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调和鼎鼐 第二十三回 渐获帝信谋划北御南征 剿抚兼施**平东南倭寇(3)

胡宗宪倒是个抗倭建奇功的人物。胡宗宪,字汝贞,号梅林,安徽绩溪人。他生于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小徐阶九岁,家境殷实,自幼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但他对科举不感兴趣,爱好兵法,引起了父母的担忧,多方劝说,才专心读书。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中秀才,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中举,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登进士第。先后任益都(今属山东)、余姚知县,调任御史,巡按宣府大同边防重镇。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四月,出任浙江巡按监察御史,赴任前立下誓言“不灭倭寇,誓不回京”。

赵文华到东南以后,不买赵文华账的封疆大吏,纷纷落马,胡宗宪目睹了他的嚣张气焰,就多了一份心思。他想,赵的背后是严嵩父子,严嵩又有嘉靖宠着,自己想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就不得不委曲求全,搞好与赵文华的关系,通过赵文华获取严嵩父子的信任。于是他极力拉拢赵文华,赵文华爱钱,就奉上金银珠宝;赵文华爱玩,就天天摆酒设宴,莺歌燕舞,让他玩得鼻孔朝天。赵文华呢,毫无军事才能,自然也需要胡宗宪这样的人才,就竭力拉拢以对抗张经、李天宠、曹邦辅。所以张经落马,赵文华就力荐胡宗宪,让他以兵部侍郎兼佥都御史的身份总督沿海军务,授予调遣江南江北、浙江等省重兵的大权。

重兵在握,胡宗宪就有了大展宏图的机会。在徐阶的推荐下,他重用俞大猷、戚继光等名将,还招聘江南才子徐文长为自己的幕僚。

千万不可小觑了徐文长,以为他仅是绍兴一介秀才。其实他娴熟韬略,明代公安派首领袁中郎就称他“好奇计,谈兵多中”。不仅对剿倭战事的预测八九不离十,而且常有出奇制胜的计策。鉴于胡宗宪帐下文武兼备,又手握重兵,自然就“威震东南”,帐下的总兵副将见他时都只能跪下说话,匍匐前行。加以胡宗宪也学会了迎合嘉靖,屡献祥瑞。一次恰巧获取一匹白鹿,胡宗宪献上嘉靖,同时奉上徐文长撰写的表文,这表文的文采,深得嘉靖皇帝的嘉许,自然也更稳固了胡宗宪的地位,他才得以放手一搏。

此时,徐阶的军事政策也渐渐发挥了作用。地方官组织的乡勇团练参加抗倭。倭寇侵掠慈溪,一天之内慈溪乡勇与倭寇打了十三仗,斩俘贼首各一人,杀倭寇三十余;而各地守军也不盼救援,独自战守。

倭寇攻杭州,游击将军宗礼以九百人敌万余倭寇,在三里桥三战三捷,斩敌三百余,倭贼惊呼神兵。慈溪、杭州战役,明军、乡勇都以寡敌众,不过因无援军,最后都失败了。

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五月,东南倭患四起。嘉靖怀疑了,赵文华不是说“余寇无几”吗,怎么如此猖獗?便召来严嵩,严嵩说:“江南百姓翘首盼望文华。”不得了,赵文华俨然成了江南人民心中的“救星”。又说:文华自请行。”赵文华不负众望,想再去江南督兵。于“是,赵文华重返战场。赵文华可说福星高照,遇到了处处巴结他的总督;胡宗宪可说福星高照,遇到了个只须金钱到位,让他放手大干的督师。

于是,胡宗宪奇计出笼。首先是剿抚并施,大棒与胡萝卜齐飞;其次是离间计,使王直、徐海几股倭寇互相猜疑,接下来便是诱杀倭首王直,擒杀徐海。这些奇计是出于胡总督的运筹,徐文长也功不可没。

欢迎您转载分享并保留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