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的哲学事业已经有了原则。即我们的结论必须能经得起各种怀疑,这样才能保证它真实可信。这也是科学研究的原则。

但是还有一个大问题。

我们该用什么方法才能得出可靠的、经得住怀疑的结论呢?

笛卡尔从几何上找到了灵感。

笛卡尔时代的几何,也就是我们一般人学的几何,是欧式几何。源自欧几里德撰写的《几何原本》。

欧式几何是什么东西呢。

它一共有五条公设和五个公理。这些都是欧几里德硬性规定的。然后其他整个几何世界,所有的定理,都是从这几条公设和公理中演绎推理出来的。

我觉得,咱们普通人只要一学欧式几何,肯定都匍匐在地上把它当神了。

你看看它的五个公理和四个公设,不用细看,扫一眼就行:

公理一:等于同量的量彼此相等。

公理二:等量加等量,其和相等。

公理三:等量减等量,其差相等。

公理四:彼此能重合的物体是全等的。

公理五:整体大于部分。

公设一:任意一点到另外任意一点可以画直线。

公设二:一条有限线段可以继续延长。

公设三:以任意点为心及任意的距离可以画圆。

公设四:凡直角都彼此相等。

感觉到了吗?这些公理和公设都超级简单,全都是小学课堂上一句话就可以带过的道理。大部分在我们看来就跟废话一样,都想不出写出来能有什么用。

然而,就是这么区区几句话,竟然能一路推理推理,写出厚厚的十三卷《几何原本》来,内容能够涵盖世间所有的几何知识。几何世界千变万化,大自然中的几何图形更是无穷无尽,都逃不过上面这简单的几句话。

这能不让人膜拜吗?

但这还不是最牛的。

咱们来看看剩下的第五公设。

内容是:若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相交,并且在同一边的内角之和小于两个直角,则这两条直线在这一边必定相交。

你一看,不对劲了吧。这个公设超级复杂,跟前面的公理和公设的简洁形式毫不搭配。更可疑的是,在长达十三卷的《几何原本》里,第五公设仅仅在第29个命题里用过一次。就好像是一个根本没必要的累赘一样。

其他数学家也是这么想的。

历史上曾经有很多数学家,都希望能够从前四个公设推出第五个公设来,以让欧式几何变得更加简洁。结果呢,直到两千多年后,数学家们才证明,第五公设是不可以从前四个公设证明出来的。

人家欧几里德写的不是废话!

在科学极为简陋的古希腊时代,欧几里德的聪明才智能干掉身后两千多年里的数学家。这种人是不是值得膜拜?

更牛的还不止如此。

我们想,在客观世界里,我们能找到一个严格的圆形或三角形吗?找不到。自然界里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几何图形都没有,但几何规律却又无处不在。换句话说,欧式几何囊括了复杂的自然现象,本身又是超越自然界的。因此,笛卡尔时代的知识分子,大都觉得欧式几何有一种神秘性、超然性。他们相信,这世上有一些理性就像几何学那样,是超越客观世界、高于客观世界的。

欧式几何启发了那个时代的哲学家。既然咱们要搞解决人生问题的大智慧,那么像欧式几何那样,建立一套严密、规整又高于世间万物的理论体系,岂不妙哉?

所以我们不难理解,那时的头一批哲学家同时还都是数学家。笛卡尔就是其中的一个。

1619年11月10日晚,笛卡尔连续做了三场梦,从这梦中他得到了两个启示。

第一是发明了解析几何。

因为欧式几何的伟大,在笛卡尔的时代,数学家们都重视几何轻视代数。笛卡尔发明的解析几何,相当于把几何问题化为代数计算,既提高了人们的几何水平,也提高了代数的地位,说明代数和几何一样具有完美的逻辑性。特别是他的笛卡尔坐标系,直到今天我们都还在使用。

第二是,笛卡尔意识到可以把欧式几何的系统应用到哲学研究上。

笛卡尔想象中的哲学体系应该像欧式几何一样,先要有一些不言自明的公设。然后用演绎推理的方式推导出整个哲学世界来。

笛卡尔的想法非常棒,他自己也照这模式构建了一个哲学体系,但是他做得并不好,我们简单了解一下。看不懂也没有关系,反正待会我们要批判它。

笛卡尔是这么想的。

他首先有了“我思故我在”这个前提对吧。

然后他想,我肯定是存在的,但是我是在怀疑的,这就意味着我不是完满的。因为完满的东西是不会怀疑的。

但是我心中有一个完满的概念,对吧?要不我就不会意识到我是不完满的了。

既然我自己是不完满的,那这个完满的概念肯定不能来自于我自己,必然来自于一个完满的事物。什么事物是完满的呢,那只能是上帝。

好,现在推出这世界上有上帝了。

笛卡尔又想,因为上帝是完满的,所以上帝是全知、全能、全善的,那么上帝一定不会欺骗我,不会让我生活的世界都是幻觉。所以我生活在真实的世界里。

证明完毕。

笛卡尔的这个证明看上去一点都不严谨,中间有几个步骤让人觉得怪怪的。而且他这个证明也没说出什么有用的东西来,只是不让我们再陷入怀疑一切的荒谬境地中,还不具备什么建设性。

但不用着急,他后面还会有很多聪明人继续完成这项工作。

形而上学

笛卡尔的疑问关系到哲学上的一个重要问题,叫做“形而上学”。

我们在学校里学习马哲的时候,课本给我们的解释是“形而上学就是孤立地、一成不变地看待问题”。在课本上,“形而上学”被当成一个贬义词,说谁是形而上学,那一定是在骂他呢。

我觉得课本这样做不太好。你听说过哪个学科一开始成立的时候宣称说:我们这个学科就是立志要僵化地、孤立地研究问题……那我们不就是吃饱了撑的嘛。

课本里给形而上学下定义,就好像学校里调皮的孩子专拿别人的缺点起外号一样。明明人家也是一个健康、正常的孩子,但用外号叫就成了“爱哭鬼”、“小胖墩儿”。我们的课本给形而上学找的这个缺点固然有一定道理,但是这么成天叫人家也不合适呀。

那么形而上学的真正意思是什么呢?

无论是原文还是中文翻译,它的字面意思都差不多,指的是“超脱于物理世界之上的道理”。

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成,形而上学就像笛卡尔希望的那样,寻找到一个能高于客观世界,能统领一切事物的真理。

形而上学的任务,大致上相当于回答“什么事物是真实存在的”、“什么知识是真实可靠的”这类问题。

比如笛卡尔的怀疑,怀疑的就是“我们身外的事物是真实存在的吗”,人们要解答笛卡尔的这个怀疑论,也就是在研究形而上学的问题。

您可能还有点糊涂,觉得还不太明白形而上学是怎么回事儿,到底有什么重要的。这没关系,因为接下来我们将会用很大的篇幅讨论形而上学。到后来我们会发现,即便我们关心的是“人生如何才能拥有幸福”之类非常具体的、个人化的问题,我们也必须先回答形而上学的问题。

现在您先别着急,随便了解个大概意思就行了。

二元论

此时我们可以暂缓脚步,先欣赏一下我们挖到的第一块哲学瑰宝。

笛卡尔只知道自己的意识存在,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存在不存在。这个结论暗含了一个前提,那就是:他把我们讨论的世界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我们自己的心灵,一个是心灵之外的部分。这种观点就叫做“二元论”。心灵一个元,外界一个元,一共二元。这两个元是相互独立的、平等的,虽然两者之间可以互相影响,但谁也不能完全决定另一个。

因为世界分成二元了,所以这两个元之间是如何联系的,就成了大问题。在后来的好几百年中,无数哲学家在“精神世界怎么才能真实反映客观世界”上花费了大量的工夫,也很难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后来有的哲学家反应过来了,直接反对二元论,认为这种划分是我们对世界的一种误解。

其中一个反对二元论的学派,就是我们熟悉的唯物主义,说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我们的精神世界不过是大脑生理活动的结果。换句话说,认为精神是从物质中产生的。这种观点就叫做物质一元论。当然,相应地也有唯心主义的一元论,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精神的,外面的世界不过是我自己心灵的产物罢了。

我们且不讨论这种种观点的异同,我们先说说,二元论对于我们的人生有什么切实的帮助。

首先一条,二元论很容易被我们接受。虽然后面的哲学家们对此有所反驳,但是从我们自己的感觉来说,把宇宙想象成自己的心灵和外部环境这两个独立的世界是很容易的一件事。

二元论的作用,在于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躲避痛苦。按照二元论的观点,我们的精神世界是独立的,那么外部世界对我们的影响仅仅在于感官体验。其余的精神体验都属于我们自己的心理活动。

那么,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痛苦的时候,无论什么痛苦,都可以分成两类:感官上的和精神上的。

感官上的痛苦并不难忍受。我们后面还会反复强调,感官体验是相对的,快乐得到的越多,人对快乐就越不敏感,就越难以忍受痛苦。反之亦然。这就好比富翁吃上鱼翅不会觉得多快乐,但是饿汉吃一口饱饭就能感到无上幸福。所以只要不是即将死亡,忍受感官上的痛苦总会给我们带来一定的回报。当然这回报划算不划算还得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