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4章

三十年哪,乐观的估计,我还能活着,也就是说在有生之年,还能看到自己参与缔造的国家能成为世界第一黄历自失地一笑,这是乐观的估计,那样不乐观呢,自己还死不瞑目了?美国又怎么样,不是照样有经济危机,照样有起起落落嘛,数据这些东西是死的,而情况却在不断发生变化南洋联邦不能奢求在综合实力上过美国,但在某些领域的领先地位也足以令南洋联邦成为世界强国之一

而且,南洋联邦的产业调整在成功外交的帮助下,正在顺利进行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或正在向亚共体成员国家转移,比如越南王国、巴基斯坦、柬埔寨、韩国、菲律宾等留在国内的一部分是国家支柱型产业,一部分是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并且都大力加强自动化生产,加注重效益和质量而产业的转型在减小了劳动力缺口的同时,黄历也希望能有一部分人将就业的目光转向正在开发的欠发达地区

贫富分化,无论是从人群,还是从地域,都是产生不稳定因素的根源整个婆罗洲由于起步早,又是华人数量最多的地区,相比于其他地区的人群,无论是受教育程度,还是吃劳耐劳的精神,以及灵活的头脑,都要比其他地区的少数民族强,发展突飞猛进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而苏门答腊各州紧随婆罗洲之后,二十年来随着居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以及联邦政府的政策扶持,再加上资源丰富,经济发展也令人瞩目

也正是这两个经济发达地区,造成了后加入联邦的苏拉威西岛、马鲁古群岛、几内亚岛发展经济的困难婆罗洲和苏门答腊经济越发达,吸引的人群和投资越多,形成了一个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局面

显然,这种局面对黄历倡导的共同发展、平衡经济,增强地区向心力造成了不利的影响虽然联邦政府大力发展棕榈产业,使后进地区与先进地区形成较紧密的联系,但要想达到黄历设想的目标,还需要时间,还需要相应的政策调控

南洋联邦表面上的经济成绩或许掩盖了一些问题,但也只有少数内部高级人员知道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将积重难返而对这些落后地区加大扶持力度,势必带来资金的极大投入,这也就是黄历不准备强行进攻印尼,取得一块不稳定的负担的原因所在

而作为稳定地方的一个重要举措,即驻军役满后留在当地的政策已经摆在了黄历的案头这个设想由来已久,但迟迟未付诸实施,直到现在,黄历才认为时机基本成熟,决定首先在几亚各州进行试点

要使役满的官兵留在当地生活,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相对来说,那里的生活条件当然不比婆罗洲优越,特别是一些官兵生长在坤甸、山口洋这样的繁华都市,恋家之情在所难免为此,黄历也不能强制下令,而是采取了相对缓和的手段

兵器集团、煤铁联盟、旅游公司、通信公司等大型企业纷纷响应号召,将增设的企业和公司选在几内亚岛各州,为退伍官兵及家属提供充裕的就业岗位;国防部也出台政策,对选择在内亚岛安家的官兵提供优抚;联邦财政为此拔出专款,建设一批住宅及配套设施;而作为扶持地方发展的配套举措,地方州政府为了得到资金和政策扶持,也对退伍官兵表示了欢迎,并在当地警察系统内划出了一定的名额以供就业

多管齐下,再加上对自愿留在当地的官兵榜样的大力宣传,效果是很好的根据统计,已经有百分之七十六的官兵决定在今年退役后留在当地当地的条件虽然差些,但优惠政策是很让人心动的而且还有一个好处,当地有大量的先期越南移民,那些漂亮、热情、温顺的越南姑娘对这些大兵平日里可没少施展魅力相对于那些大城市的骄傲女生,娶到这样的老婆,也是一个很不错的**

这是黄历蓄谋已久的稳定地方的一个手段,要知道,那些退伍的官兵拿起枪就是合格的军人,即便退役参加工作,也改变不了这样的事实而他们渗入地方各部门,从某种程,只要假以时日,也会发挥相当大的影响想想,几年或十几年之后,警察局长、地方议员、县长、公司老板……一批有影响力的华人将在地方担负起重要的责任,也就成为了联邦政府控制地方的重要力量

当然,也不是没有人看穿这项政策的实质,但那又怎么样,黄历有着堂而皇之的理由你们不是喊人才缺乏,劳动力缺乏,资金缺乏,政策缺乏嘛,这下联邦政府都给你们打包送来了,拒绝,嘿嘿,拿出个理由先

第三百一十八章来自北京的震动

印尼政变并不只是给了黄历谋利的机会,而是影响到了整个亚洲,或者说东南亚的局势在当时是没有人预计到会有如此大的影响的,美英正在为印尼军方“势如破竹”的清党行动而欢欣鼓舞,美国驻印尼大使甚至在一份报告中乐观地指出:“印尼*的政治势力已经溃不成军,短期内不可能恢复元气……*遭到大规模屠杀,已走上绝路”

但来自北京的震动,却在印尼政变后猛烈起来,波及到了几乎整个东南亚与外界观察家猜测得相反,当印度尼西亚党被镇压,数十万党员和左派分子被杀害时,远在北京的毛zd并不是过于悲痛,反而是很高兴,因为从他的“辨证观点”来看,这是件好事,这样一来,印度尼西亚*只好“上山”搞武装斗争了

60年代上半期,印度尼西亚*利用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的亲共立场,建立统一战线扩大势力,一度声势很大而毛zd对印度尼西亚*迟迟不愿开展武装斗争便有不满,现在印尼共的失败,加证明了苏修和平过渡与议会道路的破产印度尼西亚*只有坚定不移地把他的思想,即依靠农民建立农村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和“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作为印度尼西亚革命的道路,才“一定能够夺得最后胜利”

鉴于印尼共的教训,中国开始积极支持泰国、马来西亚、缅甸等国的*建立武装,开展武装斗争,“革命输出”成为了国家任务,中国开始四面出击

正如黄历所分析的,“革命输出”本身并没有错,美国在这样做,苏联在这样做,甚至南洋联邦也在向亚共体成员国进行着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只不过一是要量力而行,在保证国家内部发展和需求的前提下进行;二是要区别对待,不要四面树敌,手段也要灵活

然而,中国显然不是这样,不管是友好国家,还是不友好国家,一概进行“输出革命”应该指出的是,在国际政治中一个政府出于政治、经济、民族、自然资源或者宗教等等的原因,支持他国的*武装力量是非常普遍的现象,无论在西方国家和民族主义国家中都不鲜见

但中国的“输出革命”并非出于和具体的受援国家或政治势力有什么特殊利益或利害关系,而是为了推动所谓“世界革命”的*,彻底改变世界的政治现状,同时为国内不断激化的“继续革命”创造一个外部环境显然,这种本应该立足于国家或政权利益而进行的对他国内政的干涉,由于目标过于庞大,目的过于虚幻,而对中国本来已经脆弱的外交关系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并让中国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一九六五年八月,中国国防部部长林b发表了关于《人民战争》的宣言,主张在第三世界煽动革命,包围世界的工业力量概括而言,林b的这篇文章有三个要点:一,世界革命形势已经成熟;二,亚非拉是发动革命的地区,是包围西方世界的农村;三,中国输出革命理所当然这样,中国便明确地为世界革命提出了一套系统的战略,从而引起了西方国家的恐慌特别是英国和美国,对于东南亚的未来局势感到了忧虑

马共、老挝共、越共、缅共、菲共……想想这些*得到了中国的大力支持,甚至是中国的武装干预,将是多么可怕而马共和老挝共的活动一直是困扰英美两国的问题,再得到中国的大力帮助,令英美两国头痛的事情终于成为了现实

印支三国,嗯,现在已经是四国了,表面上是两个阵营,越南王国、柬埔寨、老挝是亲西方阵营的,越南民主共和国则是单人独骑但仔细分析却发现这几国的关系错综复杂,远不象外界所看到的那样简单

越南王国的潘光诞和柬埔寨的西哈努克在表面上与美国和南洋联都保持着友好关系,都接受两国的援助,但实际上亲近南洋联邦,而且对美国援助的一些附加政治条件越来越难以容忍老挝的萨纳尼空政府则是美国一手扶持的,原因很简单,美国想在这块战略上具有十分重要地位的“印度支那屋脊”掌握绝对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