地一英寸一英寸地走下去。除了老板以外,也许会以一种间接的方式来实现。

“总比别人多走一英寸”不仅是要我们多做一点努力,更重要的是要把自己分内的事做得更完美。每个人所做的工作,都是由一件件小事构成的,但不能因为这些事小而敷衍了事,而应该在完成任务的基础上,再多走上一英寸,争取做得更完美。

当你每天“比别人多走一英寸”时,你已经比你周围的人具备了更多的优势,这不但能显示你勤奋的美德,还能发挥你的工作技巧与能力,你的上司和客户都会乐于与你合作,使你具有更强大的生存能力。不要总以“这不是我的工作”为由而逃避责任。当你为公司多付出“一英寸”时,你的发展也就多了不只一英寸。

“每天总比别人多走一英寸”,不是语言上的表白,而是要具体落在行动上,如果您每天都能坚持这样,那么你会有怎样的进步呢?不要以为一英寸的长度老板看不到,其实,老板每时每刻就在你的身后,对你的每一点进步都心知肚明。不过,更重要的,是你从这“一英寸”中获得了经验的积累,知识的补充。这都是取得成功不可或缺的要素。

“每天总比别人多走一英寸”其实并不难,我们已经付出了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已经完成了绝大部分的路程,再增加“一英寸”又有什么困难呢?“每天总比别人多走一英寸”,需要的是一种责任感,一种决心,一种敬业的态度。说是教我们如何在心理上做到适应环境,并且对未来充满希望。

男人三十

现实的生活往往是不公平的,如果我们无法适应,因此而计较,不敢面对现实,没有足够的勇气去接受现实的挑战,整天活在忧郁之中,那么我们就等于被生活击垮了。既然这样,我们不如去思考如何更好地适应生话。唯有适应当下的环境,才会有机会去改变自己的环境。

第22件事懂得取舍,要有一颗不计较的心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要面临很多选择,很多时候,难的不是绝处逢生,因为绝处逢生,是只有一条路,必须往前走,难的是,当你有很多选择的时候,该如何取舍。选择什么,舍弃什么,是一门学问。正确的舍弃,则是真正把握住了机遇。

很多时候,舍弃就是获得。人们常将“舍”与“得”合说成“舍得”,就是因为“舍”之东隅,“得”之桑榆。

如何取舍,才能让内心得到满足,才能最大限度感受到幸福?很多人一生犹犹豫豫,把选择权交给父母、交给恋人,甚至交给宿命,于是迷迷糊糊走上一条他人指定的人生轨迹,直到失去改变生活的梦想和勇气才恍然大悟,但一切都已经来不及,唯有遗憾。只有把取舍的权力留给自己,让自己去思考、去抉择,无论结果如何,才都可以勇敢地去负责。

人的一生本就短暂,刹那芳华,取孰舍孰?如果不懂取舍,胡乱迈出一步,也许将来就要后悔。

真正不计较的人,在幸福满怀的时候,他懂得要舍弃一些给予他人,而用全部的精力去牢牢抓住对自己最重要的东西。这样的心你有没有?这样的沉静姿态你有没有?让我们学会做个不计较的人,把握良好心态,在我们的温馨世界里,把爱分给大家,把美好撒播出去,也许,你给予他人的对你而言不重要的东西,却是他人生命里的美丽水晶球。

提起潘石屹和他的“现代城”、“长城脚下的公社”,大概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是,潘石屹的成功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1981年,潘石屹从北京培黎学校毕业,并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被石油学院录取。1984年,潘石屹毕业后被分派到河北廊坊石油部管道局经济改革研究室工作。在那里,他的聪明和对数字天生的敏感博得了领导的赏识,并被确定为“第三梯队”。

有一次,办公室新分配来一位女大学生,对分配给自己的桌椅十分挑剔。当潘石屹劝她凑合着用时,对方非常认真地说:“小潘,你知道吗,这套桌椅可能要陪我一辈子的。”就是这不经意的一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潘石屹:难道我这一生将与这套桌椅共同度过?正在思变的时候,他遇见了远在刚刚开放的深圳创业的一位老师。他决定改变自己的命运。

1987年,潘石屹变卖了自己所有的家当,毅然辞职,揣着80元钱去广东打工,后来去了海南,与朋友开公司,自己做老板,开始了经商生涯,凭借着个人的努力,潘石屹迅速完成了原始资本的积累。

1993年,潘石屹在北京注册了北京万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任法人代表兼总经理,开始了在北京房地产界的创新与创业,最终成了北京地产业的一颗新星。

潘石屹就是典型的懂取舍之人,所以他成功了,走出了自己的人生,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如果他当年没有舍弃稳定的“饭碗”,如今的他也许还在研究所里过着清贫朴素的日子,北京也会少了一座“现代城”。

懂得取舍的人,往往是拥有强大内心的人,他们不依赖外界的力量,不受制于出身与宿命,他们勇敢地为自己做抉择,理智分析,果断地选择自己想要的人生。

也许你要说,你不是潘石屹,稳定的工作未必不比辛苦做生意好。诚然,潘石屹只是一个典型,他说明的不是职业的高低贵贱,而是一种懂得选择的智慧与魄力。你要懂得沉静,沉静下来,叩问自己的内心,到底需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究竟什么是自己最大的追求,最不可缺失的梦想?想清楚了,就勇敢地去做,勇敢地去舍弃绊脚石,勇敢地去选择真正属于自己的未来与人生。调整自己的心态,摆正自己的位置,舍旁枝,取主干,只有这样,才不留遗憾。

也许前路坎坷,也许你选择了之后,会有比原先艰难许多的波折,甚至让你后悔做了这个决定,怀疑自己是不是选错了。这个时候,请相信自己,当你考虑清楚并痛下决心的那一刻,必然是已经预料到了未来的艰险,并愿意为之付出,为之努力。

不计较的人,脸上总是充满阳光般暖暖的笑意,他们对生活没有抱怨,没有哀叹,他们举重若轻,不多奢求一分,也不委屈自己。

取舍的不计较在于取舍之际,要跟随个人的理想,不要随波逐流,不要人云亦云,找到自己的平衡点,自己的临界点。

世间万物都有一个平衡点,事物之间也有平衡点,或称临界点。临界点之左之右都不是恰到好处,你能找到那个最佳的临界点吗?取舍之间就有这样的临界点。有时候取舍只在一念之间,悲喜也只在一念之间。

大部分的人容易陷入一个怪圈:这山望着那山高。其实你认为最好的东西是否一定适合你呢?你找到那个最适合你最能平衡你生活的临界点了吗?做个不计较的人,从现在开始,每天对着镜子,告诉自己,身边的爱人是你今生最完美的理想伴侣,目前已经选择的工作是你最喜欢的工作吧。只有放下那山的风景,内心才能平衡,心灵才能宁静,心情才能舒畅,也才能真正感受到这山的关爱,感受到坦然与洒脱。

取舍问的智慧,全在一个“悟”字。佛家常常说一个人有“悟性”,说的便是一个人懂得取舍的智慧,知道何为可取之物,知道何为必舍之事,取舍之间,如蜻蜒点水,却恰到好处。一念之间,却把世事想透,不多取一分,也不胡乱舍弃。聪慧如此,必然幸福满怀,于是就常听人们说某某人好福气,却忘了自己其实也可以有“福气”,只是曾几何时,没有掌握好取舍间的尺度与智慧,于是最终只能艳羡他人。

如今尘世中的人们,大多“终朝只恨聚无多”,做什么都想赢,做什么都不肯舍弃一分一毫。纵观社会,横看人生,既有饿死、穷死的,也有撑死、富死的;有人因祸得福,有人因福得祸……不胜枚举。何时该取。何时该舍?这个平衡点真是很难掌握,而天下也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我们能做的,就是根据此时、此地、此情、此景去综合权衡利弊得失。只要分析出利大于弊,即可做出取舍;而妄求只有利益,没有弊处,就永远选不对,心里永远不平衡。欲求太多的人,最不懂取舍问不计较的智慧。

一天,有一个人在沙漠里迷失了方向,饥渴难忍,酷暑难熬。就在快坚持不住的时候,他发现了一幢废弃的小屋,屋里居然还有一台抽水机。

他兴奋地急忙上前取水,可不管怎么做也抽不出半滴水来。这时,他看见抽水机旁,有个装满了水的瓶子,瓶子上贴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你必须用水灌入抽水机才能引水,不要忘了,在你离开前,请再将水装满!

这可怎么办啊?能抽出水来固然好,要是水浪费掉了而抽不出水来怎么办?自己不是有可能会死在这里吗?假如将瓶中的水喝了,还能暂时解决饥渴,为此,这个人犹豫不决。

思来想去,他还是将水倒进了抽水机,不一会儿,就抽出了清冽的泉水,他不仅喝了个够,还带足了水,最终走出了沙漠。

在临走之前,他把瓶子装满水,然后在纸条上加了几句话:纸条上的话是真的,你只有先舍弃瓶中的水,才能得到更多的水!

取舍间的不计较就在于此,发现平衡点,果断地抉择,然后在这个平衡点之上去把握,去轻松地感受取舍之后的快乐与美好。

当然,也总有一些人,他们永不满足,将快乐建立在与人不断的搏斗争取之中,将目标不断地往远处推移。这种人快乐可能少,但成就可能大。其实,是苦是乐全在个人,每个人的渴求不同,每个人的快乐源泉也不同,了解自己,取舍亦符合自己的内心满足,这便能快乐,也便拥有了取舍间的不计较。正如不爱珠宝的人,即使置身虚荣浮华之境,也无伤自尊;拥有万卷书的穷书生,对股票或钻石并没多大兴趣;满足于田园生活的清雅之人,从不羡慕任何荣誉头衔或高官厚禄……爱好即方向,兴趣即资本,性情即命运。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来源于什么呢?来源于一颗不计较之心。睁开眼睛,仔细地去观察,你会发现,每一个聪明的人,都有一颗不计较之心,慧质兰心,只轻悠悠舀一瓢自己心底最爱喝的那口茶。

人要懂得取舍,因为选择的机会随时会出现,大到选择求学、就业、

谈婚论嫁,小到一日三餐。常听到有人说:“哎呀,我们老得太快,如果当初有现在的觉悟和聪慧该多好。”

男人三十

人生既漫长又短暂,能够决定一生命运的,只在那几步,当我们年轻时,当我们不懂取舍时,也许总是面临抉择,而当我们有能力选择的时候,往往已经没有多少选择的机会了,这是人生的悲哀。舍弃与获得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为了能够获得更多、更长久,我们必须学会正确、适时的舍弃。

第23件事与其抱怨不如尝试改变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有人在不如意时只会一味怨天尤人,于是他们终日郁郁寡欢、牢骚满腹。而有人在不如意时不烦躁、不抱怨,平静对待。努力改变,于是他们的心里时常装着希望。一味抱怨的人常常只能在原地徘徊。自以为是地咒骂眼前的“阴暗”,却不知道那“阴暗”正是自己的影子。处在30岁上下的你,要学会努力去改变自己,用智慧发现机会把握机会。使原本无奈的人生过得精彩而美好。

有这样一个关于大象的故事,讲的就是如果摆脱不了心灵的枷锁,那么即使是一根小小的铁链也能把千斤的大象困住。一个小孩在看完马戏团精彩的表演后,随着父亲到帐篷外面拿干草喂养刚刚表演完的动物。

这时候小孩注意到有一群大象,他问父亲:“爸爸,大象那么有力气,为什么它们的脚上只系着一条小小的铁链,难道它真的无法挣开那条铁链吗?”

父亲笑了笑,解释道:“没错,大象是挣不开那条细细的铁链。在大象还小的时候,驯兽师就是用同样的铁链来拴住小象,那时候的小象力气还不够大,小象起初也想挣开铁链的束缚,可是试过几次之后,知道自己的力气不足以挣开铁链,也就放弃了挣脱的念头。等小象长成大象后,它就甘心受那条铁链的限制,不再想逃脱了。”

正当父亲解说之际,马戏团里失火了,草料、帐篷等物品都被烧着了,大火迅速蔓延到了动物的休息区。动物们受火势所逼,十分焦躁不安,而大象更是频频跺脚,仍是挣不开脚上的铁链。

凶猛的火势最终逼近了大象,其中一只大象已被火烧着,疼痛之余,它猛然一抬脚,竟轻易将脚上铁链挣断,于是迅速奔逃出去。有一两只大象见同伴挣断铁链逃脱,立刻也模仿同样的动作,用力挣断铁链。但其他的大象却不肯去尝试,只顾不断地焦急地转圈跺脚,最后被大火席卷,无一幸存。

在大象成长的过程中,人类用一条铁链限制了它,即使那样的铁链根本系不住有力的大象,但大象却从未想到过挣脱。这就是人们在大象的心里加了一把枷锁的缘故。在我们成长的环境中,是否也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的链条系住了我们?而在不知不觉中,我们也就自然而然地将这些铁链当成习惯,视为理所当然。于是本该属于自己的独特创意就被这些习惯抹掉,并开始向环境低头,甚至于开始认命、怨天尤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我们心中那条系住自我的铁链在作祟。跟故事中的那头大象一样,或许,你必须耐心静候生命中来一场大火,必须选择挣断链条或甘心遭大火席卷。如果没有一场大火的出现,或许你就安于被链条困住一生。或许,你幸运地选对了前者,挣断链条获得重生。除此之外,你还有一种不同的选择,那就是当机立断,运用我们内在的能力,立即挣开消极习惯的捆绑,改变自己所处的环境,投入另一个崭新的积极领域中,使自己的潜能得以发挥,获得生命中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你愿意静待生命中的大火,甚至甘心被它所席卷,而低头认命?还是立即在心灵上挣开环境的束缚,获得追求成功的自由?其实在这两者之间做出选择并不困难,困难的是我们有没有勇气去打破已有的格局,摆脱心灵的枷锁。

如果你现在觉得自己还没有打破这些枷锁,那么就请看下面的这些枷锁在你身上是否存在。然后再对症下药,给自己的心灵放一把大火。

有一个年轻的农夫,划着小船,给另一个村子的居民运送自家的农产品。那天天气酷热难耐,汗流浃背的农夫心急火燎地划着小船,希望赶紧完成运送任务。

突然,农夫发现一只小船沿河而下,迎面向自己快速驶来,眼看两只小船就要撞上了,但那只船丝毫没有避让的意思,似乎有意要撞翻农夫的小船。

着急的农夫使劲地向对面的小船吼叫:“让开。快点让开,你这个白痴!”

但农夫的吼叫完全没用,尽管农夫手忙脚乱地企图让开水道,但为时已晚。那只船还是重重地撞上了他的船。

农夫被激怒了,他厉声斥责道:“你会不会驾船。这么宽的河面,你竟然撞到了我的小船!”

当农夫怒目审视小船时,却惊讶地发现,小船上空无一人。听他大呼小叫、厉声斥骂的只是一只挣脱了绳索、顺河漂流的空船。

然而,那些喜欢抱怨的人通常都会陷入一个思维定式,抱怨也就成了其满足日常宣泄的“必需品”。要跳脱这潭泥淖在于八个字,就是停止抱怨,肯定自己!

飞蛾在玩耍的时候看到了一只漂亮的蝴蝶,小伙伴们都非常喜欢蝴蝶,还热情的邀请它一起玩。回家后,小飞蛾向母亲抱怨说:“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像蝴蝶一样有着美丽的外表呢?你看,小伙伴总是比较喜爱它们,这真是不公平。”

飞蛾妈妈充满怜爱地对它说:“亲爱的孩子啊,在整个大自然生态之中,我们扮演的角色十分重要,我们所担负的责任,也不是其他生物可以取代的。我们多半是在夜间活动,那些夜晚开花的植物,需要靠我们传播花粉,所以美丽的外衣对我们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尽了自己的职责,对整个大自然有所贡献,你应该为此感到骄傲才对呀!”

享受自己的生活,不要与别人作比较。有些事情虽然无法改变,但你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如果总是羡慕别人、看轻自己,那么人生将是何等乏味与痛苦。能乐于接受自己、肯定自己的人生才会得到快乐。

一天,百兽之王的老虎来到了天神面前:“我很感谢您赐给我如此雄壮威武的体格,如此强大无比的力气,让我有足够的能力统治这整座森林。”

天神听了,微笑着问:“但是这不是你今天来找我的目的吧!看起来你似乎正为一件难以解决的事而困扰。”

老虎轻轻哼了一声,说:“天神真是了解我啊!我今天来的确是有事相求。因为尽管我的力量再大,但是每天鸡鸣的时候,我总是会被它的打鸣给吓醒了。神啊!祈求您,再赐给我一些力量,让我不再被打鸣声给吓醒吧!”

天神笑道:“你去找大象吧,它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

老虎兴冲冲地跑到湖边找大象,还没见到大象,就听到大象踩脚所发出的“砰砰砰”的响声。

老虎问大象:“你干吗发这么大的脾气?”

大象拼命摇晃着大耳朵,吼着:“有只讨厌的小蚊子,总是钻进我的耳朵里,害我都快痒死了。”

老虎心里暗自想到:原来体型这么巨大的大象,还会怕那么细小的蚊子,那我还有什么好抱怨呢?毕竟鸡鸣也不过一天一次,而蚊子却是无时无刻地骚扰着大象。这样想来,我可比它幸运多了。

老虎一边走,一边回头看着仍在跺脚的大象,m想:天神要我来看看大象,应该就是想告诉我,谁都会遇上麻烦事,而它并不是可以帮助所有人。既然如此,那我只好靠自己了!反正以后只要鸡鸣时,我就当做鸡是在提醒我该起床了,如此一想,鸡鸣声时我还算是有益处的。

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如果我们因为这种种不称心的事情而心灰意冷,备受煎熬,那么人生还有什么滋味可言呢?既然不可避免的事实已摆在你的面前,你就得放宽心胸,坦然的去接受。

当探险家艾迪·雷根伯克因迷失在太平洋里,在救生筏上整整漂流了21天才获救后,他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如果你有足够的水可以喝,有足够的食物可以吃,就绝不要再抱怨任何事情。是的,我们有足够的水喝,也有足够的食物吃,还有什么好抱怨的,只管尽情地享受你的生活,停止那无聊的抱怨吧!

男人三十

不要抱怨生活,尽管有太多的落魄,可是如果没有秋风的无情,又怎么能有来年的绿叶成荫;不要抱怨生活,只要我们默默的忍受,一切终究都会化为云烟往事;不要抱怨生活,尽管有太多的辛酸,但不品尝,又怎能体会到胸腔中的那股暖流呢?

第24件事低下头,人缘好

“人缘”,其实就是指着一个人的人际关系。一个人的人际关系状况是否良好,是否有好人缘,直接影响到工作,学习,生活顺畅与否,更关系到办事能不能顺利地达到目的。那么,如何才能获得好人缘??

有一位犹太传教士每天早晨总是按时到一条乡间土路上散步。无论见到什么人,总是热情地打一声招呼:“早安。”其中,有一个叫米勒的年轻农民,对传教士的这句问候,起初反应很冷漠。因为在当时,当地的居民对传教士和犹太人的态度是很不友好的。然而,年轻人的冷漠并未改变传教士的热情,每天早上,他仍然给这个一脸冷漠的年轻人道一声早安。终于有一天,这个年轻人脱下帽子,也向传教士道了一声:“早安。”

好几年过去了,纳粹党上台执政。

这一天,传教士与村中所有的人,被纳粹党集中起来,送往集中营。在下火车、列队前行的时候,有一个手拿指挥棒的指挥官,在前面挥动着棒子,叫道:“左,右。”被指向左边的是死路一条,被指向右边的则还有生还的机会。

传教士的名字被这位指挥官点到了,他浑身颤抖,走上前去。当他无望地抬起头来,眼睛一下子和指挥官的眼睛相遇了。

传教士习惯地脱口而出:“早安,米勒先生。”

米勒先生虽然没有过多的表情变化,但仍禁不住还了一句问候:“早安。”声音低得只有他们两人才能听到。最后的结果是:传教士被指向了右边——意思是生还者。

人是很容易被感动的,而感动一个人靠的未必都是慷慨的施舍,巨大的投入。不要低估了一句话、一个微笑的作用,它很可能使一个不相识的人走近你,甚至爱上你,成为开启你幸福之门的一把钥匙,成为你走上柳暗花明之境的一盏明灯。有时候,“人缘”的获得就是这样“廉价”而简单。

《智慧门》中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人问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你是天下最有学问的人,你说天与地之间的高度是多少?”苏格拉底毫不迟疑的回答:“三尺。”问的人笑了:“先生,除了婴儿之外,我们每个人都有五六尺高,如果天与地之间只有三尺,那不是把苍穹都戳破了?”苏格拉底也笑了:“是啊,凡是高度超过三尺的人,如果想立足于天地之间,就要懂得低下头来。”

苏格拉底的这个故事,已经流传了2000多年。天地之间,真的只有三尺吗?人生在世,真的需要低头吗?人们一直在思考着、争论着。

自然界的天地,是不需要低头的。“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尽情的挺起自己的胸膛,扬起自己的头颅,迈开自己的步伐,伸展自己的双臂,走自己想走的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没有人敢让我们低头,我们也从不向任何人低头。天是大家的天,地是大家的地,越难越要闯;越硬越要碰。挺胸,方见丈夫气概;抬头,才显英雄本色。有多少仁人志士,面对困难与邪恶,宁可站着死,绝不跪着生。

但有些时候,我们又不得不低头。比如,前边有一个山洞,里面充满了神秘,你也想进去探个究竟。而山洞的洞口却低于自己身体的高度。这时,你是低下头来进去?还是扬着头来返回?当看见有人从山洞里背着珍贵的宝藏出来时,你会发现,低头也是我们所需要的。在很多情况下,低下头来,是一种聪明和智慧,也是一种大度和从容。能低者,方能高;能屈者,方能伸;能退者,方能进。

有时,在现实面前需要低头。理想和现实,往往会有很大的距离。你想骑马飞驰,可眼前能找到的,只有一头驴。是坐在那里等马?还是骑上驴先行?想当元帅,必须先当好士兵;想当先生,就要先当好学生。面对诸如此类情形,不得不低头;不低,就会一再碰壁,无功而返。

有时,在错误面前要低头。人生在世,谁都有可能犯错误。错误是对别人的伤害,只有低头才能弥补。低头不是屈辱,而是应该付出的代价。廉颇向蔺相如低头,不但没人笑话他,反而被传为美谈。许多矛盾和纠葛,不是硬碰能解决的,而应在低头中悦服。

有时,在欲望面前需要低头。人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就像海里的水,喝的越多,越感到口渴。职务,总是看着别人的高;权利,总是看着别人的大;金钱,总是看着别人的多;而只有低下头来,才会发现,很多东西都是过眼烟云,身外之物。

人缘,是对一个人与他人(领导、群众、同事、朋友、邻居等)关系好坏、高低的一种评价。人缘,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一个人的人缘好,与他人的关系就好,给人的印象就好;反之,一个人的人缘不好,与他人的关系差,给人的印象自然就差。好人缘使人彼此相处和睦、和谐,因而心情舒畅、精神愉快,有利于工作,有利于个人的发展,甚至有利于人的健康长寿。我们都想有一个好人缘,但是很多人却不知道如何才能获得一个好人缘。

小金是一家国营单位的合同工,平时的工作是做一些与银行联络之类的工作,她的单位中还有不少合同工,待遇很低,工作却都由他们完成。由于工作环境的不理想,不少人跳槽而去。

有一天,一个两年前跳槽的同事忽然打电话给她,问她是否愿意到某知名外企担任营运主管工作。小金以为他在开玩笑,自己学历不高,不会外语,无外企工作经验,更无管理经验,这个以前只在单位见过几面的同事不是开玩笑是什么?但同事却是当真的,他已经是该外企的经理,当公司空缺这个职位时,他头一个就想到小金,并深信小金的能力与人品完全可以胜任。经过同事推荐与指点,小金顺利通过了面试,在以后的工作中果然非常出色。

后来,小金问同事为什么会想起自己,同事笑着说,他虽然已经忘记几乎所有原单位同事的姓名和模样,虽然在原单位只见过小金几面,但肯定小金在某些方面做得非常出色,让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告诉小金,虽然你能进这家外企,是因为有我帮忙,但实际上你要感谢你自己,是你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非常良好的印象,虽然具体细节我忘记了,但我记住了你。这不能不说是小金的好人缘给她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帮助。

中国台北“身心灵成长协会”的创办人赖淑惠曾住在首都大厦里,兼营这个楼的房产中介。经一番细心观察后,她发现凡是对大厦有兴趣的买家,第一个总是先询问大门管理员:“最近有没有住户要卖房子啊?价钱多少呢?”

有趣的是,每次管理员的回答几乎是:“你去问住在8楼的赖小姐,她很喜欢买卖房子,这样就不必再去找其他中介商了。”此外,该楼谁要钱急用要卖房子的消息也总是第一个传到她的耳朵里。正因此,赖淑惠在首都大厦一个物业上整整赚进lO00多万元。

为什么管理员愿意帮赖淑惠的忙?说穿了是她将任何人都当成家人般关心,赖淑惠每天出入大门,必会向当日值班的管理员打招呼,出差返回也会顺道带些当地名产略表心意。

纵观事业有成之人,有些固然是天赋异禀可恃才傲物之辈,但更多的还是朋友遍天下,行走可借力的人。美国石油大亨洛克菲勒在其全盛时期曾感慨地说:“与人相处的能力,如果能像糖和咖啡一样可以买得到的话,我会为这种能力多付一些钱。”美国人更有名言:20岁靠体力赚钱,那30岁靠脑力赚钱,40岁以后则靠交情赚钱。

男人三十

一般来说,有好人缘的人待人心胸宽广、大度,不苛刻,不使小心眼,能容得了人,不小气,不狭窄,别人有了成绩不眼红,更不妒忌,不吹毛求疵,不小题大做。汉司马迁日:“交绝不出恶声。”这类人以礼相待,很尊重他人的人格,尊重他人的选择,决不盛气凌人。他人有了错,不在背后或大庭广众之中进行议论、贬损,更不会“翻老账”,不揭他人之短,不恶言伤人,而且能尊敬不喜欢自己的人。所以他们能与他人较好地相处,自然就有一个好人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