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家村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在地理学上地处热带,每年还有阳光直射的时候。在中学的地理课本上,赵非凡赵家村所在的位置,被称作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

想想也是,每年春天,湿润温暖的海洋风从南边吹来,在经过小半个月的梅雨时节后,一日比一日暖和,这时候,就可以播种稻谷了。

等到了七八月份,大约在农历的六月份的时候,春季播种的稻谷到了收获的季节。春季稻生长时间比较短,通常也就是一百天左右。有一些早熟的品种,九十多天就成熟了。

这个时候,是一年中最忙的时候。农民们要尽快吧田里面的稻谷收割回去,进行晾晒。同时,还要准备播种第二季稻谷。

这里的气候能播种两季水稻,分别是春稻和秋稻。春稻三月底播种,七月初收获;秋稻七月初到七月中播种,十月底收获。当然,这些都是用农历计时。

春稻的每天日照时间长,日照强度强,所以生长时间短,但是,春稻做饭的话,比较软一般的人家只要粮食充裕,都不会用春稻做饭。

秋稻每天日照时间短,日照强度也低,但是生长时间长,所以,秋稻是最好的稻米。在赵非凡老家这里,秋稻的价格每公斤能比春稻多五毛钱到一块钱。

尽管即将收获的是春稻,不过赵妈妈种的都是最好的春稻,这是一种经过改良的稻谷,这种稻谷的颗粒比普通的稻谷要小,在家里的白话称之为“细谷”,相对的颗粒大的被称之为“大谷”。

在老家,细谷是没人愿意卖的。主要是亩产不高。在使用化肥和适量农药,护理到位的情况下,就算在山村里面,大谷的亩产也达到一千斤左右。而细谷,一亩田能产七百斤就已经顶天了,通常细谷的亩产也就是不超过六百五十斤。

而且,即使是春稻,细谷的味道和秋稻不相上下。随着大家的生活水平提升,细谷种植越来越多,但是对外售粮却是越来越少了。

五个女孩都是第一次亲历收割稻谷,死活都要跟上。赵妈妈一直劝都劝不动。赵非凡在一边看不过去了,对赵妈妈说:“妈,就让她们去吧。就当是让她们看看稀罕。这些一个个都是大小姐,都没有看见过稻谷呢。”

赵非凡出声了,赵妈妈才勉强同意。不过,就五个女孩这一身行头却是不行的。好吧,这大热天的,大家理所当然地穿得比较清凉,一个个都是穿裙子,衣服还是无袖的那种。

这种衣服,放在上个世纪,浸猪笼都没有问题。

不过,家里也没有这么多合适的衣服让她们穿啊!没办法,只能临时出镇子买去。

这个任务理所当然地落在赵非凡头上。赵非凡没有开车,而是骑着赵爸爸平时使用的摩托车出门。在赵家村到镇子的道路,汽车还真跑不过摩托车。在泥土路上就不说了,不管是沃尔沃还是雷诺,那悬挂都不是摩托车的对手。

就算到了外面的

水泥路,就那仅仅三米宽的路面,大家可以想象是什么的情况。当然,这三米指的是水泥路面的宽度,在水泥路面的两边,还是有泥土护层的。基本上整条路,都能让两辆车并行驾驶。

只不过,这么点儿宽的路面,时不时对面会来一辆农用车,然后大家都要磨蹭好久。这样子,还不如摩托车来的实际。

而且就赵非凡现在的驾控能力,这125cc排量的摩托车,赵非凡在泥土路能开到八十的时速,到了水泥路,赵非凡能飙一百的时速。这已经是摩托车中的战斗车了,要知道,这种普通的摩托车,时速表上就是标到一百二十时速而已。

当然了,这辆摩托车已经让土豆优化过了,要是普通的摩托车,别说跑一百时速了,就是跑八十时速,整辆车就跟放了个震**机一样抖个不停。

从家里到镇上,摩托车的里程计算器显示,十一公里。赵非凡都不用八分钟就到了。按照老妈给的清单,从头到脚,首先是斗笠,这时候,出门要是没有遮阳的东西,等着脱皮吧!而收割稻谷要不断移动,所以斗笠最合适了。

接着就是浅颜色的长袖衣服,袖口还是要收口的那种。这种专门用来收割稻谷穿得衣服,背面的布料比较薄,而衣袖部分却很厚很密。这是为了方便抱稻杆,稻杆是有毛刺的,人娇嫩的皮肤沾上了,很痒的。同时,这种衣服还有比较高的衣领,为了防止稻谷或者毛刺从脖子处进入衣服里面。

接着就是裤子,穿裙子去收割稻谷那是开玩笑。而偏偏五个女孩,居然谁都没有穿裤子回来,全部都是裙子。

不管衣服还是裤子,全部都是的确良的面料。不为别的,在这小镇,基本就是这种面料的衣服。像棉质的衣服也有,不过棉料很明显不适合下田劳作穿着。

的确良这种面料,摸起来倒是不错的,但是穿起来却是很不舒服,特别是对于王丽洁白莉婕林淑玲来说,她们从来就没有穿过这么差的面料的衣服。

但是,既然张雪萌和张雨萌都没有说什么了,大家也就将就着穿吧。这是去收割稻谷,又不是去参加晚会。

最后,还有一个装备,那就是种田袜。这玩意,赵非凡也不知道学名叫什么。赵非凡看了看,这是用一种致密的面料制作的袜子。有点儿像丝袜,但是没有丝袜透气透汗。

谁都知道,水稻虽然不是生活在水里面,但是水稻田基本都是潮湿的,土都是泥浆状的,一脚下去,拔起来就是一脚泥浆。

只要穿上这种种田袜,泥浆就不会沾上自己的脚。而且,就五个女孩那娇嫩的脚丫子,估计就一截稻杆就能戳穿她们的皮肤。只有穿上这种种田袜,才能多一道防御。

人工收割稻谷,首先使用镰刀,把稻谷割倒,摞在一起,搬运到脱粒机边上,使用脱粒机把稻谷脱粒。看上去比较简单,做起来就很麻烦了。

首先说割稻谷,需要人弯着腰一束束地收割

。是的,稻谷是一束束的,以为稻苗会分裂。小时候赵非凡最怕的就是割稻谷,一天下来,腰酸得不行,有时候连坐都不愿意坐,回到家就直接躺下。

搬运稻谷是体力活,有时候,要是不愿意挑着,背着,抱着也行。小孩子一般都是喜欢抱着。今天,五个女孩的任务就是搬运稻谷。也不需要她们一次搬运多重,一小把一小把抱着走就行。反正有了装备,不怕被毛刺痒到。

脱粒这个程序已经不是古时候的做法了。在以前,脱粒是让稻谷和稻杆晒干之后,用一个大石柱不停地碾,这样子把稻谷和稻杆分离开来。

后来,发明了人力脱粒机,不过这玩意是有一定的危险的,人力脱粒机巨大的飞轮,要是打在手上,轻则被打肿,重则出血甚至骨折。同时,这人力脱粒机在使用上,是需要一些技术的,要是飞轮旋转的方向不对,那就不是脱粒,那是没事找事情做。

而现在,很多人力脱粒机被改成了动力脱粒机,有使用电动力的,安装一个小马达代替人力,而有的是使用小型的柴油机或者汽油机。甚至有人把70cc排量的摩托车发动机拆下来当中脱粒机的动力使用。还别说,效果不错的。

赵非凡家用的脱粒机就是从邻居家借来的动力脱粒机,是使用汽油机动力的。按照脱粒机主人的说法,这两亩田,十六块钱的汽油费够用还有多余。

由于加油站比较远,所以在村里的小卖部是有汽油这东西出售的,小卖部的老板也是用大塑料罐从人家加油站买回来的汽油。然后转卖给村民,八块钱一个瓶,用的是1.5L的可乐瓶。基本上,一瓶汽油,小卖部老板能赚一块钱。村民们也不傻,不是必要的时候,也不会在小卖部这里购买汽油。

至于为什么没有柴油?因为所有的摩托车都不是烧柴油的,也就是耕田时候,耙耕机才会烧柴油。而且有耙耕机的人家都会自己去加油站购买柴油,根本不会在村里购买。

在借脱粒机的时候,赵爸爸就买了两瓶汽油回来。赵爸爸是给摩托车加油的时候顺便再加油站买了。具体多少钱赵爸爸真不知道,反正是和摩托车的油费一起计算了。

赵非凡选择和赵妈妈收割稻谷,五个女孩负责搬运稻谷,赵爸爸负责脱粒机。有鉴于五女第一次做这样的事情,赵非凡和赵妈妈两人还预留出一个机动人员,帮助五女一起搬运稻谷或者把脱粒机仓里的稻谷舀到准备好的大口袋里面。

王丽洁、白莉婕和林淑玲那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大小姐,她们甚至连水稻都是第一次看见,而张雪萌和张雨萌,虽然在老家的时候经常下地干活,但是黄土高原不种水稻,身为农家子弟的张雪萌和张雨萌,都听说过水稻,但也是第一次看见水稻的样子,第一次参与水稻收割。

在赵妈妈做两次示范之后,大家都有模有样地做着。但是没几回,这王丽洁和白莉婕就玩闹起来。还真把这当做休假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