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南进(八)

图瓦京死了。他的死可以说是一种极端不负责任的行为。作为一名方面军级别的高级指挥官,轻易放弃自己的岗位职责而选择所谓的解脱,这绝对和大日本皇军的剖腹自杀有一拼。其实从精神层面来讲,苏联军官的自裁,远不如日本军官的层次高。一来日本武士阶层向来就有“死忠”的传统,认为自己未能实现效忠天皇(主上)的誓愿而自裁。这里面不仅有以死谢罪的含义,更多的还是一种以死明誓以死尽忠的内涵。二来由于神道、武士道等作为强大精神支撑,有死后为神的超脱。他们的死从精神上更从容,更洒脱或者说更幸福。这也就是为什么狼支队“不成全”鬼子剖腹或自裁的主要原因。而伟大的苏联,是一个视宗教信仰为精神鸦片,以消灭宗教信仰砸碎人民精神锁链为己任为荣耀的国家。他们除了全民一致的远大理想之外,不承认任何其他精神领域内的意识形态存在。以图瓦京为代表的苏联高级军官,选择以这种方式离开世界,完全是在人民父亲的大清洗强打精神压力之下所造成的无奈,或者说对生不如死的生活的恐惧。

图瓦京的选择没有给库尔斯克地区南线的崩溃带来任何转机。南线坍塌之后,第4装甲集团军司令霍斯将军,命令集团军的装甲战斗群在飞机的掩护下,迅速向突出部的根部**,试图形成对突出部重兵集团的包围。

库尔斯克地区的局势牵动着人民父亲的每一根脆弱的神经。他严令科涅夫的草原方面军加快向库尔斯克地区的增援速度。尤其是近卫第4坦克军、第5坦克集团军,近卫第1、第3机械化军,近卫第3、第5、第7骑兵军,这些机动性强的军队,更要迅速驰援。人民父亲的命令和对图瓦京的批判几乎同时发出,即便在战斗最激烈的前沿,在战斗间歇政工干部还要对图瓦京的叛国行为予以严肃的批判。他的家人再也不能享受高级军官家属的待遇,毫无悬念的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德国第4装甲集团军的快速插入库尔斯克狭窄部的举动,对朱可夫的压力可想而知。

他立即调动预备队遏制德军进攻,此外,他要求后方空军给予前线更多的支持。德军在南线的成功,极大鼓舞了中央集团军群。尤其是在库尔斯克突出部北部莫德尔上将的第9集团军。该集团军共有21个德国师和3个匈牙利师,33.5万人,990辆坦克。比历史上,增加了400辆彪式坦克150辆自行火炮。按照中国专家的建议,组成一个高度集中的加强坦克师,作为进攻的尖刀。德国在二战时虽然极力主张集中使用坦克,但是在机械化合成程度上,仍然难以和后世相比。第9集团军6个坦克师才装备590辆坦克,而二战后,一个标准的苏制坦克师装备332辆主战坦克,一个美国装甲师则348辆主战坦克。

这个庞大得令德国人都惊讶的所谓加强坦克师,在进攻中起到了令德国人无法想象的作用。中国的传统作战理论就是强调千方百计在局部达成以多打少的局面,利用绝对优势兵力,以多打少,集中全力攻击一点。强调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这些来自后世具有战斗经验的军人,对坦克作战的理解远超包括朱可夫在内的苏德双方的装甲战先驱们。德国的超重型坦克师在库尔斯克北部,上演了一场标准的坦克集团进攻。400辆坦克排成楔形进攻队形,在广阔的战线上形成一个握紧的铁拳,沉重地撞击在苏联人构建的漫长防线上的某一个点上。继而切入、分割整个防线。沉重的钢铁碾碎了苏联人的防线、身体和意志。坦克集团虽然损失严重,但是终于撕裂防线,正在快速同并不遥远的第4装甲集团军相向而进。

眼看铁钳的两臂马上就要合拢,坚强如朱可夫,也难免心中一紧。严令和督战队几乎同时到达各个战线的最前沿。面对德军的凶猛进攻,苏军进行了前所未有的顽强抵抗,付出了极大地的牺牲,也只能延缓德军的进攻,难以遏制其。坦克不是敌人对手,再加上空军丧失了制空权,使得前方苏军无法得到后方炮火充足持续地支持和保护。仅凭前沿的小口径火炮和血肉之躯,根本无法阻挡德国人的铁甲洪流。

严重缺乏有效空中保护的负责增援的草原方面军,在平坦的旷野中行进,就像摘掉面纱的美女脸上的粉刺一样刺眼。德国的俯冲轰炸机、战斗机和直升机就像看到美味的恶狼秃鹫一样盘旋在“粉刺”上空,久久不愿离去。一支又一支军队在行进间就纷纷土崩瓦解,一辆辆坦克自行火炮变成一堆丑陋的燃烧着火焰的垃圾。幸存的增援部队也陷入举步维艰进退维谷的境地。

炮声越来越近愈来愈猛烈。朱可夫通红的眼睛看着地图上一点一点收缩的防线,眉头死死的皱在一起。该用的不该用的,能使的不能使的招数全用过了,却依然难以阻止德军的攻势。他无法掩饰自己内行的焦灼,再次经历了一个不眠之夜后,终于下定决心请求最高统帅同意自己突围。人民父亲此刻还没有完全疯狂,前线不断传来的坏消息,使他仿佛又回到了1941年那个难熬的冬天。看到从不轻言撤退的爱将朱可夫发来的请求,只得同意。人民父亲在关键时刻的清醒挽救了朱可夫。朱可夫指挥突出部内苏联陆军展开了突围行动。最终,他“成功”带领25.6万残兵败将,撤出了突出部。历时44天的库尔斯克大会战在1943年终前结束。此战,德军虽然没有全歼突出部内全部133.6万苏军的重兵集团,但是依然取得了歼敌132.53万(包括草原方面军)缴获坦克1100辆、火炮10000余门的巨大战果。成功缩短了德军的战线,使德军的机动性获得极大的增加,改变了苏德战场呈现出来的对德军不利的局面。

德国不仅在东线取得巨大胜利,而且利用更为先进的雷达和me262成功的遏制了盟军对德国的战略轰炸。元首为此兴奋地一夜未眠,并向德国民众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讲,戈培尔随后开动德国的宣传机器大肆宣扬元首的英明神武和德人的英勇顽强。

Me262和飞虎直升机像当年的t34一样在欧洲的天空刮起一场狂飙。在它巨大的影响下彪式坦克反而显得黯然失色。欧洲战场的变故使得盟军陷入极大的被动。尤其是美利坚更是后悔不已。当初,情报显示在中队在中国东北战场上使用了直升机,并有迹象显示他们可能拥有喷气式飞机。美国人和英国人对这样的情报可以用嗤之以鼻来形容。在他们看来,如此尖端的技术,中国人不可能拥有。所谓的情报,不过是日本人为了掩饰自己可耻的失败而故意放出来的讯息,用以转移国民的失望。现在德国人在苏德和欧洲战场上突然使用这两种技术,苏联在战场上的惨败,充分显示了喷气式飞机和直升机在战争中的价值和广阔前景。美国人和英国人不敢再掉以轻心。他们相信日本人也将很快或者已经拥有这些技术。那么在获得这种技术或者找到克制地方法之前,在太平洋战场上这种先进的武器一但被日本人应用,对于美国而言将是灾难性的。更令英美不安的关键问题就是,目前盟国在这方面刚刚起步不久,而直升机用于军事方面的研究工作还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

英美在加快自己的研制工作的同时,不得不再次把目光转向中国。中德之间悠久的合作历史,使得他们有理由认为,中国北方力量为了尽快打败日本人,暗中和德国人展开军事合作,从德国人哪里早已经获得了这种技术。那么向中国人施加强有力的压力,迫使他们尽快与盟国共享这种技术,在当强就显得极为迫切和重要。美国人知道这绝对是一个非常难办的问题。因为前段时间,要求中国尽快出兵的时候,遇到非常大的困难。

传说中和委座的中央政府矛盾非常大的李华雄,这次和委座的立场出奇的一致。最后美国人得出一个结论,已经摆脱日本侵略的中国人,更愿意解决自身存在的内部问题,对国外的事情不敢兴趣。这一下美国人急了。只得使出杀手锏,以断绝援助相要挟。委座终于撑不住了,同意就出兵缅甸的问题进行商谈。经过了几番磋商之后几乎没有什么进展,委座还老问题,就是英国出兵,盟军提供海空的支援。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才能考虑出兵的问题。美国人那里已经火上房,他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中国几百万大军白白窝在家里。于是,立即向英国人施加压力。英国人则以自己已经向澳大利亚支援了一支舰队,此时无力向缅甸提供海军支持,但是同意出动地面部队。

英国人说的也算是实情。英国人让步了,委座也必须要做出表率。最终还是史迪威出面和李华雄进行“私下”磋商。李华雄同样站在中国的立场上提了一大堆实际困难和条件之后,才勉强答应。不过,附加条件则是:在中方提出的条件完全得到满足之后才能出兵。否则还是免谈。美国人已经没有耐心了,只要中国出兵,所提条件全部满足。委座和李华雄为中美友好大局计,作出妥协,同意狼支队率先出兵缅甸配合盟军作战。待委座的部队训练完毕之后再增加出兵的额度和比例。东北的部队是不能动的,万一日本人****怎么办?在美国人的强烈愤慨中,李华雄再次作出妥协,待东北局势完全安定(所提条件满足)之后,调集4到8个师参加东南亚作战。在此之前,可以先对2个师进行动员。

刚刚和中国人谈妥这件事,现在想要让狡猾的李华雄再次出血恐怕难度太大。果不出美国人所料,李华雄听到美国人的要求之后,吃惊、好笑、委屈、喊冤、愤怒,各种情绪和表情都做得恰如其分。

“你们怎么会有这种想法?”

“这是我听到的最可笑的事情!”

“我们如果有这些东西,早就把日本人打跑了,还用等到今天?美国支援飞行队就在中国你们可以调查”

“以中国现有的工业能力即便获得了这种技术,有能力生产吗?德国人给我们成品,请问如何运过来?”

“简直无稽之谈。如果你们不相信,可以对我们的飞机制造厂、机场进行核查。但是一切后果有你们负责!”

“好了!我同意核查,但还是那句话,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全部由你们负责!”

美国人不信邪是出了名的。他们还真的组成核查组对中国的飞机制造厂和机场进行地毯式的核查。他们太不了解中国人了,更不了解这些从后世穿越而来的中国人。中国人应付各种检查的功夫和几乎和他们五千年的文化底蕴一样丰富厚重,绝不次于他们令世人称绝的、神奇的、真正的中国功夫。美国人认真地在中国忙活了将近一年的时间,等到他们自己的喷气式飞机和直升机问世以后,依然在中国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一无所获,而不得不选择放弃。当然,他们也不得不为此付出更多的物质和精神代价。

令美国人稍微值得一丝安慰的事情还是有的,中国所谓的狼支队再次出现在缅甸丛林中的时候,其表现不仅只是让美国人大吃一惊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