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六章侗族塔楼(1/3)

石球滚落的速度很快,当初设计者怕是算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闯入者很难想到逃生的办法。

此时,曹队显示出无比的冷静和睿智,似乎这样的局面对于他和他的队员来讲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洛北,萧军,用锚钩发射器!”曹队下达了命令。

唤任洛北和萧军的两名队员,迅速从背包中取出锚钩发射器,随着两声沉闷的“嘭嘭”声,两根30CM长的尖锥被深深地钉入通道的地面。随即,这两人又取出身上的绳索麻利地把一头在尖锥上打了死结。这些动作加起来最多也只花费了十秒时间。

“大家一个接一个顺着绳索下去,动作要快,中间不要停留,别着急,手千万别放松,不然一定会死的。”曹队大声地喊。

我知道这是喊给我和刚子,还有吴巧儿和小杨的,曹队的手下怕是这种训练早就练过无数次了。

虽然我们的动作算是很麻利的了,但是那滚石下来的速度很快,当轮到队尾小杨的时候已经没有时间从容地从绳索坠下。

我在小杨的前面,动作也很快,但还是没有给小杨留出足够的时间,我的下面有刚子挡着,没有办法滑绳加快速度。我心里为小杨捏了一把汗。

甚至在滚石到了近前的时候,我已经闭上了双眼,生怕看到小杨被撞飞跌落的情景。

事实上,这样的情况并没有发生。我只觉得一个重物猛地抱住了我的身体,我的整个身体一沉,忙尽全力抓紧绳子,手都快勒出血来。

然后,就听到轰隆隆的滚石咆哮着从我们的头顶上方经过,接着,那只巨大的石球一下子脱离了岩壁,在空中划了一个巨大的抛物线,向着我们身下的河谷跌落了下去。

过了一会儿,我们都听到河谷方向传来一声巨大的沉闷响声。

这时,我耳边有人喷着热气说道:“不好意思。”原来刚才杨子在最后那一刻,间不容发地跃身而下,一个熊抱死死地抱住了我的身体,这才躲过那致命的一撞。

接下来,众人一个个又爬回到通道内。

曹队再次观察过周围的情况,

然后还是决定继续前行,绕过前面的拐角,才可能看清那边的情况,这里的视线受限,不能看清整个溶洞的全貌。

既然在这里有这样一条通道,不管有没有危险,当初不可能单单是为了布置机关而费力开凿出来的。所以,前面也许真的别有洞天,也许古墓就在前方。

曹队开始仔细观察了一下前方的情况,发现在岩壁上有连续的一些小的凹槽通向拐弯处,上下都有,距离大约是一个少年的高度,看来应该是供人攀附踩踏的地方。这样就可以肯定我们往前走应该是没有错的。

但这里岩石经历这么久的时间,很多地方都有脱落的迹象,为了防止万一,曹队还是使用了攀岩用的岩锥和锁扣,这样安全系数就大大提高了。

等我们小心翼翼地通过拐弯处,眼前的情景让我们都叹为观止。

只见在前面不远的岩壁之中出现了一座金碧辉煌的庞大的宫殿式建筑。它的顶部是金字塔式的十九层结构,底部由十数根木桩支撑,这是典型的侗族风格的建筑。

吴巧儿和小杨也是看得瞠目结舌。如此宏伟的一座塔楼被镶嵌在巨大的岩壁之中,这样惊人的壮举真想不出是什么人可以做到。吴巧儿从来也没有从祖辈那里听说过什么关于山中还有先人古墓的事情,而眼前如此辉煌壮观的侗族古楼却又实实在在地告诉她,这里也许是一座侗族土司的古墓。

古楼看着离我们并不远,可是我们只能一点一点地往过挪,用这样的速度,我们足足花费了近一个小时才到达了古楼的附近。

终于找到了可以落脚的空间,大伙这才有了歇脚喘息的机会。

这座塔楼是当时被古人凿空岩壁所建,如此巨大的工程不知道当时是如何做到的,由此也可以看出墓主人的身份绝不简单。吴巧儿所说的土司古墓可能性并不大,小小的地方土司要建成这样的一座塔楼,单从经济实力上讲就完成不可能。就算整个地方的族人全都愿意效劳,这点人手力量要建成这样的一座建筑怕是土司的孙子死了也建不成,孙子都轮不到,自己怎么可能被安葬在

这里,难不成晾干了尸体等着建成?

还有,令我不解的就是我的眼中出现了极盛的光晕,把整个塔楼完全包裹在里面。我心里一动,难道这里面也有当年在沙漠洞窟中出现的那种圆形光晕?如果真有的话,这一次得好好看看,如果康少宁说的不错的话,光晕会成为石质的球体,那么就可以取一些样本回去,然后找人去分析一下,看看是否能发现一些什么,毕竟自己发生的超常事件是由进入光晕的那一刻开始的。但是内心又很不相信,当今的科技手段是否可以真正找出发生在自己身上事情的原因,如果真有所发现,那必是轰动整个世界的新闻。

“刚子,你能看到光晕吗?”我忽然想起来什么,马上问身边的刚子。

“光晕?什么光晕?这么黑的地方哪里来的光?”刚子一脸茫然地回答我。

这么说,这一回遇到的情况和自己在塔克拉玛干沙漠遇到的情况并不一样。当时我和康少宁、老柳三人都能看到那团光晕的存在,而眼下只有我的眼中出现了光晕,别人却看不到。那只能一步步来寻求答案了。

“大家保持警惕,慢慢靠近塔楼,一旦有情况发生,马上退出。”曹队决定马上进入塔楼,看看这里是否就是此行要寻找的古墓所在。在没有发现棺椁之前,这里并不能确认是一座古墓,而是一座侗族的建筑。

一行人开始向楼内进发,头灯和狼眼手电全部打开,随时准备应对意想不到的机关。

等走近塔楼底层,发现在正中的两边楹柱上居然写着两行篆书,这种字体起码古时的寻常侗族人家是根本见不到的,只会出现在与当时中原有来往的王宫贵族的案头。古篆和今天的篆书虽然有所不同,但大同小异,花些功夫是完全可以认出来的。

我正费力地一个字一个字地琢磨,那边曹队已经低声念了出来:“及此者皆为有缘,拜君王方得永生。”

两根楹柱的中间有一尊石雕塑像,不知道是年久风化的原因还是别的什么缘故,现在只余一个带一双石脚的残缺基座立在那里,雕像是何人已经无从知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