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杀戮(二十一)

不论古今还是中外,只要是战斗,先敌发现、先敌出手,都是交战各方所梦寐以求的事情。在这方面,特区的优势都极为明显。先进的预警机和各类侦察机,由于较为广泛突破了材料和零部件的瓶颈,基本能够保证在重要战役的重要阶段的出勤率。虽然耗费巨大运行成本极高,但是为了减少伤亡,增加胜利的砝码,特区也只能在所不惜。尤其是在海战方面,特区更是不惜血本。特区的海军,受制于产能、工业规模,在可以预见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可能有较快增长,因此迫使特区不得不走精兵之路。力图以质量取胜。

特区海军从拥有第一艘战舰开始,就从未停止过“折腾”,最近一年多折腾的越来越厉害。对军舰的改造规模越来越大。仇杨、商晓昕、安德森等人感觉自己越来越难以适应。最先也是改造最大的是济远号(长良号)、经远号(木曾)、来远号(俘获日军修复舰只)、致远号(俘获日军修复舰只),靖远号(QQ订购的‘货轮’)、抚远号(QQ订购的‘货轮’)。先是对上层建筑进行改造,一个又一个奇形怪状的天线闪亮登场,7门5.5英寸主炮拆除5门,只保留2门前主炮。36座25mm高炮和6座13mm高炮则全部拆除。腾出来的地方安装4座双联37毫米速射防空炮;2座八联防空导弹发射架左右弦各1座。4座4联反舰导弹前3座后1座。2座十二联25mm反潜火箭发射器,后甲板一座直升机库。改装后的战舰终于有了一点现代战舰的味道。由于财力的限制,对其他舰船的改造相对要小得多。

在护卫舰上主要加装防空导弹发射架和反潜火箭发射器。对“泰山号”(足柄重巡洋舰)和“衡山号”(妙高重巡洋舰)的改造只进行了不到三分之一,主要是安装雷达,防空、反舰导弹系统。在安德森等海军将领的强烈抗议下,保留了大部分主炮。他们的理由非常简单,那些“会拐弯儿的火箭”可靠性无法保障。这些在巨舰大炮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传统海军将领,不是没有意识到“会拐弯儿的火箭”在未来战场上可能发挥的巨大作用,不过,要让他们率领只有一两门口径小的可怜的主炮、几乎浑身“”的主力舰出海打仗,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尤其是上次黄海海战,反舰导弹糟糕的表现,给仇杨心里留下太多不愉快的记忆。虽然通过几次试验,导弹的精度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现在就让他充分信任还为时尚早。再者说,特区短时间内也没有这份财力实现完全换装,叶宏也只好假装迁就。因为叶宏知道,所有的新武器、新作战理念要想让人接受,就必须经受实战的考验。仅凭几次实验是无法完全说明问题的。

为了大幅提升制信息能力,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经过电子工业集团五年来的攻坚和潜心钻研,特区耗巨资将穿越时滞留机场四架客机中的两架“波音”改造成为预警机。以c80运输机为平台改造预警机4架。这些预警机虽然还不能完全达到空军原预警机的水平,但是应对现在和未来十至十五年的战争绰绰有余。至此,特区已经拥有了9架预警机,满足了海、空军的实战需要。

宝刀既成,剩下的事情就是试刀。海军此次出征所要面对的是空前强大的对手。新武器新技术的采用,让叶宏这样的业余海军感觉有了那么一点点资本,不过,能否转化为战斗力或者在多大程度上转化为战斗力,谁心里也没底。毕竟,人才是决定性因素。海军出征之前首先对空中力量进行调整。第3第4飞行旅转场进驻朝鲜海州、载宁,松林、中和等野战机场,加强黄海海域和朝鲜的空中力量。驻守大连的二十五架枭龙II喷气式战机,随同第1飞行旅从大连秘密转场至青岛,即将开始他们的处女之战。同时,由后世飞机组成的特1飞行旅由基地秘密转场至沧州秘密空军基地的地下机库。

饱受潜艇进攻干扰的日本海军,在增加了反潜和护航力量之后,那些神出鬼没的潜艇稍稍收敛了一些,但是,其造成的损失依然难以承受。最令人恼火的就是,舰队忙活了这么久,竟然没有可靠的证据证明击沉过一艘敌人潜艇。如果不是陆续有运输船被袭击,日本人甚至都怀疑是不是真的有潜艇的存在。他们在反潜的时候并不敢忽视中国海军和空军的动向。因为情报机关告知,多方面的情报均显示中国海军已经离开青岛。为此,他们不仅按照上次的经验,将航线定在远离中国战机最大作战半径之外,并频繁派出侦察机,侦查中国海军的动向。以井上靖雄为代表的情报机关,在中国大陆以及朝鲜半岛对中国海军的无线电信号,展开严密的侦听。整个在华的情报系统高速运转,都试图抓住中国海军的轨迹。

仇杨率领中国海军编队,几乎是大摇大摆的向日本海军靠近。很快,日本侦察机就发现了这支猎物。现在,南云面临一个选择,那就是在什么时间发起进攻。参谋人员紧张的计算着中队的速度、方向和航线。经过综合判断,在鹿儿岛大和舰上的山本五十六坚信对方是冲着一支支护航舰队来的,他下决心一定要趁此良机一举歼灭中国海军。侦查显示,此次中国海军的航母并未参战,那么他们必然要在路基航空兵的飞行半径内活动,如何诱使其接近保护圈的边缘就成为至关重要的一环。因此,他要求南云命令最北端担任“诱饵”任务的护航舰队再次整体南移。舰队主力则向中国海军方向靠拢。

先下手为强的道理是每个军事家所奉行的。山本积极协调了同日本陆军的立场,因此在朝鲜半岛南端的路基海军航空兵进驻东北的飞行队以及来自日本本土的飞机编队,集中对朝鲜半岛上中国飞机基地进行轮番轰炸,决心要使其瘫痪。在山本他们看来,不论是对南云舰队还是对日本本土威胁最大的就是这些机场。而山东的机场由于距离原因,对海军的影响相对较小。另外,就因为有这些机场的存在,中国海军才会有恃无恐的向南深入,因此,看准时机摧毁这些机场,对于歼灭中国海军就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井上靖雄少将几乎全程参与作战的计划的制定,自然他知道多少特区就知道多少。甚至特区的情报机关通过侦听破译,知道的比井上靖雄将军还要多。再说,即便没有井上靖雄的存在,对于常理之中攻击中国方面怎么会不做准备呢?朝鲜的山川沟壑纵横,在这样的地形中藏几个隐蔽的高炮阵地不是什么难事儿。数个伪装成运输车队的防空导弹连,分布在日本空中打击力量的飞行路线之上。来自各地的日本飞机,气势汹汹的蜂拥而至。不过,他们没想到,几乎在他们从机场起飞的那一刻,中国空军的歼击机也同时升空做好迎战准备。

最先起飞的是来自日本本土的飞机,他们与朝鲜半岛南端的海军飞行队会合之后,作为第一攻击波向海州、载宁扑来。与此同时,从东北起飞的飞机攻击松林、中和机场。这批飞机命运最为坎坷,一飞入朝鲜境内,就不断遭到高射炮火的猛烈攻击。即便隔着云层,高射炮火也能准确的在他们周围覆盖一片弹幕。他们能做的就是拉高,并加快飞行速度。可是没有用,一枚枚“火箭”如同长了眼睛一样,将鬼子的飞机一架架敲下来。编队飞行的轰炸机,在地面防空导弹部队眼中就如同一只只蠢笨的肥鸭,太过轻松的战斗连一点挑战性都没有。

他们盯住了灵活小巧的战斗机。用防空导弹打这些古董级飞机的确有些浪费,但是为了保证级长的安全,另一方面也是处于在实战中检验导弹性能的需要,这点代价还是可以接受的。当劫波渡尽幸存鬼子的飞机快要抵达目标的时候,仿佛魔术师变化出来的24架枭龙I型歼击机,以两机编队,从高空俯冲极速下来。伴随飞机呼啸的是令人心悸的23毫米的航炮声(由于是“本土”作战,无需过多考虑航程问题,因此,临时加载了23毫米航炮。)12架硕果仅存的零式战机,其单薄的机体几乎在第一时间就凌空爆炸解体。失去战斗机护航的轰炸机,就像被敲掉外壳的乌龟,只能接受毁灭的命运。

由于特区无法在南方纵深部署防空阵地,因此从日本本土和朝鲜半岛南端起飞的轰炸编队的礼遇要比从东北而来的高得多。先是受到海州湾两侧密集的高射炮火和防空导弹的洗礼,好不容易躲过一劫,紧接着就遭到42架加挂4枚空空导弹的枭龙战机的**。一朵朵凄美的烟花在空中争奇斗艳,鬼子们至死也没弄明白自己到底是怎么被干掉的。有些机灵点的鬼子想把前线的情况向后方报告,要么没来得及发出就被击毁,要么发出了后方业界收不到,因为他们不知道在附近的高空中,三架电子战飞机,已经对他们的频率进行了全方位干扰。实战中防空导弹的表现基本上能够满足实战的需要,但是问题也暴露了一些,比如,追尾现象,也就是后发射的导弹追逐前一枚导弹的尾焰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因此,影响了攻击力并造成浪费。不过,瑕不掩瑜,总体效果还是可以接受的。

“轰炸效果理想,损失惨重,有必要再次袭击”电子战飞机,向日本基地发挥电报。日本第二攻击波收到电报后立即升空。第二攻击波起飞的时候,南云舰队距离中国舰队还有不到180海里,而这时中国舰队已经达到(他们自认为)驻山东半岛飞机的攻击半径之外,机会来了,南云命令三艘航空母舰(加贺号载机常用72架、备用18架,合计90架。舰载战都机18架、舰载爆轰机即轰炸机27架、舰载鱼雷攻攻击机27架;翔鹤号舰载机:72架,备用机12架,合计84架。其中舰战18架、舰爆27架、舰攻27架,;苍龙号舰载机57架,备用机16架,合计73架:舰战12架、舰攻9架、舰爆27架、侦察机9架。)南云一声令下,指挥起飞的军官挥动绿灯,第一架“雾”式战斗机,掠过起飞甲板,从向天空。甲板上的水兵按照惯例齐声欢呼为它鼓劲儿。紧接着,8架战斗机相继起飞,然后是18架舰载俯冲轰炸家。20分钟内,108架俯冲轰炸机、水平轰炸机和零式战斗机各36架,从三艘航母上同时起飞。它们一壮观的环形列队,轰鸣着绕行舰队一周,然后想着西北方向的黄海扑去。肩上的人们目送它们的身影远去,盼望它们的好消息。

第一攻击波刚刚起飞,南云就命令第二攻击波做好出击的准备。180海里的距离对于飞机来说不用一个小时就能到。此时的飞行员身体状态处于最好的状态,滞空时间也相对较长,南云觉得这次的时机把握得简直就像教科书一般得完美。南云踌躇满志地等待第一攻击波的消息。然而他首先得到的是雷达兵的消息。此时的日本舰队已经普遍装配了雷达。

“报告,在我方机群前方出现大批战机!速度非常快!”

“什么?”南云眉头一皱“确定吗?”南云之所以有此一问,就在于他对自己的舰载雷达实在没有信心。

“确定!”

“侦察机有消息吗?”

“没有!”

“给侦察机发电!命令他们汇报情况!”南云心里实在对雷达没有信心。为防万一他还是命令突击机群做好战斗准备。

“是!”

然而,一切都晚了。24架枭龙I(加挂副油箱)、12架枭龙(加挂副油箱)II,5架歼——15I在预警机的指挥下,早为鬼子飞机布好陷阱。最先出击的是枭龙II,以零式战机从未见过的风驰电掣般的速度,向其展开进攻。加装火控系统的2门23毫米航炮,把炮弹准确的送进零式单薄的机体。面对即便在近20年后也称得上绝对先进的飞机面前,零式那傲人的所谓高机动性毫无用武之地,而它单薄的机身却成为他难言的痛。一驾架零式凌空爆炸解体。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况且驾驶枭龙的飞行员们绝对是久经沙场的老鸟。早就受够了螺旋桨飞机的老鸟们,面对差强人意的米格,尽情的挥洒自己的**炫耀自己的技术。这就像一个开惯了法拉利的人,突然赶了三年多马车,再给他换上一辆奇瑞,虽然感觉差了一点,但是还算感觉聊胜于无。枭龙银灰色的金属机身在空中翻腾舞动,不仅抢了老大哥枭龙I的生意,而且在空中挤挤插插的张牙舞爪,警告歼——15I老老实实呆着。本是同根生的歼——15I的飞行员们,哪能不明白他们的心思,于是只能干点粗活,和枭龙I的兄弟们,一起**轰炸机、和鱼雷攻击机。力图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蔚蓝的天空清理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