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瑜琳和辛兵分别率领的第1装甲师第11摩步师渡过黄河直接奔赴第五战区。(作者注:为行文方便这两支部队番号使用华侨军内部番号)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将军对此颇为重视。虎狼之师参加武汉会战的时候,李将军由于身体原因并未参加,因此没有机会看看这支神秘的军队。耳朵里却灌满了小诸葛的称羡之词。李将军今天看到这支队伍无限感概,真是从心底里喜欢。潘瑜琳和辛兵二人对这位桂系领袖抗战名将充满敬佩,可是看到李将军神色,心中不禁一沉。上次虎狼之师的火并阴影依然在他们的脑海里。

“二位将军,早闻贵部大名,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啊!”李将军难言内心的激动“如果,我军如果再多一些这样的虎贲,何愁倭寇不灭。”

“长官谬赞!”潘辛二人几乎同时说道。

“二位将军,不辞辛苦来到第五战区,还望服从命令、奋勇杀敌。”李将军之所以说这句话也是出于无奈。这第五战区军队来源太庞杂,几乎囊括了全中国各个主要地方实力派的军队,桂军、川军、晋绥军、新西北军各部、东北军残部,现在****在即又来了第一战区的中央军和第六战区的华侨军。说起来兵强马壮,可是这么庞杂的部队,各部如何协调,如何配合让李将军头疼不已。

对于李将军的心思,这两位来自现代的军人心里自然明镜儿似的。“长官放心,我们奉命来到长官麾下,任凭长官驱策,效命疆场。”

李将军点点头。他通过华侨军在以往战斗中的表现,尤其是听到薛岳将军和张自忠将军的描述,他对这支部队可以说给予了非常大的希望。“辛师长的摩步师作为战区机动部队,潘师长的坦克部队和辛师长所部的铁甲战车拆分到各个****主力部队以加强他们的突击力量。”

潘瑜琳和辛兵一听李将军这个方案不禁哭笑不得。二人相视苦笑了一下。“怎么,二位对这个方案有意见?”

该怎么向这位对装甲作战几乎没有概念的司令员解释呢?潘云林斟酌了一下,说道:“长官,我对于这个方案有自己的看法。装甲战车不应该向日本人那样,分散到步兵部队为步兵提供火力掩护使用而处于从属地位。相反,应该集中使用形成主要突击力量,它始终在战斗中始终都应该处于独立和主要的作战力量。我认为(潘瑜琳脸红暗自红了一下,但是为了能够让李长官更快的明白装甲作战也只能如此了)凡是有攻击能力的武器,凡是能帮助其他兵种前进的武器,自然就应该算是一种主要武器。至于说战车是否应该配属给步兵的问题,可以用下列假想战役来做一个澄清说明:假设红、蓝两军都有100个步兵师和100个战车营。

红军把所有的战车配给各步兵师,而蓝军将其集中编成装甲师,由最高统帅部加以直接控制。假使战线长度是300公里,其中100公里是战车所不能通过的;100公里是战车很难运用的;另外100公里则是适于战车活动的地形。那么在实战的时候就会有下列现象发生:红军战车分配各师,有一部分战车配置在战车所不能活动的地区,结果英雄无用武之地。另一部分战车虽然可以活动,但受地形限制太大,使它们成功的希望变得非常微弱。在便于战车活动的地区,红军所能使用的战车只是它全部兵力的一小部分。反之,蓝军则不同,它可以将全部的装甲兵集中在一起,用在最有利的地区,以求产生决定性作用。所以,需要集中的不是步兵,而是集中战车。”

“是啊!”听到潘瑜琳大段背诵古德里安的理论,他也来了精神:“由于铁甲战车的运动速度远远高于步兵,如果把铁甲战车与步兵结合在一起就好比把拖拉机与马连在一起。要求它们共同在在火炮协同下作战是难以想象的。最近在诺门罕发生的日苏之间的作战,日军之所以不敌苏军,虽然因素很多,但是这和苏军采取集群使用战车日本人分散使用不无关系。”

接着,两个人为了彻底打消李将军分散使用坦克的念头,又用了很长时间向李将军仔细解释现代装甲作战的理论和战术问题。能够走到李建军这样位置的人没有蠢材,虽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让他充分理解装甲作战的理论有点难为他,但是,两个人一唱一和深入浅出的解释也让他有了一个初步的概念。看到李将军打消了当初的念头,潘辛二人总算松了一口气。李将军之所以改变方案,还有一点原因非常重要,那就是这两个师是华侨军队。他们连委座的命令都可以“有选择的服从”,更不要说自己了。不过,他对二人提到的装甲作战这个新鲜的理论的确感兴趣。三个人谈了很长时间,越谈李将军对这二人越欣赏。渐渐的他们从战术谈到当前的战局。

“武汉会战后,”辛兵继续说道:“日军虽然成功进占武汉,但此时日军也处于过度延伸状态,其多数常备与甲级后备师团,均已投入前线,犹未能摧毁我军主力,而且日本人发现他们无可组织的陷入了他们一直想避免的持久战深渊。

由于日军的占领区太过广大,以致日军虽一再增兵并且将驻军化整为零,驻防于大量的班、排级据点,以求控制占领区。甚至于一个师团只能保持一个大队的机动兵力,可对占领区的控制成效仍微乎其微。

连续的战争必然导致日本本土的经济持续恶化。导致日本陆军不断放缓扩军进度,在短时间内很难再大规模增兵前线。包括我们当面的日本第十一军在内的所有侵华日军,事实上自武汉会战后就日趋"守备化",就是为了省钱以支撑国内的扩军计划。整体上日军兵力不敷分配,第十一军各师团也负有占领任务,短时间内难以发动新的大规模攻势,即便发动攻势也只能发动局部且不深入的攻势而已。”

“我们认为我们应该把发功的目标放在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上面,而不应该着眼于收复失地。”潘瑜琳接过辛兵的话头说道:“针对敌人当前的部署情况,我们认为可以集中优势力量攻敌一点,吸引周边的日军增援,然后在运动中歼灭敌人的援兵。以日本人表现出来的一贯作风,他们一方面会死守不退,另一方面会梯次派兵增援,这样我们就可以不断对歼灭日军的有生力量。长江北岸地势平坦,适合机械化作战。我们可以充分发挥我们两个师高速机动的优势,实现大量歼灭日军的目的。我们认为,在当前的情况下,这种打法最适合我们。”因为这种打法,需要强大的情报支持,对地形的充分了解以及恰当的时机把握。我们在本土作战具备天然的优势,”

李将军一边听一遍频频点头。心中像打翻了五味瓶,什么滋味儿都有。华侨军真是藏龙卧虎啊!连两个没有什么名气的普通师长尚且有这样的胆略和见识,华侨军能够有如此骄人的战绩也不足为奇啊!

“二位将军认为进攻什么哪一点最好呢?”李将军问道。

“信阳。”(注:虎狼之师撤出武汉会战之后,日军再次进攻信阳,中队进行英勇抵抗之后,最终还是被日军所攻占,战局态势基本恢复到历史的真实状况)潘瑜琳看到李将军脸上掠过一丝惊讶遂解释道:“信阳为武汉的北方门户,是日军所必救之地。虽有一定难度,但是我们此战不苛求光复信阳,只求大量歼灭来援之敌。”看到李将军依然迟疑潘瑜琳又说道:“请长官把这个任务交给我们。”

“好!我同意你们的计划。”李将军站起身来颇为感概的说道:“二位将军之豪气,令李某佩服!在其他方向我会组织部队牵制日军,祝你们棋开得胜。”

李将军非常明白委座所说“我全军抗日将士,要发扬决战决胜精神,奋勇杀敌,收复失地!”的真实意图。能够“收复失地”当然最好但不是最为重要的,“奋勇杀敌”歼灭日军有生力量才是这次冬季攻势的主旨。以李将军对委座的了解,发动冬季攻势绝非因为他的祖坟被小日本刨了(一国领袖不可能这么肤浅)而是基于四点原因:一是确保滇缅国际交通线的安全。国民政府接受英美援助的通道只有粤港国际交通线和滇缅国际交通线。潮汕、南宁的失守,粤港国际交通线已被日军切断,滇缅国际交通线也因此受到日军的极大威胁,随时有被切断的可能。为确保这条重要的国际交通线安全,委座决心发动冬季攻势,将日军赶出桂南。

二是检阅国民党军队的战斗力,打击日军的有生力量。按照第二期对日作战方针,各战区对所属部队进行了轮流整训。到10月,第一、第二期整训完毕,部队战斗力大增,已堪一战。打击日军的有生力量,并粉碎日军以华制华、以战养战的企图,现在正当时。三是阻止汪伪政权的成立。8月28日,汪记国民党第六次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妄图与国民政府分庭抗礼。汪精卫的投敌叛国,造成了国民党内部的分裂与混乱,亦“对敌后人心士气影响甚大”(委座语)。委座发动冬季攻势,一方面向全国人民表达谁才是正统,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够阻止汪伪政府的成立。四是争取更多的国际援助。向国际社会表明中国政府抗战到底的决心以争取到更多的外援,尤其是英美国家的支持。

因此,潘瑜琳和辛兵提出这个颇有些“大胆”的计划他也并未阻拦。李将军还有一个小心眼,那就是真正领略一下华侨军的实力。为了配合华侨军队作战,李将军命令临时配给自己的第一战区第2集团军由驻马店向信阳西北的平舆、正阳、新蔡方向进攻,牵制安徽方向日军向信阳增援。右集团总司令张自忠指挥第29集团军、第33集团军、第55军,以一部固守襄河两岸阵地,巩固大洪山南侧各隘路口,以主力向日军第16师团驻守钟祥、三阳店进攻。中央集团总司令黄琪翔指挥第11集团军、第45军、第127师和第1游击纵队,在高城至随县以西阻击日军;左集团军总司令孙连仲指挥第2集团军及鄂东游击队等部,对信阳东部的固始、商城进行牵制性攻击。机动兵团总司令汤恩伯指挥第31集团军,集结于枣阳东北地区待机随时支援华侨军的信阳作战。第21集团军兼大别山游击军总司令李品仙指挥所部对沿江日军据点和交通线进行袭击,并以有力部队对平汉路南段攻击,威胁日军后方。

近半年没有打仗的潘瑜琳和辛兵,盼望这个机会不是一天两天了,哪有不珍惜的道理。什么人带什么兵,第1装甲师第11摩步师的官兵没有动员,就已经嗷嗷的又是血书又是决心书满天飞。作战命令刚下,全体将士全都跟打了鸡血一样,瞪着通红的眼睛咬牙切齿的去找小鬼子的晦气去了。

第二十九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