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回归(二十六)

一轮红日终于从云层中喷薄而出,阳光驱散了大雾,地面上的狰狞、血腥和厮杀霎时呈现在天地间。

海军水面官兵分乘直升机、救生艇、冲锋舟等交通工具迅速登舰,赶赴各自的岗位,替换“业余爱好者们”。专业人士的到来,立即改变了对岸进攻的形势。术业有专攻,看来没错。在夜间,业余爱好者们的炮击对苏军的杀伤较为有限,更多的则是一种虚张声势和恫吓性轰炸。当苏联海军的舰船掌握在真正的专业人士手中之后,终于焕发了活力,其威力体现的淋漓尽致。在与岸上部队充分协调之后,海军各型舰艇上面真正的重型火炮,开始为岸上的行动提供充分的火力支持。

这仗苏联人已经没法儿再打下去了。空中轰炸机、强击机盘旋呼啸、地面铁甲洪流纵横驰骋、海上各型舰船千炮齐发。从海参崴周围向港口驰援的苏联红军各军兵种,损失掺重死伤枕藉。不要说支援,自保都是奢望。最让苏联红军恐怖的并不是各种常规炮弹,而是临空爆炸如天女散花一般白磷弹。白磷弹在大白天看上去没有夜间那么璀璨绚丽妖娆诡异,但是它所造成的惨烈景象更加令人胆寒。一幕幕惨绝人寰的画面清晰的在苏联红军的身边上演。看着同伴痛苦的在鬼火一般火焰中哀嚎翻滚而无能为力的感觉太令人心碎了。高达千度的火焰带着滋滋的声响,从皮肉一直烧到骨头,像气焊一样整齐锐利的切割连接身体的这部分。不论你如何扑打,挣扎,都无法阻止它在身体上装备上和所有黏附的物体上燃烧、融化。苏联红军的抵抗意志在一幕幕惨剧中一点一点地离开他们的躯体。

在海参崴郊外的机场上依然一副繁忙的景象。空降兵、陆战旅的官兵,以最快的速度空降集结展开。他们在轰炸机武装直升机的帮助下,击退了苏联红军一轮又一轮的反扑,一枚枚云爆弹为武装直升机清理出一片又一片的空降场。加快了空降部队的运动集结速度。直升机利用其优异的性能,将空降兵们迅速投放到需要的地域。来自特区的工程兵旅机降后,立即在机场周围扩建野战机场跑道,协助其他部队建立巩固防御阵地。为了进一步加强海参崴的军事力量,特区又向海参崴空降了一个火箭炮旅和重炮旅。时至下午四时,在海参崴南北已经形成了以海面火力为支撑的港口地区和以空中地面火力为支撑机场地区。特1坦克旅全部集结完毕之后,与第3空降旅、第7陆航旅协同,在水面舰艇猛烈炮火和b25空中炮台的支持下,向海参崴发动了迅猛的进攻。海参崴坚固的城防工事,在一枚枚重炮和激光制导炸弹的**下,纷纷土崩瓦解烟消云散。企图依托海参崴城内建筑工事进行负隅顽抗的苏联红军很快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在各级指挥官的的指挥下,退入城内准备借鉴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经验与中国侵略军进行残酷的巷战。然而他们的这个梦想也很快化为泡影。

形势不同了。来自空中的打击力量使得巷战成为苏军的噩梦。每当他们退入某座建筑时,迎接他们的不是坦克的100毫米口径的直瞄火力,就是来自空中猛烈轰炸。直升机的火箭巢、航炮迅速遮蔽了他们的视野。伴随坦克进攻的装甲步兵,时不时把一枚枚云爆火箭射入建筑内。威力相当于一枚155炮弹威力的单兵云爆弹,其反复叠加的冲击波和迅速消耗殆尽的氧气使得它所过之处没有任何生命可以幸免于难。空降旅的官兵,被直升机投送到城市内的各个制高点和具有作战价值的地域。一方面指引空军对地面实施精确轰炸,一方面进一步造成苏军的混乱。

“这就是在敌方国土上进行作战的的好处!”第3空降旅旅长陈文中大校看着燃烧着的海参崴不由自主地说道“虽然这里很快就成为我们的国土,但是在它还未完成这个转变之前我们可以毫无顾忌的对其实行超限战。这里没有我们的同胞,没有我们的国民,我们可以没有任何心里压力。”曾经在国内抗战中无数次实施空降作战的陈文中大校,第一次感觉到一种无所顾忌的快意。他看着自己的战士摧毁一座座俄国哥特式和苏式呆板的现代建筑时,心中没有任何哀叹和惋惜。这些本不该出现在这里的建筑,只能勾起他无限的愤慨。那些在炮火硝烟中奔跑哀嚎的所谓平民们的死亡也不能唤起他丝毫的同情。

“战争中没有人是无辜的!正是所谓的平民在支持着他们的政府和国家,发动一次又一次的侵略。这项原则适用于包括日本人和俄国人在内,所有正在伤害和曾经伤害过我们的国家。”徐鹏雄的话语再次在他脑海中回响。“所谓的人道主义,正式当年视别国国民生命如草芥如动物的西方强盗国家掩盖自己罪行的一块虚伪的遮羞布。他们屠戮所谓野蛮人生命的时候,并没有赋予他们选择生存的权利。现在,他们血管里同样流淌着来自祖先野蛮的鲜血。现在轮到他们了!”

突入海参崴的绝对兵力其实非常有限,尤其是地面部队。他们更多的作用在于为空中和海面的炮火提供精确的坐标、清除地面上残存的敌人。但是,一来这座城市并不大,二来来自海空军的炮击和轰炸领海参崴的守军误判了中队的数量。其实,海参崴在持续的近三天的空中轰炸中,城内苏联守军的抵抗意志并不像他们自己曾经认为的那么坚强。当他们亲眼目睹敌人的那些自己未曾见过的武器时,他们的信心决心随着战友身体的破碎而散落了一地。尤其是他们目睹了直升机新颖恐怖的作战方式和85II坦克硕大的身躯和炮口之后,他们彻底放弃了抵抗的梦想。这时在海参崴很多建筑物开始飘扬起各种材质和用途的白色织物。不管它们曾经是衬衣还是桌布,现在他们的用途只有一个——请求投降。

求降就要有个求降的样子。一队队高举双手的苏联红军从一座座建筑物中走了出来,在中队指定的地点集结。盘旋在海参崴上空的直升机,毫不留情的粉碎了哪些试图以诈降的方式获取某些利益自作聪明的苏联官兵。海参崴这座东方良港在被异族人**了85年(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如果从1858年瑷珲条约算起是87年)之后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之中。

在刀锋行动实施的同时,第一方面军24个师32万人,从吉林的珲春至黑龙江海清;第三方面军3个军12个师,总兵力15万人,从黑龙江佳木斯至漠河,宽阔正面上,在空军强有力的支持下,纷纷越过中苏边境线,攻入苏联远东地区。第一方面军兵分三路,右路2个坦克师,3个摩步师、5个步兵师,合计10个师,由延吉向海参崴方向进攻,中路2个坦克师、2个摩步师、3个步兵师,合计7个师,由牡丹江向捷尔涅伊方向进攻,左路3个坦克师4个摩步师,合计7个师,由佳木斯向哈巴罗夫斯克(伯力)进攻,然后沿阿穆尔河南岸向尼古拉耶夫斯克(庙街)方向进攻。第3方面军则兵分两路,右翼集中3个坦克师、3个摩步师和2个步兵师,合计8个师,进攻布拉戈维申斯克(海兰泡)至哈巴罗夫斯克(伯力)一线,配合第一方面军左路军向夹阿穆尔河北岸,向尼古拉耶夫斯克(庙街)方向进攻。左翼则集中2个坦克师和4个步兵师,合计7个师向北方莫戈恰至玛格达加奇一线进攻,协同第2方面军的军事行动。

数十万中队,以坦克部队为前锋,在陆航部队和配合下,突然向当面的苏联红军发起迅猛的进攻。战役完全达成了预想的突然性。第一梯队顺利楔入苏联红军的防线,这时后方的火箭炮兵,重炮部队和空中火力几乎同时飞临战场上空,对进攻面、敌人后方增援部队的集结地点进行阻断攻击。第二梯队在后方炮火的掩护下从装甲部队打出的缺口涌入、扩大突破口。装甲部队和摩托化部队突入阵地之后,更不停留,直插苏军纵深地带。这时苏军所谓的筑垒地带在现代化空地一体进攻中,并没有发挥其构筑者预想的防御效果。42式主战坦克在陆航的配合下对号称坚固的苏联堡垒进行毁灭性的打击。这些工事在日本关东军的进攻中发挥的作用尚且有限,更不要说面对中队的进攻了。

号称强悍意志坚定的苏联红军,在上次对日作战之后,加强了军队的“思想政治工作”“清除”了一批“意志薄弱者”之后,军队最起码在表面上焕发了新的活力。不能说这种高压完全没有效果,恐惧再没能击垮人的意志之前,同样也能激发人的巨大潜力。当苏联红军面对前所未有的凌厉进攻,发现在众多反坦克作战手段收效甚微之后,毅然决然采取了最原始的反坦克手段。一个又一个的苏联红军高唱着革命歌曲或者呼喊着革命口号,大无畏的冲向巨大的坦克。有的刚跳出战壕就被打成一蓬血肉,有的毫无悬念的死在赴死的路上,不过如此众多悍不畏死的苏军中,总有一些能够抵达目标,轰的一声,坦克依然伫立在他们的同伴面前,继续喷射着火焰和弹丸。当然,坦克也并非毫发无损,只不过履带被炸断罢了。坦克的战士们立即从坦克底部的出口钻出,在战场紧急修复。苏军在付出了生命和意志的代价之后,绝望的发现那些停在原地的坦克,再次发出困雷般的轰鸣声,加入势不可挡的钢铁洪流之中。

第一方面军右路军在逼近海参崴的过程中,遇到了越来越顽强的抵抗。苏联红军在“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鼓舞下,出现了越来越多奋不顾身舍身殉国的人。然而,中国人的钢铁再次教育了苏联人,在铁与火的交织中,在没有有效武器和工具的时候,人的意志是多么的脆弱和不堪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