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三严三实”专题民主生活会上深刻指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反腐倡廉建设永远在路上,必须经常抓、反复抓,一刻也不能放松。这是总结我们党近一个世纪奋斗历程得出的重要结论。我们党作为秉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树立和保持优良作风,必须树立长期作战思想,推动领导干部践行“三严三实”常态化、长效化。今后一段时期内,遵循“三严三实”,真正将改进作风落到实处,善始善终、善作善成,变外在规则为内在自觉,作风建设才能不断取得新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践行‘三严三实’,要立根固本,挺起精神脊梁;要落细落小,注重细节小事;要修枝剪叶,自觉改造提高;要从谏如流,自觉接受监督。”这就明确提出了践行“三严三实”四项新要求,抓住了践行“三严三实”的关键,为确保作风建设的“抓常、抓细、抓长”提供了基本遵循。为此,要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打好思想的“防疫针”。古人云:欲知平直,则必准绳。“三严三实”就是作风建设的一条准绳,是党风思想上的指示牌。在新时期新常态下,“慵懒软散”根植于人的意识形态之中,游离于党纪国法制裁之外,如若病毒一般散布在部分领导干部群体中,若不加以重视,轻则伤及党员自身,对党员群体造成消极影响;重则腐蚀党的

肌体,损害党在公民心中的形象。打好思想上的“防疫针”,筑牢思想防线,莫忘“严”和“实”,让“三严三实”续航“作风建设”,成为党员干部前行路上的“方向标”。

第二,筑好制度的“铁篱笆”。作风建设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三严三实”是推进改革进程中作风建设的再续航,有自律也要有他律,有价值导向更要有制度导向,若不防微杜渐,扎紧制度的牢笼,日积月累,则会积重难返,威胁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纵观历史潮流,制度一直是约束权力的关键武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把权力关进制度监督的笼子里,给其套上“紧箍”,扯住“缰绳”,筑好约束权力的“铁篱笆”,权力才不会肆意妄为。加强制度建设,以制度为依托,做到关口前移,防范在先,建立健全从严管理监督干部的长效机制,靠制度引导干部从严要求自己,从点滴入手,于常态中树立规范,端正党风、淳化民风,使作风建设不偏离轨道。

第三,用好监督的“多双眼”。强有力的监督是推进作风建设的坚实后盾。缺乏有效监督而引发的官场“富营养化”是催生“不严不实”的重要因素。对于领导干部的监管不能失衡,只有将“三严三实”贯穿始终,保持韧劲、保持力度,作风建设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效。一方面,要建立领导班子综合分析研判长效机制,加大日常管理监督力度,从小事抓起,切实把从严教育、从严选拔、从严管理、从严监督和从严问责贯穿干部队伍建

设始终,做到权力行驶到哪里,党组织的监督就延伸到哪里,将“小毛病”扼杀在摇篮里。另一方面,用好群众监督的多双眼睛。“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内部的监督固然重要,但群众的监督力量也不容小觑。只有想到群众的真需求,作风建设才有的放矢,只有听到群众的真反映,问题才无所遁形。倾听民声,建立群众监督体系,织密群众监督之网,为作风建设构筑有力支点。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在推进作风建设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是新时期党的作风建设的新标准,指明了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干部的为政之道、成事之要、做人准则;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践行“三严三实”新要求,是新形势下党员干部践行“三严三实”的基本途径,为持续开展作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为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严”和“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本内容,是党的优良传统作风的集中体现,是传承民族品格、倡导社会新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也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应有的精神状态和工作状态。我们要以“严”和“实”的精神扎实推进“三严三实”常态化长效化,切实从“严”上要求自己、向“实”处谋事着力,持之以恒转变作风,不断取得作风建设新成效,扎扎实实把党和国家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谱写新篇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