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上单未来之星?

替补,特别是苏叶这种不能上场,连训练赛资格都要争取的替补,看主力选手们的目光,通常是非常复杂的。

大抵会羡慕,会嫉妒,会憧憬,会敬佩,会崇拜,会感叹。

但现在嘛……

他的心态放得很平。

很淡定。

就是所谓的“平稳气场”。

他很乐观,没韦神那么乐观,只是自信,他相信自己。

无论是这平行世界的自己,还是穿越而来的他,都深深明白这行业内的规则。

……

玩游戏是一回事情。

单纯的玩游戏很轻松,很快乐,可当职业选手来玩游戏,不仅有压力,而且还有高强度的训练时间,还有对输掉比赛的恐惧。

比如现在的苏叶,仅仅只是为了拿到训练赛的资格,便一口气要冲上最强王者,连续八个小时的游戏,对他而言,不过是一个开始。

这很辛苦……

但苏叶明白,那些俱乐部的青训营中的选手们,是否被提拔上来都是一个未知数,更别提职业训练赛的资格了。

苏叶能被选上来,拥有这个机会,本身就是那些青训选手们所羡慕不得的事情。

LPL足足有十几支俱乐部战队,每家俱乐部都有自己的青训营。

全国各地的最强王者、超凡大师们来到俱乐部的第一步,就是在青训营中进行培训。

青训营的强度很高,绝大多数的少年,都无法忍受这超高强度的训练,选择离开。

至于为什么是少年,因为年纪太大了,俱乐部是不可能要的,最佳的年纪,是17、18岁,一旦超过20岁,基本没有什么希望。

在高强度的训练中,只有少数人会留下来,继续在青训营中训练。

而留下来的人中,又只有少数表现优异的人才会脱颖而出。

有的人会被选中,送到LPL的俱乐部,当战队主力的替补。

有的人则会被送到次级联赛LSPL中当主力队员。

对于大部分的替补来说,一个上场的机会非常难得,他们通常必须得在训练赛里表现出色,以及主力队员发挥不佳,或者身体出现问题,才会上场。

上场后,还是只有少数人会表现惊艳,打出不错的成绩,成功挤掉主力选手,自己成为战队的新成员。

至于那些被送到LSPL的队员,如果发挥出色,带领队伍打上LPL联赛,战队便被俱乐部卖掉,到时候或许能成为新战队的开朝元老。

至于为什么要被卖掉,因为自从S5开始,拳头公司对这方面便有死规定,一家俱乐部只能拥有一支顶级联赛队伍。

总而言之,一个从青训营出来的职业选手,想要出头,很难,又很简单。

难在这重重关卡,难在打败那些比自己更刻苦,训练时间更长的职业选手,难在挤掉那些已经征战多年经验丰富的老将,才能成功上位。

这何止万里挑一?

与之相比,努力学习考上清华北大反而变得容易,毕竟概率比这个大太多。

至于为什么简单?

原因很简单,只要一个字——强!

只要足够强!

强得不可思议!

把那些经验丰富、刻苦训练、套路众多、心态稳重、配合默契的职业选手们一个一个全部打败,就行了。

职业赛场,就是这样一个看似不公平,但又无比公平的地方。

苏叶伸了个懒腰。

一口气打了这么久,稍有些累,他看了一眼自己直播间的人气指数,已经有一万三了。

“才这么点……”苏叶有些无奈,但没办法,尽管操作很秀很亮眼,但现在的他毕竟没有什么名气,只是一个战队的小替补,还没开摄像头,直播也不怎么说话,能有这样的人气,实际上已经很难得了。

关于他击败Khan后,又是排位连胜,背锅吧还出现了一篇这样的帖子。

帖子的标题叫——“预感,国产上单未来之星!”

帖子的内容则是:“RNG的替补上单,MuRan,实力很强,之前击败了LCK的主力上单Khan,现在更是排位十连胜,简直强到爆炸啊!我看好这个上单!肯定会成为国产上单的又一面招牌!”

然后贴了一张战绩图。

一水的连胜,高击杀,高KDA,全是MVP。

至于帖子下面……

则是一片的挖苦与嘲讽。

足足41贴回复。

没有一个人说好话。

这些回复大概是:

“你说你马呢?一个连比赛都打不了的替补,还上单未来之星?滚粗去!”

“龟龟,只是把一个LCK的上单在排位里打爆,就吹成这样?吹牛啤酒也要按照基本法好不好?”

“什么LCK主力上单啊,那个韩国人之前在LSPL打比赛知不知道?”

“连最强王者都没有的弟弟,十连胜才刚刚大师没多少分,什么时候能韩服前十了,第一了,你再来吹一吹好不好?”

“为了经验这都不要脸了啊,你是看不起我们让帝的小粉丝团吗?”

“Rank说你马呢,这都能吹?我和你说,就算打上韩服前十,没上比赛,那也是臭鱼烂虾!”

“我滴龟龟,还没上场比赛就开始吹了?我赌他一辈子都上不了场。”

“高级黑?你这黑得也太过头了吧……”

苏叶并不知道,背锅吧出现了这样一篇帖子。

也不知道帖子的主人到底是看到他的直播,看到那一个个秀起来的操作,所以真的对他有自信,非常看好他,所以发了这一篇帖子。

还是单纯的反串捧杀,为了经验不要脸发了这样一篇帖子。

如果让苏叶看到,肯定觉得后者可能性大一些。

此时的他,准备休息一会儿,他关掉直播,去接了杯水。

端着水杯,苏叶走到UZI的旁边看了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