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指导行动,民生思想的发展是一个逐步演化、不断丰富的历史过程。民生思想是伴随人类对自身认识的不断深化与完善而发展起来的。回顾我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各个时期所倡导的民生思想,探寻民生发展轨迹,将为民生工作的开展提供有益的指导与理论支撑。

3.1.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发展历程

古籍资料显示,我国民生思想由来已久,古时就非常重视民生问题,并以此作为治国之道、安邦之策。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思想的逐渐解放,改革开放以后渐渐将民生思想系统化并真正将思想贯彻落实到政策法规中。可以说我国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历程是不断重视、发展和改善民生的过程。从民生事业发展本身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生事业能够紧跟时代潮流、与时俱进,严格遵循民生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准确聚焦不同时期的主要矛盾,正是因为清晰地认识到了民生问题既是历史的,又是具体的,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改善民生的实践取得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提供了正确的思想指导。在民生建设方向上,我国民生发展模式从最初的存量改革转向高质量民生建设。在民生发展初期以制度覆盖为主,主要做的是在关乎民生发展的各个领域建立民生制度、完善民生资源,这是“从无到有”的一大步。就现实来看,民生建设“从无到有”已经实现,但是这一短期目标显然与经济发展要求下人民的高质量需求不完全适应。因此,现阶段,我国将“高质量民生”作为发展的前进方向,更加注重民生制度的公平性与民主性、民主资源的可持续性。“从无到有”到“从有到好”的跨越需要改革作为桥梁,改革难度也随之加大。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民生思想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处于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经济发展程度较低,历史遗留问题(如贫困、经济结构不合理、思想落后等问题)仍然存在。因此,在这一时期我国民生问题的核心是生存问题,着力解决温饱,满足人民的基本物质生活需求。最基本的是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环境等问题,改善民生的目标是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过程中,将民生建设放在重要位置。邓小平同志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只有通过不断发展生产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才能最终消灭贫穷,也只有这样才真正符合社会主义的要求。要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就要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改善人民生活。他提出要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反对平均主义和防止两极分化,要保持国家稳定,维护世界和平,创造一个有利于民生改善的良好环境。在此基础之上,邓小平同志又针对如何建设民生工作、如何做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工作提出“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赞成不赞成,应当成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标准”。除此之外,从“温饱型”“小康型”“比较富裕型”的“三步走”战略到“三个有利于”的提出,为当时实现拨乱反正、书写改革开放的大好篇章打下了坚实的现实基础。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民生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对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深化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的认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个代表”中的民生思想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伟大实践中形成宝贵精神财富,坚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根本理念,这是一种社会主义性质的民生思想。“高度关注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民生思想的重要内容。在党的第十四、第十五、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等重要会议上,江泽民同志都将民生问题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专门加以论述。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集中群众智慧,使各项决策和工作符合实际和群众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时刻都要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关心群众疾苦,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江泽民同志强调:“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结合点。”“在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都要努力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共同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民生思想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理论层面的最重要体现,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改善人民生活实践中的生动体现。

科学发展观中的民生思想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强调必须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坚持执政为民、紧紧依靠人民、切实造福人民、在充分发挥好人民创造历史作用中体现党的领导核心作用。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将“民生问题”明确写进党的政治报告,这在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在此基础上,“五有”的民生理论,包括“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成为党文件的关键词及时代发展的新指南,这为中国由解决温饱提升到实现小康历史性跨越打下现实基础,人民群众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充满了信心。

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民生思想内容丰富,主要包括经济民生、政治民生、文化民生、社会民生四大方面,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和巨大的推动作用。

3.1.2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生的重要论述

随着民生制度的日益健全,历史因素、制度因素对民生问题的影响逐步弱化,而现实的经济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全球化因素的影响却持续增强,因此,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要更为重视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调整,重视在更高水平上实现经济社会良性互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生的重要论述不但系统、全面地继承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关于民生思想的精髓,更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发展的具体的新的举措,如供给侧改革等内容。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积累了相当的实力,人民的生活得到极大的改善,物质得到极大丰富,民生思想也逐步完善。

“以人民为中心”的民生思想的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生的重要论述的重要内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实践中,紧紧围绕“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这一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民生思想。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新目标,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这个思想体系。从大的方面看,一是对民生思想的传统内容进行了深化和发展;二是对传统民生思想进行了内容拓展,增添了新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上,习近平总书记大力强调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与使命,提出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由原来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转变为新时代民生建设提供了清晰的目标定位,也为人民描绘了未来美好的民生愿景。而在解决这一社会主要矛盾的过程中,努力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无疑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两大基本任务。

在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中,也处处蕴含“以人民为中心”的民生思想,无论是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伟大复兴中国梦,还是从“四个全面”到“五大发展理念”,一切都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以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为根本追求和发展目标的。新时代新形势,深入研究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关于民生的重要论述的发展体系,不仅是民生实践之需,也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理论发展之需,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之需。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生的重要论述,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当前中国开展一切民生工作的行动指南,不仅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事业提供了思想武器,而且为马克思主义民生建设开辟了新局面。“民生梦”是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党和政府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地深化改革,破除一切阻碍因素,为实现“民生梦”而不懈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生的重要论述特别强调民生工作的质量。加快解决教育、就业、扶贫等一系列民生问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有利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于中国梦的伟大事业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生的重要论述就是要求党和政府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让改革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促使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于新时代的建设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生的重要论述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有助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从而实现中国梦。

专栏3-1 十八大以来多项民生改革开始破冰,民生难点变亮点

十八大以来,多项民生领域的重大改革开始“破冰”。

收入分配如何更加合理有序?2013年2月,酝酿已久、备受关注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出台。“到2015年绝大多数地区最低工资标准达到当地城镇从业人员平均工资的40%以上”——“提低”之举让低收入者看到希望。“加强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管理”“逐步缩小行业工资收入差距”——“控高”措施让人感受到党和政府深化改革的决心。“清理规范工资外收入、严格规范非税收入”“健全现代支付和收入监测体系”——以“公开透明”为导向的改革目标赢得普遍认同。改革方案“直面人民群众最关注的突出矛盾”,有不少“政策新突破”,有利于当前矛盾的解决。

教育公平迈出关键步伐。2012年12月30日,京穗两地同日公布了随迁子女在流入地的升学考试办法。异地高考,这一承载着近3亿流动人口及其家庭对公平教育梦想的重大改革,取得突破。目前,我国各地(除西藏)均出台了异地高考方案。尽管对于实施细节仍有争论,但大方向确定无疑。异地高考制度体现了“一切为了孩子”的宗旨,是推进教育公平的有力之举。

“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13年1月18日,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片区规划已全部出台,扶贫攻坚全面启动。14个片区基本覆盖了全国绝大部分贫困地区和深度贫困群体,将依托更给力的“小灶”,积极融入“四化同步”的进程,力争到2020年,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收入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扭转发展差距扩大趋势。

资料来源:《十八大以来多项民生改革开始破冰 民生难点变亮点》,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3/0227/c1001-20618189.html,2013-02-27。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生的重要论述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即历史实践主体源于人民,人民是历史的开拓者和书写者。在早期共产主义运动中,马克思、恩格斯就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恩格斯说:“人只须认识自身,使自己成为衡量一切生活关系的尺度,按照自己的本质去评价这些关系,根据人的本性的要求,真正依照人的方式来安排世界。”《共产党宣言》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马克思主义从一开始就是以人民群众为基础的,也就注定了要以“人”为本,关注人民的疾苦,改善民生。

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生的重要论述形成的理论基石。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科学社会主义民生思想。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就是有关现实的个人的生计与生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理论。首先,马克思主义认为民生问题是一个复杂系统的体系。民生问题包含多个层面的需求,民生问题所要解决的不仅是人们的吃穿住行等基本的物质生活方面的需求,而且还包括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发展享受等更高层次的需求。因此,民生问题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经济问题,而且还是一个政治问题、文化问题,更是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生的重要论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民生思想的内容。马克思和恩格斯非常关注工人和农民的生活,经常深入工人阶层了解他们的疾苦。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要促进经济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协调。

对此,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我们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这个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道理。”只有坚持这一道理,才能把握历史前进的规律,读懂历史前进的方向,只有坚持按历史发展规律办事,才能在新时代破解诸多难题,跨越众多崎岖,补足发展短板,实现新时代新斗争的伟大胜利。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对于我们深刻认识民生建设和社会治理的重大意义,落实以民为本、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对中国传统民生思想的继承发展

任何一种理论思想的诞生都离不开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继承、发展、创新。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关于民生的重要论述,是中国传统民生思想和共产党人集体智慧在当下发展实践中的结晶。“以人民为中心”的民生思想可谓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博大精深,目前从具体实践而言,党的十九大提出“七有”是其成熟定型的实践指南,而“七有”的思想体系,正是源于党的十七大所提出的“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五有”民生理论。

纵观我国历史,民生思想源远流长。在古代,国计民生是联系在一起的,它把国家发展与改善民生紧密地联结在一起,民生思想也就是历代统治者治国安邦的政治思想。中国思想家和统治者等都非常看重百姓的疾苦,从“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及“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以民为本”等思想中可以看出,古代思想家们都把民生视为国家的根本,人民生活的好坏关系到国家社稷的兴衰成败。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众多的民生思想内涵,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生的重要论述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源。人民是国家之根本和基础,只有安众养民、培根固本,才能治国安邦、长治久安。古代的民生思想对我们今天如何去认识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都具有巨大的启迪作用和积极的借鉴意义。虽然不同时代要求下民生思想也会有所不同,但是我们今天所提的民生思想无不受古代民生思想观念的影响,我们只有坚持以人为本,保障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权益,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民生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此类警句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升华,将民生建设由古代执政者作为巩固执政的一种方式转化为当下执政者执政的根本目标和行动指南。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生的重要论述的价值目标要求

解决民生问题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改善民生、共同富裕是人类的美好理想,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价值追求,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加强民生建设,不断地向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生的重要论述深入贯彻落实共同富裕的目标,在这一目标下不断为人民造福祉,真正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谐稳定。共同富裕目标有两大特点,对民生建设也提出了两大层面的要求。其一,共同富裕的历史性、渐进性使得我们民生建设必须要准确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要秉承“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其二,共同富裕内涵中所蕴藏的地区差异性特征使得民生建设必须要兼顾好民生建设中的不平等或差距过大问题。

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就以解决民生问题、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实现共同富裕作为长期奋斗目标。共同富裕的社会是社会财富源泉充分涌流、人民公平、平等地共享社会财富、人人安居乐业的和谐社会,是民生问题妥善解决的社会。实现共同富裕是妥善解决民生问题的基础,是民生建设的追求目标。同时,实现共同富裕的目的和落脚点就是逐步解决出现的民生问题。总体来讲,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不管是革命还是现代化建设,其目的就是要就解决我国的民生问题,使人民过上富裕幸福和谐的生活,有尊严体面的生活。但是,我们也应该明白民生问题的妥善解决不是靠响亮的口号,也不能寄希望于不切实际的空想,而只能依靠全体人民的艰苦奋斗,坚持科学发展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的目标,其目的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全体社会成员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都能得到逐步提高,都能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改善民生解决民生问题。这就告诉我们摆脱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以解决民生问题作为落脚点的,目的是更好地、全面地、妥善地解决民生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同胞迈上了实现“两个一百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之路。无论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还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我们都需要紧抓共同富裕这一目标,着眼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利民厚生为本,不断深化改革,真正回应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卫生健康、人口老龄化、社会保障、“三农”、食品药品安全等重大社会问题,真正想民所想、为民解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