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杀戮(十五)

胡琏杀气腾腾地闯进周毓英的指挥所之后才发现气氛不对。原来朝鲜方面军司令部军纪纠察处的人员已经先他一步到来。原来,第一八四旅出发之后,军纪纠察处在第九十二步兵师五团的配合下,开始收拢溃兵。军纪纠察处相当于西方国家的宪兵,战时更是可以行使生杀予夺的大权。这帮大爷们没有废话,他们用实际行动为溃兵们提供两种选择:生命或者纪律。在这样的考验中,还活着的溃兵们无一例外的选择纪律。纠察们在第五团的配合下,逮捕了溃兵中所有团以上军官。然后命令其他人立即开赴前线,否则就地正法。就这样溃兵们在纠察黑洞洞的枪口威逼下,奔赴战场。

就在东线发生着一些列变化的时候,负责正面进攻的第八装甲师和第一陆战旅旅第八十一步兵师、东北军五十七军,分别从平壤北、东两个方向突入城内。对于中队来说,巷战并没有想像中的残酷。这得益于平壤陈内的建筑。此时平壤的建筑多为低矮的土木结构或者类似于日本的那种木质结构,可以凭借抵抗的资源并不多。中队针对这种情况,在使用装甲部队的同时,大量使用火焰喷射器。遇到难缠的,陆战旅的喷火坦克就派上的用场。经常出现的场景就是负隅顽抗的鬼子,要么被坦克炮炸上天,要么被烧成张牙舞爪、惨号连连的火人。平壤城总共也没多大,你不能指望着朝鲜这种国家到处是天朝上国那样恢弘的城市。经过三天两夜的战斗,日军在明知后路被断的情况下,弃城而逃。企图与增援部队“夹击”负责阻援的第二坦克师和第三十二摩步师构成的死亡线。

“凭险据守尚且不能阻挡装甲部队的攻击,在一览无余的平原和低矮的丘陵地带,除了被屠杀还会其他的选择吗?真不知道这帮鬼子们是怎么想的。”第八坦克师师长许晋(贝克勤和大飞哥的老团长)无奈的摇了摇头。

“人总得要给自己一点希望嘛。”金鑫大校“安慰”道。

“你那几辆喷火坦克真不赖,挺让我眼馋的。”

“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火光中金鑫脸上的笑意更浓了。

“在别人的国土上打仗,也不完全都是害处。”许晋转过身看着平壤城内的大火,火光的闪烁,使得他的脸明暗不定。

“是啊!顾及要少一些。不过也不能太过分。看看老一辈儿东北人对苏联红军的评价就知道了。”

“那是当然,毕竟我们不是禽兽。不过,必要的清算还是应该做的。其实,就我看来,朝鲜这个国家在抗战中的作用和奥地利在欧洲有相似之处。他们不仅是受害者,而且更是日本鬼子的帮凶。”许晋突然说道。

“怎么呢?”金鑫面露不解之色。

“二战前的奥地利自愿与德意志合并,然后出兵帮助纳粹为虎作伥。因此,二战后,奥地利不是作为受害国,而是作为纳粹帮凶对待,其参战将领和高官虽然得到的清算并不完全,但是毕竟得到了清算。原本计划由盟国分区占领,只不过由于时局的变化才没有完成而已。朝鲜在‘大韩帝国’纯宗皇帝赋予首相李完用全权委托状,由李完用和寺内正毅于1910年8月22日签订《日韩合并条约》。不论纯宗还是李完用都是代表韩国,因此他们的合约应看作是代表国家意志。此后,30多年间韩国人既未组织流亡政府,又没有组织什么像样的抵抗,反而跟随日本鬼子在中国大肆烧杀抢掠,坏事做的一点也不比奥地利人少。可是美国人出于对抗苏联和我们的考虑,做的比在日本还过分。

在日本,好歹还惩治了几个战犯,而且多数是主张或者实际同美国作战的军政官员。可是对于朝鲜这个对他们没造成伤害的远东小国并未进行清算。苏联出于同样的目的也未进行清算。我们当时由于国力后来处于政治的考虑,同样没有进行清算。导致他们的总统朴正熙以及绝大多数高级将领都是出自伪军,其实按照咱们的话来说就是典型的韩奸。他们的民众对日本人的支持程度要比他们反抗程度高的多。后来,尤其是韩国,他们哭着喊着以一副受害者的嘴脸出现在是人面前,从不觉得羞耻。其实这和日本人不道歉是一个道理,其原因就在于没有对他们进行彻底的清算。现在不同了!他们必须为自己的过错承担责任。谁也不能伤害了我们之后还作出一副无辜的样子,甚至嘲笑我们愚蠢。”许晋几乎是咬牙切齿的说完这番话。

“对于那些韩奸们,尤其是那些在我国烧杀抢掠的,必须要仔细清算。”金鑫不认为许晋说的都对,但是也没必要和他争论,毕竟两个人还没熟到那个程度。

城内的战士们一面搜索残存的鬼子,一面试图扑灭大火。后来由于火势太大,只得放弃。攻占平壤之后,第八装甲师和第一陆战旅继续南下,彻底歼灭“葫芦”中日伪军。第八十一步兵师一部随同装甲部队行动,一部留守平壤。在作战中表现还算不错的第五十七军被派往东线,以替换他们丢人现眼的兄弟第五十一军。第五十七军之所以表现不错,原因有两点,第一,进攻平壤的作战向度比较顺利,顺风仗谁都会打;第二,重组后的第五十七军内,中央军黄埔系的官兵扎有一定比重。这两点原因使得他们比同根生的兄弟露脸。

战斗虽然还没结束,但是结局已经注定。缓过一口起来的李名扬,当然不会忘记第五十一军。由于涉及东北军和中央军的纠葛,以及复杂的政治情势,李名扬不便临机处置,毕竟各方面的面子还是需要要照顾的。他一纸电文把第五十一军告到李华雄那里。李华雄把则把电文分呈陈诚和于学忠,意思很清楚,你们自己看着办吧!正愁找不到机会收拾杂牌的陈诚,自然不会放过这难得的机会。立即拟定处理意见上报军事委员会。于学忠对于发生这种事情也是有苦说不出,但是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队伍被吞掉,绝对是心有不甘。下面的弟兄们还眼巴巴的等着他呢?可是,在东北天高皇帝远,想到上层运作也没有可能。否则给他来一个擅离职守,更受不了。病急乱投医,不得不撞一撞李华雄这个木钟。在鲁南于学忠与林楚男曾有一面之缘,于是,于学忠到沈阳找到林楚男,希望他能够看在曾在鲁南略有帮助的份上能够“拉兄弟一把”,“愿效犬马”。林楚男自然欣然应允,把他的意思转达给李华雄。

李华雄并不看重于学忠手里的那几条破枪烂炮,他看重的是前东北军以及东北籍将士的军心向北。本来东北军是中国力量最为强大的军队,可是自九一八之后,失去立足根本再被委座刻意持续的削弱,渐渐衰落与堕落,实在可惜。未来在东北和远东作战,需要这些熟悉和适应高寒地区的兵力,为此,李华雄出手了。他授意林楚男告诉于学忠如此这般运作,并电告李名扬提供方便。

本来按照陈诚的意思,临战败退的将领一律正法,周毓英等军级军官撤职交由军法处严处。没想到消息传到前东北军中,不仅第五十一军士兵发生哗变,就连第五十七军也顿生兔死狐悲之感,**连连。虽然事态很快在黎明养的弹压之下得到控制,但是这也给他提了个醒,一意孤行恐生事端。陈诚怀疑可能是李华雄在其中“起了敌人想起而没有起到的作用”,但是没有真凭实据,即便有证据在当前这种态势下,又能奈何呢?于是,改为“鉴于周毓英在败退过程中,能够尽力约束部队,重上战场”决定给予其降衔降职留用的处分。但是,发生了这么大事,不处理人显然过不去,于是,最先溃逃的第一一四师一个旅长被处决。这样的结局基本上是各方都可以接受。然而,接下来事端再起。原来,“为了严肃军纪,提高第五十一军整体战斗力和作战意志”仿照第五十七军例,派遣中央军黄埔系军官对第五十一军进行整肃。第五十一军的官兵再次哗变,坚决抵制。

“大战之际,频生事端,对军心士气不利!”李华雄沉寂多日之后终于发话了。

“依振起之见当如何?”陈诚实在懒得为这么一只破军队费心思。

“不如听一下于司令的意见。”

“也只能如此了。”陈诚无奈地摇摇头。

“第五十一军虽经整编,但积弊日久,理应整肃,”于学忠奉命回北京,面呈己见。面对这样的事实只得低调行事,他话锋一转“不如撤回国内,由李长官治下严加训练,再为国效命疆场。”

好嘛!这个老滑头。陈诚恨不得一脚踢死他。又能怎么样呢?把这么一支军队留在前线还不够丢人现眼的呢。万一变节投敌就糟了。经过这么一战他也被消耗得差不多了。真不明白李华雄处心积虑的要这么一支添乱的破军队干什么使。最后,双方达成妥协,中央军官可以督导军队,但是政治部必须在军内成立。就这样,第五十一军离开朝鲜撤至锦州修整回炉。于学忠及其治下躲过这一劫自然对李华雄感恩戴德。

世界上没有百战的便宜。李华雄一心要把这支军队改造成为一支雄兵,使其成为一个样板,为以后的大计服务。为了改造这支军队李华雄也算是下了大本钱,人、财、物全力以赴支持。拥有以前改造旧军队丰富经验的华侨军教导“特别教导大队”以及“军官培训团”派驻第五十一军,对其进行脱胎换骨式的改造。日后这支在远东战场上功勋卓著的百战雄师,开始了他蝶变的过程。

李名扬对这种政治机巧不愿过多思考,他更加关注眼前的战局。第一次平壤战役取得圆满成功,两周的时间歼灭日伪军近八万。东线部队乘势攻占元山,彻底截断朝鲜半岛。南线大军作势向汉城进攻。朝鲜的变局牵动了日本大本营脆弱的神经,立即调兵遣将,第二次平壤战役即将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