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受煎熬和摧残的鬼子,不论如何也想不明白,为什么每次上司都说对方的后勤补给难以为继,再坚持一下中队就垮了!可那些恐怖的各型炮弹难道都是从地里长出来的吗?反倒是自己的补给总时不时的出现问题。

地里自然不会长出炮弹。包括鬼子们在内的所有侵略者总是自觉不自觉的忽略一点:这里不属于他们。不论暴虐还是假惺惺的怀柔,这里的人民对他们除了刻骨的仇恨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的情感。正是这块土地和这块土地养育的中华儿女,在鬼子们的祖先还在茹毛饮血的时候就创造了举世闻名的文明和奇迹。就是在这片土地上,产生了大汶口文化,还是在这片土地,不仅养育了孔孟这样的圣贤,稷下学派这样的先进的学术组织,更养育了孙武孙膑这样的兵圣。人文荟萃的齐鲁大地从来也不缺乏创造力和创造奇迹的能力。他们可能会为了各种利益陷入纷争,但是一旦有外敌入侵他们从来都是团结一致的。

当年,乐毅破城七十余座,最终还不是留下一声叹息吗?今天倭寇的猖獗,激发了英雄的齐鲁人民的雄心壮志。他们同仇敌忾,用独轮车、用血肉之躯肩挑背扛,帮助自己运力不足华侨军队,源源不断的向前线输送补给。他们在前辈们的带领下,以微山湖为基地,不断破袭徐州至兖州的津浦铁路,骚扰攻击鬼子的后勤补给部队。付出极大的牺牲在鬼子行进路上坚壁清野,隐藏粮食、堵死水井,在水源中投毒。在物资极端匮乏的条件下,充分利用聪明才智,开创性的创造了包括地雷战在内的各种战法。****的部队在鲁南地区根据实际情况展开对鬼子的袭扰阻滞,他们战斗力可能不强,但是他们体内流动的依然是滚烫滚烫的一腔血。对鬼子的仇恨令他们无法坐视。当自发的爱国热情发展为自觉的爱国行动之时,任何侵略者除了失败和死亡没有其他的选择。

华侨军队成功敲响了驱赶消灭侵略者的战火。烽烟四起的齐鲁大地,到处都是埋葬鬼子的怒火。

济宁前线。

装甲战斗群和空军一起对鬼子阵地轮番发动进攻。天色将晚之时,装甲战斗群暂时撤出战斗会合从兖州赶来的右集团先头部队。两支疲惫的部队都需要进行必要的补充和修整。与此同时,林楚男正率领第42军的昼夜兼程沿着津浦路向兖州进发。得知兖州光复的消息之后,他迟疑了。林楚男认为,对于日军来说,现在兖州已失,那么摆在他们面前只有两条路,要么全力把济宁地区的日军撤回徐州,要么不顾汤恩伯和暂1军的牵制和骚扰,全力向济宁方向进攻。就目前局势来说,冈村宁次发动的进攻基本已经失败,再向济宁进攻已经失去意义,那么撤退就是首选。要撤退,峰山一线就成为至关重要的一点。华侨军队一旦控制这里,就关上了济宁地区鬼子逃生的大门。关键是自己有没有勇气关上这座大门。更为重要的就是:武定国和李华雄有没有这个勇气,能否批准他的计划。不管怎么样,林楚男把自己的想法上报给武定国。军情紧急,武定国径直来到李华雄的办公室。

李华雄听完屋顶国的报告之后走到地图前,思索片刻之后说道:“楚男这个想法非常大胆,也很诱人,看来这小子真的长进了。”说到这里两个人都发出了会心的微笑。“但是在鲁南地区要想全歼日军,我认为要满足三个条件:第一,前辈的配合;第二****的配合;第三我们的补给能力。就目前来讲,我对这三个点都没有信心。鲁南地区情况太复杂了,****之间,****与前辈之间,相互关系盘根错节矛盾重重。各方对我们的戒备之心都非常重,而且委座对这里的控制能力也非常有限。这里的****和前辈武装,打鬼子的决心我并不怀疑,只是他们还不具备和鬼子进行大规模正面交锋的能力。再有就是我们的后勤能力。定国,你是知道的,我们之所以迟迟不能发动对关东军的进攻,只能被迫采取守势,一方面是因为华东日军的行动,但是更重要的依然来自我们自己的后勤能力。津浦铁路的运输能力在短时间内不会有太大的改变,在当前的条件下打这样一场仗,说实话我没有把握。”

“可不可以考虑,调汤恩伯的第89师呢?”武定国明白李华雄说的都是实情,可是战机真的过于诱人,一旦实现战役目的,可以预见在较长时间内山东再无战事。这样对于特区来说就有了广阔的缓冲地带。他实在不愿意失去这个机会。

“第89师的确有一定的战斗力,不过,我担心他们能否按时赶到。”李华雄在办公室来回踱着步子,

“我认为,抛开抗战大局不提,仅从政治角度出发****和前辈必然会加入战斗。”武定国分析道:“山东不像山西。日军侵入山东,尤其是委座杀了韩复榘之后,山东在中阀的势力版图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成为一块无主之地。现在山东光复在即,各方势力都希望在这片土地上立足,没有人希望我们独占此地或者大部分。在抗战战场上没有一定的表现,或者表现不佳,那么在瓜分胜利果实的时候就会非常被动。”

“关键还得靠我们自己。”李华雄停下脚步,他决心已定“告诉楚男,我同意他的计划。命令:一,暂2军装甲战斗群划归阻击部队;二、空降旅做好战斗准备,由林楚男决定何时何地加入战斗;三、空军和陆航部队全力支持济宁歼灭战;四、后勤部门加大对山东前线的补给力度。就是把部队打残了,也不能让一个鬼子逃回徐州。”

“是。”

“等等!”武定国停下脚步,李华雄神色严峻:“命令好下,仗不好打啊!让楚男——算了!”说罢李华雄摆摆手。

命令下达之后,特区、前线各军兵种立即行动起来。李华雄也没有闲着,也不敢闲着。一纸电文发到国民革命军事委员会,要求第89师加入济宁围歼战。按说,按照委座的“手谕”李华雄可以直接调遣汤恩伯部。不过这只是理论上原则上的东西,李华雄还没幼稚到那种程度。委座当然明白李华雄的意思,他几乎毫不犹豫的“照准”,并且还追加了一战区第40军庞炳勋部两个师,一个作为豫东战场的预备队,一个师协同第89师加入济宁围歼战。非但如此,委座还给山东省省长沈鸿烈、山东省第3区督察专员兼第3区保安司令张里元、原东北军将领于学忠以及前辈们分别发电,要求他们同仇敌忾奋勇杀敌,全力支持济宁围歼战。

正如李华雄说的那样,鲁南地区的确各种势力错从复杂。山东省省长沈鸿烈日本海军学校毕业,曾任张作霖的东北海防舰队司令,韩复榘伏法后,被委座任命为山东省主席。他秉持委座理念,一贯把防g看得比抗日更为重要,因此与前辈们冲突不断。张里元曾在韩复榘手下先后当过县长和专员。韩复榘南逃时他没有跟着跑,并在临沂、费县一带建立了武装抗击日寇。在山东国民党的各种势力中,实力最强。他与沈鸿烈素来不和,有打鬼子的决心,与前辈算得上井水不犯河水。于学忠是山东人,曾在北洋军阀吴佩孚手下当过师长,后转入东北军。“西安事变”时,他同意实行“兵谏”。少帅被委座扣押以后,东北军即由于学忠率领。抗战开始,委座把于学忠的第51军和第57军(也就两万来人)调到山东,既想让东北军在同日伪的交战中受到削弱,又想利用东北军限制前辈的发展。于学忠一方面不得不受委座节制,另一方面又时时提防委座把他这个“非嫡系”吃掉。他们与前辈的关系较好。这也就是委座为什么反复强调“同仇敌忾奋勇杀敌”的原因所在。

委座的命令罗、陈未必感冒。可是大势所趋,以及为今后在山东的布局着想,前辈们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大好时机。

汤恩伯接到命令哪敢怠慢,立即命令第89师火速开往前线。他是个聪明人,更明白老头子的心理。枣宜会战打得一塌糊涂,还死了个张上将。情势之危机令委座如坐针毡。委座太需要在华东华北战场牵制日军了。现在,华侨军队为形势所迫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只能和日本人死拼到底。山东光伏在即,又岂能让华侨军独享这份殊荣呢?汤恩伯打了快半辈子仗了,遇到天赐良机哪能轻易放弃呢?一仗下来,功成名就不说,还可以趁机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这样的好事恐怕今后也难找了。

就在各路大军向鲁南地区涌动的时候,冈村宁次大将意识到济宁地区,自己的数万大军危在旦夕。他现在来不及也抽不出更多的兵力前去支援,于是他果断命令济宁日军立即向徐州地区靠拢,并抽到为数不多的预备队前去接应。冈村宁次不像一般的鬼子将领,以撤退为耻,明知没用也要拼了老命一点一点的向前线添油。他是鬼子中为数不多的有清醒认识的将领。

鬼子的行动异常迅速,面对华侨军队的接近强弩之末的强攻,他们留下敢死队掩护主力趁夜色悄悄的撤出战斗。如同决堤的洪水一般,向徐州方向涌来。包括林楚男在内的所有特区高官谁也没想到鬼子的动作如此迅速。当第95步兵师的189旅刚刚抵达峰山还未来得及完全展开,就和鬼子撞在一起。没有在比这样的战斗更惨烈的了。双方都筋疲力尽,都没准备好,敌我双方搅成一团。一方拼命想要杀出一条血路,另一方拼死要坚持到大部队的到来。什么章法,什么战术都失去了作用。双方拼得就是一股狠劲儿。看谁比谁更不怕死。这样的战斗不会持续多久,短暂的混乱之后,双方渐渐平静了下来。而这个时候华侨军队已经是折损近半。当华侨军队退到山顶之时,突现的隆隆炮声中隐隐夹杂着的引擎的轰鸣。

第五十三章攻防(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