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1627崛起南海最新章节!

安道石便是在三亚留学期间被海汉军方高层所看好的朝鲜武官之一。无论是在受训期间的表现,还是在最终大比武活动中所取得的优异成绩,安道石在这批朝鲜留学人员中都算是极为出众的人物。

像这种资质比较出众的外军留学人员,海汉军方一般都会对其加强意识形态方面的宣传,使其对海汉保持足够的敬畏感,认同海汉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以及处理国际事务时的立场和方法。当然如果能够将其培养成海汉的忠实拥趸,那就再好不过了。

这样做虽然收效会比较缓慢,但所起到的影响却能够持续很长时间。以往对安南、福建许氏等盟友派来留学的武官进行培训,海汉就一直在使用这种隐秘手段,而且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效果。

这些盟友送来留学的武官学成归国之后,大多都会被任命为作战部队的指挥官,手里掌握着实打实的兵权,而这些高级军官由于留学经历而会保持对海汉的推崇,从而使得海汉的影响力能够长久作用在他们指挥的部队中。

有不少军官因为这样的共同经历,自然而然地开始了抱团结党。而且这些留学派军官大多正值青壮时期,对于建功立业的渴望十分强烈,像海汉这样不断对外进行军事扩张的做法,正好很对他们的胃口,将海汉军当作效仿目标的大有人在。率军随海汉军一同征战海外,也由此成为了竞争最激烈的热门任务。

虽然安道石目前还没有得到真正的带兵机会,不过他在三亚留学期间,倒是了解到不少海汉组织联军征战海外的战事,去年海汉牵头的联军远赴朝鲜作战也只是其中一例罢了。在安道石看来,或许未来的某个时候,自己也将率领朝鲜军队参与到类似的作战行动中。

不过在那之前,他知道自己还得先蛰伏一段时间,等待刚刚登上王位的李凒给自己分配兵权,才会有展现实力的机会。

安道石当下的差事,便是协助海汉军逐步接管城防,并且安排换防下来的这些部队解除武装,将人员集中起来进行看管,准备接受由海汉军主导的调查。

这个差事看似简单,但做起来却并不容易,以他的资历和官职,要让各路神仙乖乖解除武装交出指挥权,那可不是多费一点口水就能搞定的。如果不是有海汉军全程参与,安道石恐怕很难让那些有背景的军官服从当下的安排。这也让他更为真切地意识到了获得兵权的重要性,否则仅凭他留学海汉的这点资历,根本就唬不住人,更没法在执行任务时有足够的底气跟人硬扛。

不过李凒倒是没有忘了手底下还有安道石这个人,很快也给了安道石一个新的职位,将他直接破格提拔为禁卫营都提调,接管王城的防务。而兵曹判书申景禛的大儿子申学义,则是被任命为扈卫大将,接管了汉城的城防。

按照朝鲜国的官制,这两个职位可都是正一品的官职,可以算得上是武将的仕途顶点,以安道石和申学义目前的品级而言,其实还远远够不着这两个重要职位。但李凒目前可以信赖的武官本就不多,而他又要急于将汉城执掌兵权的武将换掉,就只能事急从权,先任命自己的嫡系人员接下这些职位。

至于由此导致的官制混乱,李凒现在暂时也顾不了那么多了,待局面安定下来之后,再看如何寻个由头,把这两个职位对官员品级的要求去掉。

安道石虽然得到了这个重要的任命,但他也没有被突如其来的安排给冲昏头。他知道这个任命只是应急举措,并不代表自己已经成了朝堂上的一品大员,所以倒也没有因此而膨胀得忘乎所以。更何况汉城中的禁卫军已经解除武装等待查验,他接了这差事也只是光杆司令一个,手底下基本是无兵可用。

这样的状况恐怕还得持续数日,等到外地调动来汉城的军队抵达,才能从中选拔人员来接替原有的禁卫军。而在那之前,禁卫军相关的职能还得指望由海汉军顶着,安道石也还得跟海汉特战团一起继续执行任务。

安道石接到任命不久,高桥南就来找到他,向他出示了另一份秘密委任状。

“安大人,恭喜了!”高桥南将委任状交给安道石之后,向他表示了祝贺:“看来今后我们还会有很多的合作机会。”

安道石此时则有些懵,甚至比之前接到禁卫营都提调的任命更加惊讶,因为这份委任状并非来自李凒,而一个他以前从未听说过的机构——联合作战司令部,职位是作战参谋。而且送来委任状的人并非本国官员,而是高桥南这位著名的海汉将领,这也让安道石很是困惑,到底这是本国的机构,还是海汉军下属的机构?

如果这是海汉军所属的机构,那怎么又会任命了自己在这机构中任职,这似乎于理不通。

能够解答安道石的疑问的,当然就是亲自送来这份委任状的高桥南了。在听完安道石的提问后,高桥南给予了简单的说明:“安大人,这是新成立的衙门,职能便是指挥贵国军队的作战行动。为了便于沟通协作,两国都会派出武官在这个司令部中任职,而你,就是贵国国王指定的人选了。”

安道石这才稍稍明白了这个特殊委任的意义所在,但他还是有别的疑问:“既是两国合作设立的指挥机构,那为何这委任状是由高桥将军送来?照理说不应该是我国朝廷任命在下才对吗?”

高桥南道:“这个机构独立于贵国朝廷之外,直接向国王陛下负责。所属人员的任免,也都是以这个机构的名义发出。至于为什么是由我送来这份委任状,那是因为我就这个机构的第一任长官,手底下暂时还无人可用,所以只能亲自跑一趟了。”

安道石听了这个答案再次吃惊不已,他以为这个新成立的机构还尚在筹划阶段,没想到在仅仅只确定了一把手的情况下就已经开始运转起来了。

但这个机构的设置显然十分古怪,不但独立于朝廷之外,而且一把手还是海汉人,这要如何才能做到对国王及国家效忠?

当然了,以高桥南的声望和本事,安道石毫不怀疑他在这个机构中担任自己上司的资格,能与这样的传奇将领共事,这本身就已经是极大的荣幸了。只是高桥南身为海汉将领,显然不太可能向朝鲜国效忠,这是否会影响到这个机构的运转,也是让安道石有些看不明白。

安道石犹豫了一下,还是继续发问道:“高桥将军,那这个联合作战司令部,到底是听命于海汉军,还是我国?”

高桥南道:“安大人的理解还是狭隘了一些,设立这个机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今后的联合作战中能够让双方的参战部队协同行动,接受统一的指挥调度,从而提升联军的作战能力。司令部代表的是两国的共同利益,没有听命于谁的说法。”

安道石歉然道:“在下愚钝,将军教训得是,受教了!”

海汉建议设立联合作战司令部的真实目的所谋甚大,远不止是图谋战时的指挥权而已,不过在当前这个时期为了能让朝鲜方面接受设立这个机构的必要性,不管是面对国王还是安道石这样的军官,海汉都是极力不去主动提及这个机构的实际控制权和立场,以避免让朝鲜人受到刺激而产生抵触情绪。

而在人员的任用方面,海汉军也是花了不少心思,让高桥南先在这个机构挂名担任一把手,以他的声望,朝鲜方面自然没有将领能够与之争夺这个职位。今后若是特战团调去其他地方驻防,这个职位再过渡给其他驻军将领担任,总之是要一直保留在海汉军手上。

而关于朝鲜方面的人选,相应的范围也不会太大,李凒对安道石的提拔旨意刚刚下达,海汉这边也顺势圈定了安道石为朝鲜方面入选的第一人。原因很简单,既然李凒要重用安道石,那么将安道石吸纳到联合作战司令部中任职,也就能够有效增加李凒对这个机构的信任度。

当然如果能够借此机会卖给安道石一份大大地人情,那也更是极好的收获。毕竟进了这个机构,在日后的联合作战行动中必有军功可拿,这可是送到嘴边的好处。就算安道石此时懵懵懂懂尚不明白其中的门道,等再过个一两年尝到甜头之后,自然也会感恩于海汉军在这个机构成立之初的大力提拔。

安道石又继续问道:“请问高桥将军,除了在下之外,是否还有其他我国军官会在这个机构中入职?”

有关人员的任用情况,后续都会陆续公开,高桥南倒也没打算隐瞒他,据实以告道:“目前已经确定的人选就是安大人和申学义申大人两位,后面肯定还会再加人进来,安大人要是有什么好的人选推荐,也不妨告诉我们。”

任用申学义,目的其实与拉安道石进来是一个道理,申学义背后就是兵曹判书申景禛,目前为数不多能够得到李凒信任的朝廷高官之一,这样的安排也是为了尽可能多地争取到李凒的支持。

安道石虽然不知道海汉这些幕后谋划,但听说还有别的朝鲜武官入职这个机构,当下也总算是稍稍安心了一些。

随着平乱措施的逐步推进,汉城也终于开始慢慢恢复了正常秩序。在李凒登基十日之后,汉城取消宵禁并重新开放了进出城权限,民众也不再受到行动限制。在此之前汉城所发生的这场大乱,终于是到了尾声。

朝廷在这个时候也公布了调查结果,原领议政崔鸣吉用人失察,导致满清刺客混入宫中对先王李倧实施了刺杀,事后又未能及时抓捕刺客,反而因为封城而导致了混乱的加剧,到后来甚至打算趁乱发动政变夺权王位,幸得海汉军拥王世子及时回京勤王,才阻止了崔鸣吉的大逆不道之举。

如今崔鸣吉及其党羽已经全部论罪伏法,至于先王遇刺之仇,则是要算在满清头上,日后再作清算。

而期间维持朝纲有功的金尚宪等人,则是在平乱之后得到了提拔,六曹及各个院府衙门都换了不少新面孔。

在大乱期间没有及时作出反应的各支驻军部队,也都受到了相应的责罚,一大批武官将领丢官去职,贬为平民,取而代之的是从海汉留学归来的一批少壮派军官。而原本驻守汉城的各支部队,也在解除武装之后被打散调往全国各地重新整编,五军营、内三厅等武装部队竟然是悉数作了更换。

这样大规模的换血能够顺利进行而没有出现大的乱子,朝野都明白这与在此期间驻扎在汉城的近三千海汉兵马有着很直接的关系。

此次拱卫王世子回汉城平乱的海汉兵马甚至未开一枪一炮,便轻松突破城防拿下了汉城的掌控权,足见海汉军在汉城的威慑力是何等厉害。有这几千海汉军驻扎在汉城内外,也就无人敢公开抵抗新王李凒发布的各项政令了。

在处理完这一系列事务,让汉城重新回到正常状态下之后,李凒才宣布为先王出殡,办理大葬。

李倧的棺木被安葬在了汉城以北的李氏陵墓,不过因为事发突然,原本正当壮年的李倧还并未修建自己的陵墓,还是李凒回到汉城之后才组织人手日夜施工建了一处陵墓。这段时间一直没有发丧,等待陵墓建成也是原因之一。

但碍于朝廷财政吃紧,加之工期仓促,这陵墓的规模和档次也实在很有限,放在大明估计也就是地方豪绅的水准而已。就这都还是让李凒捉襟见肘,差点凑不出相关款项,后来还是海汉这边以海汉银行的名义又赞助了一笔钱,才把葬礼风风光光地办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