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从宏观上,从数十代生命这个高度来看,基因又好像是有意识的,似乎是基因在努力延续自己,不断把自己变得更有竞争力,更有适应能力。

后者完全是一种错觉,但是我们在宏观上讨论进化的时候,是可以这么理解的,并不会导致错误的结论。当然我们时刻不要忘了,这意志其实并不存在。

问题四:为什么进化论不能进化出机关枪?眼睛这么复杂的器官,有可能只靠基因突变就进化出来吗?

这是一个问题的两面。

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是,单一的机关枪零件并不会对生物的延续有什么益处,所以即便随机的基因突变进化出单个的机关枪零件来,也显不出生存优势,反而会因为累赘而被自然界淘汰掉。另一方面,基因突变的能力并不是无限的,基因可以使下一代的某根骨头更长一点或者更短一点,但是没法一下子进化出机关枪这么复杂的新东西来。所以虽然不同生物之间的特征千差万别,我们却能找到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脊椎动物的骨骼结构都差不多。陆生动物向鸟类进化的时候,只能让身上的羽毛越来越厚,让前臂逐渐变成翅膀,而不能一下子长出全新的翅膀来。

那么就会产生第二个问题:眼睛这种非常复杂、少一部分就没法看东西的器官是怎么进化出来的呢?解释是,如果我们详细分析眼睛,会发现,每一个局部零件在进化过程中都有一定的作用,比如感光之类,是没有没用的进化步骤的。

问题五:那么雄孔雀的尾巴是累赘吗?

在进化中除了生存选择外,还有生殖选择。说白了就是,决定某一种基因能不能流传下来的原因,首先是前面说过的生存压力大,带有不实用基因的个体都死掉了。此外还有第二个因素,就是看带有这一基因的个体和异配的机会是多还是少。

而对于哺乳动物,**是这么一回事儿:雄配的成本很低,几分钟后就没自己的事了。雌性不同,成功受孕直到生出下一代,在这段时间里都不能再重新受孕。所以在生殖这件事上,雄性和雌性相比,雌性是稀缺资源。

那么雄性想要让自己的基因遗传下去,就必须和其他雄性竞争(是基因促使雄性去斗争,那些不愿意竞争的雄性基因都没流传下来)。竞争的方法包括了武力的搏斗,也包括了用华丽的外表、漂亮的巢穴等东西去吸引雌性。所以在哺乳动物界,我们会发现,最漂亮的动物常常是雄性的,和我们今天的人类社会正相反……

你可能还会问,那雌性为什么会对有华丽外表的雄性感兴趣呢?比如为什么雌孔雀会对有大尾巴的雄孔雀感兴趣?这样的雄孔雀不是生存能力更差吗?这还符合进化论吗?

这个进化过程可能是这样的:最开始雄性孔雀的尾巴还没那么长,雌孔雀选择尾巴漂亮一点的雄孔雀,是因为漂亮的尾巴代表了雄孔雀身体健康,生存能力强,拥有更强的基因。所以雌孔雀的基因促使她们对尾巴漂亮的雄孔雀感兴趣(那些对漂亮尾巴不感兴趣的雌孔雀基因,因为有更大的概率去和不健康的雄孔雀**,所以被淘汰掉了)。我们说了,在**中雌性是稀缺资源,那么同样都是尾巴漂亮的雄孔雀,就只有最漂亮、最显眼的的那一个被雌孔雀挑中。长此以往,雄孔雀的尾巴就像长颈鹿的脖子一样,越来越大,越来越漂亮了。

当然我们不要忘了,决定基因遗传有两个因素,生存压力是第一位的。那么之所以雄孔雀的尾巴能进化到严重影响生存的地步,这应该是因为孔雀的生存压力很小,所以生殖选择对进化的影响,比生存压力的影响还要大。假如生存压力很大的话,那么当雄孔雀的尾巴进化到让自己不容易逃跑的时候,大尾巴的雄孔雀就都被吃掉了。孔雀的尾巴只能变大到刚好不会成为逃跑累赘的大小,就停止变大了。

孔雀的尾巴还说明了进化论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一切进化都必须在生存或者生殖压力下才能进行。一旦这种压力消失,进化就会停止。比如说有的生物会有一些没有用处的小器官,因为这些器官既不累赘、又不会占用太多的能源,因此对生存没有威胁,所以不管带不带这些器官的生物都能活下来。同时因为这些没用的器官是生物原先就带着的,所以不带器官的生物在种群中只是极小数,既然不占有什么生存优势,也就没能扩大它的数量,因此从整个种群看来,这个器官就没被进化掉,而保留了下来。

和孔雀例子类似的,是为什么人类进化以后,毛发会越进化越少。因为我们知道,毛发耐磨、能御寒,好处很多。之所以人类的毛发越来越少,这大概是因为只有毛发少的人类才能向异性更好地展现自己的身体:体形匀称、体色正常、没有皮肤病,等等。

当然,这肯定还和气温变暖、人类学会用火和衣服御寒有关,否则假如人类中的大部分都被寒冷夺去生命,那么毛少的人类也就不会生存下来了。

问题六:进化论只是一种未经验证的假说吗?

一些反对进化论的宗教人士特别喜欢这么说。有两个解释可以反驳它。

第一,所有的科学理论都是一种假说。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前面要费这么大力一一解释进化论的细节,我是想让大家明白,达尔文进化论是目前最合理的、佐证最多反证最少的,也是最简洁、最聪明的假说。

第二,进化论并不是未经验证的,而是有越来越多的科学发现佐证了它。就像作家马伯庸说的,假如这世界里的动物真的像《圣经》里说的是被上帝一次性创造的,那么上帝还得按照不同的地质年代和生物进化的规律,费尽心机把不同进化阶段的生物化石分门别类地放好,再设定好碳14的放射量,以便让人类误以为进化论是对的……

问题七:进化论能推广到社会学领域吗?

在接受了进化论以后,有些人试图把这一理论应用到其他领域,就像哲学家把力学应用到机械论中一样。其中给人类造成最大恶果的恐怕就是社会达尔文主义了。

简单地说,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意思是,我们的社会也应该像优胜劣汰的大自然那样,有很高的淘汰率,把不适合生存的人都淘汰掉,以便达到最高效的进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纳粹的种族主义了。纳粹认为只有“优等”种族(当然是他们自己)才有权力在资源有限的地球中生存下去,其他的“劣等”种族必须淘汰掉,以免和优等种族抢夺资源,或者通婚从而“污染”优等种族的基因。这种社会达尔文主义给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的迫害找到了理论基础。

此外,在这种理论的支持下,纳粹德国还残忍地杀害老人、残疾人、精神病人等弱势群体,因为他们不再有竞争力,而且对国家的索取大于贡献,等于拖了国家的后腿。

毫无疑问,这种观念和我们今天奉行的人道主义严重相悖。但我们可以暂时放下道德谴责,看看这种理论是不是还有其他可以反驳的地方呢?

这里面还有一个有趣的问题。

刚才纳粹德国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话概括就是,它要求为了集体(优等基因)的利益,无条件牺牲个体的利益。为了延续他们的“优等”种族,牺牲再多的人民也是应该的。

这是一个集体主义的价值观。然而,根据进化论,我们还可以得到另一个完全相反的结论:

进化论不是说基因的遗传,也就是个体的生存、生殖是最重要的吗?换句话说,人类基因的本性就是自私的,这是不容置疑的,因为不自私的基因都没传播下来。那么,自私不就应该成为人类的天性了吗?这样看来,每个人都为自己的利益行事这是天经地义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便形成了和社会达尔文主义相反的、极端的个人主义的价值观了。

怎么看待这两种完全相反的观点呢?

英国作家理查德?道金斯写了一本《自私的基因》,解释了生物种群中的利他行为。比如说,有的蚂蚁为了其他蚂蚁的生存,会牺牲掉自己。这是因为在有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把某一个生物群体看成一个基因单位。当生物是以种群为单位生活的时候,基因中可以带有一些牺牲自己帮助别人的“利他基因”,这样更有助于整个种群基因的延续。当个体牺牲自己利于他人的时候,就等于通过他人之手延续了自己的基因,并不违背进化论的模式。

所以,“人类天生自私”的这种观点就可以被否掉了。人类就是典型的社会型生物,人类的基因中,并不一定就不存在牺牲自己的“利他基因”。

然而,《自私的基因》不正好符合社会达尔文主义吗?不正好说明,为了集体牺牲个体是符合进化论的吗?

关键问题在这里。

无论是天性自私论,还是社会达尔文主义,全都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把“我们为何成为这样”和“我们应该怎样”等同在一起。这些观点的逻辑是,既然人类的基因是经过生存斗争而来的,那么人类就应该把这种斗争精神延续下去,继续通过竞争来筛选基因。

但是,为什么呢?

进化论仅仅阐述了一套基因变化的规律,这中间并没有任何道德含义。而且正是进化论把神创说从生物界赶走,这才把生物学中的道德元素降到最低的程度。

在整个进化论学说中,有任何的观点能说明,进化论是道德的吗?是高尚的吗?是人类不可更改的吗?

实际上,就像人类利用力学改造自然一样,人类早已在插手生物的进化过程。这才有了不适合野外生存的家畜,才有了农作物。

所以,把进化论的观点和道德守则连接在一起,是思维混乱的表现。

说明这一点,是因为一会儿我们将要根据进化论推导出人类的一些由基因决定的天性来。要注意,这其中的意义仅在于告诉我们人类的一些天性因何而来。但不是说这些天性一定就是正当的,是不可侵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