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发展让民生福祉更加看得见摸得着

到二〇二〇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应该达到什么目标要求,老百姓最迫切,也感受最深。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共享发展理念,突出了人民主体地位,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施政理念,让民生福祉更加看得见摸得着。

“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15年7月20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标定“十三五”规划的价值指向。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对此作出了具体明确的部署,其中关于“共享发展”的部署安排,既有宏观,更有微观,每一项安排都与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息息相关,回应了百姓关切,更体现了制度安排的延续性、科学性、优越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中央的郑重宣示,贯穿“十二五”规划实施的始终。收入越来越高、负担越来越轻、保障越来越多,用群众满满的获得感、稳稳的幸福感作证,“十二五”走过的这几年,彰显着一个政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追求,体现着一个国家念兹在兹的为民情怀。“十三五”规划提出“五个发展”特别是“共享发展”再一次验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追求。

◇民生建设任重道远

“十三五”期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我们的人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因此,调整发展思路,转而追求以民富优先,带动国家进一步发展,正当其时,也势在必行。未来五年,乃至更长一个时期,大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是各级各地的首要任务。民生无小事,也无易事。中央的决心坚定、措施具体、目标明确,各级也要以“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情怀,始终把精力用在为民排忧解难上,把心思用在保增长、求发展、惠民生上,把劲头用在转作风、抓落实、促改革上。要坚持公平包容、共建共享,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补齐民生短板,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更实在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十三五”时期,共享发展任重道远,民生建设砥砺前行,也面临着“再上层楼”的阻力、“更进一步”的挑战。在未来五年,更需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发展首位、贯穿改革始终,全面解决好群众关心的就业、收入、社保、食品安全、人口均衡发展等问题,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更强幸福感。改善民生不是暂时性的政策安排,而是中国道路的本质要求。无论经济形势如何风云变幻,不管改革发展遭遇多少阻力,民生建设

只会加强,不会削弱;民生改善只会前进,不会停滞。这需要我们继续以“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的决心,拿出“决不让一个地区掉队”的勇气,激**“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的热情,把民生改善书写在时代新的年轮,把人民幸福镌刻在通向中国梦的里程碑上。

承诺贵在践诺。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描绘了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特别是关于共享发展的决策部署,提出了诸多新要求、硬指标。如何把公报中提出的民生“硬指示”落到实处,真正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脚踏实地、不折不扣地兑现承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靠实干兑现承诺,靠实干改善民生。这样,中央提出的民生“硬指标”,作出的庄严承诺,才能真正落实到基层,群众才能真正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凡是定了的,就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干好;凡是承诺了的,就要不折不扣地给群众兑现,绝不能放空炮、开空头支票。

看得见的幸福才能长久,摸得着的实惠才算拥有。共建共享,是施政所向,更是民生期盼。群众不能被幸福,增进人民福祉也不能喊在嘴上、挂在墙上,必须实实在在落地,让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得到。为此,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万众一心,艰苦奋斗,共同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让共享发展制度设计更多惠及百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