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国改革开放之路的普遍意义

中国模式既然是一种优势较明显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欠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和转型模式,为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提供某种参照和借鉴就是理所当然的。作为一种成功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国模式也具有一定程度的普遍意义。

(一)中国改革开放的初始条件

同样是从20世纪50年代出发,同样经历了60年代—70年代的困境,但中国与苏东等国在80年代的改革业绩迥异,并在20世纪90年形成了截然相反的结果。20世纪下半叶社会主义各国改革迥然不同的结局,以及同期世界范围内各种类型的转轨实践,使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各国改革的实绩与其各自特殊的、历史形成的初始条件有着密切的联系。能否正确地认识这些条件,并扬长避短,在此基础上创造改革的必要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改革的命运。

我国的改革历程经历过曲折,但由于我们党牢牢把握住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认识,有了问题能及时发现和纠正,所以能够不断取得新的成就。东欧、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也搞了“改革”,有的甚至比我国还早,但他们的“改革”方向偏了、路走歪了,不但没有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巩固和壮大社会主义事业,反倒是颠覆了社会主义制度,葬送了社会主义事业,教训极为深刻。这充分表明,他们进行的“改革”同我们进行的改革是性质完全不同的;这也充分说明,社会主义国家在改革中能否保持社会主义方向,直接决定着社会主义制度和事业的命运。

在分析中国改革成功的原因时,人们都注意到了它十分独特的初始条件。例如,中国是个按照苏联体制模式建立起来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传统农业异常庞大,工业化的任务尚未完成,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起来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使本来就很薄弱的商品经济受到压抑;传统体制的弊端已经暴露得比较充分;等等,这些都与苏联、东欧等国家有所不同。然而,更为不同的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发展政策首先是在70年代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也就是说,是在总结“**”教训后形成的,正是这一点在很大程度上规定了中国启动改革时对改革方式、过程的选择空间,使之表现出一系列不同于苏联、东欧改革的重要特征。

(二)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层逻辑

诚然,中国渐进改革的突出特征是成功的一个条件。但在改革初始阶段,当改革的目标尚不明确的时候,选择渐进式改革路径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或者也可以说,政治上的一些基本考虑显然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今天看来,在启动中国改革进程时,邓小平提出的“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渐进改革的要义,是充分利用原有政治的、思想的资源,重视历史给定的基本条件和制度变迁的积累效应

。在这一过程中,最大的特点是不把新旧体制看作是互不相干甚至截然对立的事物,而是在肯定传统体制有其历史存在合理性的前提下(这是一“轨”),充分利用其内部有利于新体制孕育,生长的积极因素和原有政治资源、初始条件的优势,使制度性变革的成分(这是另一“轨”)在旧体制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发育、壮大,直到新体制成为整个体制的主导方面。不论当时人们认识的深度如何,现在可以看到,正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仅从根本上决定了改革的基本方向,也规定了对改革方式的选择,提供了解决转轨期间最为棘手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这一矛盾的良方。因为它所要求的正是对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等的肯定,以此为基础培育和建立新体制。中国的渐进改革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题中应有之义,这是中国改革的深层逻辑之一。

1982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对我们长期的历史经验作了集中的概括:“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2008年,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时,在系统地论述了改革开放30年来极为丰富的宝贵经验后,又把它们集中起来,归结为一点,他说:“30年的历史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党在历次重要历史时刻作出的上述这些总结,贯穿着一个始终如一的基本精神,那就是把我们的全部经验“归结到一点”: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中国实际出发,求得规律性的认识,作为行动的向导,同时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这一命题集中地体现了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识,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和对待中国实际的正确态度,因而成为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活动的准则。因此,一方面,“如果我们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的充分信仰”,就没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胜利;另一方面,各国都有自己的具体国情,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代替对具体事物的认识,照搬现成的理论必然使认识同实际相脱离,这又决定了,如果“不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自己的实际相结合”,同样也没有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胜利。因此,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问题,“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第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否坚持马克思主义并且把它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就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得失成败的关键所在。

(三)中国改革开放道路的世界意义

中国改革开放对于社会主义条件下进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经验,也给世界上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推动社会经济发

展的新的视角。

中国的改革开放之所以成为发展的根本动力,就在于它能够不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增进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实力、改善广大人民的生活。这样,改革的活力就在于它是能够满足“三个有利于”的有效方式和必由之路。从根本上说,以马克思主义的广阔眼界,不断发掘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广泛吸取世界一切优秀成果发展自己,充分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这就是改革开放能够成为当代中国发展的不竭动力的根本所在,也是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作为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两个基本点”的内在根据。可见,改革作为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动力,就在于它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积极性,激发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性,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属性。就改革自身的活力而言,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说,改革开放之初,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十分落后、社会主义还不“够格”、其优越性难以体现的情况下,我们主要是通过改革去学习、利用资本主义来发展社会主义的话,那么,在我国全方位开放的格局已经形成、经济发展成就巨大并且发展瓶颈凸显时,改革的活力就主要来自不断地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从这一视角看,我们的改革没有停滞、没有动力枯竭。

中国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成功,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的经济体制转型之路超越了“苏联模式”的弊端。必须承认,“苏联模式”作为人类历史上首次开创的一种国家制度和经济运行模式,曾创造过苏联经济奇迹,对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反危机起过重大的借鉴作用。新中国成立初期曾一度沿袭过“苏联模式”,推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中国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艰辛实践中,也清醒认识到“苏联模式”的弊端,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成为中国道路最终突破并超越“苏联模式”的重要标志。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之路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中国,并将影响整个世界未来的走向。中国道路的成功丰富和拓展了世界政治和国家发展模式,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不仅解决了本国的发展道路问题,而且也为全世界树立了一个具有一定借鉴意义的榜样。对发展中国家来讲,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意味着在“西化”和“被孤立”之间还存在着其他选择。中国道路打破了对西方现代化发展道路的迷思。中国的成功表明,独立自主地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可以走得通,而且比盲目追随西方道路走得更好,能够以较小的代价实现现代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