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接下来的安排

听着屋外传来军棍抽屁股那让人心惊肉跳的声音,及随后范志诚终于忍不住发出痛苦的叫唤后,杨晞冷着脸,声音淡淡地说道:“如今国难当头,叛军势盛,潼关、长安都危在旦夕,要是有任何人敢故意拖延、怯战不前、临阵逃脱行为,定严惩不饶!”

杨晞的话让一些将领心中骇然,王思礼、庞忠等将也很是惊异,这个少年元帅,杀气很重啊!

已经没有人把杨晞当作一个只有十七八岁的少年人了,杨晞脸上的“沧桑”及那份冷静与骇然让所有人都忽视了他的年龄,还有他的资历。

范志诚被打了三十军榻后,已经气若游丝了,屁股完全被打烂,即使能捡回一条命,也至少要休息很长时间才能起身。

陈玄礼走后,后续的三万援军中范志诚的职位最高,杨晞在商议军情时候,突然提出要以范志诚蛊惑陈玄礼故意拖延救援速度为由,对其重责,任谁都知道杨晞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什么。他这是下马威,对后续抵达的将领当头棒喝,要是以后再有人敢做出类似的事情,挑战他的权威,处罚会更加严重。

以后乖乖地听话,这定是杨晞下如此狠手责罚范志诚的用意。

范志诚受责,其他将领再不敢表示异议,全都领军而去,最终屋内只剩下哥舒翰和杨晞两人。

“杨元帅,老夫一点都不担心你掌握不了潼关的局势了!”哥舒翰说着呵呵笑了两声,再很感慨地说道:“老夫麾下的这些将领已经对你心服,你能指挥好他们了,陈玄礼带来的这些将领也不敢拂你的意,老夫这个废人,也没必要再呆在潼关丢这张老脸。今日想向杨元帅请求,让老夫回长安吧!老夫知道,朝廷不可能全免了老夫的灵宝兵败之罪,只不过是怕潼关军心浮动才没下诏责罚的!潼关既然无忧,老夫也该回朝请罪去了!”

哥舒翰自嘲地笑了两声后,在杨晞还未回答之际,故意开了句玩笑,“希望杨元帅恩准,也希望杨元帅不要责老夫怯战之罪,不要上朝廷上奏说老夫是临阵脱逃!”

杨晞原本想挽留的话因为哥舒翰的后两句话而噎在喉咙里吐不出来了,盯着面前这个须发皆白的老将看了一会后,终于还是点点头,“哥舒老将军说的也是,你伤病在身,应该好生休养,先将身体养好再说!灵宝虽然惨败,但潼关在哥舒老将军的努力下,还是守住了。末将已经为潼关所有的将领请功,也在写给皇帝的奏表上请求宽恕了诸将兵败之罪,让所有将领都戴罪立功。只是不知道皇帝陛下会不会答应了末将所请!”

杨晞也改变了对哥舒翰的称呼,再称哥舒翰为“元帅”,有点不合适了。

“这样说,杨元帅是同意了老夫回长安请罪之请了?”哥舒翰有点惊喜,也有点失落。

“哥舒老将军之请,末将怎么会不同意?”杨晞笑笑道:“老将军好生休息两天,身子觉得爽利了,就踏上回长安的行程吧!只要叛军不再在潼关城下与我们对峙,末将过几日也肯定要回长安一次,当面向皇帝陛下报告潼关之战的经过,并将后续的安排详细解释给陛下和其他朝臣听,让他们理解并支持潼关镇军只守不出击的策略!也不瞒老将军,末将还想继续率军作战,直到将叛乱完全平息。末将清楚,潼关危机解除了,朝中肯定会有人提议另委将领镇守潼关,家父也会让皇帝召末将回京的,末将要当面向陛下和家父请求继续领军,直到叛乱平息为止!”

“当然末将肯定会当面向皇帝为诸将请功,并恳求皇帝恕罪的!”

哥舒翰神情复杂地看着杨晞,最终还是点点头,“杨元帅说的有理,一些事是需要当面呈请为好,老夫也相信你有能力练好兵,更能领好军,在平定叛军的战斗中立下战功的!唉,希望我大唐无忧!”

哥舒翰当然希望叛乱能很快平息,还大唐以安宁,他也相信现在的杨晞能在平息叛乱的过程中发挥重大的作用,这个少年人,能力不是一般的出众。但他也因此担心,杨国忠的势力会随着杨晞越来越出色的表现而膨胀,最终为大唐再埋隐患,但这担心他却说不出来。

杨晞洞察到了哥舒翰的担心,却只是笑笑,并没再说什么。

-----------

哥舒翰是在与杨晞提请回长安请罪的第三天动身回长安的。

杨晞派了一队五百人的军士护送他上路。

哥舒翰身体有恙,再加上天气依然很热,没办法通过驿站的快马行进,连马儿都不能长久骑行,很多时候要乘坐马车。

从潼关出发,以他这样的方式行进,估计至少要六七天才能抵达长安。

在哥舒翰动身的前一天,后续而来的那一万步军也抵达了潼关。

这一万人马,没有马匹助力,基本靠徒步行进,抵达潼关时候全都累的不成人形,幸好现在的潼关已经没有战事,他们可以安心休整。

安庆绪和崔乾佑率人马全部撤出的潼关附近,杨晞没率军追击,安庆绪在沿途布下的伏击也没发挥什么用处,唯一的作用就是将大部溃逃的人马接应回去了。在退守陕郡后,安庆绪清点人马后才发现,他麾下只有不到十二万兵马,近四万军士折戟在潼关城下,被唐军消灭、俘虏,或者投降。

这不到十二万人中,还有数万身上带伤的!

接到安庆绪报告潼关之战不利的安禄山,已经停止了前进的步伐,准备回师洛阳。

潼关守军损失人马约三千余人,基本印证了哥舒翰在战前损失比十比一的估计。

在探知安庆绪真的退守陕郡,安禄山的十八万人马退回洛阳后,杨晞也放了心,他在派出侦骑四处打探敌情的同时,也开始了大练兵,他一定要训练出一支精兵来。

练兵由他全面主持,由王思礼、庞忠、吕崇贲、田良丘、李福德、刘光庭等人负责具体的练兵,行军司马高适代他执掌训练的细节事务。

杨晞也在用心观察麾下这些将领的忠诚度。

不过杨晞也相信,至少现在潼关的情况不会出现纷乱,没有人有这个能力,有这个胆量。他在安排事务时候都让各将领相互制肘,不让任何一个人权势过大的。潼关诸将中,一些人之间是有相互矛盾的,且矛盾不小,就如李承光和王思礼,庞忠与吕崇贲间。这些将领之间的相互矛盾杨晞可以非常好地利用,让他们相互监督、相互制肘。

他对高适也给予了特别的信任及重用,他相信这位历史名人会投桃报李的!

他也知道,他回一次长安是很紧迫的,必须要尽快回去,将潼关的事务禀明,并向李隆基和父亲杨国忠请求,让他继续在潼关领军。

要是迟了,李隆基和杨国忠做出了另外的决定,那是很难改变的!还有,他答应替哥舒翰、王思礼、庞忠、李承光等将领向皇帝求情的事也要尽快去做,这是收买人心的好机会呢!

后续另外三万临时征召的大军在几天后也抵达了潼关,杨晞亲自将他们安排分配下去,分到各将麾下,参加练兵。

在将潼关事务打理有条,并进一步打探到叛军只守不攻,屯于陕郡不出后,杨晞决定,带着亲卫家将急赶回长安,向皇帝禀报事儿并提请后续的要求。

(第一卷完)