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 从未有过

为官多年,张则成自认为勤勤恳恳的、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实事。他觉得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自己身上承担的那份责任。

可这些又有什么用呢?

腐败的官员越来越多,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苦,他做得再多也是于事无补,基本都是一些无用功。

很多时候,他都是在咬着牙关坚持,只为了心中的那个理想和沉甸甸的责任。

可在现实面前,他的理想只能是理想,看不到半分实现的可能,随着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他感觉自己累了,真的很累很累。

作为一个丈夫,作为一个父亲,他对家人充满了歉疚,他为自己那个贫困家庭所做的贡献实在是太少太少。

工作上的辛劳和失望、对家人的歉疚、人们的不理解,让他的人生一次又一次处在绝望边缘。

直到大洪水之后,在他人生中处于最低谷的时候,赵县长来到了宁县,让宁县发生了很大变化、改变了很多很多,也让他看到了前所未有的希望。

铲除为恶多年的马老五团伙,这个举动大快人心,他和全县老百姓一样拍手叫快。

从明阳引进大批客商,帮着全县农民大幅度提高收入,他的家庭也跟着受到了实惠,往年只有不到一千块的收入,一举提高到四千元,抵得上过去几年收入的总和。

他能清晰的感受到,家人脸上洋溢着的喜悦。

他清晰的记得,他那躺在炕上的妻子说过:“老张,赵县长是真正为我们老百姓办实事的好干部,你一定要好好的支持他,做好你的本职工作。”

那是多年以来,妻子第一次对他的工作发表意见,也是第一次认可、肯定一个领导,尽管,她根本连赵县长的面都没有见过一次。

作为一个从事农村工作的干部,在那些日子里,他就仿佛生活在天堂里,看着老百姓欢天喜地的样子,他觉得无比满足。

后来,赵县长又制定了干部考核条例《十一条》,更是毫不手软的惩处了一批贪官污吏,对所有违法乱纪的官员形成了强有力的威慑。

……

赵县长的大动作,一个接着一个,有的是他能亲身参与的,有的是他听说的,可无论是哪一个,都是真真正正的在做实事、做好事。

张则成很振奋,从外有过的振奋。

昨天,县长在召开正科级以上干部参与的农村工作会议的时候,提出了一个“新农村建设”的构想。

当时,他震惊了,被赵县长描绘的宏伟蓝图震撼了。他能清晰的感受到,很多与会的其它干部也同样被赵县长的大手笔震撼了。

如果,赵县长描绘的那一切真的能实现,那么,毫无疑问,宁县农村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无数的家庭将会过上好日子,他一辈子为之努力的理想将会实现。

今天,当他接到通知要陪同赵县长下行考察的时候,他知道,那个庞大的规划很可能就要启动了。

“则成,这条路是什么时候修的?”

赵长天侧脸望着张则成问道。打断了张则成此起彼伏的思绪。

“这条路的主体是88年修的,虽然后来又经过了几次修缮,但由于是土路,一旦进入雨季,就会对路面形成破坏,才导致现在的路况这么差。”

张则成解释道。

他明白县长问他话的意思,事实上,对于这条堪称东部山区生命线的公路,他也非常不满意。他还曾经数度向一些领导反应过,不过,都犹如石沉大海,没有得到半点回应。

“则成啊,这条路是进入东部四乡镇的唯一通道,如果一直是这种路况,必将极大的制约这几个乡镇的经济发展,要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等这次考察回去,我会安排你和建委、交通局的相关领导探讨一下,在资金用度、人力组织上,拿出一个详细的道路改造方案,争取尽快完成这条路的改造。”

赵长天沉吟着说道。

张则成觉得自己的心跳有些加快,县长这些话是什么意思?

一方面,县长决定要对关系到千家万户的道路进行改造,这无疑令他感觉非常振奋。

另一方面,县长的话里还流露出别意思。要知道,作为农业局局长,他和建委、交通局的主管领导只是平级而已。而且,农业局分管的工作中,根本没有道路改造这一项。

县长让自己介入这条路的改造工作,意味着什么?

在张则成的浮想联翩中,赵长天的声音继续响起。

“下一阶段,县政府将成立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统筹管理涉及到农村工作的方方面面,组长将由我担任,副组长拟设两人,郭副县长占据一个名额,另一个副组长的名额我打算交给你。”

听到这里,张则成只觉得自己的呼吸有一些急促、心跳得厉害。统筹管理全县农村工作,意味着他分管的工作范围、以及手中的权力平添了数倍。

凭心而论,他不是一个官迷,但是,掌握更多的权力,无疑更有利于他实现心中的理想和人生价值。

“则成,你能承担这份重任吗?”

赵长天注视着张则成,郑重的问道。

深吸了一口气,稍稍平复一下有些激动的心情,张则成那张未老先衰的脸上仿佛年轻了几岁一样。

“县长,我虽然没有足够的把握做好您安排的这项工作,但我有决心和斗志、尽我所能、全力以赴的去履行我的职责,不会让您失望。”

张则成的语气充满坚定。

“则成,我相信你的能力,相信你不会辜负我的信任。”

“我们县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还要多,超过四十万,有超过三十万的群众处于贫困线以下。要解决这么多人的收入问题,仅仅把目光放在传统农业上,是不够的,必须要从多方面开展工作,凡是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的,我们都要去尝试,奶牛养殖、肉猪饲养……”

赵长天的声音飘**在车厢内,张则成宛如一个聚精会神听讲的学生,认真的倾听、理解、消化。

随着赵长天的讲述,张则成觉得自己有一种醍醐灌顶、豁然开朗的感觉,一些他以前从未想过的东西展现在他面前。

一直到东山镇镇政府,张则成的情绪都沉浸在一种亢奋的状态中。

在东山镇,赵长天在镇党委***和镇长等相关领导的陪同下,根据自然环境、以及家庭的年收入情况,走访了包括五个村子在内、具有代表性的十几户家庭。

这些家庭,有的年收入不足三百,有的能达到六百左右,有的超过一千、或是达到两千。

这些家庭所在的村子,有的位于半山腰,有的位于山谷内,有的位于水库边,有的位于平地上。

赵长天所到之处,受到了村民们的热情接待和围观。

“赵县长,中午到我家吃饭吧。”

“赵县长,早晨刚煮的鸡蛋,你吃一个吧。”

“赵县长,喝口开水吧。”

“赵县长,我家还有一篓子白梨呢,你拿点回去吧。”

“赵县长,带点花生走吧。”

“赵县长,家里刚做的粘豆包,你带点回去尝尝。”

……

人人心理都有一杆秤,穷苦、地位低下的农民们也不例外。

对于这位刚上任不久、就引进大批客商、提高了自己家庭收入的年轻县长,老百姓普遍的认识是,这是一位干实事的好干部。

在那次全县范围内的农产品销售中,赵长天的身影曾经几次出现在包括东山镇在内的所有乡镇、乃至每一个乡村,虽然停留的时间很短暂,但足以让老百姓们记住他、念着他。

对于处在最基层的农民们来说,无论级别再高的领导,也只能让他们感觉敬畏而已,想让他们爱戴、拥护,就必须要给他们带来切实的好处。

赵长天上任时间虽短,但却实打实的做了几件与老百姓切身利益有关的工作,老百姓自然会记在心里。受到实惠的老百姓们,在平时的聊天、打屁中,对赵长天基本是一面倒的正面评价。

能看到这个给他们带来实惠的人物,老百姓们自然会趋之若骛,在态度上非常的友好。

连带着,陪同赵长天一起考察的其它官员们,也难得的体会了一把官民鱼水情。

对于东山镇的两位主要镇领导来说,在高兴的同时,心理也有一些酸溜溜的。作为本镇的最高级别官员,在他们无数次的下村工作时,从来没有享受过这种友好的待遇。

张则成也充满了感慨,在赵长天来宁县上任之前,张则成曾经陪同过两任县长下乡考察过,但与今天的场面和受欢迎程度相比,简直是天差地别一样。

结束在东山镇的考察后,赵长天又马不停蹄的视察了东部山区其余的三个乡镇,走访了数十个具有代表性的自然村。

两天下来,赵长天对于整个东部山区的情况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客观、清晰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他对于下一阶段马上要开展的新农村建设,大体上有了明确、具体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