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丁摇摇头,无奈的说道:“几经寻找,并没有少爷的下落。”若宁一惊,若是让李鸿章知道了不知会怎样?

她告诉自己不要慌张,吩咐道:“加派人手,务必要找到少爷,活要见人死要见尸,还有,这件事先不要告诉老爷,以免他担心。”

“小姐,消息恐怕已经传入皇宫,瞒不住了。”

前一刻还是欢乐和谐,下一秒便是腥风血雨。收到消息,光绪同一众大臣急匆匆来到御书房。

“皇上,日军已占领黄海,大清危在旦夕啊!”

“皇上,我朝海军全军覆没,已经没有可以抵挡日军的兵力了!”

“请皇上尽快定夺,否则大清不保!”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光绪也是心急如焚。

“皇上忘记了曾经颁的旨意了吗?”此刻慈禧走了进来,她瞟了一眼呆呆站在一旁的李鸿章,走到光绪身边。

“皇额娘……”慈禧挥了挥手,没有听他说下去。“当日皇上亲口答应,三日为限,若是三日后没有击退日军,便面战役和,众位大臣也是听到的,君无戏言,皇上不可反悔。”

慈禧的咄咄逼人让光绪哑口无言,事已至此,已是回天乏术。他深深的叹了口气,背对着众人道:“李鸿章听命,朕命你即刻前往黄海,与日军谈判议和之事。”

“臣遵旨!”李鸿章此时并没有表现出任何异样,即使知道自己的儿子生死未卜。

谭嗣同来到李府时,正看到若宁焦急的等待着,“若宁。”若宁微微谈起头,见来者是谭嗣同,冲他微微一笑,“是你呀。”

“小姐!老爷派人带来了口信!”管家跑进来说道,“阿玛人呢?”若宁急切的问,“老爷被皇上派去了黄海与日本人议和。”“这么快?阿玛还说什么了?”“老爷让你留守李府,并派人寻找少爷下落。”

“好,我知道了,你先下去吧。”若宁无力的坐在凳子上,战争果然是可怕的,一切都是如此突然。

转眼两日过去了,无论是李鸿章还是熙宁都没有一点消息,谭嗣同与一些进步人每日都商议论事,也无法时刻陪在若宁身边,她一个人在李府如坐针毡,在等下去,她真的不知如何是好。

她突然想起了罗湉,那个能让她安心的罗湉。

“小姐!小姐!少爷回来了!”管家风风火火的跑进来,吓了若宁一跳。“大哥回来了?真的吗!”若宁兴奋的跳了起来:“在哪里?”

“已经送回房间了,少爷受了重伤,是一个姑娘把她带回来的。”“姑娘?”若宁有些疑惑,“立刻命人去找大夫,你随我去看看。”

来到熙宁的房间,正看到一个女子在床前照顾,女子听到脚步声,转过身来。“苏凌姐姐?怎么是你?”没人能料到,在黄海救了熙宁的竟然是苏凌。

“是你救了大哥?”若宁怀疑的问,“李小姐不必多问,李大人性命无忧,只需好好调养。既然他已经安全回来,苏凌不打扰,告辞。”冲若宁点点头,苏凌翩然离开。

大夫适时的赶来,为熙宁把了把脉,说道:“李大人虽身受重伤,不过已经有人为他疗伤止血,只要稍加休息,便无大碍。”

“多谢大夫。”送走大夫,回想起刚刚苏凌的话,若宁满腹疑问。莫非真的是她救了熙宁,这个女子,只怕没有想象中那样简单。

当天晚上,若宁看到了风尘仆仆的李鸿章,刚刚解决了黄海的事,他便急急忙忙的赶了回来。看到安然无恙的熙宁,提到嗓子眼的心也稍稍平静了下来。

“阿玛别担心,已经找大夫看过大哥了,并无性命之忧。”看到容颜憔悴的李鸿章,若宁有些担心,“阿玛你要保重身体才是。”

李鸿章摇摇头,望着沉睡的熙宁说道:“我没事。”他疲惫的站起身,又说:“看到熙宁没事就好,我还要入宫向太后禀报条约的事情。”

“阿玛!”李鸿章走到门口,若宁突然叫住了他,“条约你真的签了?”李鸿章没有回头也没有回答,只是叹了叹气,开门离开。

没有回答,已经是最好的回答。

“当今世界都在进步,西方的英国法国,美洲的美国,还有离我们不远的日本,他们都在学习在进步。甲午战争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教训,就因为我们太落后,才会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被外人欺凌,任人宰割。

要自强,已经不单单是学习西洋的器物了,我们要学习他们的政治,建立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这才是大清的出路。”

谭嗣同讲解完,台下传来热烈的掌声,众人纷纷上前请教。

“看来壮飞的主张是越来越多的人赞同了。”站在人群之后的罗湉对身旁的若宁说道,然而此刻的若宁则是面色凝重,她知道,戊戌变法即将拉来帷幕,这也是谭嗣同生命的倒计时。

“他的坚持和信念不会白费,大清会因他而重生的。”罗湉意味深长的说,望着不远处高谈阔论的谭嗣同,若宁无奈的叹了叹气,“可这代价恐怕也是极其深重的,只怕最后救不了大清,倒是害了自己。”

今日的若宁如此悲观,倒是让罗湉有些诧异,沉默片刻,谭嗣同从远处走来,若宁立刻将不安的神色从脸上褪去,恢复了以往的笑容。这一切,罗湉都看在眼里。

若宁有预感,这是他们三人最后一次对坐详谈,再次相见,物是人非。

“我决定要向皇上上书,提议变法改革。”谭嗣同的一句话,打破了沉默。若宁罗湉先后一愣,这个决定着实有些仓促。

“怎么突然决定上书了?”罗湉饶有兴趣的问,“也不突然,这件事我已经酝酿好久了,几年前师傅上书光绪帝,并没有得到应允,这次我一定要说服皇上,变法改革刻不容缓。”

罗湉听后赞许的点点头,“你说得没错,如今大清岌岌可危,不改革无法救国。”听着二人的谈论,若宁没有答话,她害怕,害怕历史的车轮将无情的碾过,到时,她将无处寻他。

“壮飞你要想清楚,皇宫内外虽只有一墙之隔,却是天差地别,上书谈何容易啊?”若宁皱眉,她不想让谭嗣同身陷险境,她宁愿自私的将他留在身边。

“能为大清为天下百姓,无论多难,我都不会放弃。”谭嗣同看样子是下定了决心,“这样太冲动了,我不支持你上书。”若宁赌气的说,气氛有些尴尬。

得不到若宁的支持,谭嗣同有一些失望,但这改变不了他的初衷。“无论你支不支持,我的决心都不会改变。”他叹了叹气,起身离开。

谭嗣同离开,罗湉凝视着若宁问道:“我知道你并不是一个贪生怕死的人,为何这次对壮飞上书之事如此反对?”“你错了,我一直都是一个贪生怕死的人。”若宁冷冷的打断了罗湉的话,起身走了。

回到李府,这件事依然牵绊着若宁,她来到李鸿章书房门口,抬起手,却又放了下来。她不知该如何对李鸿章开口,她完全没把握李鸿章会答应她。

在门口徘徊了一会儿,还是鼓起勇气走上前,刚准备敲门,李鸿章便从里面走了出来。“若宁?你在这里做什么?”

“阿玛,我……我有事对你说。”“哦,进来吧。”李鸿章并没有察觉若宁的紧张,将她叫了进来。“找我什么事?”李鸿章重新坐在了书桌前,面带微笑。

“阿玛,你能不能帮帮谭嗣同!”若宁单刀直入,“阿玛,谭嗣同要上书变法,我求你祝他一臂之力!”

一听是关于谭嗣同的,李鸿章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他干咳了一声,说道:“若宁啊,我看以后你就不要和谭嗣同走得太近,道不同不相为谋,我想你应该明白。”

“若宁不明白!”她固执的争论着,“我只明白壮飞一心为国家百姓,作为大清的臣民,我们那一个不希望国家强盛!”

李鸿章望着据理力争的若宁,问道:“这些话,都是出自你的真心?”“是!”若宁坚定的点点头,虽然在谭嗣同面前自己不支持他的做法,可是她也不允许任何人质疑谭嗣同。

“若宁,你这般坚持,是为了天下百姓,还是为了谭嗣同?”李鸿章一眼便看透了她的心思。“我……”若宁不知该如何回答,垂下眼帘,心中无限的担忧。

“想让他顺利上书,也不是不可能。”李鸿章看着书,无意间丢出一句话。若宁立刻抬起头,满心期待的望着李鸿章。

“不过能帮他的不是我,而是若宁你。”“我?”李鸿章凝视了若宁一会儿,道:“太后一直希望皇上身边能有一个知书达理的好姑娘,而这个人,必须是靠得住的亲信。”

若宁早就应该想到,身为李家的子嗣,势必会被宫中恩怨殃及,这是她逃不开的命运,熙宁如此,她亦如此。

一个人坐在湖边发呆,她终于明白了,为何李鸿章对自己如此放纵,还有他每次望着自己时深邃的眼神。原来一切都是早有预谋。

她有些气愤,没有注意到背后一个已经站了许久的身影。“你怎么总是呆坐在这里,不知道的还以为你要跳湖呢。”罗湉蹲下身,拿着手中的折扇为她遮住阳光。

她扬起脸看着罗湉,呆呆的问道:“我要是真跳湖了怎么办?”罗湉白了她一眼,“你又不是没跳过,大不了我再救你一次。”

这倒把若宁逗笑了,她望着远处的山峰,轻声说道:“我去求阿玛希望他帮帮壮飞,可他却同我开出了条件。”“什么条件?”若宁收回远处的目光,转过头看着罗湉道:“他要我入宫为妃。”

罗湉的笑容凝固了,“你答应了吗?”他急切的问。若宁摇摇头,“阿玛给我时间考虑,什么时候考虑清楚了,他什么时候帮壮飞。”

之后是一阵寂静,甚至能听到万物呼吸的声音。二人都思索着自己的心事,相顾无言。

“壮飞他很坚定对不对?”若宁突然问道,“这是他一直以来的理想,你知道的。”罗湉不得不实话实说。“我看得出,这是他的信仰,他的一生都在为改革变法而努力。”说着说着,不觉有些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