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县。太和岭口。

位于雁门山南麓一条干河槽的两侧,距山顶的雁门关约10里。这里曾经是阎老西在大同会战时,第2战区司令长官部的所在地。211旅的旅部就设在这里。

夕阳下,山峦叠嶂,草木茵茵无不向人们展示勃勃生机。

211旅旅长朱晨曦(斜佬。未经老猪同意擅自做主,还望见谅!)没有闲心欣赏美景,他知道很快这里就将会变成人类厮杀的战场。将会有无数尸体散布在这里的沟沟坎坎中。为了让自己的战士少留点血、少一点牺牲,他已经几夜没合眼,一直在在代县的阵地上指挥、部署和检查。不断督促战士们加固薄弱的地方。他带领211旅由灵丘沿着去年板垣征四郎进入山西的路线向代县进发。于3天前抵达这里。这一路果真山高林密,地势险恶,是进行伏击作战的天堂。虽然如此,当年平型关一战,前辈们凭借低劣的装备能取得那样的战绩也实属不易。他也不得不佩服板垣征四郎的果断和大胆。

一路走来,大战没有,但是小规模的战斗却从未停止过。尤其是在繁峙,鬼子和皇协军进行了较为顽强的抵抗。后来凭借架设在城南山顶上的火炮,才最终摧毁了敌人的战斗意志。代县的日军和皇协军在繁峙城破后迅速向山阴方向逃窜,结果被前辈们的部队伏击歼灭。就这样朱晨曦兵不血刃占据代县。

这一带乃是前辈们的jinchaji边区,在此进行大规模不和前辈们沟通是不可想象的。自己有幸陪同师长白林中一同觐见了聂帅,协商妥当之后,在会后“宴会”上更是见到了更多未来的开锅将军们。要不是一个劲儿的提醒自己保持形象,真恨不得跑过去让这些心目中的英雄们给自己签个名。他看到白林中师长也是极力压抑自己的激动心情。即便到现在自己也时常回忆这次奇妙的经历。

朱晨曦的心情非常沉重。他知道在自己将要面对的是日军近一个师团,而且现在看来似乎梅津美智郎也对自己这里产生浓厚兴趣,自己承受的压力骤增。梅津美智郎这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对手,也是必须要消灭的对手。他举起望远镜天地交界处腾起一片红尘,鬼子终于来了!

109师团的鬼子们比预计时间晚到了几个小时。他们在向代县前进途中最先领教的是地雷。在代县的各个交通要道上面,都被前辈们埋设了海量土制地雷。106步兵师之所以不阻拦前辈们的这种做法,主要还是为了保密和迷惑敌人的目的。前辈们通过各种土法制作的地雷,虽然破坏性上和杀伤性上有所欠缺,但是反探测水平却非常高。因为他们制作的地雷的材料主要是石头而不是金属。

前辈们的地雷让鬼子们吃够的苦头。伤亡虽然不是很大,但是给鬼子们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同时也迟滞了鬼子们的前进速度。

鬼子的炮火声震山谷,在211旅的阵地霎时浓烟滚滚,火光冲天,被气浪裹挟向四处****弹片带着刺耳的啸声在战士们头顶上跳着死亡的舞蹈。朱晨曦迅速回到指挥部,前沿阵地那里不是他的岗位。作为受过正规军事教育的现代军人,他并不欣赏那种指挥官带领战士们冲锋陷阵作战方式。指挥官的意义在于指挥协调部队的动作,而不应该我自己降格为一名普通的战士。这不是所谓特权思想怪,而是彼此在战斗中的位置作用不同。

“任何情况下作为一名指挥官,冲在队伍最前面那本身就是犯罪!因为那说明你可耻的放弃了自己的职责!就是玩忽职守!”李华雄的话再次在耳边响起。

鬼子的战术没有任何改变,仍然是大炮轰步兵冲!典型的一战时期的步炮协同作战。朱晨曦对鬼子试探性的第一攻击波没兴趣。他在等。等待一个机会,一个能把旅属火炮和调给他指挥的师属火炮威力发挥最大的机会。他要让鬼子们见识一下什么才叫真正的炮火覆盖。标注好射击诸元的前沿阵地,早已经被炮兵网格化。

第一波进攻的鬼子们仍然为地雷所困。这次他们面对的是现代化地雷。他们低劣的探扫雷设备不仅无法探测出大量使用塑料的地雷,而且还被磁引信地雷杀伤了大量工兵。工兵,即使在日军这支亚洲最强大的陆军中,也是非常稀缺的技术兵种。面对大量死亡的工兵,山冈重厚中将也是一筹莫展。无奈之下,加大了对阵地前沿炮火覆盖密度,期望以这种方式清扫出一条或数条通道。虽然此次布设了大量防爆地雷,但是最终也无法抵挡重炮的**。大量的地雷被引爆后炸起的烟尘,令鬼子们很是欢心鼓舞。鬼子们在看到自己预想的结果出现之后,更大规模的进攻开始了。

看着山脚下,拉开散兵线的鬼子们在炮火的掩护下,向自己的阵地前沿蜂拥而至。1团长王林嘴角露出一丝残忍的笑容。“今天老子给你们上一课,让你们明白明白什么叫现代化的防御战。”

鬼子们很快就明白了。

一点不夸张地说,铺天盖地的钢珠从预先安装在38式定向地雷****而出。每个地雷都向鬼子贡献了1000个1.2mm钢珠预制破片。这38式定向地雷是在66式定向地雷的基础上由特区改进的。实现了遥控引爆,增加了钢珠数量。每枚地雷增加了200个钢珠。杀伤面积也由50米宽、1米高,增加为60米宽1米高。地雷引爆后,在其正面60-120度角范围内,如雨点般密集的钢珠能有效杀伤50-100米范围内的敌人。在其有效杀伤范围内,无论鬼子是站立还是卧倒,都很难逃脱这1000枚钢珠所形成的“钢雨”。地雷本身的威力再加上预先设置位置的巧妙,鬼子们真正是成片的倒了下去。大多数鬼子都被打成筛子。

鬼子们根本闹不清自己被什么袭击了。这不能怪他们无知,因为这种武器的理论虽然在二战中由纳粹德国的武器专家休伯特.沙尔丁(HubertSchardin)和匈牙利人米斯奈(Misznay)几乎同时发现,当时人们将这个发现命名为米斯奈——沙尔丁爆炸效应(Misznay——Schardineffect)。休伯特.沙尔丁利用该原理设计了一种定向地雷,不过还没等他的设计投入生产,第二次世界大战就结束了。伴随着纳粹德国的迅速崩溃,这项技术最终流入当时的同盟国手中,但战后相对和平的环境使得该技术暂时被束之高阁。不过,是金子总会发光的,用这句话来形容休伯特·沙尔丁的设计也很贴切,因为数年后爆发了举世瞩目的朝鲜战争,使得米斯奈-沙尔丁爆炸效应原理很快在战场上得到了应用。

最早的实用地雷是加拿大人设计生产出一种名“phoenix”的地雷,出现在朝鲜战场上面。由于未采用预制破片技术杀伤效果不太理想。几年后美国人诺曼麦.克劳德设计成功T48的地雷,这就是后来鼎鼎大名的M18反步兵定向地雷。又经过4年,堪称完美的改进型号M18A1于1960年正式定型并装备部队。我国利用越战中的缴获仿制了66式定向地雷。

今天的鬼子能够提前20几年亲身感受了一下这个新奇玩意儿,也算是非常幸运了。

109师团步兵第107联队联队长泽子郎大佐,在望远镜中看到这惨不忍睹的场面惊得下巴都快要掉下来了。自己冲上去的两个大队,回来的不到一个中队。这个情况立即报告给自己的顶头上司——步兵第31旅团旅团长谷藤长英少将。谷藤长英少将也感觉非常不可思议。现在他快成光杆司令了。自己手下两个联队中,佑佑木勇大佐的第69联队全军覆灭了,第107联队也被打残了。自己怎么向师团长山冈重厚中将交代啊!无奈之下只能将这个噩耗报告上去。师团长山冈重厚中将也接到了其他进攻部队相似的报告,他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立刻赶了过来,详细了解情况。鬼子的大炮依然在轰鸣,对面的阵地依然火光四起。鬼子们依然在进攻,可是就在这个时候,山冈重厚和鬼子们看到一幕令他们终生难忘的景象。

从对方的阵地上向他们自己阵地的前沿抛洒出无数个黑点。鬼子们对此感觉非常不理解,是炸弹?可是没有爆炸,再说距离进攻部队还有很远的距离。他们到底在玩什么鬼花样。摸不清状况的鬼子们,犹豫了。进攻还是等待?没过多长时间,执着的鬼子们选择了进攻。很快山冈重厚以下大小鬼子们终于明白了对方扔出来的那些黑点是什么?那是地雷。那是可以抛洒的地雷。不过弄清楚这个真相,鬼子们付出了一个大队的生命。

没错!这就是可抛洒地雷。这回李华雄为了弥补兵力上的不足,为106步兵师配备了非常多的布雷车和单兵布雷器。尤其让106步兵师官兵满意的要数216单元履带式装甲地雷撒布车了。这种履带式装甲车的后部车箱平台上,分两列(每排三个)纵向搭载发射器6个;单车可搭载发射管数为:216管(36管×6座)。按不同布雷任务一次可搭载和快速抛射,反装甲底部地雷数量1080枚(5×216),或反步兵碎片地雷数量3240枚(15×216),或反步兵爆破地雷数量9720枚(45×216)。

仅1团就配备8辆这种地雷撒布车。每辆车都可以抛洒近万枚步兵爆破地雷,如果同时向自己阵地前沿抛洒,那景象绝对是壮观的一塌糊涂。

面对这种超时空武器,山冈重厚中将几乎绝望了。前期大量死亡的工兵,是本就不足的扫雷力量大打折扣。这个瞬间完成的地雷阵,成为鬼子们不可逾越的鸿沟。顽强或者说执迷不悟的鬼子们,继续用重炮轰击雷场。看着不断被引爆的地雷,他们又重新恢复了信心。为了保险起见,山冈重厚中将决定用最最原始的方法扫雷。这种方法我们在自卫反击战中用过,就是用人滚雷。

王林鄙夷的看着那些光膀子的敢死队们冲在最前面,毫不犹豫的向地雷阵涌来,用自己的身体为同伴开辟道路。虽然缓慢,但是效果还是有一些。鬼子们踏着同伴用生命和残缺肢体开辟出来的血路,逼近了阵地。这个时候令他们没有想到的事情再次出现。反手的战士们用单兵布雷器精准的在鬼子们周围重新撒不了地雷。这个时候,战士们想打靶一样一个一个消灭被困的鬼子们,他们不舍得用重火力,主要是怕引爆地雷。

夜幕终于降临了,鬼子们的努力也再次化为泡影。山冈重厚中将怎么没有想到,集结完毕的快速纵队,正从那些被他无数次确认安全的山地,挥舞着死神的镰刀,向他急速而来。

十九

第六十一章绞杀(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