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读大学的表情

前不久,与一位朋友回到母校,我们都是在上世纪80年代毕业于这所名校。我的朋友离校二十多年奋斗至今,已是国内有名的金融家。我们走进校园。在樱花道上、在樟木林里、在图书馆中、在逸夫楼前,看到或读书或漫步的学生们,朋友禁不住发出感叹:“怎么现在这些学生的面部表情都这么冷漠,这么困惑,我们当年哪是这样!”

朋友的话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

上世纪80年代的大学生们,他们的面部表情是什么样的呢?快乐、坚定,脸上浮漾的是勃勃的生气,眼瞳中闪耀的是对未来的渴望。此种表情,完全可以套用毛主席的词句:“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二十多年,应是两代人的概念。为何上一代的大学生快乐而坚定,这一代的大学生冷漠而困惑呢?这二十多年,恰是中国最好的一段时光,自小平同志倡导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从一个贫穷、落后、闭关自守的国度迅速变成一个丰富、和谐、生机盎然的国度。学生的表情即是学校的表情,为何我们的大学生的表情,同整个中国的既充满自信又充满渴望的表情不那么一致呢?

是学生错了,还是学校错了?是学校错了,还是教育风气错了?是教育风气错了,还是现行的教育体制出了偏差?

1977年,小平同志做出决策恢复高考。一年三届,即1977、1978、1979三级的大部分学生,入校之前,几乎都有着忧患人生。丰富而曲折的人生阅历,保证他们学习热情不会消退。这种学习不仅专业,而且社会;不仅顺从,而且叛逆;不仅吸纳,而且思考。正因为这样的海纳百川式的学习,保证了以老三届为龙头的80年代的大学生们,一旦完成学业走出校园,立刻就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成为改革大业的生力军。今天,各个行业,无论是政界、商界还是学术界,都是这帮人在挑大梁。

二十多年前,中国是一个人心思变的时代,大学生们渴望改变的,不仅仅是自己的人生,更是国家的命运。现在,中国似乎进入了一个人心思富的时代,置身其中的大学生们,对财富的渴望超过了一切。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一个故事。我有一个老乡,1977年恢复高考时,他已三十五岁,早已成家立业,有了两个孩子。他仅靠当一个民办教师微薄的收入来养活一家人。但改变自己的渴望让他参加了高考。几个月后,他收到入学通知书。他的成绩本可以考取名牌大学,但他立志当一名教师。他没有钱买车票到学校报到,便挑着简单的行李,提前十天走几百里路到省城。他舍不得穿妻子为他赶制的布鞋,只穿着自己编织的草鞋,走上崭新的生命之旅。穿烂了五双草鞋,他走到了学校。四年后毕业,他本可以留在省城,但毅然决定回到家乡,在乡村的中学里当一名英文教师。这种选择不能保证他过上优越的生活,但却能保证他实现自己的理想。在乡村中学当了一年老师后,他发现了一名比他当年还要贫困的学生,父亲早亡,母亲瘫痪在床,妹妹弱智。这孩子几度想放弃念书,要回家务农养活母亲和妹妹。但是,那位英文教师发现了他的念书的才能,于是从自己有限的工资收入中挤出钱来帮助他,并发动募捐。那位学生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一所名牌大学。三年后,这孩子提前完成大学本科学业并获得美国一所著名大学的奖学金。如今,他已成了美国的移民大律师,在洛杉矶、费城以及夏威夷都开有自己的律师事务所。许多移民美国的华人都得到过他的帮助。几年前,他回到家乡感谢帮助过他的老师们,并捐建了一所希望小学。而他的班主任,那位穿草鞋上学的大学生,早已退休在家享受天伦之乐。

像这两个80年代大学生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主题:学习的动力来自回报,回报社会,回报亲人。我想,二十多年前的大学生们,最可贵的一点,就是懂得学习是为了更好地承担社会的责任。怀着神圣的忧患进入校园,怀着感恩的心情努力学习。所以,他们的成功既是教育的成功,也是社会的成功。

反观现在,大学生们没有他们的上一辈那样拥有健康的心态及宽阔的视野。尽管他们也认真学习,但学习的动力是为了应付考试。中国的孩子们,从幼儿园开始一直到大学,一直在忙于考试,他们几乎成了考试的机器、分数的奴隶。这种填鸭式的教育,对孩子们来说,不是启迪,而是压抑,不是快乐,而是郁闷。因此,当代大学里的教育机制充满了功利性。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倾向,但我们不能据此批判年轻的学子。固然他们的心灵不够坚强,甚至很脆弱,但急功近利的教育模式以及疏远心灵而强调专业的教育方法,他们只能服从而不能反抗,否则就会被甩下时代的列车。这种教育无法培养孩子的美感,洞开他们的心智,其后果是孩子们能知而不能行。也就是说,讲起来头头是道,动手做事的能力却极差。长此下去,我真担心在这种教育模式下,现在的年轻人会成为“垮掉的一代”。

读学生的表情就是读大学的表情,读大学的表情就是读未来的表情。为了让中国拥有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让每一个大学生毕业后不但能够胜任本职工作,而且能够承担建设社会的责任,我们有必要反思时下的教育体制,让大学生的表情重新明朗与健康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