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栈道”

“中国人开始行动了!”

这是美国人乃至英国人、俄国人在1945年听到的最激动人心的消息。

是的,中国人开始行动了。经过了近两年无赖式的拖延,在美国人的威逼利诱之下,华侨军终于开始进攻日本的实质性军事准备之中。标志件,就是驻新疆、甘肃西部的西北方面军精锐部队第十集团军开始大举东进。第十集团军辖第14军、15军,辖有第11、14坦克师,第45、50、56摩步师,第90、91、98、99步兵师(其中第90、91师为骑兵师)以及第6陆航旅,共计9个师1个旅,自1945年新年伊始,就从天山南北,沿乌兰铁路、包兰铁路、包张铁路向呼和浩特、张家口集结,并沿新修建的集宁至通辽铁路、北京至沈阳铁路向东北地区集结。与此同时,驻扎绥远、热河、察哈尔、河北北部的北方方面军,所辖的第9第10集团军,也兵分多路沿铁路和公路、海路,开始向东北地区集结。陆上兵力调动的时候,蛰居大连、旅顺、天津、威海卫、青岛等地的海军也开始进行频繁的调动。一方面向帮助陆军海运人员物资,一方面向黄海中北部朝鲜一侧运动。在东北地区,一列列军用列车,在密如织网的铁路线上穿梭往来。

特区政府在1945年1月10日发布动员令之后,特区的宣传机器开始高速运转。刘远洋煽情战前演说——被后世成为本世纪最优秀的演讲之一、最成功的战略欺骗,通过电台一遍又一遍的播放。该篇演讲,历数中华文化对日本的影响和恩惠,日本和大和民族对中华以怨报德的丑恶嘴脸。从文化、民族、地缘政治、国际主义等方面充分阐述对日本发动复仇之战的必要性。最后,号召全中国民众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万众一心,为严惩日本强盗做出自己的贡献。并且第一次呼吁国g双方化干戈为玉帛。刘远洋的演讲吹响了战斗的号角。报纸、电台、电影、戏剧等各种宣传渠道被充分调动起来。各种或真或假日本侵略军的暴行的纪录片、图片、报道顿时充斥各种媒体。社会各阶层在强大的宣传鼓动下全都被调动起来,各种不同名目的研讨会、控诉会、诉苦会、示威、游行、请愿活动此起彼伏。不过,这些活动全部在下班后或者休息日进行,从不占用正常的工作和学习时间。一时之间,特区成了一个快要沸腾的火山口,喷发之前滚滚热浪已经令人兴奋不已。

位于平壤的李氏王朝此时也不甘寂寞,号召全朝鲜青壮年男子“加入王师!”、“严惩倭寇!”“重塑朝鲜!”原来,北朝鲜“光复”之后,华侨军找来李氏王朝的后裔,在被大清王室重新册封之后在平壤登基。为感念“大清”再造之恩,李氏王朝颁布上谕:废除朝鲜文字和语言官方语言文字地位,以汉语为官方法定用语。这条上谕并未引起多大的反应。夹在中苏日大国之间的朝鲜,在历史上几乎从来也没有主宰过自己的命运,这或许就是弱小国家和民族的悲哀。在历史上朝鲜受中华文化影响最深,时间最长。自从朝鲜在它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也就是1443年世宗大王命令使用谚文的时候,就受到众多朝鲜文学家的攻击,这些学者认为抛弃汉字就等于失去了通向知识的途径。崔万理曾说:自古九州之内,风土虽异,未有因方言而别为文字者。唯蒙古、西夏、女真、日本、西蕃之类,各有其字。是皆夷狄事耳。无足道者……历代中国皆以我国有箕子遗风,文物礼乐,比拟中华。

今别作谚文,舍中国而自同于夷狄,是所谓弃苏合之香,而取螗螂之丸也;岂非文明之累哉?自创制朝鲜文字和语言之后,朝鲜的去“中国化”的历程也就开始了。然而,中华文化对朝鲜的影响根深蒂固,尤其是在他们的上层知识分子中影响更为深远。在近代朝鲜历经俄国、日本统治,一会儿学俄语、一会儿又学日语,他的人民早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现在又继续学习汉语,也算驾轻就熟吧!况且,特区给予朝鲜民众学习汉语几大方便。最大的优惠就是免除学费和设立奖学金。于是,在北朝鲜境内掀起学习汉语的热潮。北朝鲜光复之后,虽然李氏王朝一再要求,“大清皇室”一直不允许朝鲜拥有自己的军队,只允许李氏王朝招募三百人的御林军,其成员均为在华的朝鲜族。现在,华侨军大张旗鼓的要进攻日本,这在李氏王朝来看无异于千载难逢的机会。因此才有如此高调的行为。对于李氏王朝的热烈请求,“大清皇室”“念其耿耿忠心,恩准朝鲜募兵加入王师。”得此恩宠的朝鲜王室深感圣恩涕零不已,朝鲜复兴有望。以此为开端,朝鲜出现第二次参军热,第一次出现在日本统治时期。不过那时参军除了温饱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份无奈,而现在参军则是为了复仇,重重振朝鲜,积极性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在朝鲜大张旗鼓征兵的时候,在特区内一次特殊的征兵也在进行。发起这次征兵活动首脑是著名的“琉球复国运动”领导人刘非凡同志。刘非凡就是那个和祥林嫂有一拼的“琉球”。自从解放东北之后,他不止一次上书军委,要求在中国大张旗鼓的搜寻琉球遗民,成立“光复琉球运动”,建立琉球国流亡政府,并在中国境内招募军队,准备随时解放琉球。由于,解放东北之后百废待兴,刘非凡的建议一度被搁置。自从进攻苏联战略制定之后,尤其是“栈道”行动付诸实施之后,刘非凡的建议被提到议事日程,并且以超常的速度予以实施。

第一步,在长春设立“光复琉球运动”总部,刘非凡担任总理事,成立机构搭建班子。第二步,从日本战俘中甄别出冲绳籍的士兵,组成“光复琉球义勇军”,第三步,招募“光复琉球志愿军”,主体由原刘非凡担任师长的原第107步兵师组成。第四步,搜寻琉球王国尚式后裔,由“大清皇室册”封为“琉球摄政王”,赐予印绶节杖、待光复琉球之后再正式册封为王。在沈阳故宫中的大政殿作为琉球摄政王的驻节地。刘非凡同志也被“琉球摄政王”封为“上柱国大将军”,所有这些动作居然在一个月内就得以完成了。刘非凡上柱国大将军,至此初步完成了其穿越以来也是平生最大的夙愿。剩下的事情就需要等到真收复琉球那一天了。

美国人看到华侨军的动作称得上非常欣慰,过往种种再也没人提起。随同美国援华物资到来的还有大量旅美华人志愿团的成员。美国人当然希望能够尽量少牺牲具有本国国籍,尤其是白种人的生命,来换取胜利。因此,美国政府和军队,对在美的华人志愿人员大开军事训练之门、尤其是飞行员的培训。当然随同前来的也少不了其他各种肤色的飞行员。这些美国小伙子们怀着一腔热血,来到中国和朝鲜,准备给日本鬼子以痛击。美国和特区当局的友谊也随着华侨军的调动集结迅速升温。

华侨军与美国的蜜月生活,令苏联非常焦急。苏联国内恶劣的安全态势,更加迫切需要英美的援助。美国和中国打得越火热,就意味着美国对欧洲战场的忽视。不仅是苏联,还包括英国以及美国国内,对美国政府这种举动都提出了极大的质疑。为了平衡欧洲以及国内先欧派的不满,也是为了欧洲战场的需要,美国在向中国提供大量援助的同时,对英国和苏联也同时加大了援助力度。自1942年起,美国已经真正成为世界的兵工厂,他的国力在非常短时间内就得到了展现。尤其是太平洋战场的严峻态势,更成为这座“锅炉”有力的燃料。为了增加援助苏联的效率,美国与特区达成协议,美国帮助特区开发大庆和辽河油田,并以现金和实物的方式购买石油和石油制品,向苏联提供援助。

特区对此没有异议,并在美国的帮助下加快炼油厂以及石油管道的铺设工作。一条条管道像血管一样,向渐渐不支的苏联帝国输送工业血液,以尽量维持其不迅速崩溃。中国通过美国购买的方式援助苏联的物资,除了石油之外最为主要的是粮食。苏联由于征召青壮年男人入伍,导致农业生产人口严重缺乏,因此对粮食的需求量非常大。美国通过这种方式援助苏联,既可以减少自己的援助的费用,更重要的原因是快捷。尤其是在第二次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后,从中国输往苏联的粮食的比例增至百分之三十五,石油百分之十五。与此同时,大量苏联急需的战略物资通过空中、海洋和铁路由北美向苏联汇聚。远东地区也渐渐成为苏联第三大物资集散地。第一位的是摩尔曼斯克港、第二位是伊朗。

特区大张旗鼓的进行对日本作战的准备工作,不可能不引起日本的注意。他们一方面向南朝鲜增派地面和空中部队,并不断加强防御工事建设。他们在南朝鲜构筑了三道防线。分别是依托汉江、朝阳江的北部防线;以俗高山为核心的中部防线;蟾津江、锦江、洛东江中上游水网密布地区构建的南部防线。另一方面从台湾、菲律宾、印尼等地调回大量舰船增加防御。加强济州岛、对马岛等岛屿的防御。并在国内继续征兵,增加飞机、高炮产量,增设地面雷达站,以加强本土防空。并在九州和本州南部可能登陆地点加强滩头阵地的构筑。这也从另一个角度缓解了美国在太平洋战场的压力。此外,日本并未放弃外交努力。

他们游说德国,试图通过德国鼓励华侨军将进攻的矛头转向北方。他们的构想其实与德国的战略不谋而合。德国在第二次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是绝对是惨胜。按照德国参谋部的报告,德国将至少在6个月之内无法再向苏联发动新的进攻。其实这是德国参谋部为了照顾元首的面子和脾气而进行的最为乐观的估算。按照他们的本意,德国难以在12个月内向苏联发起具有决定性的进攻,也就是莫斯科会战。在这个时候,如果有人能够在远东向苏联发起进攻,不论胜负无疑对德国将会极为有利。即便对方胜利了,广袤的西伯利亚也必将成为其与得过分享胜利果实的最大障碍。德国就有可能独享苏联最为富庶的欧洲部分。因此,日本的游说非常符合德国的战略。

自从日本在中国遭到彻底失败之后,元首就对日本失去了信任。现在日本的建议虽然对元首非常具有**力,但是元首几乎毫不犹豫的拒绝了日本人的游说。他的理由非常简单,“德国和中国方面难以建立实质性的信任。”说归说,德国方面还是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他们通过秘密渠道向华侨军方面表示,只要华侨军出兵远东,德国愿意与之分享苏联的利益。华侨军在此时此刻不可能给德国人任何承诺,只是礼节性表示了对元首慷慨的谢意。

时间在各种纷纷扰扰中迅速的消逝,距离华侨军承诺的进攻日本本土的时间越来越近。在东北、华北,华侨军的调动也更加频繁,一场大战在即,各个利益攸关方都在密切的关注华侨军的一举一动,盘算着对自己的影响并准备着对策。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一场突然的变故,以及以后发生的事情,令世界几乎所有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普通民众的眼睛掉了一地,摔了粉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