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要素”教学方式中“主动、互动、能动”是教学行为方式,也是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与新课程的理念一脉相承。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六要素”教学方式的“主动、互动、能动”就是与“自主、合作、探究”一一对应的。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如何体现“主动、互动、能动”的教学行为方式,本节从小学语文学科的“主动、互动、能动”的含义和小学语文学科的“主动、互动、能动”行为的设计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小学语文学科的主动、互动、能动的含义

“主动、互动、能动”是教学行为方式,更是学生的学习方式。如果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就要改变我们的教学行为方式。要改变我们的教学行为方式,首先要了解“六要素”教学方式中“主动、互动、能动”教学行为方式的含义。

(一)主动的含义

主动,是指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而不是消极被动地学习。它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的理念,要求我们语文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自主就是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独立性……在语文学习的内容、时间、进度上,更多地给予学生自主支配的机会,给学生自主判断、自主选择和自主承担的机会。

在新课改之初,我们对于自主学习的理解还是比较肤浅的。将自主学习看得过于简单和机械,大部分人认为自主学习就是在课堂上多安排学生自学。其实,这是一种片面的看法,因为自学只是自主学习的一种最基本的浅层的表现形式。那么,自主学习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呢?就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上是否真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他们的学习是否变被动为主动。也就是说,凡是能够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的学习方式、学习手段或学习行为都是自主学习。如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主动地对课文的理解、事物的认识等进行质疑问难,对同学的发言能主动提出不同的见解,能自主地选择识字、读书方法和合作方式,自主利用学习资源,等等。

(二)互动的含义

所谓互动,按照字面的意思,就是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中国大百科全书 社会学》对“互动”是这样界定的:互动首先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由自我互动、人际互动和社会互动三个阶段组成的过程。教育教学中的互动就是相对独立的生命个体之间在学习过程中互相促进、互相推动,它既是校园里一种人际关系的反映,又是一种实践活动的形式。它包含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等等。也就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合作学习的体现。合作就是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平等交流。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学生不能是孤立的学习者,而应是融入与同伴一起合作学习,共建一个互助群体,能积极与人分享学习与生活中的失败与成功的体验。在小学语文学科中具有互动的课堂才是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能够很好地发展个性、激发创造性的课堂,才是具有实效性的课堂。而且,学生的学习,仅仅依靠个动是不够的,学生之间就是最可贵的学习资源和教学资源。而我们现在的班级授课制也正为教与学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平台。因此,学生学习的互动与合作、交流与沟通尤为重要,具备这样的能力是学生重要的素质。

关于合作互动学习,我们也曾经历过一个认识与实践的过程。新课程倡导合作之初,一些老师只是将课桌椅移一移,让学生围着而坐,建立4人或6人学习小组,让学生根据老师安排好的内容随便“嚷嚷”,或者让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读一读课文的内容,制造一下“互动”的声势,可结果却是形似神离。但这样无的放矢地在一节课中安排那么一两次所谓分组合作讨论做做样子并不是课堂中的“互动与合作”,这样做是没有真正意义的。“互动”的关键就在于体现“互相促进、互相推动”。例如,在作文教学中,老师和学生改变了传统的老师控制课堂,学生被动听讲、习作的局面,而是师生共同探讨、共同研究。在这一过程中,老师给学生以指导,学生也给老师以启发。学生之间还摆脱“孤身作战”的习作方式,得以在学习活动中发生各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与互相推动。这才是真正的“互动”,一个很好的“师生互动”。同样,“生生互动”也是一样要体现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相促进和推动的学习方式。

(三)能动的含义

能动,是指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活动及精神状态,它由感兴趣的问题引起,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解决问题的动机,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直至问题的解决,产生创造性成果,它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探究性学习的理念。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学科领域内或现实生活情境中选取某个问题作为突破点,通过质疑、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分析研讨,解决问题;表达与交流等探究学习活动,获得知识,激**趣,掌握程序与方法。

从某种意义上讲,探究学习是自主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比较高层次的自主学习。那么,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能不能进行探究学习呢?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关键是探究的问题不宜过大,要符合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要在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研究专题,让学生通过自主参与获得亲身体验,产生积极情感,逐步形成喜爱质疑、乐于探究的心理倾向,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学习是一种开放性的学习,这种学习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良好空间,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学会分享与合作,学会交流研究的信息及成果。体现“能动”的关键在于“产生创造性成果”。所谓“创造性”,即独创性,是指思维活动的创新精神,或叫创造性思维。在实践探究中,除了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外,更重要的是要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小学生语文能力的思维创造性体现在思维活动新颖、独特、有意义上,如:在听话时能提出不同的想法;在讲话中能说出新颖、独特的见解;在思考中能善于比较、联想、发散和鉴别;在作文中能立意新颖,构思和表达不落俗套,等等。

二、小学语文学科的“主动、互动、能动”行为的设计

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教师的“主动、互动、能动”教学行为方式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是什么,“主动、互动、能动”的行为有哪些,是我们一线教师最关心的问题。下面从具体的课堂教学行为出发,描述“主动、互动、能动”行为的设计,供老师们参考。

(一)主动行为的设计

1.运用情感教学,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想学”

运用情感教学,是激发学生兴趣的主要方式。它不但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能使学生的智力活动达到最佳心理状态。采用情感教学的最有效手段是创设情境,因为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创设情境要先从导入开始:一篇课文的导入,是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出发点。设计一个好的课题导入,刺激引发学生理解课文的兴趣,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正所谓“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应用“课文的导入”刺激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其自觉认真地学习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征,设置相应的悬念或运用导游式的导入,循循善诱,将学生慢慢地引入到课文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得到刺激引发,从而自觉认真地学习。要充分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在课堂上进行艺术的渲染,选择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情境,引导学生以游人的身份身临其境,会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兴趣,激发思维的火花。例如:在教学《颐和园》一文时这样设计导语:“同学们,在以往的学习中,我们登过长城,游过漓江,去过鸟的天堂,欣赏过异国风光,今天老师再带你们去清代皇家园林和行宫——颐和园玩玩好吗?颐和园不但构思巧妙,而且建筑精致,集我国园林艺术之精华,有‘皇家园林博物馆’之称。在出发之前,我先定一下我们的游览路线。我们先去有名的长廊,再到美丽的万寿山,最后去水平如镜的西湖和绿如翡翠的昆明湖。大家说,好不好?好,出发。”又如在教《威尼斯的小艇》时,设计导语:“孩子们,在国内,我们去过很多地方,可是我们还没去过一次国外呢!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去欣赏欣赏异国风光,怎么样?请随老师一起来游览有着“水城”和“桥城”之称的威尼斯吧!”出示课件简介:威尼斯位于意大利北部,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威尼斯有401座姿态各异的桥梁在117条水道上,连接着118个小岛。因此具有水城、百岛城、桥城之称。威尼斯的水道相当于我们城市的马路,但威尼斯市内根本不像我们这里有各式各样的车辆,也没有什么交通指示灯,小艇是市内唯一的交通工具。嘿,光听我说不行。“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嘛,我们还是一起去看看吧!这样采用导游的方式以情导入,不但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兴趣盎然,而且还能让学生快速掌握课文内容和记叙方法,真是好处多多……乘着“旅游”的**来开展接下来的整一节课,使学生以浓厚的兴趣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课堂中去。

2.放开教学课堂,营造自主学习气氛,让学生“敢学”

在现在大多数的小学语文课堂中,都是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循规蹈矩——想说不敢言,想做不敢动。这样的课堂,体现不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约束了学生的个性的发展。所以,我们应该少给学生约束和规矩,多给学生自由。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知识、掌握技能、认识世界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就要放开课堂,打破传统教学中老师“一讲到底”“满堂灌”或“以讲为主”的做法,减少阅读过程中不必要的中介环节。如果中介环节太多,就会使老师的“教”代替了学生的“学”,喧宾夺主,就会使学生直接细读课文,因此分析、思考、练习的时间就会减少。学习游泳必须下水去自己游,学习跳舞必须自己去跳,绝不能由他人代替。新课标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以学生为主营造自主学习的气氛,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主动学习。心理学家认为:“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地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为课堂教学营造一个十分好的环境。”

如在教学《生命 生命》一文时,可以这样设计教学环节:第一,播放课文录音,初步领略课文大意。这个环节是对学生进行“听”的训练,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领悟情感。第二,品析语句,让学生找出最使自己感动的语句,说说感受与体会。这个环节是对学生进行“说”的训练,通过“说体会”,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可以发展学生思维。第三,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升华情感。这个环节是注重“读”的训练,学生在读中读出情感,读出内涵,使文章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第四,让学生把学了这篇课文后的感受写下来。这是对学生进行“写”的训练。在写的过程中,能唤起学生思考人生,感悟生命的意义。同时,在学生诵读自己的语言,加以肯定,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一个倾听者,而主人、表演者是学生。这样,学生才会抛开心中的顾虑大胆地去展示自己,发挥自己的个性,真正落实从学习过程走向知识的体验,达到自得的效果。

3.以学定教,体验实践过程,让学生“能学”

当然,课堂上不仅要关注学生是否有强烈的学习欲望、浓厚的学习兴趣,更要关注学生是否积极参与了由不知到知、由不能到能的语文实践过程。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整个学习过程需要他们自己去经历,而不是教师包办。由此,应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完成一系列学习活动,允许他们自主地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内容,让他们采用喜欢学习的方式,自己去设计、开发、行动、体验乃至创造,并带领他们从中享受语文学习的愉悦,成功的快乐。

师 “同学们的想象”非常丰富,相信大家经过努力,也能成为作家的。那么,你们读读看,小鱼、老牛、燕子的话该怎么读?为什么?(指名学生读,组织全班评议。可从语气、语调、速度等方面结合动物的特点评议)

这样教学,首先重视了“人”的发展。以人为本地设计教学活动,使得教学流程自然流畅,活跃灵动。其次,遵循了学生学习的逻辑顺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老师在教学中没有提问,问题全由学生提出来:(1)有关课题的问题;(2)有关课文内容的问题。教师则遵循从内容到思想的教学规律,循序渐进地实施教学。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进行交流,培养了学生之间合作学习的能力。再次,过去的教学是“以教定学”,新课标则倡导“以学定教”。这节课“以学定教”的思想体现得十分明显,学生的心始终处于被激活的状态,主动积极地体验了学习实践过程,课堂教学也因此有了不竭的学习主动力。

(二)互动行为设计

1.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互动合作环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地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教学的过程就是互动交流、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分别扮演特定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拥有学识、经验和抱负,但就人的价值和尊严而言,所有的学生与老师的地位是平等的。作为教师,我们要摆脱绝对权威的观念,以平等的心态看待学生。要知道教师的职责是培养人才,是要为学生服务的。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应切实当好学生的向导,做好学生的助手,成为学生真诚的、无话不说的“良朋知己”。

教师要创设平等、民主的课堂气氛,注意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鼓励学生对书本质疑和对教师超越。在平时要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断鼓励学生在开放的气氛中敞开交流。学生脑子里想什么,就让他讲什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发现、合作交流,保证学生学习时充满乐趣。在课堂上,常常采用同桌讨论、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体会到自己的价值和感受到被别人接受。总之,要给学生传达出这样的信息:老师尊重他的意见,而且相信他的能力。在这样热烈、愉快、民主、开放的课堂环境中,师生之间就会引**感共鸣,师生的心理才能产生互动效应,呈现出师生的多向交往,互动交流的效率就会更高。

2.创设课堂情境,营造互动合作点

(1)创设“对话”情境

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在对话上有着独特的魅力,而且对话有助于沟通,沟通是互动的前提,因此创设“对话”情境是互动的起点。语文教材很精彩:或语言优美,朗朗上口;或形象生动,扣人心弦;或哲理深刻,发人深思……语文学习更精彩:可以在富有韵味的语言世界里去体验五彩斑斓的生活,去感悟善、恶、美、丑的人性,去实现心灵与心灵的互动。它为教师用语言创设“对话”情境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在语文课程的实施中,教师应该真正彻底抛弃自己演主角,几个优秀学生当配角,大多数学生当观众的状况,要让所有的学生动起来。在教学中,每一个学生都会有他个人的看法,一个人发表了看法,其他人便可吸收——学生间的对话无处不在。在这种对话中不乏讨论、辩论,不乏新思想、新观点。这也正是由于他们完全不同的见解,才会促成激烈的互动和创造。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反复读文的基础上,当学生有一定的领悟和体验时,有意识让他们交流汇报自己的理解情况,创设学生与学生间的沟通与对话的情境,达成有效的互动,同时还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认知状况和期望视野,可谓是一石二鸟。如教学《鸟的天堂》一课,可以创设这样的对话情境:巴金爷爷在不同的时间看到两种不同的景象,你想看哪一种景象?下面请大家分组选择参观内容,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去学习,然后讨论:看谁能担任你们团的小导游,把各自选择参观的景物介绍出来。此时的课堂成了学生间表达与交流的乐园:我的感受,你的感受,他的感受都在相互碰撞、相互补充和相互融合。学生在交流与合作中学会倾听、学会接受、学会欣赏,从而实现知识、能力和情感的交流,让互动收到最理想的实效性。

(2)创设“表演”情境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一切教学活动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课堂上的互动要做到人人参与,互动面要尽量广,不要只局限于一部分优秀学生和教师对答互动,而要顾及中下等水平的学生。在表演中,教师只能做一名普通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酸的和甜的》一课时,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首先,让全体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角色,自制与课文相关的头饰。然后让孩子们在第二天戴着各种动物的头饰(小猴、狐狸、松鼠、小兔子)来到学校,准备学习17课《酸的和甜的》。这样虽然还没到上课的时间,但他们已经兴高采烈地完全进入学习状态了。

学生在动手做的过程中,他还会细细地读读课文,找到自己最喜爱的动物,用自己的满腔热情,去“演绎”心爱的动物。当他满怀喜悦地把头饰戴在头上时就会憧憬该怎样去表现这个动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这就加深了他对课文的理解。

在课堂上,老师就像一个导演在帮助他的演员们更好地表现自己,让孩子们认真地读,用自己的心去感受,去捕捉,努力地去表现自己塑造的“小猴子”“小兔子”“小松鼠”“狐狸”。孩子们在“导演”的引导下采用表演读、师生对读、男女对读、小组合作读等形式,用自己的声音、动作、表情去表现动物的特点,并让学生互相评价。整节课,都是在学生为主体,师生合作的平等氛围中进行,这种氛围使教学变得轻松活泼。在阵阵读书声中,在句句评价声中,学生们有了进步和感悟,有了自己独特的体验、感受和理解,提高了对学习的兴趣,加强了主动学习的意识,把学习通过融洽的互动合作变成了一种乐趣。

(3)创设自主的学习空间

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起整个地球。”同样,在学习中如果留给学生一个支点,他们就会发挥更大的潜能。这个支点就是留给学生一个自主合作学习的空间。新课程强**材的开发性,教材的空间,要留空间给老师去创造,给学生去自主创造。教师如何在教学中体现这一理念呢?其实,教师的创造性实际上是学生自主创造性的诱因,学生的创造性是教师创造性的集中体现。在课堂上,老师应提倡学生自由发言,鼓励他们自愿到讲台前演示;也可以自己选择学习内容和合作伙伴,不断鼓励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这样做,会真正给予学生自由,放松学生身心,还能给学生无拘无束的学习空间。使学生激发灵感,发展个性。

如在教学李白的《静夜思》一课时,我鼓励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有的同学擅长朗诵,就让其朗诵;有的同学愿意说,就让其把故事描绘的景象说出来;有的同学擅长画画,就让其把故事描绘的景象画下来,给诗配画。在一节课中,学生圆满完成了学习任务,且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效率大大提高。老师设计的这个环节,给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空间,可以使同学把自己的创造性充分地体现出来。

3.利用细节适当鼓励,促进互动合作延伸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对细节的把握,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学生的性格不同,表达方式也不尽相同,同样的问题有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理解和疑问,教师应善于观察学生的思想变化,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想法。

如教学《西门豹》一课时,首先让学生理清课文所讲的三件事,将教学定位在“西门豹了解民情、破除迷信”这两件事上。学生分为“了解民情”组和“破除迷信”组。两组同学都要在细读课文、理清大意的基础上向对方组提问,或帮助对方组同学补充、完善答案。如“了解民情”组的同学不仅要深入了解西门豹“了解民情”一事,以便检验对方组同学答题的对错及质量的高低,进而补充完善,还要了解西门豹“破除迷信”一事,才能向对方组同学提出问题。也就是说,双方同学既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又要互动起来,真正做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在互动的答辩中展开质疑、解惑能力的竞争。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合作是基础,竞争是**,学生个体的思维互动起来,思维能力增强了,口头表达能力也增强了。教师的作用在这里是适时鼓励、适当点拨,使主题得以升华。课堂教学中也只有老师的不断鼓励才能把互动延续下去。

(三)能动行为设计

1.利用好奇心,激发探究兴趣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他们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使学生具有探究意识,首先要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小学生对大自然的一切知识都感到新奇,求知欲非常强。利用这个特点,老师可以多提一些有悬念的问题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从而触动他们求知的欲望,引发他们积极探究和解决问题。有位老师教学《惊弓之鸟》时,开篇就布疑:“现在,空中飞着一只雁,大家想想,用哪些办法能把它打下来?”学生纷纷说,用箭射,用枪打,用弹子弹……至此,教师首先肯定学生们的回答都是正确的,但话锋一转,说:“可是,古时候有个射箭的能手更羸,却是拉弓,不用箭,‘哩’的一声就把这只大雁射下来了。这是怎么回事呢?答案就在课文中。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文,看谁先把答案找出来”。由于悬念的**,学生立即对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种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他们主动认真地读书、思考和探究。

2.学会质疑,提高探究能力

善于通过质疑,发现问题,才会去探究解决问题。古人说得好:“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给每一个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思考,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汇报自己收获和存在的疑问并学会质疑,培养学生的“好求谋解”,使学生养成质疑的习惯。语文学科的内容很丰富,教师要根据不同内容创设问题情境,引导、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培养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一开始,学生们可能会觉得无从问起,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这时教师应有意识地多示范几次,同时也教给他们一些质疑的方法。如抓住题目质疑,对不懂的词语质疑,对不明白的句子质疑,对一些特殊的标点质疑,对首尾段落、课中空白等多方面提出疑问。

学生的探究学习,就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引发学生大胆质疑的学习品格。如《吃水不忘挖井人》一课,在学生初读课文后,启发质疑:“你们发现哪些问题需要大家帮助?”一位学生提出:“我觉得课题上的‘吃’字写错了,应该是‘喝’字。”他的话音刚落,课堂上便热闹起来。学生敢于向教材挑战,这是他们身上闪现出来的质疑的火花。教师抓住这个契机引导学生仔细读课文,组织讨论。学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激励学生质疑、解疑,不仅能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更重要的是,它能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积极性,从而根本改变学生等待教师传授知识的状况,让学生学会质疑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

3.推动想象,拓展探究创新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想象力是一种创造性的认识功能。”语文学科有着广阔的想象空间,有一千个读者便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要充分利用语文的这一特征,积极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思维。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展开丰富的想象,是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大胆创新,或拓宽,或补充,可使学生具有不同寻常的探究。如《穷人》一课的结尾“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渔夫和桑娜夫妻俩的想法不谋而合,意味深长。教学时我根据原文意境,让学生根据结尾拓展、想象、探究渔夫的语言、神态、动作,想象与探究孩子们的命运会怎样,桑娜和渔夫又会带领孩子怎样渡过一个又一个难关。学生们一下子活跃了,各有各的说法:“渔夫和桑娜一家的生活越来越困窘了……”“16年后,渔夫和桑娜的7个孩子都长大了,并且跟渔夫学得一手打鱼的本领,他们和父母一起出海打鱼。此后,他们一家靠着辛勤的双手,终于过上了幸福舒适的生活……”创造课文后的“课文”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渔夫和桑娜善良的美好品质。为了拓展学生的思路,尊重他们的创见,有些课文在讲读时可开放一点。教师不必苛求一致,要让学生打开思维的闸门,畅所欲言,让学生对事物的发展做多方面的思考、想象、探究,这样他们才能创造出更加新颖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