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新产品鉴定会

元旦过后,环氧树脂砂浆地坪通过验收投入使用。车间经过改造后,完全变了样。墙壁雪白,光线充足,经过处理的地面光洁如镜,能映出人影来。作业区、存放区和通道的地面分别为灰、绿、蓝三色,以黄线间隔,并以标识或文字加以注明,给人以区域功能清晰,现场管理规范的感觉。相应的设备和辅助设施投入安装调试。

车间内设计安排了两条安装流水线,设计产能为年产6000台小型收割机。虽稍显拥挤,但很紧凑,场地得到了充分利用。

新产品鉴定会安排在一月五日举行。一月四日上午,佳禾与老厂长、鸿宇坐车前往省城,与梅向华、刘栋平、吴永强见了面。

刘栋平今年五十来岁,性情温和,谈吐儒雅,学识渊博,对工作一丝不苟,以严格著称。

双方就工厂的前期准备工作作了沟通和交流之后,便签订了专利转让合同,移交了图纸资料,委托商标专利事务所办理专利证书著录项目的变更。并应佳禾的要求提供了小型收割机收割作业的录像资料,以便工厂进行宣传。

刘栋平将前期制作样机的供应商清单交给老厂长。这份清单很是全面,大到发动机、变速箱,小到螺钉、螺母,都涵盖在内,都是经过检测比较,优中选优后指定的供应商,地址、电话、联系人都是俱全。

同时,刘栋平对外协加工零部件的材质、加工工艺等方面的具体要求,都已整理成文字资料,一并移交给老厂长。

老厂长对此表示感谢,赠送一些土特产和梅花盆景以表心意。

梅向华、刘栋平和吴永强见这些梅花盆景造型雅致,古朴苍劲,都很喜欢。见已到下班时间,便邀请三人到附近饭店共进晚餐。

饭后,佳禾见时间尚早,便与老厂长、鸿宇捧了两盆梅花盆景和吉和当地产的柑桔,去董航家坐了坐。

事后,鸿宇得知了董鹏飞夫妇的身份,深感意外。老厂长叮嘱他知道便可,不要到处宣扬。鸿宇点头称是,心中自有一番感慨。

新产品鉴定会如期召开。会议由省机械工业厅有关部门的负责人主持,省经委作为鉴定验收的组织单位,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也出席了会议,骆瑶赫然在列。

佳禾没想到这么快就与骆瑶在此重逢,颇感意外。骆瑶看到佳禾之后,并不觉意外,微笑着向他点头示意。佳禾则报以微笑。

鉴定会进展顺利。刘栋平作为主讲人,分别从设计原理、生产工艺、应用标准、安全环保及市场前景等方面加以阐述,并辅以权威检测机构出具的新产品检测报告,其学术和专业水平之高,令老厂长、鸿宇、佳禾心悦诚服。

新产品的新颖性、合理性、实用性和安全性得到了与会专家的认可,一致认为新产品填补了国内同类产品的空白,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随后,鉴定委员会通过了新产品的省级鉴定,并作了些结论性建议。

梅向华随即宣布,省机电研究所已同吕水县精工机械厂签订了新产品的专利转让合同,建议补充厂家为共同开发单位,以利于新产品的推广。

梅向华的建议得到了与会专家和有关部门的认可和批准,老厂长随即在相关的文件上签字盖章。

在会议中途的休息时间,骆瑶冲佳禾招了招手,佳禾见状便快步随她来到室外的走廊。

骆瑶的脸上满是笑意,随即开起了玩笑:“佳禾,到了省城也不打个电话,这让骆姨有一种被忽视的感觉。”

见佳禾脸色微窘地解释原因,骆瑶脸上的笑意更浓了,接着说道:“佳禾,你不用过多解释,骆姨跟你开玩笑呢。接到这个项目以后,便估计你会来省城,这两天你很忙,我也不会在意这些繁文缛节。新产品通过鉴定后,就要办理生产许可证,这难度大些,也较为繁琐,不过工厂准备得很充分,应该问题不大。”

佳禾笑道:“骆姨您知道工厂为这个项目投入不少人力和物力,没有退路可言,所以尽量把工作做得细致和周到一些。”

骆瑶点头道:“搞企业应该理性和**并存。过于理性,便意味着缺乏活力和魄力,**有余,则意味着要承担不必要的风险。上小型收割机这种项目,需要迎难而上的魄力和决心,也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但只要工作到位,风险也在可控的范围之内。不说这些了,佳禾,晚上骆姨做几个菜,到家里吃顿便饭。慧余常提及你,到了省城不去认认门,怕是说不过去。”

佳禾见骆瑶如此说,很难拒绝:“那佳禾就恭敬不如从命,只是给骆姨您添麻烦了。”

骆瑶笑道:“佳禾,瞧你说的,有啥麻烦不麻烦的,你把小叔和骆姨当作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啦,添一副碗筷而已,就此说定。”

老厂长和鸿宇见佳禾同省经委的部门领导有说有笑,都深感诧异和不解,难道佳禾隐藏着很深的背景?

佳禾回到座位,见两人看他的眼神之中存有疑惑,觉得没必要隐瞒,也不便在这种场合解释缘由,就从笔记本上撕了张纸条,在上面写了几个字,随后递给老厂长。

老厂长接过纸条,两人见上面写了“柳叔弟媳”几个字,便恍然大悟,同时也有些意外,进而又感叹佳禾的际遇。

鉴定会结束时已近下午四点,骆瑶先行回家,让佳禾忙完工作后就过去。佳禾笑着答应了。

梅向华因另有安排,便对老厂长说晚上不能作陪了,明天去省厅领取两证的申请表格后,到研究所会合,所里会安排车辆将样机送往工厂,吴永强和于炳威两位工程师随车一同前往进行技术指导。

与梅向华、刘栋平话别后,佳禾去骆瑶家。老厂长与鸿宇两父子难得一起来南滨,打算到附近的闹市区看看,顺便欣赏一下南滨的夜景。

到达目的地后,佳禾买了些水果,走进一处种有许多桂花树和樟树的小区。

骆瑶的住处与董航家差不多大小,家中陈设虽简单朴素,但很干净,收拾得井井有条,给人舒适、清爽的感觉。

骆瑶买了菜刚到家不久,见佳禾来了便热情招呼,端来茶水和水果,让他随意一些,就当是到了自己家里一样。

夫妇俩有一儿一女,儿子在省城一家事业单位上班,婚后在外单住,女儿在滨海的一所名牌大学读大二。

没过多久,柳慧余回到家中,见到佳禾分外高兴。骆瑶见他回来,便接过公文包,随后到厨房准备饭菜。

柳慧余拍了拍佳禾的肩膀,示意他坐下,随后笑道:“佳禾,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没想到这么快又见面了。今后来省城,就过来坐坐,你我叔侄之间毋需见外。听你骆姨说今天的鉴定会开得很成功,新产品顺利通过了省级鉴定。”

柳慧余的一番话让佳禾减少了第一次上门的拘束感,便回答道:“小叔,新产品凝聚了研究所刘总工程师的心血,能通过鉴定并不意外。”

一家名不见经传的乡镇小厂,居然能与省级科研机构合作,这一直让柳慧余有些好奇,怕是经人介绍才得以促成,只是他的身份不便过问。柳慧余对吕水县的经济状况一清二楚,一家小厂能有如此的机遇也殊为不易,只要不涉及权钱交易,他对促成合作之举是甚为赞同。

柳慧余随后道:“多数乡镇企业受自身条件的限制,不能开发出好的产品,同科研机构合作不失为一条好路子。吉和地处我省西部,经济欠发达,应该出台一些措施鼓励企业走创新之路。企业特别乡镇企业搞活了,落后的面貌就会有所改观。”

佳禾也在考虑是否该将与董鹏飞相熟之事告知柳慧余,他思忖再三,觉得还是不予相告为妥。口无遮拦是为人处事之大忌,佳禾觉得这方面应向老厂长学习,不为旁人所知之事就守口如瓶,哪怕是自己的子女。董、柳二人肯定相识,至于怎让二人得知都跟他有所交集之事,佳禾觉得还是顺其自然为好。

佳禾接着微笑道:“是的,小叔,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提高企业活力,是改变我省西部地区落后面貌的主要途径之一。佳禾参加工作不久,走的地方也不多,去年国庆期间到东州看了看,其发展之快非吉和所能比拟。”

柳慧余点头道:“东州是沿海开放城市,政策方面有所倾斜,国家在港口、交通等硬件方面的投入很大,加之拥有内陆地区不具备的信息优势。近几年来,东州的内资和外资齐头并进,成绩令人瞩目,发展势头直逼南滨,吉和等西部地市与东州的差距被进一步拉大。”

佳禾递了支烟给柳慧余,跟着说道:“吉和的经济基础薄弱,光靠自身的投入来改变现状怕是成效不大。所以在提高现有企业活力的同时,也需要借力发展,通过招商引资,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落后的面貌。当然,这也需要政策倾斜。”

骆瑶见两人谈及经济话题,便来了兴致,手拿锅铲走出厨房说道:“佳禾你说的没错,正是这方面的原因,省里才会将省内第一家县属经济开发区落户在吉和,希望借此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形成示范和推动作用。佳禾,工厂就地处在开发区内,如此机遇你们要好好把握。”

佳禾笑着点头称是。

柳慧余则开起了玩笑:“小瑶,一心不可二用,当心饭菜烧焦。”随后起身走向厨房,边走边说道:“我倒要看看骆姨做了什么好菜来招待佳禾?”

骆瑶一手将锅铲横在身前,一手推着丈夫,笑着说道:“去去去,你就不用操这个心了,再同佳禾谈谈这些话题,我听了觉得很有意思。至于有啥好菜,谜底很快揭晓。”

柳慧余只好折回重新落座,笑着对佳禾说道:“你骆姨主要从事经济研究工作,宏观和微观都有所涉及,一遇到经济话题,便兴趣盎然,谈上一个小时都不觉得累。”

佳禾说道:“小叔和骆姨都是站在全省的高度考虑问题,高瞻远瞩且阅历非凡,佳禾几次聆听教诲,都感到受益匪浅,深受启发。”

柳慧余摆了摆手说道:“佳禾你不必过谦,你的意识之超前,思路之清晰,从所发表的文章中便可见一斑。你从事经济工作,经济领域复杂多变,为人处事要有原则,要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不能因私欲膨胀而自毁前程。”

骆瑶已准备好饭菜,一边解着围裙一边说道:“佳禾,你小叔虽然说的是‘工作语言’,但这种提醒很有必要。近几年有不少有一定能力和学历的中青年干部,由于贪念作怪而身陷囹圄。前车之覆,后车之鉴,佳禾你太年轻了,经常敲敲边鼓有利于你的成长。”

佳禾深知这种关爱尤为珍贵,便诚恳地表示感谢。

晚餐很丰盛,骆瑶的手艺也不一般,佳禾说很久没尝到这么可口的饭菜了。骆瑶说菜对胃口就放开肚皮多吃点,并不时为他夹菜。

饭后,三人边品茶边探讨一些经济话题。

柳慧余虽在大学主修哲学,也未分管经济工作,但他非常关注经济,对经济学怀有浓厚的兴趣。从上大学至今,柳慧余读了不少经济学专著,加之他的工作职责就是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其观点很是独到,引人深思。

骆瑶擅长经济研究,涉猎甚广,从宏观到微观,从国外的亚当·斯密、凯恩斯、保罗·萨缪尔森,到国内的于光远、孙治方、薛幕桥,不一而足,经典的经济理论信手拈来。

佳禾在大学里学过《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等基础课程,也读过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于光远的《政治经济学》、《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等专著和文章,也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便将他在基层工作中遇到的案列和具体事项,结合相关的理论加以阐述,其观点较为务实,也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通过几番接触和交流,柳慧余夫妇对佳禾更为欣赏,对他的人品、才华、能力都非常认可,相信只要假以时日,眼前的这位年轻人会有一番作为。

佳禾也为自己感到庆幸,他又遇到了两位平易近人又诲人不倦的良师,只是这种机缘可遇不可求,他会倍加珍惜。

第二天上午,在领取了申请两证的表格之后,佳禾与老厂长、鸿宇便来到了机电研究所与梅向华、刘栋平话别,同吴永强、于炳威一起前往吉和。

起点中文网www.qidian.com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