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分治(五)

在华侨军设下的招待晚宴上,史迪威将军终于如愿以偿的看到很多熟悉的面孔,其中还有很多前国民政府和****中的老朋友。他顾不上白天的劳顿,以及感叹世事多变幻,分别与老朋友们一起用流利的中文畅谈、叙旧。自从史迪威将军做美国驻华使馆武官开始,他在中国工作了近二十年,曾经到过中国的很多地方,对中国的熟悉程度或许仅次于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先生。他的中文非常流利,很多时候写日记不是用英文而是中文。

李华雄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出出现在宴会大厅,他体贴的要给史迪威留下充足的时间。因为只要他一出现,史迪威出于礼仪的需要就不可能再与其他人有更多的谈话机会。李华雄非常清楚自己的这位老朋友——为数不多的值得尊敬的美国人,已经身患胃癌,并且很可能已经开始转移,他已经来日无多。这或许是双方最后一次见面。自从来到这个时空之后,李华雄像很多穿越人一样,见到了太多的传说中的历史和风云人物。但是,能够给其留下深刻印象的并不很多,而史迪威将军无疑是其中印象较深的一位。在李华雄看来,那些人既不像历史书上写的那样伟大,也不像某些宣传所说的那么不堪。

李华雄在休息室内静静地看着穿梭于众人之间的史迪威,心中突然萌生了一丝落寞。史迪威性格坚强,从不讲废话,在多个面都具有卓越的才干,被认为是美军中一位真正的战略家和出色的军事教官。虽然因为华侨军的出现,从某种程度和层面上很大的改变了史迪威的人生轨迹,但是这并不妨碍展现他出色的军事才华。尤为令人尊重的是,史迪威抛弃了西方社会传统的对华偏见,他对英勇顽强吃苦耐劳的中国农民充满信心。他深信,经过一定的训练,再加上很好的领导,中队能够与世界上任何一支军队匹敌。李华雄尤为看重的是他拥有真正的军人品格。史迪威在去世前一天,根据他的请求美国授予他一枚步兵战斗纪念章。这是一种非常普通的奖章,但是只有在第一线战斗的步兵才能获得。

时间差不多了,李华雄来到灯火辉煌人头攒动的宴会大厅。

史迪威终于再次见到自己的老朋友、华侨军的灵魂人物李华雄将军。两个人愉快的回忆了上一次会面的情景,并就共同关心的国际国内问题真诚地交换了彼此的看法。当提到印度局势的时候,史迪威以老朋友的身份向华侨军提出了自己的忠告。

“华侨军不论有多么充分的理由,在远东和中亚的行动,都已经在事实上动了俄国人的奶酪。在中南半岛和东印度地区,狼之队的行动又极大地损害了英国和法国的传统既得利益。”看到李华雄欲开口辩解,史迪威微笑着向他摆了摆手。“这个世界上恐怕很少会有人相信,狼之队真的背叛了华侨军,至少我不相信。今天,我不是以美官或者外交官的身份和您谈话,因此,请让我把话说完。”史迪威的眼神中流露的真诚,很令人感动。李华雄没有再打断他,也算是对他所说的一种默认吧!

“我非常遗憾地看到,在英属印度一片纷乱之际,华侨军又试图在阿克赛钦以及英属印度北部等地区损害被英国人看作是核心的利益。华侨军同时触动英国法国和苏联三个传统强国的巨大利益,我不认为是一个明智之举。英国、法国和俄国,这三个国家由于目前都身陷在欧洲战场,无暇东顾,对于一华侨军为代表的中国人来说或许是挽回失去的荣耀和尊严的绝佳机会,可是欧洲战场的战斗总有结束的那一天,而这三个国家的实力无需我多作说明,您和您的同事应该有非常清醒的认识。我不知道到了那个时候,李将军您和您的军队将何以自处呢?”

“首先请允许我对您的忠告表示由衷的谢意。我们始终认为,您是一位真正朋友,对中国和中国人民满怀强烈的热爱和真诚的同情。”

“我非常荣幸!”史迪威坚毅消瘦的脸庞,涌上一丝感动。

“我们在远东地区乃至中亚等地区所有的军事行动,都拥有充分的理由。”在此,李华雄故意模糊了狼之队和华侨军的关系“那些土地都是当初被俄国人和英国人以及法国人依靠强大武力,野蛮地强行掠走的。他们对世世代代生活在那里的我的同胞进行了令人发指的残害。现在,我们要求收回我们的固有利益,这应该是一个负责人的政治实体,采取的再正常不过的行动。”李华雄没有正面回应史迪威的忠告,他只是再次强调和重申了华侨军行动的正义性。

俗话说,听话听音,李华雄的言外之意非常明确,华侨军为了捍卫中国的利益,并不畏惧英国法国和苏联其中的任何一个,以及他们的联合。史迪威没有再就这个问题谈下去,因为没有必要了。在中国日久的史迪威,已经逐渐习惯了中国人东方式的含蓄。既然中国朋友并不十分在意自己的忠告,并且决心已下,那么作为朋友尽到了朋友之道也就可以了,多说无益。李华雄的话只能让史迪威理解为,要么是李华雄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导致其不能清晰的思考,要么就是他们已经有了充分的准备足以应对未来的局势变化。史迪威更倾向于前者。对于史迪威来说,“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自作自受”的道理还是懂得的。双方至此也终于脱离了国际政治军事,开始真正进入了朋友叙旧的状态。

随后的日子里,史迪威和华侨军的一二号人物进行了广泛深入细致的沟通,对很多彼此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磋商。华侨军爽快地答应了美国方面请求开放机场和港口的请求,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华侨军这次没有提其他的附加条件。这令史迪威感到有一点小小的意外。仅这一项成果,史迪威就不虚此行了。

美国政府经过激烈的讨论,并“充分听取”了盟友们的意见,最终决定部分满足华侨军对朝鲜的领土要求。以现有与日本的停火线为界,北方,依据朝鲜王室的请求作为华侨军的“驻地”,南方则由美国为代表的国际社会与华侨军实施共管。这其实是同意华侨军要求较为委婉的说法,美英法苏现在还处于真正的万里之外,根本没有可能实现其所说的共管。但是直接同意华侨军的要求,美国人还不想惹这个麻烦,也丢不起这个面子。这或许也算是某种程度的分治吧!

史迪威带着丰厚的成果结束了中国之行。应蒙巴顿的强烈要求赴缅甸继续其打酱油的生涯。

就在蒙巴顿、史迪威冰火两重天地为各自国家的利益奔走的时候,印度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也没有闲着,他们为了充实自己的力量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对各个土邦进行积极争取,以期能够加入自己一方。他们最看重的就是对最大的分离力量钱德拉和新穆斯林联盟的争取。各路使者重装上阵粉墨登场。一时间达卡成了前英属印度最为热闹的城市。寄人篱下的钱德拉和他的同伙们,似乎也看到了某种希望和依仗。他们虽然对大英帝国满怀敌意,但是英印当局的举动又使他们心存幻想。不被主流社会所认同,算得上是每一个政治力量的苦恼。现在能够回归主流社会的**变得越来越大。开国元勋总好过被人认为是傀儡要舒服得多。狼之队对钱德拉与印度国内日益频繁的接触,并没有阻止的意思。“实力决定一切!”林楚男和力量都相信这句话。至少在东印度,狼之队的力量在当前无人能够匹敌。如果钱德拉被幻想蒙蔽的双眼,那么等待他的结局并不难预料。

不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面,是一个并不深奥的常识。狼之队当然也非常清楚。根据事前的计划,特区并非想把整个东印度地区都收入囊中。“我们只要包括吉大港在内的大阿萨姆地区。”一方面从根本上消除所谓藏南问题,一方面在印度洋上获得稳定的出海通道。这是狼之队西进的底线。

在蒙巴顿处理印巴分治事宜期间,狼之队与阿萨姆地区的各派政治力量进行了广泛的接触。阿萨姆地区包括曼尼普尔、那加兰、米佐拉姆、特里普拉和梅加拉亚。阿萨姆在当地语言中是“掸”的异写,实际上是傣族的一个别称。而所谓的阿萨姆族,其实就是傣族。阿萨姆旁边的锡金不丹自8世纪即为吐蕃领土,元朝统一西藏后,成为中国领土,至清朝时才分裂出去,但作为清朝的藩属国,深受藏族文化影响。而锡金直到19世纪末被英国侵略前大部分任然是中国国土。公元1228年中国云南缅甸东北一带的傣族遇过阿萨姆东部山脉同意了阿萨姆各部建立阿洪王朝。因此,锡金不丹阿萨姆地区从来就不是印度的一部分,也与印度基本上没有联系。1826年,英国人进入阿萨姆地区,迫使缅甸签订《杨大波条约》,将阿萨姆割让给英国,从此结束了傣族对该地区长达600年的统治。因此,该地区和不丹锡金两国的地位应该是一样,印度根本就无权从英国人手中接管该地区。至于所谓的马克马洪线更是无从谈起。更为可恶的是,当印度把阿萨姆变成一个邦之后,当局不断打压当地傣族的发展,不承认傣族对阿萨姆的历史功绩,并不断将傣族边缘化。

针对阿萨姆地区的实际情况,狼之队采取的策略就是重新唤起傣族以及当地其他民族的民族自豪感,更长远打算是增强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英国人统治这里的时候,也曾一度推行基督教文化,或许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抑或是藏传文化对这里的深厚影响,始终难以得到多数人尤其是底层群众的认同。在这样的情况下,早有准备的狼之队一方面采取传统的群众工作方法,派出由各个西南边陲民族战士为骨干,组成8百余支巡回医疗组宣传队,深入村寨。为当地居民们送医送药,通过电影、幻灯、图片、歌曲等方式,宣传殖民者的罪恶以及狼之队的民族、经济政策。另一方面,经过与前辈们和西藏上层的积极协商,组成了由以dalai喇嘛为首的“大活佛”代表团,访问锡金、不丹和阿萨姆地区,为当地信众赐福。这一事件,在当地所造成了巨大而深远影响。与世界其他地区不同,在强大辉煌的中华文明中,宗教永远要为世俗权力服务,否则就没有其立足之地。狼之队自然奉行同样的策略。

宗教,在这片蛮荒的土地上的影响,远远超过了任何其他文化现象和上层建筑。一般来说多数宗教,总是产生在自然条件较为极端或者封闭的环境之中。例如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产生于沙漠地区,佛教产生于喜马拉雅山脉。而生活在阿萨姆地区的人们,困于身后的喜马拉雅山脉和面前莽莽丛林,笃信万物有灵的萨满教。结合了苯教的藏传佛教也自然由于历史、文化和地理等因素,更易于当地人接受。作为藏传佛教最大教派的格鲁派两大领袖之一的dalai喇嘛,在藏区尤其是前藏地区及其邻近地区的影响极为巨大。因此,他的到来对锡金、不丹和阿萨姆地区造成的轰动,并不难想象。在活佛集团在阿萨姆地区活动的一个多月的时间内,达到了狼之队请他们来的目的。在狼之队以武力为后盾、以医药、文化、宗教为为辅助的不懈努力之下,阿萨姆地区发生了令英国人和印度国大党乃至钱德拉,非常不愿意看到的变化。这也为狼之队实现东印度分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蒙巴顿再次来到孟买的时候,面对的是比他离去时更加强硬的狼之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