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赶集似的把叔本华的理论一股脑说完了,为什么那么着急呢?因为叔本华讲得比较简单,就是把放到了很高的地位。然后呢,你大概也感觉到了,他的理论中,独断的、经不起推敲的地方太多。我觉得连一一反驳的必要都没有了。

从刚才的论述中可以发现,叔本华的学说和佛教很像。佛教也认为,会限制我们对真理的探索,想得到真正的真理,就要先摒弃自己的。事实上,叔本华确实受到了佛教——不是咱们的汉传佛教,而是印度佛教的影响。然而在熟悉佛教的咱们看来,他的理论很古怪。说白了,叔本华的哲学一半是康德的形而上学,一半是佛教的禁欲观,他把这两者糅合在了一起。但为什么要这么结合,其实也没说出什么特别的道理。

叔本华强调比理性对人的影响更大,这和后来的弗洛伊德强调潜意识的观点很像。然而一般的心理学家认为,潜意识就算很厉害,但影响力还达不到那么高。

另外,叔本华的理论和进化论很像,都强调物种的生存本能。但我们后面会讲到进化论,实际上进化论的很多结论是可以用来反驳叔本华的。

总之,固然叔本华的悲观主义有点道理,可以当做人生小感悟参考一下,却不能当成对这个世界的终极解释。

而且叔本华认为是人类理性不可控制的,这未免有些武断。

这让我们想到了马克思在论证资本主义危机的时候,提到的理由之一是资本家们无法克制的贪婪。马克思的论证确实雄辩,但以今天的资本主义社会来看,资本家固然贪婪依旧,却也具备控制自己理性的能力。

贪婪是人的本性,也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动力。但是今天的资本主义社会学会了用很多方法去克制个人贪欲。比如通过宗教的约束,比如通过立法的形式,遏制垄断企业(可怜的微软),遏制不正当和不道德的竞争,给工人更多的福利。

特别是立法这一点。按照我们惯常的思维,每个人都是自私的,那么资本家有钱又有势,议员背后都有大财团,他们怎么能允许损害自己利益的情况发生呢?

我想,这就应该归功于人的理性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危机的预言并不是不准确,资本家们发现马克思说得对,如果一味追逐利益,压榨工人,就会生出种种恶果。于是资本家的理性克制住了贪欲,他们宁愿自己少享乐一点,少赚一点钱,以便缓和危机,换取社会的稳定。

同样的道理,人类今天为什么要花大笔的钱去做环保?环保并不能给人类带来立即的好处。人类愿意牺牲此时的利益而为了未来去做环保,这就是理性能战胜的证明。全球裁军、销毁核武器、冷战的和平结束,也是这个道理。

所以,固然会给人类带来种种痛苦,但这并不一定就意味着悲观是人生的主题。这只是世界的一面罢了。

不过,悲观主义对于我们来说仍旧有现实意义。

一般人大概都会排斥悲观主义。人活着就是为了追求快乐,干吗要故意悲观啊?“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如此,文摘杂志上的励志小故事也是如此。

其实,悲观主义对我们也有很大的安慰作用。

悲观主义让我们把整个世界都看成是一个很差的地方。那么,我们就不必对这世界期待太多。当这世界损害我们的时候,我们也不会感到不公,或者觉得失望。同时,我们对这世界的期待少了,我们自己的生活压力也就小了。因为人生再怎么折腾也是悲观的,那么我们何必要去奋斗?

比如,如果相信叔本华的理论,你会觉得,无论挣再多的钱、获取再高的社会地位,得到的仍旧是不能满足的和空虚,不比混吃等死好到哪去,反而还会因为追名逐利而放纵了自己的,让自己更加痛苦。这么一想,也就没有什么生活压力了。

悲观主义的另一个好处是,他能让你意识到世界上的其他人和你一样注定痛苦,无论那人多么有钱多么风光也是一样。那么相比之下,自己的痛苦也就会好受一点。而且嫉妒和憎恨是一般人难以摆脱的痛苦之源,当你意识到你所嫉妒或者憎恨的人也注定摆脱不了悲观世界的时候,心里也会好受多了。

总觉得叔本华的理论不是特别有意思。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讲点好玩的事。

叔本华的理论最后不是告诉人要禁欲、要苦修吗?然而很有意思的是,叔本华完全没能以身作则。通过前面的故事大家也能发现,叔本华很自负,关心名声,特喜欢骂人,脾气也不怎么好。

或许是因为叔本华的言行不一,各类哲学史都特别喜欢收集他的负面故事。不好说这是不是后来人的偏见。我们把这些段子收集一些,大家只当猎奇吧。

首先是叔本华非常谨慎胆小,这点倒挺像康德的。叔本华担心各种可能损害他的事,简直事无巨细。

比如他的住房必须在底层,以便遇到危险的时候能迅速逃离。

睡觉的时候,床边总是藏着上了子弹的手枪。

他还故意给自己的物品贴上错误的标签,比如在茶叶罐子上贴上“毒药”,为了迷惑可能到来的小偷。(强!)

他还从来不让理发师的剃刀接近他的脖子。

外出的时候,不管到哪都自己带水,以免喝到不干净的水。

他还害怕自己还没真的死亡,就被人粗心地埋起来,因此特别嘱咐说,当他死后,在他的死亡确认无疑之前,装他的棺材不能盖盖儿。

他怕人骗他,他是德国人嘛,记账就使用英文,后来又改用更生僻的拉丁文和希腊文。

他也不信任银行,要求银行职员把他财产的利息每个星期送到他家里,让他亲自数一数。

1848年,法国爆发革命,叔本华欢迎政府军进入他的房间射击示威群众,因为革命威胁到了他的财产。

叔本华宣扬禁欲,但他本人却很会享受。他经常去上等饭馆吃饭。在西方,人们习惯吃完饭把小费放到桌子上。而叔本华呢?他每次吃饭前,先把一枚金币放到餐桌上。注意,是金币哦,看得侍者们满眼发光。但每顿饭吃完以后,这位大哥又把金币放回到自己口袋里了。

有一次,有个侍者实在崩溃了,问叔本华说你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叔本华朝他一白眼,说:这是我自己跟自己打的赌,一旦有一天在这里吃饭的英国官员在马、女人和狗之外还谈点别的东西,我就把这枚金币捐到慈善箱里去。

叔本华对如日中天的黑格尔都敢臭骂,我们可以想象他平时也会多少有些刻薄。

有记录说,有一次叔本华要开除他的女佣,只是因为那女佣违背了不许给书房的佛像掸灰尘的命令。

叔本华对看戏时的各种脚步声、咳嗽声非常愤怒。这也就算了,他竟然还写信给当局要求采取严格措施制止。

说到他的刻薄,还是以下面这件事最有名。

1821年8月,叔本华的女邻居,一个47岁的女裁缝在叔本华的房间外,一连几天和朋友聚会聊天,叔本华嫌她太吵闹。两个人在争执中,叔本华一把将她扔下楼梯,造成她终身残废。——在整个哲学史上,这是很少见的暴力事件。

扔了人之后,叔本华拒绝承认是他干的。官司打了五年,最终叔本华被判每个季度向受害人支付一定的金钱。对于叔本华来说,这完全是一笔小钱。但是可以想象叔本华对此有多恼火。1852年女裁缝去世后,他用押韵、对称的文字写道:“老妇死,重负释。”(Obitanus,abitonus.)这段故事因为被罗素写在了《西方哲学史》里,所以被引用的次数也特别多。不过也有同情叔本华的人认为,是这位女邻居趁机敲诈,没病装病。

阴影中的危险

康德是靠设计了一个新的形而上学成功的,黑格尔也是如此。而叔本华呢?我们看叔本华的学说,他的形而上学没什么新意,基本上是康德的修补版。叔本华之所以能够在哲学史上有自己的地位,不是因为形而上学,而是因为他的悲观主义。换句话说,是因为写人生小感悟出名的。

这不是偶然。

叔本华的成功揭示了哲学的一个巨大危机,这危机就隐藏在叔本华的形而上学里。

什么危机呢?

我们研究西方哲学一直到黑格尔这里,都在坚守着理性不放。没有理性,我们就谈不上怀疑,谈不上辩论,谈不上构建理论。然而在叔本华的理论里,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是非理性的生命意志,生命意志比理性更本质,更重要。

攻击理性?这真是之前想也没想过的事。

我们先想想,理性是个什么东西呢?

我们大致可以理解为,就是讲客观事实,讲逻辑,讲道理。

文艺复兴时期,知识分子们都特别崇拜理性。因为理性能带来科学,很多人认为,人类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人类有理性。

或许你会说:我不信这些书呆子们的说教!我不觉得理性有什么特别好的,我就是性情中人!我就喜欢感情用事。最起码感情和理性一样重要,这有问题吗?

咱讨论一下。

前面说了,我研究哲学的动机挺自私的,是为了追问“我”的人生意义,是为了追求“我”的幸福。一切全都是为我自己着想。

问题是,“我”是什么?

假如我们失忆了,我还是我吗?假如我变成神经病了呢?

这问题不太好回答,我们回答另一个简单的问题。假设有一天,我喝酒喝醉了,晕晕乎乎的。这时候我时而能控制自己,时而不能控制自己。正好对面有一个我暗恋很久的漂亮姑娘。我平时对姑娘都挺尊重的,结果这天在酒精作用下,忘了种种清规戒律了,光看见那胳膊好看,一冲动,把姑娘胳膊给摸了。

结果第二天醒酒了,兄弟来电话说:“你昨天疯了?人家姑娘说你是个流氓,特生气。”我这个后悔啊,我怎么干出这种事儿了,我不是这种人呀!

我们想,从物理学上,从医学上,乃至从法律上,昨天的我都还是我。然而我自己却不这么觉得。我此时回想起来,觉得昨天的我没受自己的控制,就不是真正的我。从我自己的意愿上说,我再也不希望发生这样的事,再也不希望自己失去控制。

所以对于我来说,“我”这个概念有一个关键的要素,在于我能控制自己。什么叫控制?靠什么控制?

理性呀。

摸姑娘胳膊是因为驱使,不摸胳膊靠的是理性控制。

假设我们没有理性,我们就不能控制自己,我们便谈不上自由意志,我们也没法学习,没法思考,可能连自我都意识不到。那就只能浑浑噩噩地活着,什么哲学啊追求幸福啊,就都谈不到了。

再者,生而为人,必须和这个世界打交道。当我们去改造世界、去预测世界的时候——比如我们从事劳动生产的时候——唯有理性才能最有效地帮我们的忙。这在醉酒的时候感受最明显。当你喝醉以后,想要控制自己上厕所啊、回家啊,一想到这事你就会强迫自己集中理智,想明白自己在哪,该怎么实现自己的目的。要是没有理性,那就什么事情都做不成。

关于理性的重要性,我们还可以用一个简单的问题来概括。

我假设大家都很怕死,正因为我们知道自己生命有限,才会去追问人生意义,抓紧时间追求个人幸福。那么,假如有一个神灵愿意给你永远的生命,愿意让你的意识永存。这当然太棒了,有了永远的生命,对于个人来说哲学的大部分问题都不用解决了,慢慢活着就行了。但是神灵有一个条件,必须要以你失去理性为代价,要求你永远发疯,那你会同意吗?

不会吧。

你会觉得,失去了理性,就算能永生,那也跟行尸走肉一般,没有意义了,不是吗?

失去了理性不就和死亡一样了吗?

那么,当叔本华的生命意志高过了理性的时候,当叔本华是靠人生小感悟而不是形而上学出名的时候,他给哲学带来了新的危机,一个威胁着理性的危机。

会有人救理性于危难中吗?

叔本华去世五年后,他的思想随着他的作品遍布欧洲大陆。在莱比锡市的一家旧书店里,一个青年鬼使神差地拿起了一本《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在这一刻,那些躺在文字中的思想又重新复活了。

这人是来拯救理性的吗?

不,他是来落井下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