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鏖战(九)

与东线紧锣密鼓的鏖战不同,在西线,狼之队以极大的耐心和饭田祥二郎虚耗。郎朗的战略非常简明,就是以西线为掩护,牵制敌军无暇东顾,为第200师和第109师攻占滚欣创造条件。另一方面也为特区向狼之队空运物资以及美援就位赢得时间。战役全面发起两周后,也就是在第109师驰援金三角地区之时,郎朗得到了一个他最不愿意听到的消息。史迪威“非常遗憾”的告诉郎朗美援无法在短期内到位。这个消息的准确性同时得到了华侨军司令部的证实。美军方面突然发生的变故,令华侨军司令部一时也有一点措手不及,打乱了华侨军队的整个计划。按照战前华侨军的设想,以狼之队在南方作战为借口,继续向美国所要大批援助,为整个特区在北方恢复扩大生产进行经济建设赢得较为充足的时间,并减轻美国方面迫使华侨军整体进行对日作战的压力。

然而,从后世穿越而来的华侨军的高官们,千算万算,还是遗遗漏了一点,那就是印度政局的迅速变化这个变数。按照李华雄他们的判断,印度的局势虽然混乱,但是在英美联合的干预下,应该至少在(后来的)孟加拉国以西的印度、巴基斯坦主体部分能够恢复秩序。李华雄等人并非没有考虑到印度国内印度教徒和穆斯林所构成的宗教因素,但是依常理推断在印度的政治局势没有明朗之前,也就是没有正式独立之前,宗教矛盾应该还不会成为主要矛盾。局势的发展恰恰证明,李华雄他们这些人对宗教力量和情绪力量缺乏真正的理解。钱德拉鲍斯虽然是印度教徒,但是其激进的政治主张反而在穆里林中获得了认可和强烈的支持。尤其是在后来的东巴基斯坦也就是独立之后的孟加拉国区域内驱逐英国人并获得“独立”的情大刺激下,在印度西北部也就是独立后的巴基斯坦地区引起了强烈反响。该地的独立势力对国大党的“软弱”产生强烈不满,转而支持鲍斯为代表的激进派。

而以甘地为代表的温和派在印度教徒中确有其大的影响,因此,双方产生了严重的分歧,此时积聚在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长久以来的敌视,在政治分歧的前提下爆发了。如果说以前的英国人希望甚至挑唆印度国内政治力量、部族势力和宗教分子相互敌视的仇杀而陷于四分五裂之中的话,那么现在他非常希望印度能够保持某种程度的稳定。但是,长期种下的“因”终于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果”。膨胀的宗教情绪刺激下的穆斯林们,把压抑在自己心中的仇恨和愤怒,在指向印度教徒的同时,也指向了英美这些白种异教徒。愤怒的人群,冲击了新丝路沿途几乎所有的中转站,劫夺武器,在安拉的指引下展开“圣战”。猝不及防的美国人和英国驻守部队,骤然发现平时胆小怕事、和颜悦色的穆斯林兄弟,突然变得勇敢而狂暴。在世界上所有的仇杀之中,最为残忍的,可能就是源于宗教情绪对异教徒的杀戮。那些举着十字架,把所有不信仰耶稣和上帝的人都视为与动物无二归于野蛮人的白种人,终于亲身体味到被别人不当人的滋味儿。英美军人进行了抵抗,然而面对蜂拥而至手中拿着简陋武器的人群,他们的人数毕竟太少了。“文明人”在异教徒的疯狂进攻之下,肝胆俱裂。他们被从真正意义上撕为碎块。

李华雄并不关心这种宗教屠杀,但是局势的混乱,直接导致了新丝路的中断。使得华侨军措手不及。这种源于没有对印度国内的宗教势力予以足够的重视而发生了误判,其实这也不能全怪李华雄为代表的特区高官们。毕竟在中国,尤其是在汉族之中,宗教对人们生活和思想的影响力,远没有其他国家和地区民族中那么大。在五千多年漫长的历史中,除了极个别少数民族地方政权之外,在绝大部分时期和地域,并没有出现过能够与世俗君权、王权相抗衡的宗教势力。反而,几乎所有的宗教不论是外来宗教还是本土宗教,无不依附于世俗政权并为之服务,否则,在中国根本不可能立足和发展。中国人,尤其是汉族以及汉化的其他民族或者受汉文化影响深远的民族,看似什么都信,世界上有点名气的宗教几乎都能在中国人中找到信徒。

人们即信那些山川万物皆有灵、发展阶段较低的多神教甚至原始宗教,也信发展阶段较高的独神教。其实在中国人骨子里什么都不信。即便信,更多人也是出于物质化和功利化的目的,而并非为了求得心灵上的慰藉和安宁。在家里供奉灶王爷灶王奶奶是为了让其“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信观音是为了求子,信文武财神爷是为了求财,信龙王爷是为了求雨。即便在现在,很多不那么正规的教会或者邪教发展信徒,基本上都是以去病消灾的名义招揽。因此,缺乏宗教传统的中国人,对宗教自然不会像其他国家的人那样重视。同样出于这个原因,李华雄等人虽然在后世对“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等三股势力的危害有一定认识,但是对于宗教的力量对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巨大影响,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因而导致了对印度局势的误判。

这样一来,华侨军队当初打算主要依靠美援作为狼之队补给渠道的设想一下子就落空了。本想吃一顿免费的大餐,结果到最后连白开水都要自己付双倍的钱。虽然以狼之队之前囤积的作战物资,再坚持一段时间的作战并不成问题,但是这无法改变狼之队严峻的作战形式。到了这个时候,检讨、后悔、恼火都不是最急迫的,如何尽快解决和改善狼支队的窘境才是最为重要的事情。对于印度发生的事情,除了英国人之外,美国人几乎和中国人同样着急。刨除在新丝路印度段的损失不提,如果狼之队真的在缅甸因为后勤补给问题而导致被歼灭或者败退,那么之前取得的所有战果都将化为乌有,对于印度的局势无异于雪上加霜。处于共同的利益,这次美国人的行动非常快。在不到三天的时间内,就重启了美国至中国的空中航线。而且不顾苏联人的极力反对,率先将储备在尼古拉耶夫斯克(庙街)和赤塔的原本用于援助苏联的物资转而通过空中和铁路运往中国。中美双方都不约而同的为当初自己英明的选择而庆幸。如果不是当初李华雄利用东北的局势讹美国人一笔(详见《东北》第六十六章杀戮十八节),美国人处于多重考虑同意,那么骤然面对今天的情况就将是灾难性的结果。

为了使后方的物资能够尽快送到狼之队手中,美国人和华侨军同时向委座施加了巨大压力,迫使委座开放西安、成都和昆明机场。本来委座还想据此向美国人提一提条件,但是美国人在此刻恢复了老牌帝国主义强国的本来面目,以不容质疑的口吻告诉委座,必须“立即满足”美方的要求。美国人的态度令委座很是不爽,但是没办法惹不起人家值得同意。华侨军队可不像美国人那么好糊弄,他们太了解自己的同胞擅长什么了。因此他们以同样强硬的态度要求三座机场必须置于华侨军队的“保护”之下,否则一切后果自负。这也是华侨军第一次以这样的口吻和国府委座对话。娘希匹的,你他妈以为你是谁啊!老子惹不起美国人还惹不起你吗?幸好委座身边还有几个像陈诚、张治中这样的明白人,他们用大量无可辩驳的事实告诉委座,有美国人撑腰的华侨军咱们同样惹不起。其实,大家都明白,华侨军队即便没有美国人撑腰,绝不是善与之辈。这么说,国府和委座的脸上不是好看一些吗?本来,张治中还想利用这个机会进谏委座暂停内战,但是看到委座已呈猪肝色的脸,还是作罢。生气归生气,甚至力量代表一切地委座,在权衡之后,很快就做出了明智的选择。

发生在印度的事情,饭田祥二郎不可能不知道,因此,他认为自己期待已久的机会终于来到。虽然东线的噩耗令他心里面很是不舒服,但是他依然坚持认为皇军歼灭狼之队,为梅津美治郎阁下报仇雪恨的机会终于到了。饭田祥二郎这样认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寺内寿一大将同样这么认为。他从越南、老挝、泰国、马来亚拼凑了三个师团又二个独立混成旅,带领多达十余万人仆从军从中南半岛东部、南部气势汹汹的杀了过来。不能怪寺内寿一执迷不悟,一来东南亚的局势要比中国国内稳定得多,它能够抽调更多的兵力投入作战;二来,十余万人命丧金三角,泰国和老挝的门户洞开,如果不及时补上这个洞,那么中队就可从这里**。不仅威胁缅甸的侧翼,而且随时可以越过边境攻击老挝和越南。在多重考虑之下,寺内寿一的决定得到了大本营的同意。

二十余万人的调动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而一向谨慎的饭田祥二郎此刻似乎已经无法克制自己的激动的心情,决定不等援兵到位,提前发动进攻。他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并非完全没有道理。从仰光而来的援兵很快就会抵达,而狼之队在东线的不到四个师的部队中,有三个师,刚刚经历一场大战,处于极度疲劳状态,急需补充和休整。他完全可以利用这个绝佳时机,组织一场针对这支残兵的歼灭战。一方面可以调动和牵制正面的狼之队三个主力师,另一方面可以持续向狼之队施加压力,消耗其本就不充裕的物资。即便不能歼灭狼之队,也可以为后续部队的调动和集结赢得时间。

饭田祥二郎的想法不能说错,在日本中也称得上是最了解狼之队的指挥官,但是他对自己对面的这支狼之队的认识依然不充分。他磨刀霍霍的时候,郎朗发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