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规划纲要》明确将“育人为本”写进今后十年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二十字方针之中,体现了此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的特色、重点和价值追求。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讲:“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18]教育事业作为一种社会事业是一个系统工程,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涉及方方面面,千头万绪。各级各类教育的体制改革、机制创新、学制改革、课程与教学改革、教师队伍建设等纷繁复杂,任务艰巨,但不论是哪方面的改革,就其根本价值追求来说都是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培养高素质人才这个中心任务,都必须紧紧围绕着这个中心任务。离开这个中心任务,教育改革与发展和学校工作就会偏离正确的方向。

(一)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深刻地表达了新时期党和国家对于“教育—人—社会”三者之间关系的整体把握和对于教育事业的功能定位,构成教育工作的社会价值基础。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长期以来人口总数占全球人口的五分之一之多。在农业时代,这种人口数量的优势本身也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对于增加农业生产、发展经济、壮大国力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进入工业时代以来,这种人口数量上的优势如果不及时转变为素质上的优势,就会很快地变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沉重负担。在此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工业化内在地要求人的素质的现代化,要求人们将生产和生活的知识基础从口耳相传的直接经验转变为注重证据与逻辑的科学知识,这也是促使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变、酝酿和推动教育现代化的根本动力。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以来,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萌芽和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这种在工业时代所提出的人的素质现代化的要求就更加迫切。在相当程度上,人的素质的现代化不仅仅是整个社会经济现代化的一个结果,而且本身成为制约社会经济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条件。在国际范围内,教育由此从一种消费变为一种投资,从一种发展福利变为一种发展条件,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因变量变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自变量,从社会政策的后台走向社会政策的前台甚至是中心。基于当代社会经济发展对人的素质提出的越来越高的要求,人们也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是提高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主要途径。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任务就是要强化教育工作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的重要职能,加快发展,深化改革,多出人才,出好人才,造就数以亿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教育工作以育人为本,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看做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求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服务和服从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不能与之相违背。学校的工作就如同整个国家的教育事业一样,也是纷繁复杂、千头万绪的,从提供学生饮食和住宿的后勤工作到负责学生健康及安全的医疗、保卫工作,到负责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学生处、德育处的工作,再到负责课程建设和学生学习的教务处工作,还有负责教师聘用与教师发展的人事处、教科室(教研组)的工作等,具体工作内容不同,工作方式也不相同。正是由于学校组织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所以教育界内外都把学校习惯上称为“小社会”。具体到各级各类高等教育机构来说,其内部的组织和工作从数量上则更加多样,从性质上也更加复杂,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建设等各种不同的职能。但是,无论是中小学还是大学,无论其工作的内容和性质多么复杂多样,其根本目的是一样的,就是要服务和服从于培养人才这个核心和大局,就是要想方设法地创造有利条件,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一切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观念、制度和做法,都应该得到不断的纠正;一切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条件和影响,都应该得到及时的改善。这是新时期学校变革的应有之意。

在基础教育阶段,帮助学生为升学做准备尽管是学校工作的应有之意,但是如果由此走向了应试教育的泥潭,整个学校教育工作唯升学马首是瞻,甚至不惜牺牲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损害学生对于知识和学习的正确理解,就极大地偏离了育人为本的方向。在高等教育阶段,促进学生就业也是一个重要的任务。高质量的学校一定是就业率比较高的学校。但是,高等教育也不能唯就业马首是瞻,一切围绕着就业来进行,为了促进就业甚至牺牲必要的思想文化课程或通识课程的开设,片面强调开设过多的职业类、技术类和实践类课程等,把高等学校某种程度上变成职业预备或职业培训机构。高等学校当然担负着科学研究的重任,全世界都如此。但是,如何处理好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或人才培养的关系,就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教师如果为了科学研究工作而随意地频繁调停课,甚至用挤占或牺牲指导研究生的时间去做研究,那么从态度上到实际结果上,都与育人为本的要求不相符合,会比较明显地影响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所以,无论大中小学还是幼儿园,也无论是校长还是普通教师,都应该牢记育人为本的根本要求,把人才培养和青少年学生的健康发展置于各种工作的首位,使其成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检验和评价各项工作质量的核心标准。

(三)适合于每一个学生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也是最公平的教育

教育工作要以育人为本,而人与人之间是存在各种差别的,因此,因材施教是育人为本的基本要求。教育工作要面对每一个学生,服务于每一个学生,教育工作者不能随意地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优待好的学生,忽视甚至歧视差一些的学生。这是不符合教育伦理的,也是违背教育公平的原则的。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来说,学生与学生之间,由于家庭环境、前期教育环境和个人努力等各种因素的不同,必然在学习兴趣、学习基础、学业成绩、行为品质以及关于未来的种种看法上存在差别,这是正常的,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努力去认识、理解并正确对待的,也是整个国家的教育体制改革所应该依据的一个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正确的教育立场和态度应是像孔子那样实施因材施教,具体来说在体制层面上要努力促进教育的多样性,使得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够享受到适合自己的学校教育;要建立一个更加灵活、多样和尊重自主选择的教育新体系,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道路,在他们需要的时候获得最方便的优质教育服务;在学校层面上,要加快学校观念、制度、文化和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使学校工作的重心不是放在选拔适合学校教育的学生上,而是放在努力地去创造适合每一位学生的教育环境上,使不同类型的学生在学校教育实践中都能够得到积极、主动和丰富的发展,都有积极的学校生活体验,都能感受到尊严、进步和快乐,都能够带着更大的希望进入未来的学习或工作过程中去;要加强校长和教师培训工作,使广大的校长和教师都能够在思想上确立这样的观念——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也是最公平的教育;每一位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和价值,都是一块丰富的宝藏,因而也都需要不同的教育策略;最好的教师就是能够践行因材施教的教师;最伟大的教育艺术就是将每一位学生培养成符合他们自己条件和个性,展现他们自身的巨大潜能和独特的风采。此外,新闻媒体也应该负起责任,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工作,帮助广大家长树立起正确的教育观和发展观,引导他们科学地认识孩子身上的潜能、特性和优势,为孩子寻找最合适的教育和最优化的发展路径,不要鼓励盲目攀比或逼迫孩子从事那些他们根本不喜欢的学习或工作。

(四)教育工作要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教育工作是有规律可循的,学生的身心发展也是有规律可循的。教育规律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内在秩序和根本要求;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内在秩序和根本要求。教育工作以育人为本,就必须遵循教育规律,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而不能违背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违背教育规律,教育事业的发展就会受到挫折,就不能很好地履行教育的职责,完成教育的使命;违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学生的健康成长就会受到阻碍和损害,就不可能实现教育工作的目的。

当前,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确实存在着需要进一步认识和尊重教育规律、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并努力地按照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办教育、办学校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需要努力防止、克服和纠正教育工作中不同程度存在的主观主义、本本主义和其他一些不符合教育规律、违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做法。教育工作中的主观主义只从良好的愿望和主观的判断出发办教育、办学校,不从教育和学校的实际出发,也不尊重教育事业和学生身心发展的内在规律;教育工作中的本本主义只从书本上的原理出发,不愿意深入到具体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去,认识实践,理解实践。具体教育实践中的一些明显违背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做法应该得到坚决地克服和纠正。例如,中小学阶段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黄金阶段,是青少年学生身体发育、体质增强、陶冶情操、发展良好思维品质、形成基本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和价值信念的关键阶段,在中小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完全符合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也是符合教育规律的,但是长期以来实际上主宰中小学校的“应试教育”只是围绕着考试来办教育,一切为了考试,奉行所谓的“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在很大程度上置学生身心的全面、和谐与多样性发展于不顾,造成大批学生身心发育不良,体质下降,近视率居高不下,思维品质、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价值信念等方面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这是根本违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的,也违背了“育人为本”根本要求,实际上成了“升学为本”。又如,在中小学阶段评选“三好学生”原本是表彰那些德智体各方面表现突出、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以达到激励全体学生努力学习、不断进步、共同发展的目的。但是,多年的实践表明,学校在评选“三好学生”时,往往只讲“一好”(成绩好),不讲其他“两好”(身体好与品德好),只有少部分人可以入选,而大部分人则不能被入选,造成教育评价中的不民主现象。再则,目前由于能不能评上“三好学生”与“小升初”和“中考”加分密切相关,围绕着“三好学生”评选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甚至偏离了教育的轨道,给青少年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造成同学们之间的不和或矛盾,影响他们今后一生的发展。因此,顾明远教授早在2004年就公开呼吁取消“三好学生”的评选,认为其违背了党的教育方针,也与促进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的要求不相符合。类似这样的实际问题,在教育界学习贯彻《教育规划纲要》时都应该依据“育人为本”的要求进行分析解决,使教育实际工作更加符合教育规律,更加符合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