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世祖孝惠皇后

阿娇对着福儿说道:“皇上宠幸谁,是皇上的旨意。襄亲王福晋现在是寡妇,草原上改嫁是很常见的事,不许大惊小怪。你去让人把红枣汤拿上来,还有看看何首乌炖的乌鸡火候如何,苏麻姑姑说过要小火慢慢地炖才好。”太后知道了阿娇目前脸上的皮肤状况之后,让人给阿娇找了些药膳方子调理。

吉日格勒这具身体虽然活得时间很久,但是身体情况并不是很好,历史上有记载,说吉日格勒病危,董鄂氏皇贵妃日夜伺候,五天五夜没能合眼,还给吉日格勒朗诵史书解闷什么的。都是夸奖董鄂妃贤德的话。不过阿娇觉得很可笑,吉日格勒本身只有蒙语说的比较好,满语水平较差,汉语更是几乎不会。那个董鄂妃如何给她朗诵史书的。不过吉日格勒这具身体是应该好好调理一下,目前还带着点草原来的水土不服,而且又是刚生过一场大病初愈。

太后其实也没怎么阻拦皇帝,她只是觉得面上不好听,对于逼死了博穆博果尔,逼疯了懿靖大贵妃的事情,太后还是表示喜闻乐见的。而且太后的姐姐海兰珠就是寡妇再嫁给皇太极的,因为皇太极对海兰珠的宠爱,使得哲哲和大玉儿在后宫都好过了不少。她们之前加起来生了六胎都是女儿,又失宠已久,到了海兰珠进宫之后,海兰珠和大玉儿相继生下皇子。虽然海兰珠的儿子过世了,但是福临活了下来,登上了帝位,成为科尔沁部女人们最大的靠山。

太后对顺治说道:“毕竟董鄂氏名义上是你的弟妻,传出去名声不像话。你一向喜欢那些汉人的君君臣臣的东西,汉人们对于夺弟妻的事情可是很不喜欢的。哀家听说你最近召集那些大臣们要修玉牒,襄亲王福晋身世还没写进玉牒上,就让人写嫡福晋是哀家哥哥的女儿好了。”

顺治说道:“皇额娘想得周全。朕想着乌云珠的父亲鄂硕也是个能干的,不如再提一下他的职位,做个内大臣。”

太后说道:“这等事情你看着办就行了,哀家就不过问了。”

说实话,阿娇这个皇后做的还是很轻省的。不知是吉日格勒语言不通,还是太后要把持后宫的权力,尽管中宫笺表和凤印都还在阿娇那里,但是后宫的宫务都是苏麻拉姑来协助管理的。说是协助,实际上阿娇就是看着苏麻拉姑奉太后的旨意做事,自己基本上什么事都不沾手。

阿娇真心觉得历史上可能比吉日格勒还能隐形的皇后不多了。后宫里面,皇帝和她关系不好,满汉妃嫔和她当然谈不上有什么关系,蒙古妃嫔也是来自不同部落。就算同样来自科尔沁的,那个养在宫里的悼妃,是她的小姑姑,但是也是对她的后位有威胁的人。太后因为有了顺治第一次废后时的方案,随时做好两手准备,上一次顺治废后,太后拿吉日格勒顶替后位。如果顺治要二度废后,那么吉日格勒也是可以被顶替的,比如她现在养在后宫的那个满珠习礼的嫡女。

现在阿娇的妹妹,后世的淑惠妃又一起被接进宫里来了,这女人一旦共事一夫之后,所谓的姐妹之情就基本不存在了。当年刘彻的母亲王美人也有个妹妹,王美人只生了刘彻一个儿子,而她那个妹妹连着生了四个皇子,是汉景帝后期最得宠的妃子,两个人之间都是剑拔弩张的。这下吉日格勒少数能说得上话的小姐妹又不在了。真不知道历史上的她是怎么安安稳稳坐在后位上那么多年的,难道是傻人有傻福,所以万事不过心吗?

顺治朝的后宫实际上非常混乱。实际上目前的后宫,除了册立了皇后之外,还没有册立任何妃嫔。原本顺治让礼官准备的册妃礼,是按照二妃九嫔的规制来的。顺治看中了养育在宫里的孔有德的女儿孔氏,要把她封为东宫皇妃,结果这事告吹了。

现在的东宫皇妃变成了董鄂氏,居东六宫之首的承乾宫,要册为贤妃。西宫皇妃暂时空缺。这一年选入宫的汉妃石氏,住在永寿宫中。尽管说按照二妃九嫔的规制,然而顺治后宫里现在还是按照妃、福晋、格格这样的分级叫法。

宫里现在被叫为妃的有好几个,被废的静妃,贤妃董鄂氏,这两位是有封号的。汉妃石氏,是今年刚被选进宫里的。

代表阿霸亥部的,后世的端顺妃;代表浩奇特部,后世的恭靖妃;阿娇这具身体的妹妹,刚进宫的淑惠妃,几个博尔济吉特氏混在一起,叫法也是千奇百怪,一般以某某宫博尔济吉特妃加以区分。

另外宫里面还有两位满妃。一个是未来康熙帝的生母佟佳氏,因为她爹佟图赖是一个都统,品级不低,又育有皇子,自然是被称呼为“妃”的。另一个就是生育了皇二子福全的,后世的宁悫妃,董鄂氏了。这位董鄂氏也是大有来头,她的父亲喀济海是多济理的长子,而多济理则是何和礼的次子。

何和礼是开国五大臣之一,战功卓著,后辈是世袭的公爵。何和礼娶了□□哈赤和元配佟佳氏的长女,也就是著名的东果格格,固伦公主。东果格格和何和礼一共生育有三个儿子,多济理、和硕图和都类,其中多济理就是东果格格和何和礼的第一个儿子。不过多济理是相对出息比较小的一个,犯了点错误,夺了大部分的官位。而他两个同母的弟弟,和硕图战功卓著,袭了公爵职位,还娶了代善的女儿,和硕图这一支里面,出了后世康熙的三福晋、九福晋两个儿媳妇,是传统显贵。都类虽然没有袭爵,但也是能征善战,爵位也累进到了二等伯。

因此,这位后世的宁悫妃来头其实很大啊,这点阿娇没从史书上读出来,是听另一个侍女喜儿八卦的。虽然宁悫妃直系亲属有出息的不多,但是和硕图、都类那两支,都是固伦公主嫡出,关系很近。阿娇就不明白了,有这么大来头的宁悫妃,为什么儿子福全没有登上帝位呢?就康熙和他二哥比起来,年纪不居长,母妃一个是正经满军旗,一个只是汉军旗,怎么看都应该是福全上位吧。难道真是福全让的,或者因为康熙出过天花?这个辈分也太乱了一点,宁悫妃的曾祖父何和礼是□□哈赤的女婿,顺治只是□□哈赤孙子辈的……

其他育有皇嗣的,因为没这两位这么好的家世,都只被封为了福晋。目前有生育了皇长子、皇三女、皇五女的巴尔福晋,生育了皇二女的杨喇亥娘福晋,生育了皇长女的陈图塞尔福晋,还有生育了皇四女的乌雅福晋。

不过没能育有皇嗣,家世也不好的,就只能封为格格了。格格的位分就很低了,宫里面被顺治临幸过的都叫格格,有二十来个。

每日请安的时候,福晋以上位分的妃嫔都是要前来的,整个坤宁宫姹紫嫣红,好不漂亮。其实阿娇不是很喜欢坤宁宫这个地方,她还是更喜欢上辈子住的长安宫也就是现在的景仁宫。不过现在的景仁宫是佟妃住在里面。

阿娇从来不知道,妃子请安也可以这么惹人发笑!倒不是争风吃醋,现在的主要问题在于,言语不通啊!以石妃为首,选入宫的汉女妃子们,属于完全被炮灰的那种,因为后宫虽然会说汉语的很多,但是官方用语一定是满语,偶尔在太后那里也会要求说蒙语。这些汉女哪里学过满语,完全处于茫然的状态。

阿娇庆幸自己恶补了一下满语,不然的话自己最多也就和那几个蒙古的妃子差不多。阿娇看着自己的妹妹还有另外两个博尔济吉特氏妃子都是完全跟不上满妃们的语速,大概只能听进去十之一二。

佟妃贤妃还有大董鄂妃(指的是福全的妈,区别于孝献皇后)在那里叽叽呱呱的,眼睛里闪过的都是暗暗的幸灾乐祸。宫里面有过生育的几个福晋都是出自包衣家庭,满语也是不在话下。阿娇一开始还跟不上她们的节奏,但是听多了、听顺了,就觉得无聊了。满人果然是比较像外邦的番族一样,也没什么新鲜的花样,言语交锋都是很低浅的层次。尤其满语还不像汉语,流传已久,里面的底蕴很深,很多话说出来有背后的内涵在。像是满语的争风吃醋,就是摆在明面上的了,连点典故都没有,说来说去就是“姐姐的颜色真让人羡慕”“妹妹侍奉皇上实在辛苦”之类的大白话,不然的话,大家谁都听不懂啊!搞得这群满妃宫斗指数也普遍偏低,大概只有蒙古妃子比她们还要弱智了。阿娇听着这些没营养的对话,翻了个白眼,想着要不是这些汉妃多数言语不通,不然早把这群满蒙妃子灭了个十次八次的了。

作者有话要说:以二妃九嫔准备妃嫔册封礼是顺治朝实录里明确写的 孔四贞一开始要被封为东宫皇妃大概是十三年三月或者四月的事情 如果董鄂皇贵妃真是命妇 估计和顺治搞在一起应该就是这段空隙吧 孝庄下旨限制命妇进宫好像也是这段时间

不过最后二妃九嫔这样的册封礼还是没有实行 当时的妃子是已经拿到册宝的 不过终顺治一朝都没有册礼也没有册文 除了废后的静妃和董鄂氏刚进宫封的贤妃 其他人都没有封号 都是康熙十二年加的 后宫等级就是妃子 福晋 格格

另外福全的生母宁悫妃 家谱查上去就是开国五大臣 而且她的祖父还是□□哈赤嫡长女东果格格的第一个儿子(有人说公主只生了和硕图一个 不过我查到的是多济理 和硕图 都类都是公主所出) 不知道为什么很多小说都喜欢写福全生母卑微什么的,我自己之前也一直被迷惑了= =

八卦点题外话

清朝是从顺治十三年开始修玉牒 之前像多尔衮后院这种情况经常出现混乱也就算了 毕竟年代有点远

但是不光是襄亲王家有一个满珠习礼的女儿(其实孝庄塞了很多科尔沁的女孩子给各个王府 各种继福晋什么的 而且有以势压人的嫌疑 下面举例阐释)

硕塞家(就是后世的庄亲王)也有一个很奇怪的 满珠习礼的女儿

硕塞家目前可以查到的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是 硕塞嫡福晋那拉氏 费扬古之女 继福晋博尔济吉特氏 科尔沁台吉之女 这个是一般能百度到的

第二种是 硕塞嫡福晋那拉氏 继福晋博尔济吉特氏 满珠习礼之女 侧福晋博尔济吉特氏 科尔沁台吉之女

第二种是宗谱里的 应该比较可靠一点 流传比较广的第一种不知道出处是什么

事实一 顺治元年硕塞娶那拉氏 大臣什么都赴宴 必定是娶正妻的规制

事实二 硕塞的子嗣里面 大家可能比较熟悉的 后世庄亲王博果铎 顺治养女和硕和顺公主 还有硕塞第二子 惠郡王博翁果诺 都为嫡福晋那拉氏所生 那拉氏一直生到顺治八年

硕塞是顺治十一年底去世的 那么按照常理来说 硕塞的继福晋 满珠习礼之女 应当是在顺治八年至顺治十一年进府的

但是顺治十二年的时候 又说要把当时已经袭爵的博果铎的生母 那拉氏从侧福晋再册封为和硕福晋

这个也太奇怪了一点 那拉氏宗谱上写的就是嫡福晋 而且也有证据显示她是按正妻的礼仪娶进来的

退一步说 就算扶正 她也不应该是嫡福晋 嫡福晋应当是前一个死去的福晋才是

后来有人提出的解释是 清初是多妻多妾制度 所以可以看到很多有一娶福晋 二娶福晋这样的说法

尽管硕塞是顺治元年成婚 但是他也是多妻多妾制度 先娶了那拉氏 又娶了满珠习礼的女儿

后来他册封亲王的时候 亲王福晋是满珠习礼之女 满珠习礼就是孝庄的同母嫡亲哥哥 是科尔沁的掌权汗亲王 那拉氏虽然先进门 但肯定拼不过这个人了

不过可以看到清朝的宗谱很混乱 虽然和硕福晋只能册封一个 但是嫡福晋仍然是先娶进来的那拉氏 只是后来又被册成了侧福晋 而首先被侧成和硕福晋的博尔济吉特氏 却变成了继福晋

当然有人可能认为 是不是在那拉氏死了之后 才有满珠习礼之女嫁了进来做继福晋 下面说明这种情况是不可能的

我查到在康熙五十二年的时候 那时候庄亲王还是博果铎 当时给皇太后祝寿就找了很多老人 其中就包括“庄亲王母妃”,年八十六。(大家可以查实录)清朝这个“妃”不是谁都能叫的,印象里也是顺治十三还是十四年定的规矩 只有亲王郡王的嫡福晋才能叫妃 这个妃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是嫡福晋那拉氏,要么是继福晋博尔济吉特氏。继福晋博尔济吉特氏如果是在顺治八年至十一年这段时间嫁进来 那么她在康熙五十二年的年龄肯定比八十六岁要小不少 大家推算一下就知道了。

这个时候的庄亲王的母妃,要么是原版那个那拉氏,要么就是顺治初年嫁进来的博尔济吉特氏,不可能是顺治八年后娶进来的继福晋

因此可以判定,必然存在那拉氏和博尔济吉特氏并存的一个时期。虽然那拉氏是先来的,但是清初的多妻多妾制度,加上皇太后的背景撑腰,最终让她丢失了第一次册封和硕亲王福晋的机会。其实清初也不光是她委屈,多尔衮册封亲王之后,和硕福晋是他的五娶福晋,并不是他前四任福晋都已经死了,而是五娶福晋是孝端文皇后也就是哲哲的妹妹

不过也可以看到,清初并不是不能娶满族贵女做老婆的,硕塞首先他出生不低,生母是个侧妃而不是庶妃,这也是他爵位比很多兄弟要高的原因(这也是博果尔爵位高的原因)。第二,他先娶的那个那拉氏,并不是什么高官之女,父亲费扬古是议政大臣、轻车都尉。轻车都尉本身不是什么很高的官,议政大臣也是从皇太极那个时期就大幅度削弱,那时候每个旗都能有三个议政大臣,董鄂皇贵妃的爹顺治六年的时候就做了镶白旗副都统了,副都统每个旗才两个,搞得不好历史上她还真是襄亲王第一个娶的福晋,毕竟那时候他们都在西苑还是南苑,襄亲王一死她就进宫= =

另外一点就是玉牒不仅是可以篡改的,而且应该是真的有人去篡改过。康熙朝前几次修玉牒都是岳乐负责的,结果他的三继福晋生了六男七女,大家有兴趣可以查一下,多半都是在他修玉牒的时期,而且有些非常对不上号,比如三到六个月内生两胎这样的事情,不仅发生了一次。要知道清朝初年的袭爵制度,亲王一嫡子袭爵,其余嫡子封贝勒,庶子封辅国将军之类的(这个还是康熙针对岳乐家嫡子太多之后改的,在这之前,庄亲王博果铎的弟弟,嫡福晋那拉氏所出的博翁果诺都封到了郡王),因此嫡子多是可以从国家那里多分好处的,所以我一直推测这个玉牒是岳乐自己收录的时候改的。

插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