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集 渡江作战的灵魂

这次例行会议初步确定了D日为10月4号,H时为凌晨三点到五点之间,然后又如向小强所愿,确定了人民卫队将率先攻在两路攻势的最前面,成为向北推进的两把尖刀。

总参谋部的参谋们制定的推进日程表,在向小强看来太过保守了。每天只推进十几公里,这明显还是一战时期的推进速度。当然,以一战西线的胶着战标准来看,一天推进十几公里已经是很快的速度了。显然这还是参谋们预计沿途没有优势清军的情况下,预计出的推进速度。

但以向小强后世的军事常识来看,在己方拥有空中优势、高比例的摩托化部队、以集中的装甲部队为前锋的情况下,面对清军这种对手,推进速度不可能只有每天十几公里。右路攻势从南京推进到徐州,280公里根本用不了20天,很有可能5、6天就搞定。

不过,他并没有把这个惊世骇俗的数字抛出来。这样只会削弱他在统帅部里的影响力。这些头发花白的老将军、老元帅们,只会认为他这个毛头小子不适合指挥部队,而只适合去幻想。

向小强只是尽量显得持重地说道:

“唐公……我们是否应该考虑到,我军拥有空中优势、大比例摩托化部队、以及集中的装甲突袭力量的情况下,推进速度是否应该更快一些。我们现在制定计划,预计每天推进十几公里,是否有些保守了。”

唐云生转头望着张照先,目光中带有询问的意思。唐云生在这一点上倒是和向小强看法接近。在要塞演习中,唐云生对这一点印象极深。不过张照先和大多数将帅参谋的观点还是比较保守,认为每天推进十几公里已经很快了。每天推进超过二十公里,这在他们看来不是不可能,但那绝不会是平均速度,必须是打得非常顺、运气非常好的时候,才有可能出现的“推进高峰”。

张照先沉吟道:

“这个……挺之说的问题,还有几个年轻参谋也提出来过。如果单看这些因素,再参考要塞演习中的经验,那么我们预计的推进速度是有些保守了。不过这次对清攻势,无论规模还是复杂程度,都是一次演习所不能比拟的。你们年轻人的意思我明白,我们拥有几乎绝对的空中优势,几十个师的摩托化部队,还有几个装甲师、机械化师,这都是快速推进的代名词。

“但你们所期待的‘快速推进’,必须要建立在一个前提上:那就是一切都配合的有条不紊,不出差错,这155个师、230万人必须像一架钟表一样运转精确。而这么多单位、这么多兵种的复杂配合,都是我们以前没尝试过的。也是世界上任何一支军队没尝试过的。我现在就可以说,这155个师、230万人不可能像一架钟表一样精确运转。一定会有一系列大大小小的失误、甚至泄密。而我们只能尽量去减少这种失误,却不能完全避免。

“另外一个问题是,我们能否在突破之后,马上对北岸清军实施成功的合围歼灭。这是我们第一阶段突袭成功的关键。清军在长江防线北侧驻有100-120个较精锐的师,这还是常规状态。大家都记得去年年底清军南侵前夕,压在长江防线上的军队,一度达到了350个师。而我们参加对清作战的总兵力也不过155个师而已,从兵力上看,并没有形成绝对优势。这就对我们的突袭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我们这次北伐的保守战略目的,就是把明清边界向北推到黄河——秦岭一线。而成功合围歼灭这100-129个师的精锐清军,这一战略目的就成功了一半。因此我们第一阶段的关键,就是成功合围歼灭北岸这一百多个师的清军,而不是急着向北多么快的推进。

“我们在制定计划中一定不能轻视敌人,绝不能一厢情愿的设想敌人会一触即溃。要把敌人顽强抵抗的可能性充分考虑进去。在演习中出了错误,我们还有总结改正的机会。而这次是赌大明的国运,一旦因为进攻计划制定的过于轻率、过于乐观而遭受重大失败,甚至导致大明帝国惨败,那我们就将成为华夏历史的罪人。……所以,诸位,我们宁可把计划制定得谨慎一些。”

张照先一番稳健分析、话说到了这份儿上,向小强和唐云生、还有其他几个年轻参谋相互看看,都只有点点头,默认他说的有道理。

……

“D日的突袭成功与否,”唐云生说道,“工兵占关键地位。工兵,是我们渡江作战的灵魂。右路集团军群是江面突破,关键是架浮桥,以便在冲锋舟夺下对岸滩头阵地后,迅速把大批坦克和装甲车投送过去。左路集团军群是地面突破,关键是清除地雷场,爆破掉反坦克的水泥障碍物。左路集团军群的工兵任务还相对简单,关键是右路。

“我们预备组建9个工兵旅,其中7旅个将拨给右路集团军群。他们将冒着炮火、在240公里的进攻正面上架设80座浮桥。这将是一次史无前例的舟桥工程。当然,这9个工兵旅是在极端保密的情况下组建的,我们以要在苏门答腊岛上架桥、开公路、修机场的名义,从各部队工兵营中抽调。本月下旬就能组建完毕,开始架浮桥的一个月强化训练。挺之。”

向小强马上答道:

“末将在。”

唐云生说道:

“挺之,和舟桥部队的配合,你的人民卫队是关键。因为可以这么说,这80条浮桥就是为你的坦克和装甲车架的。你的坦克和装甲车也是必须冒着炮火、最先从架好的浮桥上冲过去,为后面的汽车和步兵扩大登陆场。你回去准备一下,人民卫队一周之内就要和这几个工兵旅一起训练。他们练架桥,你们练过桥。”

“是。……呃,唐公,渡江的训练地点选定了没有?”

“初步想定在岳阳到荆州之间的这一段长江上训练。这一段长江南岸北岸都在我们手里,距离北边的陆地防线又比较远,而且这一段也相对偏远。呵呵,挺之你看呢?”

向小强一怔:

“啊?在国内训练?”

唐云生和张照先也是一怔:

“你的意思……难不成到国外训练?”

向小强笑道:

“是啊!哦,也不是国外啦,不过是我们的海外新领地而已。我是说,我们何不真的就到苏门答腊岛上训练呢?”

他一句话,会议室里的将领军官们都窃窃私语起来,有人摇头,有人赞同。

向小强接着笑道:

“目前我们最重要的就是保密。以我们大明的经济繁荣程度,在国内选择任意一条河流,即使避开城市,河流两侧仍然免不了有很多村庄,河面上免不了船来船往。七个工兵旅好几万人,想封闭起来训练是不可能的。而且在大明任何一个城市里,都有多多少少的北清间谍。这样几万个大兵聚在一起一个多月,天天在江上练习架浮桥,不出几天就会吸引大批记者前来探究竟,也一定会传到北清间谍耳朵里……我们的目的一下就会被人猜到。

“如果在苏门答腊岛上训练,那就完全不一样了。我们从各部队里抽掉工兵,本来的理由就是到苏门答腊岛上去修路架桥嘛。苏门答腊岛是我们刚取得的南洋新领地,还是不毛之地,我们大加建设也是情理之中,谁都不会多想。而且苏门答腊岛人烟稀少,丛林密布,河流也非常多。尤其是岛上的河流虽然不长,但水量巨大,两岸平缓,很符合长江的各项特征。而且一条河的宽度变化很大,从几百米宽到几公里宽,任我们选择。我们可以根据进攻江面的宽度,任意选择训练的河段。

“苏门答腊岛上人烟很稀少,有的话也全是土著。可以说全岛找不到一个间谍。我们可以很轻易的圈出一大块区域,然后封闭起来,有土著的话赶出去就是。这样别说训练一个月,就算训练几年,只要我们自己不泄密,那都可以。”

他说完,会议室里热烈地议论起来了。这个想法可以说很创意,也不乏可行性。但缺点也有,第一是比较麻烦,得来回折腾,第二就是人民卫队的五个装甲师、六个机械化师难以跟到南洋去参加训练。

张照先摸着下巴,沉吟着。过了片刻说道:

“那你的人民卫队不至于也跟到南洋去训练吧?”

向小强低头沉思了一下,点点头:

“对,恐怕不能了……一共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了,几千辆的坦克、装甲车、汽车运到南洋,再运回来……路上的时间都不够,不要说训练了。”

唐云生盯着他,问道:

“那你觉得不专门强化训练过浮桥,有把握吗?”

向小强坚定地点头道:

“这个完全有把握。过桥不像架桥,并不是高难度操作。而且我们的装甲兵在学校里的时候,过浮桥就是基本训练科目。另外大家也记得,年初渡江攻打浦口的时候,我的装甲部队就和舟桥部队配合得很好,并没有出现任何意外。……另外,我认为作为我们进攻部队来说,最重要的不是过桥,而是过桥后的推进。如果训练的话,我们应该把时间多放在大纵深的进攻拉练上。”

唐云生点点头,和张照先对视了一下。张照先看了一下众人,问道:

“大家看呢?觉得怎么样?”

众位将领纷纷点头,都赞同这个观点。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