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想象还给孩子

去年,全国高考之后,应《美文》杂志社编辑之约,我对高考作文题做了一番评点。今年,该杂志社的编辑仍希望我对全国的高考作文题再谈一点看法,并传来了十八道题目,虽不是全部,但已看得出整体的倾向。

说实话,从培养孩子们理性思维的角度讲,这些作文题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且每一地域的兴奋点不一样,所出题目也各有旨趣。如首都谈文化,湖南谈意气,广东谈天使,天津谈愿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养一方思维。浙江有意思,那地方盛产赚钱的“拼命三郎”,导致一些企业家英年早逝。所以,该省的作文是谈工作与休息的关系。虽然,从这些作文题中可以看出极强的地域性,但是,它们所隐含的思维倾向仍让我担心。

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讲求悟性,对知性的把握则表现得不那么热情。如果说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可称为先知的话,老子、庄子则应视为先觉。先知与先觉是有区别的。先知重物理,由知而达到识;先觉重感受,由觉而达到悟。近一百年来,西方文化大行其道,愈来愈强调科学的重要性。这么一来,源于物理的知识成了强势文化,于今已达到“唯我独尊”的境地,而源于感受的觉悟,则愈来愈显得不合时宜。在精神的海洋中,随处可见知者的航母,而智者的风帆,已成为孤独的远影了。

我们一年一度的作文题,大都没有逃出重知轻智的藩篱。培养孩子的思辨能力,让他们在逻辑的演绎中建立理性的精神结构,这原也无可厚非。世俗的生活,必须以物质生活为基础,而物质生活的高度发达,正是科学技术带来的福祉。但是,这样的教学,只能让孩子学到知识而无法获得智慧。因为,构成我们作文命题者的基本的概念化要素,是人世的经验而非精神的异禀,是俗世的判断而非心灵的“实在”。

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所有的果农都知道,他们不可能心想事成,让一棵树上所有的苹果都长得一模一样。但是,我们的应试教育给予孩子们的自由想象的空间,已是越来越小了。我们所见到的大部分作文题,都显得呆板。让孩子们搜肠刮肚地去论述某一个道理,这实在不是一件快乐的事。孔夫子的“寓教于乐”和“因人施教”的智慧思想,在我们的作文题中并没有很好地体现。

既然有数理化让孩子们从中学习逻辑和经验,我们的语文,为什么不可以和数理化区别开来,让孩子们从中感悟而不是推理生活呢?从这一点出发,像上海的“我想握着你的手”这样的题目,尽管小资,但毕竟给学生留下了较大的想象空间。

把轻松还给心灵,把想象还给孩子,这也应该算是一项希望工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