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杀戮(十七)

在一点红偷营劫寨的时候,正面的装甲集群在狂风暴雪中向鬼子的阵地发起突然进攻。敌我双方发射的一枚枚照明弹,升上天空。北风呼啸卷起的漫天飞雪,似乎把天空和大地连为一体。发动机的引擎,伴随大雪而至的炮弹,分明告诉鬼子敌人越来越近。可是,当鬼子们抬眼望去,除了扑面而来的风雪,在照明弹映下张牙舞爪地飞舞,目力所及之处只剩下天地间一片苍茫,根本搜寻不到敌人的踪影。坦克集群在夜视仪的帮助下,在这个风雪之夜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单向透明。当坦克裹挟的飞雪,“陡然”出现在鬼子视野之中的时候,就如同挣脱地狱束缚的亘古怪兽,尽情施展自己的**威,挥洒着火焰和金属。几乎快被冻僵的鬼子们,无法承受具大的心理刺激和真真切切存在于自己周围伴随雪花一同飞舞的弹丸和金属碎片。装死、投降、逃跑,总之不再做无谓的抵抗。

奇俊峰和巴云英率领的蒙古骑兵,对这样的天气再熟悉不过了。在家乡的草原大漠,那一年没有几场比这还要突然、还要猛烈得多的风雪灾害。在冬季牧场,如果突然遇到这种情况,聚拢寻找圈回没来得及入圈的牲畜是每一名牧民的最基本的生产生活和生存技能,因此在这样的天气作战,只不过是把套马杆换成马枪罢了。在热兵器出现之前,中原王朝的农耕民族,之所以总是承受文明程度远低于自己的、来自北方游牧民族寇边犯境的巨大压力而不得不修筑长城防御,就是因为在大多数的作战中处于劣势,数度南迁甚至亡国。导致这种情况出现,就在于骑兵。凡是对北方民族作战取得胜利的王朝,无一例外拥有数量和质量足以和他们抗衡的骑兵队伍。把一个农民训练成为合格的骑兵至少需要两年的时间,训练一名合格的射手没有三年绝无可能,而要训练一名合格的骑射手需要五年甚至更长时间。而游牧民族,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作战方式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异,只不过是把猎物变成人罢了。真正的传统骑兵作战,不是人们想像的跃马弯刀搏命厮杀,主要作战武器是弓箭这样的“远程”武器。因此在现代骑兵的作战中,不过是把弓箭换成了马枪,投石机换成火炮。

骑兵部队装备的轻武器主要是AK枪族。重武器方面,火炮,主要是120mm和150mm等中、大口径的炮击跑,便于骑兵携行的仿制改造的日本自明治四十一式75mm骑兵野炮,以及自行研制的120mm骑兵野炮。因此骑兵的火力相当得凑合。

正面作战已经打响。隐蔽行进至主战场西侧松花江(流经吉林的松花江)南岸的连三坑一带的骑兵部队,向日军左翼发起了强有力的进攻。在猛烈炮火的掩护下,骑兵部队一改过去骑马行军下马打仗的作战方式,利用有力的天气因素,向鬼子发起了他们更加熟悉的传统的骑兵集团冲锋。这些在马背上长大的战士们,对自己战马的熟悉和喜爱程度,很多时候超过自己的爱人。在疾驰的骏马上凭借娴熟的骑术,操枪射击如平地一般。简单实用的正面冲击两翼包抄战术,祖先们正使用这种战术,纵横欧亚大陆。今天,在狂风暴雪的黑土地上再次上演。数万马蹄狂奔如滚雷一般,绝对令人魂飞魄散的气势连大地都为之颤抖。速度已经冲起来的骑兵们,迅速冲垮鬼子们脆弱的侧翼。两翼包抄的骑兵们看着四散奔逃的鬼子,纷纷枪交左手,拔出战刀,无需劈砍、只需平推战刀,利用战马强劲的冲击力斩杀。热腾腾的鲜血从靠惯性前行的躯体内喷薄而出,带着体温泼洒向大地。彪悍的骑兵们收起战刀,操枪向远处的鬼子射击。

前方曼曼黑夜,周遭寒风呼啸,身后铁蹄如林子弹如雨,空气中弥漫着硝烟和血腥,所有令人绝望的因素都叠加在一起,此刻置身其中会是什么感受呢?是恐惧是懊悔是迷茫是胆寒?那些试图用家传或御赐武士刀搏命的军官们,其下场不过刀断、人亡,无一例外。特区的炼钢技术远超日本,专为骑兵锻造的战刀可谓吹毛立断。原本仅为拢络蒙古族战士而锻造的战刀,没想到在战场上竟然焕发勃勃生机。

经过一夜激战,鬼子们伤亡惨重,几乎溃不成军。对于脱离阵地掩护和丧失火炮支援的步兵来说,要想抵御骑兵部队或者装甲部队的进攻难度几乎相同,而且绝无获胜可能。两支部队近似的高速度、强冲击和连续的进攻能力在辽阔的松嫩平原发挥的淋漓尽致。在一场战斗中,一方的长处优势的充分体现就意味着另一方的惨败。雪终于停了,鬼子们僵硬的尸体丑陋地铺满洁白无垠的大地。几天的冲杀下来,骑兵部队绞杀的鬼子数量甚至超过了装甲部队。自骑兵部队组建以来,蒙古民族的优秀儿女们,就从未这么酣畅淋漓的纵横疆场。一场大战渐渐接近尾声,胜利的喜悦冲淡了寒冷和疲惫。与鬼子有一天二主仇三江四海恨的蒙古骑兵,在冰天雪地中找到了祖先的光荣,这份光荣也相应的激发了他们的压抑的血性。

他们也不要俘虏。而且他们更享受手刃仇敌的那份快感。冰冷的刀锋呼啸着划过人体,切割、分离、血溅、倒毙,快意恩仇的惬意由战刀向大脑传递。那惊恐的眼神,发抖的身体,哀嚎的声音,这还是曾经不可一世大日本皇军吗?一条条蒙古汉子就像他们的坐骑一样,耐力持久坚忍不拔。他们就想追逐草原上的猎物一样,追逐着败逃的鬼子。对于鬼子们来说,他们宁愿死在现代化的枪弹之下,也不愿做身首异处的刀下之鬼。由远及近的马蹄声和骑兵们的嘶吼声,刀锋破空的撕金裂帛之声更是如同索命的符咒。不论你是反抗还是投降的结局完全相同,再说也没人给他们投降的机会。企图抵抗的鬼子猛地发现,这帮骑兵在疾驰的骏马之上操枪的水平,并不比自己在地面上差。没有领教过蒙古骑兵锋芒的大和子孙替他们祖先补上了这一课。

“这帮哥儿们比咱们还狠!心理素质绝对强悍啊!”赵驴终于目睹了现代化的蒙古骑兵屠杀鬼子的惨烈景象,一股莫名的感觉油然而生。

“冷兵器的厮杀给人造成的心理冲击,不是热兵器所能比拟的。”没命这次没有和赵驴矫情。

“听说一点红同志亲自率队偷营拔寨?”赵驴面露敬佩之色。

“是,我也听说了。这也太猛了点吧!挨批恐怕是少不了。”没命摇了摇头。

一点红可没想那么多,此刻她正意气风发呢?她率队在鬼子背后玩儿命的搅和。俗话说,夜路走多了总会遇到鬼的。他们正准备收兵回营的时候,遇到了真正的鬼子骑兵。一个大队,一千多人。距离太近了,双方都是猝不及防。猛地对方的少佐,刷的拔出战刀,随后那里出现了一片钢刀森林。对方的意图非常明显,进行一场真正的骑兵对决。如果一点红率领的是由汉族组成的骑兵,她才懒得和鬼子进行什么骑兵对决。现在他率领的是一群粗狂率直的蒙古汉子,骨子里就流淌着强悍豪迈鲜血。已经在他们之中混迹日久的一点红太了解这一点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她下令开枪,他不知道能有多少人听命。即便他们听命也会从心底里为自己的行为所不齿。于是,一点红缓缓拔出战刀,举过头顶,一片整齐的刀出鞘的声音,一点红知道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刀锋一指,纵马杀向鬼子。一场罕见的骑兵对决在热兵器横行的时代、在遥远的东方大地上演。没有呼哨吆喝,那是马匪劫掠而不是骑兵作战。没有人说话,所有的人都在聚集体内的力量,身体紧贴马背盯准一个目标。将要临敌的时候,双腿夹紧马腹,猛地直起身体,挥刀、劈砍。

一点红盯住的目标自然是鬼子少佐。她也算是在马背上长大的,但是像这样规模的冷兵器作战,她还真是第一次。她银牙紧咬,死死盯住少佐。“刷”的一声鬼子的刀携风而下,一点红本就矮小的身躯猛地一缩,帽子应声而落。出刀,刀锋划过少佐的腹部,一点红立即瞄准下一个鬼子。骑兵对冲基本上就是一锤子买卖,你和一个对手在一次冲锋中只有一次交手的机会。双方错身而过,圈回马头迅速整好队形,然后是第二次对冲。每一次对冲,绝对是刀刀见血。这种作战对骑术、武器、勇敢综合考评,更是对人心理素质的巨大考验。不合格者的命运就是死亡。

对冲还在继续,鬼子们虽然有武士道精神,但是这些农民出身的骑兵,对马的理解远远落后于蒙古民族。他们之所以在以前能够在蒙古草原称霸一时,仅在于他们的火器,而不在于他们战刀。今天他们以自己之短来搏对手所长,结局之悲惨连他们自己都没想到。三度重逢之后,鬼子已不足三百,而一点红这里能够参加战斗还有六百余骑。在第三次对决之中,鬼子骑兵中已经开始出现逃兵。一点红低声提醒自己的骑士们,做好射击准备,以防止鬼子使诈。带双方越来越近的时候,终于有承受不了重压的鬼子,开始准备操枪。手疾眼快是骑兵基本素质之一,率真的蒙古汉子,对于鬼子的不耻行为极为愤怒。在一点红让那名操枪的鬼子额头瞬间多了一个红色“点”的同时,骑兵们卡宾枪、冲锋枪霎时响成一片。

“对有信义的人我们可以讲信义,对鬼子美这个必要!”一点红知道这次对决将会成为自己以及这些淳朴的蒙古汉子们一生中的最后一次。很多时候,道理总是伴随着教训和鲜血,才能让人牢牢记住。

来自方面军司令部和军委的通报批评很快就传达到第八十七师。对一点红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一点红知道自己做的的确有点过。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检查,递交上去。但是她的下属和同僚却把当成了心中的英雄。

在中队歼灭身后关东军的时候,从哈尔滨方向进攻的关东军自然也向中队发动了进攻。然而,还是天气帮了中国守军的大忙。中队的策略非常简单。就是沿吉林和黑龙江交界的松花江支流拉林河建立防御。他们的防御非常独特,不是踞岸防守,而是在拉林河南岸空出大约三至五公里地带布设雷场。鬼子们对这种防御无法理解,酷寒的天气河面早已经结了厚冰,过装甲车都不成问题。鬼子们的疑惑很快就得到了满意的答案。火力准备之后,大批鬼子从冰面上开始进攻。当大约三四千鬼子顺利的过了冰河,正准备向纵深进攻的时候。突然惊天动地的爆炸声在他们身后响起。身后的冰面瞬间被炸开。尚在冰面上没被炸死的鬼子,顿时纷纷落入河中。很快,河中的鬼子就异常羡慕那些下他们而去的同类。

厚厚的冰块在水中随着激**的水流挤压叠加,被冰块儿撞晕撞伤的鬼子越来越多。冰水快速浸透了鬼子们的棉衣,陡然增加的重量加剧了他们的死亡。爆炸激起的河水,迅速在河岸再次凝结成冰,增加了鬼子上岸的难度。寒风、冰水合谋杀死了众多鬼子。一片混乱之中,南岸的鬼子在纷纷乍响的地雷声中举步维艰,进退无路。中队的火炮开始收割鬼子们的生命北岸的鬼子们在炮火和河水共同的阻隔下,只好眼睁睁的看着南岸以及河水中挣扎的同类自生自灭。在这种天气你不能指望鬼子还携带渡河工具,因此要么等待河水再次结冰,要么绕行。时间就这么一点一滴的耽误了。他们重选渡河地点的时候,中队自然也不会傻等。他们的策略很简单,就是用重炮轰炸冰面或者呼叫空军。等到中队身后的鬼子们被扫尽,鬼子们的渡河工具才运至前线,不过,这时候第二方面军的重兵也已经全部抵达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