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西进(七)

QQ支队在美国和犹太人领袖沟通,王天浩也没闲着。他连续拜访了身在北京、天津和包头的摩西达扬、本古里安、拉宾、贝京等军政领袖,以及以沙逊、贝隆夫人为代表的经济界人士。就农业技术合作问题协调彼此的立场。魏斯也委派相关技术人员来中国对特区提供的农业技术进行评估。在位于腾格里沙漠边缘的农业技术研究所的实验大棚里,犹太专家看到令他们耳目一新的滴灌技术,污水处理以及循环利用污水技术、无土栽培技术,温室栽培技术等等。聪明的犹太人立刻从中看到了商机和利润,虽然这些技术在开发应用上还存在成本较高的弊病,但是产出同样非常高。对于未来以色列国内的沙漠治理以及发展沙漠干旱地区的农业经济具有无比广阔的应用前景。经过几轮激烈的讨价还价最终犹太人同意了特区的计划。

特区计划的核心就是“资本换技术,土地换食品”。简单的说就是用犹太人的资本换取特区的技术,用改造沙漠的土地换取生活在中国的犹太人生存所需的粮食。沙漠改造是一个需要耗费大量资金而且见效相对较慢的生产活动。以特区现阶段的财力根本无法支撑。中国这些技术相当一部分本就来自未来的以色列,而以色列在恶劣的自然环境的逼迫和强大财力支持的下造就了他们领先全世界的沙漠农业技术。这个世界上谁要认为犹太人傻那他就是一个最大俄傻瓜。他们几乎一眼就看出那些技术其实完全可以投入实用。只是需要在降低成本上下功夫,通过投入资金,一方面可以获得先进技术,另一方面还可以在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这些技术。待建国后,就可以直接运用到新国土上,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在华犹太人的生存问题,何乐而不为?中国人之所以愿意和自己合作,在他们看来仅仅是他们没有资金。像这样完美的生意谁会不做呢?特区其实并不十分在乎犹太人在沙漠地区用新技术所获得的农业收入以及土地收入。特区之所以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后世的国人树立一个榜样。

王天浩曾在1940年特区讨论开发新疆的听证会上动情地说:“建国之初,20万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入疆大兴屯垦戍边事业。我们的前辈们经受了难以想象艰难困苦,战天斗地可歌可泣。1952年播种面积扩大到10.8l万公顷,比1950年屯田时增加近1倍。与此同时,王震代司令员号召全军将士节省部分军费投入新疆工业建设,并动员全军指战员节衣缩食每年(2套)军衣节约l套,2件衬衣节约1件,一年发1套棉衣改2年发1套,鞋、袜自备,帽子去掉帽檐,衬衣去掉翻领,军衣口袋由4个减为2个,并从粮食、菜金、马饲料、杂支、办公费用等挤出一部分资金支援工业建设。

从1950——1951年底,参加集资指战员达90%以上,资金数额占两年工业建设总投资的80%。他们就这样历尽千辛万苦为共和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热血乃至生命。最后形成耕地面积105.71万公顷生产新疆七分之一的粮食、超过二分之一的棉花和三分之一的棉纱、棉布、食糖的巨大成就。然而,我们应该看到,在取得这些成就的背后是什么呢?是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随着环塔里木河两岸人口激增,水的需求也跟着增加。扩大后的耕地要用水,开采矿藏需要水,水从哪里来?人们拼命向塔里木河要水。几十年间塔里木河流域修筑水库130多座,任意掘堤修引水口138处,建抽水泵站400多处,有的泵站一天就要抽水1万多立方米。

由于当时人们当时认识的局限性,造成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终于将塔里木河抽干了,使塔里木河的长度由1321公里急剧萎缩到现在的不足1000公里,320公里的河道干涸,以致沿岸5万多亩耕地受到威胁。位于塔里木河下游的罗布泊,本来是仅次于青海湖的中国第二大咸水湖。那里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孕育过以楼兰为代表的灿烂文明。养育了的罗布泊人是新疆维吾尔族最古老的民族,他们“不种五谷,不牧牲畜,唯一小舟捕鱼为食。”其方言也是新疆三大方言之一,这是一个长寿的民族。十岁都是好劳力,甚至还有一百岁的新郎。罗布人结婚的陪嫁,有时是一个小孩子,这在世界上恐怕绝无仅有。现在(40年)罗布泊面积为3006平方公里。1962年为660平方公里。

1972年,最后干涸部分仅为为450平方公里。之后,它成为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没有一棵草,一条溪,夏季气温高达70℃。天空不见一只鸟,没有任何飞禽敢于穿越。断了水的罗布泊成了一个死湖、干湖。罗布泊干涸后,周边生态环境马上发生变化,草本植物全部枯死,防沙卫士胡杨树成片死亡,沙漠以每年3米至5米的速度向湖中推进。痛心啊!同志们!”说到这里王天浩的眼睛湿润了。他控制了一下情绪继续说道:“我们能怪我们的前辈们吗?不能!我们在所得每一个人以及我们的后世子孙都没有这个资格。但是,如果今天我们再有这个能力的时候不做一点什么的话,等我们老了,我们的子孙为我们为什么一片沙漠会叫罗布泊时,我们会羞愧的。我们今天要做的就是为以后的人们开发建设新疆是建立一个样板,确立一种理念。当他们接手的时候,不会再犯当年因为没有意识而犯的错误。”

在华侨军队挺进新疆之前,这些准备工作都已经做好。因此,在新疆的局势稳定之后,近8万40年以后来到特区的犹太人被特区千里迢迢送到新疆,送到当年前辈们战天斗地的地方。由于有犹太财团的支持,这些犹太人的基本生活保障要比当年前辈们优越的多。不仅犹太人如此,随着建设的展开,原先实行军垦的盛世才部下们发现自己军垦,不如给犹太人打工来的合算。因此,他们把大片相对较好的土地让给犹太人经营,自己则在他们建立的农场里面打工,这样不经可以有收入,而且还有分红,何乐而不为呢?尤其是下级军官和普通战士,原本就是农民子弟,现在给外国人种地,不仅免去了征战之苦,而且还有一份不错的收入,在这个乱世还有什么比着更令人向往的呢?

习惯了漂泊,习惯了浪迹天涯的犹太人,只要有一片土地安定下来,他们的智慧就会点亮这里天空。他们在新疆各处建立了148个不同规模的“基布兹”。(简单地来讲,基布兹就是一个公有社会,成员共同劳动,按需分配,实现内部民主和平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外部人员加入基布兹,必须充公其财产,基布兹成员外出打工,收入也归基布兹所有。

以色列的第一个基布兹成立于1909年。其创业先辈是来自俄罗斯的犹太移民,他们在当时巴勒斯坦北部加利利湖地区的德加尼亚建立了一个由工人成员拥有的独立农场,称Kvutza希伯来语,意为“团体”)其中社会主义色彩的“基布兹”占百分之九十左右,宗教色彩的“基布兹”占百分之十左右。作为农民谁也不愿意放着好地不种去种坏地。可是,特区政府与犹太人有协议,以三比一比例分配好滴和坏地。即,开垦三块相对较肥沃的土地,必须承担一块沙漠化土地。

一方面犹太人组织出于实践掌握改进相关技术的需要,给改造沙漠化土地以高额补助,但是要进行相应的评估,合格拿钱,不合格罚款。同时,特区政府通过美国的美洪塑料化工集团,为犹太人提供低息援助。即美洪塑料化工集团援助“基布兹”塑料薄膜管道等所料制品。“基布兹”以第三年的农产品偿还。为了支持犹太人实践沙漠农业技术,美国犹太人财团游说国会,允许美洪集团将塑料化工集团整体以及其他相关企业产能向中国转移。农药种子化肥地膜等农用品,源源不断的由内地运往新疆。特区政府鼓励新疆屯垦师团采用节水灌溉措施,鼓励植树造林(只要在农业生产资料方面予以优惠)。对于毁林毁草行为予以严厉制裁。该办法同样适用于在疆的犹太人。

聪明的犹太人很快就发现李用新技术种植粮食等农作物的收益较低,于是他们开始大量种植瓜果蔬菜甜菜棉花等高价值经济作物,实行及机械化精细化耕种和管理并大力开发周边产业(例如脱水蔬菜、制糖。)在犹太财团的压力下,即便在太平洋和欧洲战场最为激烈的时候,美国政府也没有加少对中国犹太人的农用物资和机械的援助。

为了降低成本,同时更为开发新疆,油田公司开始开发吐(吐鲁番)哈(哈密)油田。于此同时,在新疆大力推行风能发电的基础上,筹建发电厂、机械厂、化工厂、炼油厂、钢铁厂。特区充分吸纳海外华侨、国内外犹太人资本以及以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本。由于对华侨军队战斗力财力的信任,尤其是看到包扩摩根这样的大财团资本的注入,国内官僚资本毫不犹豫的向新疆各项建设注资。这些官僚资本所不知道的是,这完全是王天浩团队的一个诡计。他们以美洪集团做担保,玩儿了一出虚假注资的小把戏。不过后来,摩根等美国财团为自己当初没有真正注资而后悔不迭。

张将军看到李华雄像变魔术一样在新疆各地注资开发,感叹之余,对开发建设提供能力所及的便利和最大化的支持。他不仅在国民政府为新疆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奔走呼号,而且频繁和新疆各界人士接触,大谈建设新新疆的好处。陶将军的三个师入疆后,张将军命令用三分之二的兵力进行屯垦。就连在南疆的马继援部队也放弃了捞一把的念头,派来一支二线部队安下心来在南疆屯垦,给犹太人打工赚取“外汇”。有特区政府的大力扶植和犹太资本的介入,谁都看出顿肯是一个有利可图的“买卖”。至此,新疆的建设开发基本步入正轨。

然而,就在李华雄正军备战积极大力进行经济建设的时候,就在全世界的眼光集中在苏的战场上的时候,不知死活的小日本儿,在美英的逼迫下,完成了难进的所有准备工作,悍然发动了震惊全世界的偷袭珍珠港。二战拉开的了崭新的一幕。

第五部《远东》完成。

敬请关注第六部《东北》

更多精彩、更多期待尽在《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