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劳动产品作为商品,劳动力成为商品是马克思《资本论》独特的贡献。在商品流通中,货币是如何转化为资本的?马克思发现,要转化为资本的货币的价值变化,不可能发生在这个货币本身上,因为货币作为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只是实现它所购买或所支付的商品的价格。货币本身并不会在流通中发生价值的变化。“要从商品的消费中取得价值,我们的货币占有者就必须幸运地在流通领域内即在市场上发现这样一种商品,它的使用价值本身具有成为价值源泉的独特属性,因此,它的实际消费本身就是劳动的对象化,从而是价值的创造。货币占有者在市场上找到了这样一种独特的商品,这就是劳动能力或劳动力。”①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实现自身增殖的现实基础。这一高于自身价值的价值就是剩余价值。马克思由此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通过揭示剩余价值的生产,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决不意味着自由和平等,而是意味着资产阶级的阶级剥削和奴役,进一步说,资本主义只是古代奴役关系的现代变种而已。
其实,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就已经对商品的界限或者说“金钱不能买什么”的问题做出了自己明确的回答:金钱不能购买劳动力。在马克思看来,劳动力不能商品化,它构成市场合理性的潜在界限。如果劳动力成为商品会导致两个严重的后果。其一,劳动力成为商品意味着资本的增殖成为可能,资本主义社会奴役性的生产关系得以形成。资本之所以是资本,就在于其能“增殖自身”,而资本为了增殖自身,就必须与雇佣劳动之间处于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这种支配关系构成了一种新型的生产关系。马克思之所以说资本的出现开创了历史,标志着社会生产过程的一个新时代,就是在这种意义上而言的。马克思在反思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指出:“资本显然是关系,而且只能是生产关系。”①这种生产关系是资本主义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关系。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分裂为两个对立的阶级:资本家和工人。资本的增殖是通过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而实现的。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就是资本增殖的人格化表现。在封建制和奴隶制的社会形式中,剥削是显而易见的。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对工人的剩余价值的榨取是隐而不现的。马克思的《资本论》最核心的问题就是要揭示剩余价值是如何存在的,这种剥削和奴役是如何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不见的。因此,劳动力成为商品的第一个后果就是导致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这一新型的奴役关系在现代社会中的形成。
其二,劳动力一旦沦为市场上的商品,货币转化为资本就成为可能。资本增殖的逻辑决定着资本必然会无限度地实现自身的增殖,并且最终成为支配人们现实生活的形而上学主体。通过具体考察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马克思发现,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完全被商品与商品的交换关系所取代,人们之间似乎除了**裸的物质利益和经济往来之外,再没有别的社会关系可言了。在此背景下,作为唯一可以通约一切商品的货币,就合乎逻辑地成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并日益受到人们的追逐。这就是货币拜物教的产生。因此,正像在宗教中人与神的关系被颠倒一样,在货币拜物教中,人与货币的关系同样被颠倒了。货币本来只是人们商品交换的中介,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它却获得了独立的形态,并蒙上了神秘的外观,成为人们顶膜礼拜的东西。劳动力的商品化意味着现代社会的三重异化:物化、物像化和拜物教。从人的本质来讲,人的本质变成了物的本质,人的本质被物化了。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了物与物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物像化了。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讲,现代社会形成了商品、货币和资本三大拜物教,以“非神圣形象”取代了上帝这一“神圣形象”。因此,劳动力成为商品的第二个后果就是造成了人的本质的物化以及整个社会的拜物教状态。
劳动力成为商品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在本质上是关联在一起的。否定劳动力成为商品也就意味着否定资本主义社会本身。如果我们在资本主义社会框架下重新思考劳动力这一商品形式,就会发现劳动力作为商品远比劳动产品作为商品更为复杂。相对于马克思所揭示的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意义,在现代社会中劳动力作为商品还具有另外一个重要意义。劳动力成为商品直接表明人的劳动行为成为商品。人们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实际上就是在出卖自己的劳动行为。只要是人的劳动行为成为商品,就会出现人的行为是否合法或者是否符合道德的问题。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人们可以自由地为了功利的目的出卖自己的任何劳动行为。但是,如果人们为了获取利益,任意出卖自己的任何劳动行为,而完全不顾及这种劳动行为的正当性,可以吗?人的劳动行为成为商品意味着市场经济的原则直接侵入了人们的生活领域。桑德尔说:“在过去30年里,市场和市场价值观渐渐地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主宰了我们的生活。但是需要强调的是,我们深陷此种境地,并不是我们审慎选择的结果,它几乎像是突然降临到我们身上似的。”①买卖的逻辑不再只适用于各种商品,而是越来越主宰着我们的整个生活。替人排队、雇人道歉、代人写作业以及找人替自己回家看望自己的父母,这些在以前多半是闻所未闻的做法,却在今天出现。人们一开始顶多是惊讶,渐渐习以为常。有些人甚至还欢欣鼓舞地认为这是市场经济的创新。
人们在市场上自由地出卖自己的劳动力,首先考虑的是劳动力的商品价格。人们很少去关心自己在出卖劳动力之后所从事的是何种劳动行为,以及这种劳动行为是否符合人们基本的道德规范,是否会腐蚀人类社会的美德和价值。在人们眼中,薪酬的高低是自己价值的体现,对自己来说是最为重要的事情。即使人们考虑自己将来要从事的劳动行为,也仅仅关心是否违法。人们万万不会将自己出卖劳动力的行为和是否符合道德规范联系起来。市场经济所谓的公平交易掩盖了这一切。在美国,很多人想看演出、想参加国会的听证会、想参加美国最高法院的口头辩论听证会,但是却没有时间排队,只能雇佣排队公司的人去排队。替人排队起初看上去只是一种稍微有点怪异的做法,在自由市场经济中,它从根本上讲却是一种本分且正当的工作。如果这些行为让人仅仅感到一些新奇或怪异,而不大能感受到不公正。一旦这种替人排队的业务渗入教育、医疗等与人的基本权利相关的领域时,不公正感就会随之而来。黄牛党倒卖门诊号,他们雇人排队挂号,然后再把挂号单以高昂的价格转手。“不管谁从这种供不应求中获利,是黄牛党抑或是医院,通往风湿免疫科的快速通道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更为基本的问题:难道仅因为一些患者支付得起额外加价,他们就可以插队看病吗?”①替人排队的问题在就医的过程中得到了凸显,这明显让人感到金钱无限度的购买力导致了一种新的不平等。但是,作为替人排队的雇佣劳动者并不会去反省他替人排队是否侵害了社会的公平和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