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大难不死(1/3)

四人就象是天津卫艺人扎好的一只蜈蚣飞筝,在半空中飘来飘云。几个人只感觉天旋地转,啥也顾不上,只是一味地使劲拉紧绳索和前面一人的胳膊。

我们耳边的呼啸声仿佛就是地狱恶魔的招唤声,时不时有一些细小的砖石颗粒划在我们的脸上,一阵阵的生疼,却没有一个人发出声音来,默默承受着,等待着。

过了好一会儿,突然耳边的呼啸声开始有所减弱。我的身体也开始有往下坠的感觉,但是我支持了这么久,手指已经开始麻木僵硬有点不听使唤,毕竟当时我还是个十几岁的孩子,平日养尊处优,肌肉根本谈不上发达,比不了常年下地的土夫子。

最后我终于是精疲力尽,松开了胳膊,整个人向着地洞的方向飘了出去。我心如死灰,脑中突然出现了母亲的形象,默念一句“对不起,儿不能尽孝了”。

然后,我只感觉后背重重地砸在什么东西上。后背的巨痛,让我突然头脑清醒许多,浑身也陡然生出些气力,忙伸手乱抓,还好抓住了冰冷的铁板样的东西的边缘。这时涡流继续减弱,我勉强睁开双眼,却什么也看不清。凭感觉判断,自己可能是正抓着那具银椁的边缘。墓室中只有银椁的长度超过了地洞的宽度,所以被卡在洞口上方,自己刚才后背正好砸在银椁的一面上,险点就进了地洞。

不过,现在我也支持不了多久,胳膊上的力气仅仅是面临死亡前的最后一点存量了。也许再过几秒,我还是要被这地洞吞噬掉。

我眼望着四叔的方面,心里说了声“再见”,手指就开始慢慢地松脱。

这时,我眼前一亮,原来有人再度点燃了石兽灯盏。我猛地看到眼前有一团黑影连滚带爬地冲向我,不过我已经耗尽了所有的气力,再也无法支持,完全松开了攀附银椁的双手,向地洞掉了下去。

突然,我感觉右臂一顿,一只有力的大手死死钳住了我的胳膊。紧急关头,生死瞬间,人的潜能会被激发出来。我的另一只胳膊马上也

抓在了四叔的胳膊上。

涡流开始渐渐缩小减弱,四叔一只手臂攀着银棺,双腿劈叉撑住了地洞的边沿,另一只手臂终于把我从地洞的黑暗中拖了出来,半颗脑袋露出了地面。赖头侯和他的手下这时也跑了过来,一起把我从地洞中拉了出来。

我浑身脱力,神志恍惚,一个字还没有说出来,就昏晕了过去。

等我神志清醒过来,发现四叔他们也正坐在地上休息闲聊,墓室中的所有灯盏全部已经点燃,原来堆得象小山一样的金银珠宝此刻却没有了一丝踪迹。整个墓室空空****,干干净净,显然是被刚才的强大旋风清扫得一尘不染。

见我醒转过来,四叔忙停下说话,过来问我的情况。我坐起身来,活动活动四肢,还好,都能正常工作。

赖头侯过来,用那只缠着布条的手摸摸我的脑袋,笑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我们几个人都是经过生死考验的弟兄,日后必定大富大贵。”说完,他爽朗地大笑起来。

看来,经历过生死关口的人,才会真正懂得如何面对生活,面对未来。我想赖头侯此番折腾后,不会再象以往那样出手狠辣了。生命的意义只有在一次次死后余生中才会慢慢感受到,也会更加懂得生命的可贵。

如山的财宝在我们的眼前消失,我们还能坦然相对,这原本就是身心的一种成长。还好,四叔他们揣在身上的精挑细选出的物件各自还剩了几件,总算没有空手而返。我自己摸摸后腰,那把匕首居然还在,没有被折腾掉,可谓是侥幸中的侥幸。

地洞原先的那块圆石盖子跟银椁一起卡在洞口,此时已被恢复了原样,上面再压上了重重的银棺。不过,原先更沉重的金棺因为个头比洞口略小,也一并被黑洞收去了。如果现在再度出现涡流,不知只这石盖与银椁是否能支撑得住。

虽然我一直认为是那已经收入黑洞中的巨鸟化成的美女口中所诵读的咒语才是涡流风暴的源头。但心下也没有百分百的把握,万一判断失误,

涡流再起,那我们怕还是难逃一劫。所以,现在我们得马上寻着一条生路出得古墓才是上上之策。

四下环顾,除了进来的那条无法返回的墓道,整个墓室就还剩下去往深渊的地洞还算个出口。

赖头侯说:“也许我们可以从来时的墓道出去,万一那些毒花毒草已经停止施毒,那要命的红雾也散尽,我们不就出去了吗?”

四叔连忙说:“不妥。这墓室之内空气流动性极差,飘浮在空气中的毒粉不会很快的散去,至少也得好几天才行。还有,那些有毒的花粉不一定不会腐蚀我们的衣物,现在粘附的地面墙壁的花粉毒性尚在,怕是也得假以时日才能消失。”

几人正愁闷之中,寂静的墓室之中突然再度响起“喵~~”的猫叫声。

不知怎么着,这声音听起来十分的亲切。

“是猫大人!猫大人肯定是来为我们指一条生路。”赖头侯二话不说,忙倒头就拜,口口声声求猫大人帮忙指点逃生之法。

看到赖头侯这么虔诚,我们三人也被感染,也双膝跪地,口中直呼猫大人救命。

拜了一会儿,不见有什么动静。又隔了一会儿,墓室的某处传来石头摩擦的声音,紧接着一声更加清晰的猫叫声把我们的目光引向墓室的一角。

四个忙爬起来,跌跌撞撞地奔了过去。

墓室一角一座石雕半人的灯台果然有蹊跷,它的一侧露出来一条极细的石缝。四叔和赖头侯的那名手下忙试着把手指伸入石缝当中,刚好能伸入两个指关节,接着,二人用力往外一扳,那里露出了能容一人进出的缝隙。

四人哪里还敢怠慢,鱼贯进入。

我们进入的是一条不太规整的山洞,洞子不大,半径很小,我们只能趴着前进。仅剩一根蜡烛,微弱的烛火跳动,带着我们一路曲曲折折前行。象是当时挖洞之人要避过那些坚硬的岩石,所以洞子绕来绕去,几乎要把我们绕晕过去。

终于前方现出一个洞口,我们马上加快了前进的速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