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结缘《庄子》大约在八年前,那时读《逍遥游》,一下子就被大鹏振翅九万里,飞往天池的意境迷住了,说不出缘由,但庄子笔下的世界我心向往之。后来考进北大读博,深知路漫漫,于是想既然这个过程注定要经历痛苦,不如选取一个感兴趣的话题来作精神支撑吧。

我的博士导师辜正坤先生深爱中国古典哲学,对儒、道、释的思想研究颇有造诣,难能可贵的是他有独到精辟的见解。我同他谈起想以“《庄子》英译”为题作论文,先生非常支持,兴致勃勃地谈起庄子的《齐物论》中的哲学思想对他创建玄翻译学的启示。还记得,在他四面墙壁摆满了书籍的书架上,他帮我挑选了十余本关于《庄子》的著作供我研读。而且,他让我在开始动笔之前,先细心研读原著并试着自己翻译原文。虽然没有马上进入论文的写作环节,现在看来这避免了我读二手文献以他人见解先入为主的问题,为我理解原作,较客观地评价和比较原文与译本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贯穿本论文始终的理念是中西文化比较的思想。我的研究想解答的问题是:原文的思想是什么?译文是否如实传达了原作的思想?如果没有,是什么原因使庄子的思想流失了?读译文的直觉就是发现诸多译文的“味儿”走样了,我研究的任务就是找到这个问题背后的原因。一种文化使命感敦促着我告诉外国读者,《庄子》的思想本来是什么样子。虽然我不敢说自己完全理解了庄子,但我坚持以庄解庄的原则,也就是从内七篇统一的主旨去解释其精神内核。当然,这需要一个突破口来解释庄子的思想。这还得益于我读《易经》的收获,我发现《易经》的义理是通过卦象来阐释的,比如乾卦,以潜龙、飞龙、亢龙来预示事物发展的规律。我惊喜地发现《庄子》简直就是个意象的世界,这里既有动物、植物等自然界的意象,也有他想象的人物意象。后来,我在进一步的研究中读了王树人先生的《回归原创之思——“象思维”视野下的中国智慧》,这本著作探讨了《易经》、《老子》和《庄子》以及禅宗思想的创作思维——意象思维。这证实了以“意象”来解释庄子思想的可行性。这个解释可以让国外的读者认识一个真实的庄子。我发现了外国译者认为《庄子》难读的原因,这个沟通的障碍很大层面上来自于思维方式的差别。庄子是以“意象”思维进行创作的,而译者是以逻辑思维来解读的。这个规律不仅可以解释《庄子》,也可以解释《道德经》和《易经》的创作与翻译。“意象”在一种文化中的意义与其翻译过来的“意象”在另一种文化中的意义存在很大差异,这也是译本思想意义流变的原因。如果理解了这个差异,我想一定会使跨文化的交流更顺畅,这也就是其为本著作为中国典籍走向世界作贡献的绵薄之力吧。

2013年8月1日

于北大燕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