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所以有伟大和渺小之分,是因为有的人实现了一个大目标,而有的人实现的却是小目标,甚至是没有实现目标。实现了大目标,就是大成功;实现了小目标,就是小成功。所以,目标越大,空间也就越大,时间也就越长,即所谓的胸怀大志和长远的战略眼光;而小目标,解决的只是眼前的问题。也就是说,伟人心中有志向,凡人心中有愿望。
英国诗人华兹华斯说:“高尚的目标能切实地保持,就是高尚的事业。”大目标,是事业;小目标,其实就是生活而已。可是,不管你是怎样的人,都要有个志向或愿望。
在西北贫困地区,一天有位记者看到一个放牛的孩子,两人有了这样一段对话。记者:“你这么小,为何不去上学,却在这里放牛?”
孩子:“挣钱啊。”
记者:“挣到钱后,你要做什么?”
孩子:“建房子,娶媳妇。”
记者:“娶媳妇做什么?”
孩子:“生孩子,这么简单的问题都要问?”记者:“为何要生孩子?”
孩子:“让他们长大后放牛。”
还有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个穿着简单的农夫领着两个孩子一起放牛,一群大雁从天空飞过。弟弟看了看天空,说:“如果能够像大雁一样,飞到天上就好了。”父亲说:“只要你想飞,肯定能飞上天!”
于是,兄弟俩都开始学大雁飞,可是都没有飞起来。
父亲对他们说:“你们还小,经过努力,长大了,一定能飞起来!”后来,两个孩子果然飞上了蓝天,他们就是美国的莱特兄弟!
两个故事的主人公,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巨大的反差,主要原因就在于,他们的志向有着天壤之别。志向远大的人,心中会充盈着巨大的精神力量和旺盛斗志。即使是失败与挫折、困境,也会让他们鼓起勇气,不断克服困难、战胜自我。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盲目地飘**,终归会让你迷失航向,更无法到达成功的彼岸;只有志存高远,方能走得更远、更高。正如美国19世纪哲学家、诗人爱默生所说:“一心向着自己目标前景的人,整个世界都会给他让路。”
张良原本是战国时期韩国的贵族公子,祖父和父亲都做过韩国相国。韩国被灭后,张良也从贵族变成平民。为了报灭国之仇,他变卖了全部家产。后来,他认识了一个可以使用120斤重铁锤的大力士。他说服大力士去刺杀秦始皇,结果刺杀失败。为了不受到牵连,张良开始了逃亡生涯。后来,张良逃到下邳,悄悄住了下来。
一天早上,张良从一座桥上走过,看到一个穿着土布长褂的老头坐在桥头。他将一只脚搭在另一条腿上,一上一下地摇晃着。老头看到张良走过来,把脚往里一缩,鞋掉到了桥下。
老头没有下去拿鞋,而是用眼睛瞟了一眼张良,说:“小子,还不快下去帮我把鞋捡上来。”张良听了很生气,心想:我又不认识你,为何要为你捡鞋?可是,看到老头头发胡子全白,满脸皱纹,便将心底的火气压了下去。他走到桥下,捡起那只鞋,上来后递给老头。结果,老头没有接,而是伸出一只脚。
张良立刻明白了,这是让自己为他穿呢。他心里默念:怎么还会有这种人啊!不过转念又一想,既然已经帮他把鞋捡上来了,不如好人做到底,于是便弯下腰给老人穿上了鞋。老头站起来,用手捋了捋胡子,大摇大摆地走了,连一句感谢的话都没说。
张良盯着老头远去的背影,见他走得又快又有劲,知道他不是个普通人。走了几步后,老头突然转过身,靠近张良:“我很欣赏你,我可以指点你一下。”
张良很聪明,一听这话,就知道老头来历不凡,立刻跪下向他一拜:“弟子张良拜见师父。”老头微微一笑,说:“好!五天后天亮的时候,我就在这座桥上等你。”张良连忙答应。
第五天天一亮张良梳洗完毕,立刻赶往桥边。结果到那里时,老头已经站了很长时间了。看到张良磨磨蹭蹭的样子,他生气地说:“小子,既然跟师父有约,就应该早点到,怎么还让我等你?”张良磕头认错。老头没理会他,挥挥手:“回去吧,五天后再来。”说完就走了,张良只好垂头丧气地离开了。
又过了五天,张良听见鸡叫就起来,没有顾得上梳洗,直接奔向了大桥。可是,他还没跑到桥上,就看到老头已经在上面了。他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自言自语地说:“又晚了!”老头瞪了张良一眼:“五天后再来!”说完就走了。
五天的日子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到第四天晚上,张良翻来覆去睡不着,刚过半夜,他就到桥上等着。不一会儿,老头就慢慢走来了。张良看到,立刻迎了上去。
老头看到张良,笑了一下:“孺子可教也。”说完,他从怀里掏出一部书,递给张良,并告诉他:“把这部书读明白了,将来就能做个有出息的人。”张良小心地接过书,老头便告辞了。
老头送给张良的就是《太公兵法》,张良如获至宝,没日没夜地阅读和理解,直到把它读得滚瓜烂熟,理解得深刻透彻。后来,张良遇到了沛公刘邦。张良多次用从《太公兵法》中学来的方法向刘邦献计献策,最终得到了刘邦的赏识,他自己也成了杰出的军事谋略家。
一个不想当将军的士兵,必然无法成为好士兵,更不可能当将军和元帅。高尔基曾说:“目标愈高远,人的进步愈大。”每个人都有这种体会:决定走十公里路程,走到七八里时,会因为松懈而感到很累,因为目标快达到了。可是,如果计划走二十里,那么走到七八里的时候,却是你最斗志昂扬的时刻。
志向较小的人,只会摸到手边的东西;而有远大志向的人,心中则放着整个世界。世界上最穷的人,并不是身无分文的人,而是那些没有志向的人。只有胸怀远大的理想,才能看到别人所看不到的东西,才能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情。
周俊十五年前毕业于模具设计和制造专业,学历是中专。如果放在当下,他的学历和专业技能都不占优势,可是如今的他却是当地一家规模较大的模具制造企业的主要股东与董事会成员,年薪200万。老板不仅给了他股份,还送给他一套近300平米的复式房、一辆宝马7系列座驾。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中专生,可以如此成功,为什么?他是如何在十多年的时间内取得这种成就的呢?
周俊最初打工时,只是一个操作工,一个月只有三百多块的工资。跟他一起来的同学都觉得工作辛苦,没有前途,纷纷改行。而周俊对自己的专业十分感兴趣,选择这个专业时,他就觉得有前途,准备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这个专业。所以,他一直坚持着自己的专业,并刻苦钻研技能。现在,他所掌握的技能,在许多技术领先的国家都十分少见。
心中有了蓝图,就能够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正如作家乔治·巴纳所说:“远见是在心中浮现的将来的事物可能或者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图画。”没有远大的志向,你只能茫然地飘**,永远都无法达到理想的彼岸;所以,要问问自己:我要飞多高、飞多远、要飞到哪儿去?我为什么想要得到?我怎样才能够得到?因为它能决定你最后的成就究竟有多大。
拥有远大的志向,就像是汪洋大海中的一座灯塔一般,在航行中能够指引航行,但也依旧会遇到惊涛骇浪、暗礁冰山。如果想要冲破海浪,就要坚定地屹立,就要有冲破海浪和迷雾的信念和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