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于1964年考上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研究生,师从白寿彝先生攻读中国史学史专业。时隔一年多,“**”开始,研究生的学习生活也就中断了。当我重新开始学习、研究中国史学史时,已是20世纪70年代的最后二三年的事情了。我的研究兴趣在中国古代史学领域,并把唐代史学作为学步的起点。1989年出版的《唐代史学论稿》,正是我学步的记录。在后来的一些岁月中,我仍然以中国古代史学作为研究对象,并希望在前人和师长研究的基础上,多少提出一点新的认识。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陆陆续续出版的几本论著,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我的这一心迹。

20世纪中国史学,不是我研究的重点。但中国史学史作为一门专史,尤其是作为历史学学科的一门专史,自应努力做到上下贯通。对于我来说,尽管难以达到通识的境界,还是应当把古今贯通作为努力的目标。

我涉足20世纪中国史学,始于1982年。那年,为了纪念马克思逝世100周年,我在白寿彝先生指导下,起草了《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一文。此文经白寿彝先生改定,发表在《史学史研究》1983年第1期。我在起草此文时,主要依据白寿彝先生的两篇文章,即《回顾与前瞻》和《六十年来中国史学的发展》(参见《白寿彝史学论集》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649页作者附记)。因此,此文的主要观点和基本思路都出自白寿彝先生,我只是做了一些充实资料和文字整理的工作。此文是较早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做出概括性评价的专文,在史学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后来,此文收入白寿彝先生主编的《史学概论》一书(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作为此书的第九章。此后,我陆续写了一些有关当代史学的短评和文章,如马克思和历史科学、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民族特色、怎样评介西方史学、新中国时期的史学理论成就等,深感作为一个中国史学史研究者,应当多关注一些当代史学的发展问题,这对开阔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很有帮助。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世纪之交的临近,关于20世纪中国史学发展及其成就的问题,受到史学工作者的极大关注和认真研究。由于受到这种时代条件和学术氛围的激励,我从不同的侧面撰写了一些有关20世纪中国史学的文章,也算是以此融入到世纪之交的这一股颇有声势的史学思潮之中,虽不能起到积极的推波助澜的作用,也希望成为这股潮流中的几朵浪花。当然,即使如此,这些文章也还是要受到读者和史学本身的检验。

本书所收录的二十几篇文章,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故分为四编。第一编“史学总相”,是关于20世纪史学发展的脉络、主要问题及名著的价值等方面的叙述和评论。第二编“理论探索”,着重讨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同中国史学的关系、新中国史学在理论建设方面的进展,以及关于如何坚持唯物史观研究历史的问题等,讲了一些粗浅的认识。第三编“史家研究”,一是讨论了梁启超、章太炎的史学,梁、章二人可以看作是“新史学”之前驱的两位代表人物;二是就李大钊、郭沫若、侯外庐、尹达等几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成就与特点及其史学地位做了初步探索;三是对我的几位老师的治学经历、学术风格与研究领域等做了一些回顾和整理,对我来说,这无疑是“温故而知新”。第四编“彰往察来”,顾名思义,这是对20世纪中国史学试图做一个总括性的回顾,彰显某些要点;同时对21世纪中国史学的前景,发表一点期待性的见解,可谓一孔之见,供史学界朋友参考。当然,这几个方面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讲脉络和趋势,离不开理论问题;探索理论问题,自不能脱离对史家的评论;而关于史家的研究,又总是包含在这几方面之中;对于过去的回顾,必然联系着对于前景的瞻望。为便于读者的阅读,本书在各部分的编次上,没有以发表时间为序,而是考虑到各部分之间以及各部分内部联系的需要予以编次。

本书另有两篇附录,一是《中国史学史研究八十年》,这是叙述、评价一门专史的发展历程,因为这是作者的专业所系,故附于此。二是一篇访谈录,所讨论的问题与本书有密切的联系,故亦附于此。由于本书并不是对20世纪中国史学做系统的和全面的论述,乃名之曰“散论”。

从史学史的观点来看,尤其是从历史观和历史理论的发展来看,反思与进取是20世纪中国史学的一个显著特点。梁启超等人倡导的“新史学”,在批判“中国之旧史学”的基础上,力主以进化论的历史哲学指导历史研究,以揭示人群进化之“公理公例”,在20世纪40年代以前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是一次重要的反思。李大钊、郭沫若等倡导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历史研究,以揭示人类社会的结构、发展历程、阶段性特点及其发展的规律,并在社会史、思想史、中国通史等方面的研究和撰述上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这是更加重要的一次反思。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中国思想界、理论界、学术界普遍开展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重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运动,在拨乱反正的基础上,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史学取得了研究领域的新拓展、研究成果的新成就、理论探索的新境界等,这是又一次重要的和深刻的反思。可以相信,21世纪的中国史学,必将沿着这一路径继续前进,谱写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新篇章。

是为序。

瞿林东

2008年10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