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重新启用恭亲王奕,是慈禧这段一直都在犹豫不决的难题。

慈禧之所以会动这个念想,主要是还是因为她老人家感觉到,这个两江得姚兴华,翅膀愈来愈硬,也愈来愈难以驾驭了。

就拿这次高雄军港一是来说,在当初姚兴华向朝廷请旨之时,慈禧就已经料到西夷诸强必定不会听之任之,必定会派人前来干预。可慈禧为什么还会同意呢?她就是存了一个让姚兴华碰碰壁,引的洋人纷纷向他发难。

慈禧这么做的目的有二,其一那是想让姚兴华知道,别看现在他和洋人打得火热,遇到了什么麻烦,这洋人都上杆子帮他解决,可是真要做了什么触及洋人自身利益的事情,这洋人一样没好脸色给他。这其二嘛,是慈禧算计着这姚兴华绝没有办法对付这些个洋人,到时候就只能来求朝廷,来求她老佛爷,这样她就又可以再在姚兴华面前树一次恩威,让姚兴华更加地对她感恩戴德。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慈禧万万没有想到,姚兴华竟能将此事处理得如此妥当。不但让英国人无话可说,更是借着这个机会,漂亮地替朝廷了却了一桩多年未了的心事,与琉球签订了一份《清琉上海睦邻宣言》,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清琉之间的从属地位。虽说曰本因为此事而怒火攻心,在这北京成立上窜下跳,可以她老人家敢和八大国同时开战的魄力,又如何会将一个区区弹丸小国曰本放在眼里呢。

姚兴华通过高雄军港事件的顺利解决,完美的世人展现了自己处理国际事务的超凡能力,进一步确立了大清国北李南姚的政治格局,更让慈禧得如意算盘落了空。

同时,慈禧也通过这一事件,清醒地认识到这大清国的政局走势,已经开始显现出脱离她掌控的趋势。为了遏制这种趋势的进一步蔓延下去,她必须要在北洋李鸿章和南洋姚兴华之外,在树立起第三股力量,在大清国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来。

可是该扶持谁成为这第三股力量,却让慈禧烦了难。纵观这如今的大清国,能够在个人能力和魅力两方面,与李鸿章和姚兴华一较长短的,还真的没几个。按理说湖广总督张之洞,应该说是一个很不多错的人选。可惜的是,这个人虽与李鸿章素来不合,却与两江姚兴华关系密切,又是曾经的上下级关系。二人在两广的时候,那可是出了名的好搭档。再加上张之洞也是一个汉人,汉人不是有过那么一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嘛。所以这个张之洞,就只能排除掉。

如果职能在满族人里面选,那这个面似乎就太窄了点。虽自顺治帝进关以来,这满族人得人口基数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增长,可是要说到人才,反倒不如刚进关的那个时候了。思来想去,也就剩下已被罢拙回家的恭亲王,还有这个资本和能力,能够与李鸿章和姚兴华这两个权倾朝野的汉臣,一较长短了。

可是真得要启用奕,慈禧的心里又有些大鼓。自打光绪皇帝在一八八八年亲政,这几年光景下来,皇帝的身旁已经逐步形成敢于同自己抗衡的政治势力。这股势力出了包括皇帝的老师翁同龢之外,还有汪鸣銮、志锐、文廷式、李盛铎等台馆诸臣,再加上已经继承了老醇亲王全部势力的新任铁帽子醇亲王的载沣。这些人聚集在一起,捆成一团,已经足以对慈禧的权利构成威胁。如果再加上光绪皇帝一支吵吵着要重新启用的恭亲王,那这紫禁城内的政治走向,将走向何处,慈禧还真的有些拿捏不准。

不过无论最终结果会是怎样,慈禧都认为,扶持第三股势力这件事,都是宜早不宜迟。要是等李姚二人之间,决出了胜负,到时候就算自己真的归政给皇帝,恐怕也难以压服得住那个局面了。到了那个时候,坐这天下,就不一定是谁了。

不过所谓尽人事听天命,这个恭亲王奕,总不能就这么白白的让给了光绪,自己怎么也还的拉拢一下。而且,在慈禧的内心里,还有那么一丝丝的自信,毕竟眼前这个道光皇帝最优秀的儿子,曾经就败倒在自己的手中。慈禧觉得,既然自己能够击败他一次,那么自己就一定能够再击败他一次。

重新起用奕,慈禧是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思量之后,才作出的艰难决定。可是恭亲王奕,在这之前可是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所以当他亲耳听道慈禧希望让他重新出山,打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而且还是在收编了南北两洋通商大臣的职权之后的,扩大版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奕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当时的第一反应就是,这该不会是这个老婆娘想出来得什么诡计,要来设套整治自己吧。

因为搞不清初的慈禧的真正意图,面对慈禧的请求,奕是答应不的,不答应也不行,弄得自己是进退维谷。可是西太后正在那征求自己意见,自总不能装哑巴不回答啊。没办法,奕只得硬着头皮勉强达道:“四嫂,臣弟的情况,想必您也听说了,前些年臣弟一直忙于国事,对自己的身体疏于体察,结果落下了不少的病,虽说这几年有机会能够在家静养,可着病根却一直都没能去掉,在家臣弟的岁数也不算小了,这些年自己感觉着,这眼睛也开始花了,耳朵也不大好使了,实在是老了不中用了。”

说到这里,奕就像是为了要配合这段情节,使其更显真实,还特意的咳嗽了两声,并喝了口水压了压后,接着说道:“四嫂要将这么重要担子交给臣弟,那是看得起臣弟,也是臣弟的福分,臣弟本该义不容辞的接着,可是臣弟的这身体,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如果硬接下了来,又唯恐会勿了国家大事,倘若果真如此,臣弟恐怕万死,也无颜去见那九泉之下的列祖列宗了,不得已只好恳请四嫂收回成命,另择贤才为好。”

奕这一番话,说的是凄凄惨惨,仿佛他已命不久以,在交待后事一般。可慈禧是何等样人,什么样的场面没有经历过,又岂会被奕这么简单的搪塞过去。“他六叔,您的身子骨不好,我也是清楚地,可我这也是实在没有办法啊。你看看现如今皇上身边的那些人,除了翁同龢外,全都是一些没什么真才实学的汉人,哦,还有那个珍妃的胞兄志锐也跟着瞎参合,他六叔你说说,我能放心的将祖宗们打下来的这广阔江山,交到那些人的手里吗?所以我这才想到他六叔你,在先祖道光爷在位的时候,您就受道光爷的看重,虽说道光爷最终没有把这皇位传给您,可在那建储的御书上,破例把六叔您的名字也写在了上面,这可是有清以来,从未有过的殊荣啊,就冲这,他六叔你也不能撒手不管这大清朝的江山社稷啊。”

本来慈禧前面的话,对于奕来说,根本就毫无疑义。可是到了后面,慈禧竟毫不避讳的重提道光朝,奕和咸丰之间争夺储君一段往事。虽然最终是恭亲王奕失败了,可是道光皇帝对他的宠爱,奕却是一天都未敢忘怀。

所以,奕还未等慈禧的话说完,便激动地起身叩拜道:“四嫂末要再说了,四嫂要是在说下去,臣弟只有撞死在大殿之外,以谢父皇之恩了。臣弟愿意接下这差事,臣弟就是要死,也要先为皇上,为我大清的江山社稷,出尽最后一丝力气。所以臣弟但请四嫂放心,臣弟定把这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差事办好。”

慈禧看到奕终于点头答应了自己的请求,心里就甭提有多高兴了。因为在她看来,这会她又一次战胜这位六皇弟。

一一年一月十二日,在光绪皇帝用玺之后,清zf正式颁布了一条足以震惊整个中华大地的旨意。

原议政王大臣、领军机处王大臣、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王大臣,铁帽子恭亲王奕,被重新任命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王大臣,并恩赏内廷行走——

从今天开始,小弟计划把每章的字数由原来的两千字,提升到三千字。希望各位兄弟们姐妹,能够继续支持小弟,多多收藏、多多推荐:)小弟在这里谢谢大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